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13章 解救劳工,队伍扩充。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13章 解救劳工,队伍扩充。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朔风怒号,卷起千堆雪沫,如同无数冰冷的刀片,抽打在林豹子沟壑纵横的脸上。冻裂的嘴唇渗出的血丝,瞬间便被极寒封住。他像一尊嵌入山岩的铁像,纹丝不动,与身后九道同样与嶙峋怪石、覆雪苍松融为一体的身影,共同构成了这片被严寒冻结的荒原上最致命的风景。他们,便是“龙牙利刃”——一支由中队倾力锻造、淬火,直插山西敌后,专为撕裂日寇囚笼而生的凶戾尖刀。

林豹子,利刃队长,代号“豹子”。鹰隼般的目光穿透纷扬的雪幕,牢牢锁定着下方那条被踩踏出来的、通向日军后勤枢纽的必经之路。他身后的队员们,各自身怀绝技,名字便是其专长的代名词:

“鹰眼”周锐锋伏在他左侧,缠满白布条的三八式改狙击枪枪管稳如磐石,呼吸悠长得如同冬眠的熊,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冰冷的十字线和呼啸的风声。右侧,“灵狐”陆雪鹰瘦小的身躯紧贴冰冷的岩石,耳朵几乎要钻进冻土里,捕捉着雪层下、风声中任何一丝不属于自然的异动。不远处,“鬼手”程千里那双布满冻疮和老茧的手,正将最后一个涂成雪白的“边区造”铁西瓜(反步兵雷)小心埋进预设路线的雪窝深处,嘴角噙着一丝冰冷、属于死神工匠的笑意。

“铁砧”孙雷霆肩扛缠满伪装布的歪把子机枪,粗壮的手臂稳如铁铸,是撕碎一切阻挡的咆哮铁流。“穿云”张天翼和“破风”韩劲风,一持驳壳枪腰插三棱军刺,眼神锐利如针,一握寒光四射的鬼头大刀,背上斜挎“花机关”(mp18),是近身搏杀、撕裂敌阵的尖刀。“驮马”赵云龙背负沉重的电台与弹药,同时亦是精准的步枪手,沉默而坚韧。“惊雷”雷火枪背着一个粗布长包裹,里面是他引以为傲的土制大口径霰弹枪,那是近距离内抹平一切的毁灭风暴。最后是“幽影”暗夜刀,身形仿佛融入飘雪,腰间、靴筒匕首林立,是黑暗中无声割喉的幽灵。

凛冽的空气中,一丝极细微的震动被陆雪鹰捕捉。他未动分毫,只用几乎不带动气流的唇语和几个隐蔽的手势传递信息:“豹子,九点方向,三百米,三个,移动缓慢,探路的耗子。”

林豹子眯起眼,望远镜视野里,三个披着白色伪装斗篷的日军身影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呈标准的三角搜索队形。最前面那个,正用探雷器在雪地上小心翼翼地划着弧线,一步步踏入程千里精心编织的死亡陷阱。林豹子粗糙的右手缓缓抬起,拇指和食指无声无息捏合——准备。

时间在极寒与杀意中粘稠地流淌。

一声细微不可闻的脆响,来自探雷鬼子脚下。不是地雷的爆鸣,是程千里用细线巧妙连接雪下枯枝的报警机关被触发。

声音未落——

砰!

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枪响,如同死神的叹息,骤然撕裂了雪原的寂静!林豹子甚至能看到周锐锋狙击枪镜后那瞬间凝聚又瞬间放松的专注眼神。三百米外,探雷手的脑袋猛地向后一仰,白色斗篷的兜帽上,一朵刺目猩红的梅花怒放开来,身体一声未吭便软倒栽进深雪。干净利落,完美诠释了“鹰眼”的致命。

“敌袭!隐蔽!” 剩余两个鬼子反应堪称精锐,嘶吼着日语警报,同时身体已本能地向侧翼扑倒翻滚,寻找任何可能的掩护!

太迟了!

轰!轰!轰!轰!

