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的信念洪流,如同灼热的铁水灌入冰封的河道,在监理者主脑赖以存在的定义通道中激荡起毁灭性的涟漪。通道尽头传来的震怒与惊惧并非错觉,源点之域集合自身与初生文明的合力一击,真正撼动了这古老寄生体的根本。
然而,监理者主脑的反扑,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它意识到常规的污染、陷阱、稀释乃至定义覆写,都已无法扼杀这团愈发炽烈的“变量之火”。它动用了最后的、也是最为危险的权限——【归零协议】。
这不是攻击,不是扭曲,而是……“重置”。
并非重置整个宇宙,那需要的能量与权限非它所能及。它要重置的,是“源点之域”核心成员以及那两个初生文明所在区域的“规则认知基础”。
刹那间,陈凌感觉自身与所有同伴、与“筑星者”、“漫游灵”乃至与“芽”的连接并未中断,但连接所传递的“信息”本身,其底层逻辑正在被强行篡改。1 1 不再等于 2,因果律开始颠倒,存在与虚无的定义模糊,甚至连他们自身意识思考所依赖的逻辑基石都在崩塌。
韩屿的信息节点首当其冲,他那赖以维持的精密逻辑体系遭受了毁灭性冲击,数据流陷入一片混沌乱码,节点本身光芒爆闪,几乎要因逻辑悖论而自我崩溃。“逻辑……基础……无效……错误……无法……处理……”
雷栋的架构师本能让他试图重构秩序,却发现连“结构”、“稳定”、“节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在变得似是而非,他的规则结晶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无数无法理解的诡异几何纹路。赵猛的混沌之力失去了“有序”与“无序”的参照,变成了一团真正意义上、毫无意义的狂暴乱流,反而开始侵蚀自身。林浩的晶尘网络与孙小胖的应力之瞳也瞬间失灵,因为它们所依赖的“连接”与“应力”概念本身正在失效。
蒲凝的生命光茧光芒乱闪,生命规则在“生”与“死”界限模糊的认知混乱中剧烈波动,难以维系。连“芽”的悖论光团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它的【存在之环】需要建立在基本的逻辑对立上,当“存在”与“不存在”的底层定义都被动摇时,它的悖论也失去了支点,旋转变得混乱而黯淡。
这是一种更为根本的打击。剥离意义,尚可依靠内在情感坚守;颠覆认知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石,则直接动摇了思考与存在的根基。他们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所有定律都随时失效、所有概念都随意变幻的噩梦之中,正在失去理解世界、甚至理解自我的能力。
“坚守……自我定义!”陈凌的回溯之花在认知的风暴中疯狂闪烁,他的变量本质在这一刻展现了超越常规逻辑的韧性。当一切逻辑都在崩塌时,唯一还能存在的,或许就是“变化”本身!他不再试图理解这混乱,而是将自身彻底融入这变化,成为这无序浪潮中最活跃的那一个“变量”!他的意念强行串联起所有同伴:“相信……你们所坚信的!不是逻辑,是……感觉!是记忆!是……我们共同走过的路!”
这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摒弃了理性思考的呐喊。
蒲凝闭上了意识的“眼睛”,不再去感知那混乱的规则,而是纯粹地去感受与陈凌、与同伴们灵魂连接的那份温暖与羁绊,那份在无数绝境中都不曾熄灭的“生命之火”。光茧的光芒不再遵循任何规律,只是跟随着那份感觉而脉动。
韩屿放弃了所有逻辑处理,将意识收缩到最核心的数据库,那里存储着与同伴们最原始、未经任何逻辑修饰的交互记录,他紧紧“抱住”这些记录,作为最后的“实感”。
雷栋不再架构,赵猛不再控制混沌,林浩与孙小胖也放弃了对外界的感知,所有人都将意识收束到最内核,紧紧抓住那份源于共同经历所形成的、超越逻辑的“认同”与“信念”。
这形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的状态:他们的个体意识在逻辑崩塌的混沌中摇摇欲坠,但他们彼此之间那份纯粹由情感与记忆铸就的连接,却在这种摒弃了逻辑的环境中,显得异常坚韧和清晰!
就在这时,一直被认知混乱困扰的“芽”,那黯淡的光团忽然发出了一阵奇异的波动。它似乎在这种绝对的逻辑混沌中,触碰到了一种更深层的东西——那是规则诞生之前的“源头”,是逻辑得以建立的“前提”,是……“认知”本身产生的那个“奇点”!
“逻辑……是后来的……在这之前……是……‘知道’……” “芽”的意念断断续续,却带着一种穿透所有混乱的明悟。*“我们‘知道’彼此存在……我们‘知道’我们同行……这就……够了!”**
“芽”的悖论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起来,它不再平衡对立的概念,而是开始平衡“逻辑”与“前逻辑”的认知状态!它以自身为核心,强行在归零协议制造的认知混沌中,开辟出了一个微小的、不依赖固定逻辑、只依赖于最原始“相互认知”的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