连环的爆炸如同沉睡地底的凶兽被惊醒咆哮!程千里布设的“铁西瓜”在鬼子翻滚的路径上猛烈绽放!狂暴的冲击波裹挟着灼热的破片、冻土和积雪,瞬间将两个白色身影吞噬、撕裂!惨叫声被爆炸的巨响彻底淹没,破碎的肢体和染血的布片被高高抛起,又重重砸落在洁白的雪地上,涂抹出大团大团狰狞而滚烫的污迹。

“打!”林豹子一声低吼,如同点燃炸药的引信。

哒哒哒哒——! 孙雷霆的歪把子机枪率先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炽热的火舌喷吐,密集的弹雨泼水般扫向爆炸点后方因震惊而短暂暴露身影的后续日军!子弹钻进人体发出沉闷的噗噗声,撕裂棉衣,爆开血雾,几个鬼子像被无形的重锤击中,抽搐着倒下。

“杀!”张天翼和韩劲风如同出闸的猛虎,从侧翼的雪沟中暴起!驳壳枪清脆的点射与花机关凶猛的连发声交织。韩劲风的鬼头大刀在雪光下划出死亡的弧线,一个刚从爆炸烟尘中踉跄爬起的鬼子,头颅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飞离了脖颈,温热的血柱冲天而起。

砰!砰! 赵云龙沉稳的步枪点射,精准地撂倒了一个试图架设掷弹筒的军曹!

雷火枪解开了他的粗布包裹,那杆造型粗犷、口径惊人的土制霰弹枪露出了狰狞面目。他像一尊移动的炮塔,冲向被机枪压制在几块乱石后的残敌,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大片灼热的铁砂呈扇形喷涌而出,如同死神的镰刀横扫!碎石被打得火星四溅,躲在后面的鬼子发出非人的惨嚎,瞬间被打成了筛子,鲜血浸透了冰冷的岩石。

暗夜刀的身影在爆炸的烟尘和混乱的枪火中时隐时现,如同真正的幽影。匕首的寒光每一次闪现,都伴随着一声短促的闷哼和一个软倒的身影。他负责清理那些试图从死角反击或逃跑的漏网之鱼。

整个伏击点,瞬间变成了血肉横飞的修罗场。枪声、爆炸声、怒吼声、濒死的惨嚎声,混杂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在凛冽的风雪中疯狂搅拌。

林豹子没有冲锋,他如同风暴的中心,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整个战场,精准地用手势和短促的命令调动着队员,填补火力空缺,封堵敌人可能的退路,每一次挥手,都指向一处新的死亡。

而在战场边缘,一个相对隐蔽的雪坑里,傅水恒紧握着手中的三把大盖,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剧烈的爆炸震得他耳膜嗡鸣,浓烈的血腥味刺激着他的鼻腔。他亲眼看着一个鬼子被韩劲风的大刀斩首,看到了雷火枪霰弹枪轰击下那瞬间变得破败不堪的尸体……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亲身参与如此高烈度、近距离的伏击战。强烈的视觉与嗅觉冲击,让他心脏紧缩,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但随之涌起的,却是一种冰冷的、属于指挥员的理智与审视。他在评估战场效率,衡量队员表现,计算弹药消耗,同时,脑海中那沉寂了数日的系统也被激活,骤然发出嗡鸣,幽蓝的光幕强行占据了他的意识:

(战斗烈度:c 级。敌目标:日军精锐渗透分队(分队规模))

(实时击杀辅助判定开启………)

(击杀确认:日军军曹(中士)1名。积分 150分。)

(击杀确认:日军上等兵2名。积分 80x2=160)。

(击杀确认:日军士兵5名。积分 50x5=250)。

(小队协作歼灭,队长指挥加成生效。最终结算积分:560分)。

(商城权限升级!新增物品解锁:区域扫描(初级,100分\/次),快速止血凝胶(50分\/份),体力兴奋剂(短效,80分\/支),子弹时间体验(1秒,200分\/次)………)

560分!比第一次遭遇巡逻队丰厚得多!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和滚动的积分数值,像一道精准的数据流,瞬间冲散了他因血腥场面而产生的不适,取而代之的是对新增资源和战术可能性的飞速计算。那些新解锁的物品,尤其是“子弹时间”,在他脑中迅速与各种战术情景进行着模拟推演。

他猛地抬起头,正撞上林豹子扫视战场的目光。那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瞬间穿透风雪和硝烟,落在他冷静的脸上。那眼神里带着询问,更带着对战友的确认。傅水恒迎着目光,微微颔首,右手食指无声地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示意自己状态良好,系统也已激活。林豹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随即再次投向战场。

傅水恒没有急于使用新获得积分,而是迅速将注意力拉回现实战场。他端起枪,枪口沉稳地移动,视野里,一个刚从孙雷霆的机枪弹幕下侥幸爬出,正试图举枪瞄准赵云龙的鬼子伤兵进入了瞄准线。冰冷的枪托抵紧肩窝,隔着厚厚的棉衣,传递着钢铁的坚定。他屏住呼吸,感受着心跳与风力的细微变化,手指平稳地预压扳机——砰! 子弹精准地钻入目标胸腔,那鬼子浑身一震,歪倒在地。傅水恒眼神锐利,迅速拉栓退壳,寻找下一个威胁。一丝滚烫的液体溅到脸上,是硝烟混合着雪沫,还是敌人的血?他毫不在意,抬手抹去,手背上留下一道暗红,如同战士的勋章。

枪声渐渐稀疏,伏击点只剩下风雪呼啸和伤者微弱的呻吟。林豹子冷酷的声音响起:“暗夜刀,打扫战场,补刀!程千里,检查诡雷,布置后手!其他人,收集弹药,准备撤离,动作快!”

队员们沉默而高效地行动起来,如同精密的杀戮机器在完成最后的收尾。傅水恒看着暗夜刀手持匕首,动作快如闪电,每一次下刺都精准而漠然。这就是真正的战争,冰冷,残酷,高效,对敌人的丝毫仁慈,便是对自身和战友的极端残忍。他调出系统光幕,那560点积分静静闪烁着幽光。“子弹时间”选项确实诱人,但他更清楚,依赖非常规力量并非长久之计,真正的强大在于队伍本身的战斗力与指挥员的正确决策。他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区域扫描”和“快速止血凝胶”这些更具实用价值和可持续性的物品上。

风雪卷过染血的雪原,试图掩盖这场短暂而血腥的伏杀。但空气里弥漫的硝烟与血腥味,地上泼洒的暗红与破碎的白色伪装,无声地宣告着“奉天利刃”的降临。林豹子走到傅水恒身边,高大的身影带来沉重的压迫感,他的目光扫过少年脸上未干的血迹和眼中冰冷的锐利,最终落在他紧握步枪、稳定如初的手上。

“感觉如何?”豹子的声音不高,却像冰核砸在冻土上。

“很好。”傅水恒的回答简洁有力,“系统激活了,560分。新解锁了几样有用的东西。”

林豹子点了点头,用力拍了拍傅水恒的肩膀,力道沉重,“脑子里的东西,用在该用的地方。山西的囚笼,这才刚撕开第一道口子。后面,有的是硬骨头要啃。”

傅水恒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混杂着血腥的空气,将胸腔中翻涌的战斗激情与对未来的筹谋压下。他用力点了点头,手指更紧地扣住了冰冷的枪身。系统的光幕在意识深处幽幽闪烁,560点积分是资源,是工具,但绝非依赖。他抬头望向西南方风雪弥漫的群山深处,那是他们下一步要刺入的、更加黑暗的囚笼腹地。雪亮的刀刃已染血,更残酷的淬炼,才刚刚开始。

很多年后,当我们纵队的兵工厂能够月产仿制“八一式”马步枪上千支,当我们的野战医院能够完成复杂的截肢手术,当我们的根据地在日伪重重封锁下依然能做到粮食基本自给时,我总会想起那个乌云低垂的午后,想起那列喷着黑烟、如同蜈蚣般爬行在山间的闷罐列车,想起傅水恒放下望远镜时,那混合着冰冷怒火与钢铁决断的眼神,以及他斩钉截铁的那句话:“打掉它!把咱们的同胞救出来!”

那时,我们刚刚完成系统升级,正沉浸在获得新能力的兴奋与对未来的规划中。东岭炮楼的胜利和积分破千的喜悦尚未淡去,傅水恒便带着“龙牙”小队和部分骨干,深入到更靠近平汉铁路线的区域进行适应性侦察和训练,旨在让队员们熟悉升级后系统提供的新装备(如少量兑换的微光望远镜、改良作战服等)和新知识(初步灌输的《敌后破袭作战纲要》),同时也为了更深入地摸清敌情。

我们潜伏在距离铁路线仅两三里地的一座荒山上,披着简陋的伪装。山风凛冽,吹得人脸颊生疼。傅永恒举着那具新兑换的、效果远超普通望远镜的微光观测镜,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山下那条如同伤疤般切割在大地上的铁轨。

“有动静。”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警惕。

远处,传来了沉闷的汽笛声。很快,一列火车出现在视野尽头,它行驶得异常缓慢,像一头不堪重负的老牛。随着距离拉近,我们看清了——那不是普通的客运或货运列车。车头后面拉着十几节闷罐车厢,车厢紧闭,只有窄小的透气窗,如同移动的监狱。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列车中部,竟然加挂了两节平板车,上面用沙袋垒砌着工事,架着歪把子轻机枪,隐约可见头戴钢盔的鬼子兵在上面警戒。列车前后,还各有两节装载着日军士兵的敞篷车厢,刺刀在灰暗的天光下闪着寒光。

戒备如此森严,里面装的是什么?重要军火?战略物资?

“队长,这阵仗不小啊。”趴在我旁边的孙石头眯着眼说。

傅水恒没有回答,只是将观测镜的焦距调到最大,死死盯着那些闷罐车厢。透过狭小的透气窗缝隙,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他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起来,握着观测镜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是人……”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冰冷的怒火,“里面塞满了人!我们的同胞!看那窗口缝隙里伸出来的手,瘦得只剩骨头!这他妈是运劳工的‘死亡专列’!”

我心里咯噔一下。关于鬼子四处抓壮丁,用闷罐车像运牲畜一样将他们运往东北或日本的矿区、军事工地做苦力,直至折磨至死的传闻,我们早有耳闻。亲眼见到,还是第一次。那缓慢行进的列车,仿佛承载着无数同胞的血泪和绝望。

“畜生!”身边的韩劲风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傅水恒猛地放下观测镜,眼中寒光四射,他迅速扫视着铁路沿线的地形。这里是一段相对平直的路线,两侧是起伏的丘陵和干涸的河床,距离最近的鬼子据点也有十几里路。

“参谋长,”他转向我,语速快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机会难得,风险也大!打掉它,不仅能解救同胞,补充我们极度缺乏的人力,更能沉重打击鬼子的奴工政策,震慑汉奸!但护卫兵力不少,必须速战速决,在敌人援兵赶到前结束战斗!”

“打!”我没有丝毫犹豫,“怎么打?列车在行进,护卫火力不弱。”

傅水恒的大脑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升级后的“炎黄”系统似乎也在为他提供着数据支持和方案模拟。他目光扫过地图,又望向实地,迅速下达指令,条理清晰,分工明确:

“核心战术:制造混乱,分割敌军,速战速决!”

“第一步:瘫痪列车!孙雷霆!”

“到!”

“带你爆破组的人,带上所有炸药和那几枚刚弄到的反坦克手榴弹(系统兑换样品)!看到前面那个小弯道和旁边的陡坡了吗?提前埋伏过去!计算好时间,等车头过去,炸断中间靠后的铁轨!最好能同时引爆列车中后部的车厢连接处,制造混乱,迫使列车紧急停车并分割护卫兵力!”

“第二步:火力压制与分割!赵铁锤,周锐锋!”

“到!”

“一排和狙击组,占据铁路北侧那个制高点!列车停下后,集中所有机枪和掷弹筒火力,压制平板车和前后敞篷车厢的鬼子!周锐锋,你们狙击组优先干掉鬼子机枪手和指挥官!雷火枪,你的掷弹筒,重点照顾后面那节敞篷车厢,阻止后面的鬼子向前增援!”

“第三步:突击与解救!‘龙牙’主力!”

“林豹子、韩劲风,你们带第一、第二突击组,配冲锋枪和手榴弹,列车一停,立刻从北侧靠近,以最快速度清理闷罐车厢门口的零星抵抗,强行打开车门!”

“陆雪鹰、程千里,你们渗透组,负责在突击组打开车门后,第一时间冲进去,安抚劳工,引导他们快速下车,向西北方向的预定集合点转移!暗夜刀,你负责在侧翼游弋,清除试图从车厢底部或其他隐蔽位置偷袭的敌人!”

“张天翼、赵云龙,你们负责在劳工下车区域外围建立警戒,并准备必要的急救!”

“第四步:预备与断后!刘大脚!”

“到!”

“你带三排,作为预备队,隐蔽在接应点。一旦解救成功,立即接应劳工转移,并负责断后!如果战斗不顺,随时准备接应我们撤退!”

“指挥与通讯:我和参谋长在制高点指挥。各小组利用短距通讯器保持联络!”

任务分派下去,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像精密齿轮一样咬合。战士们眼中没有畏惧,只有解救同胞的急切和对战斗的渴望。孙雷霆带着爆破组,如同狸猫般潜下山坡,向预定爆破点迂回。其他人则迅速向各自的攻击发起位置运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列死亡专列依旧不紧不慢地驶来,沉重的车轮碾压铁轨发出的“哐当”声,如同敲在每个人心头的丧钟。

列车终于接近了弯道。车头喷着浓烟,缓缓驶过……

“引爆!”傅水恒对着耳麦低吼。

“轰!轰隆——!!”

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猛然响起!火光和浓烟瞬间吞噬了铁轨中后段!一截铁轨被猛地炸断、扭曲!几乎同时,至少两处车厢连接处也被炸开,巨大的惯性让后面的几节车厢猛地脱轨、倾覆,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和断裂声!列车发出凄厉的紧急制动声,车轮与铁轨摩擦冒出阵阵火星,最终歪歪扭扭地停在了被破坏的铁轨处!

“打!”傅水恒的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

制高点上,我们的机枪、步枪、掷弹筒同时开火!炽热的弹雨如同风暴般泼向那些被爆炸炸懵了的鬼子!周锐锋的狙击步枪沉稳地响着,平板车上的一个鬼子机枪手刚抬起头,就被一枪爆头!雷火枪的掷弹筒炮弹,准确地落入了后方敞篷车厢,炸得里面的鬼子人仰马翻!

“龙牙,上!”林豹子怒吼一声,如同猎豹般从隐蔽处冲出,手中的冲锋枪喷吐着火舌,将几个刚从倾覆车厢里爬出来、晕头转向的鬼子扫倒。韩劲风带着另一组人,猛扑向那些尚且完好的闷罐车厢。

车厢门被铁锁或插销从外面锁死。韩劲风直接用手榴弹塞在锁扣处!“轰”的一声,车门被炸开!里面是密密麻麻、面黄肌瘦、眼神惊恐的人们!

“乡亲们!我们是八路军!来救你们了!快下车!往那边山上跑!”陆雪鹰和程千里用尽力气大喊着,冲进车厢,搀扶起那些因为长期饥饿和拥挤而几乎无法动弹的人。

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长期的囚禁和突如其来的爆炸枪声,让许多劳工不知所措,有的瑟瑟发抖不敢动,有的则盲目乱跑。

“不要乱!跟着我们的人!往北边山上跑!”张天翼和赵云龙带着警戒组的人,奋力维持着秩序,将一批批惊魂未定的劳工引导向安全方向。

战斗异常激烈。前部车厢的鬼子反应过来,开始依托车体组织反击。子弹啾啾地打在闷罐车厢上,迸射出火星。林豹子突击组与敌人展开了近距离交火,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韩劲风在打开第三个车厢门时,被一颗流弹擦伤了胳膊,鲜血直流,但他毫不在意,继续奋力救援。

暗夜刀如同幽灵,在车厢阴影间穿梭,用匕首和安装了消音器的手枪(系统兑换,极其珍贵)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好几个试图从侧翼包抄的鬼子。

傅水恒在制高点上冷静地指挥着,不断通过通讯器调整火力,压制敌人的反扑点,协调各小组行动。他看到劳工们像决堤的洪水,从一个个被打开的闷罐车厢里涌出,在战士们的引导下,奔向生的希望。他的脸上,既有战场指挥员特有的冷峻,也有看到同胞获救时眼底深处闪过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队长!大部分劳工已经撤离!鬼子援兵的枪声从东边传来了,距离不远!”刘大脚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

“各小组,按预定方案,交替掩护,撤退!”傅水恒果断下令。

战士们且战且退,将最后的几十名劳工护在中间,迅速消失在铁路北侧的丘陵地带。孙雷霆的爆破组在撤退路线上又留下了几处诡雷,迟滞可能的追兵。

当我们终于摆脱追兵,与接应的三排在预定山谷会合时,天已经彻底黑透了。清点人数,我们牺牲了两名战士,另有七八人负伤,其中包括韩劲风。但看着山谷里黑压压一片、或坐或卧、惊魂未定却又充满感激目光的数百名同胞,所有人都觉得,值了!

初步统计,此次行动,解救劳工共计三百八十七人!其中青壮年男子占大多数,也有少量妇孺。

而傅水恒,在安排好警戒和安抚工作后,独自走到一边,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他在与“炎黄”交流,核算此次行动的“收获”。

良久,他睁开眼,走到我身边,尽管脸上带着连续作战的疲惫,但眼中闪烁着振奋而锐利的光芒。

“参谋长,积分统计出来了。”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掌控局势的冷静,“基础积分(歼敌、破坏铁路车辆)不算多,大概四百左右。但成就积分……远超预期!”

他继续道,条理清晰:“‘大规模救援’成就,根据解救人数和质量,奖励了1200积分!‘严重破坏奴工运输线’成就,奖励800积分!‘成功实施敌后破袭’成就,奖励500积分!还有新增的人力资源价值附加积分——系统评估这批劳工中,有矿工、铁匠、木匠、甚至几个识字的文化人,他们的技能对未来根据地建设有着潜在价值,额外奖励了600积分!”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这一次行动,总计获得积分超过三千五百点!远远超过东岭炮楼!系统再次证明,它更看重对人力资源的拯救和对敌人战争潜力的长远破坏。”

我听得心神震动。一次解救行动,积分收获竟然是攻坚战的数倍!这“炎黄”系统的倾向性不言而喻。

看着山谷中那些刚刚脱离魔爪、眼中重新燃起生机的同胞,看着身边虽然疲惫却斗志昂扬的战士们,我知道,我们得到的,远不止是积分。我们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人!是重建家园、坚持抗战的种子!是蔓延开来的、扑不灭的薪火!

这一夜,山谷里燃起了更多的篝火,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粥。获救的劳工们捧着碗,眼泪滴进粥里。而我们第一中队的规模,几乎在一夜之间,膨胀了一倍还多。

傅水恒站在高处,望着山下连绵的篝火,如同望着燎原的星火,轻声对我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与远见:“参谋长,根基,从现在开始,才算是真正扎下了。”

是的,薪火已传,根基初奠。我们救回的,不仅仅是三百多条性命,更是未来根据地的建设者,是抗战力量的传承者。积分系统再次证明了它的“偏好”,而傅水恒的果断决策与精准指挥,又一次引领我们走向了更广阔的未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这几百棵饱经磨难的火种,妥善地安置下来,让他们真正成为我们力量的一部分,在这片被敌人铁蹄践踏的土地上,燃起更旺的抗战烈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