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我的三千美男梦 > 第151章 运筹帷幄

我的三千美男梦 第151章 运筹帷幄

作者:顾翊瑶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1 04:59:28

深秋的午后,未央宫的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刘彻正俯在案前批阅奏章,朱笔在竹简上划过,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陛下,韩安国求见。内侍轻声通禀。

刘彻头也不抬:

韩安国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却仍保持着谨慎。

他先是环顾四周,确认殿内没有旁人,这才压低声音道:

陛下,北军传来密报,卫青又升了一级,如今已是骑都尉了。

刘彻手中的朱笔顿了顿,嘴角扬起笑容:这小子,倒是个可造之材。上次见他时还只是个百将,这才半年光景。

正是。韩安国凑近些,声音更低了,军中都在传,卫青训练骑兵很有一套。特别是马上射艺,他带着的骑兵队个个都能在疾驰中百步穿杨。不过......

不过什么?刘彻抬眼。

太后娘娘那边,似乎已经注意到这个突然冒头的年轻将领了。

韩安国忧心忡忡,昨日田太尉还特意问起北军的人事变动。

刘彻冷笑一声,将朱笔重重搁在笔山上:朕提拔个将领,还要经过他们田家同意不成?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飘落的梧桐叶,沉默片刻,忽然转移了话题:卫青的家人,近来如何?

韩安国立即领会了皇帝的意思,禀报道:卫子夫在云锦作坊很是出色,前几日还绣出了一幅双面异色绣,连蜀地来的老师傅都赞不绝口。”

“卫少儿也在作坊里,她儿子霍去病已经会走路了,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

卫青的母亲呢?

老夫人身体硬朗,如今专心带着外孙。平阳公主赏的院子很宽敞,一家人都住得下。

韩安国说着,悄悄观察皇帝的神色,殿下对卫家,确实照顾有加。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粮种的事,进行得如何了?

说到这个,韩安国神色更加谨慎,几乎是用气音回话:公孙大人那边传来密报,高产粮种已经在北境三郡试种成功。”

“雁门郡的收成比往年翻了一番还不止。但此事做得极其隐秘,都是借着往边境运军粮的由头,掺在普通粮种里运送的。

朝中可有人察觉?

目前还没有。不过...韩安国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大司农前日奏请,说要增加军粮采购,臣怀疑...可能是田太尉在试探。

刘彻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他在殿中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在韩安国面前:

告诉公孙弘,接下来三个月,暂停一切粮种调配。已经运到北境的,让他们把种植记录全部销毁。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是去年改良的旧品种,今年恰逢风调雨顺才丰收的。

陛下英明。韩安国由衷赞叹,那卫青那边...

继续提拔,但要找个合适的由头。刘彻沉吟道,就说他在上次秋狩中护驾有功,朕特意嘉奖。至于太后和田蚡那边...

他冷哼一声:朕倒要看看,他们能把手伸多长。

韩安国迟疑道:可这样一来,卫青未免太过显眼...

显眼才好。刘彻淡淡道,有人替朕吸引注意,朕才好做其他安排。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韩安国立即收声,迅速退到一旁。只见一个内侍急匆匆入内禀报:

陛下,太后娘娘往这边来了。

刘彻与韩安国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扬声道:韩爱卿,方才说的秋狩封赏之事,就按朕的意思去办吧。

臣遵旨。韩安国会意,躬身退下。

就在他退出殿门的瞬间,太后的仪仗已至。刘彻整了整衣冠,迎上前去。

“儿臣参见母后。”刘彻躬身行礼。

太后微微一笑,在主位坐下:“皇帝忙着呢?母后就是过来看看你。”

她示意刘彻坐在身旁,目光扫过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这些日子奏章不少啊。”

刘彻在她身旁坐下,重新拿起朱笔:“边境有些军务要处理,还好。”

太后端起宫女奉上的茶,轻轻吹了吹气:“听说北军有个叫卫青的年轻人,最近升了骑都尉?”

刘彻笔尖一顿,随即继续批阅:“是。上次秋狩他护驾有功,儿臣按例嘉奖。”

“哦?”太后抿了口茶,“这么年轻的骑都尉,倒是少见。田蚡前几日还说起,这卫青半年前还是个百将,升得是不是太快了些?”

刘彻面色不变:“军中晋升,向来只看军功。卫青训练骑兵有方,这次秋狩又确实立功。”

他抬眼看向太后,“母后今日来,就为问这个?”

太后放下茶盏,笑了笑:“那倒不是。母后是想着,平阳公主守寡也有一年多了,该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

刘彻心中冷笑,果然又来了。上次想塞田家女子进宫不成,现在又把主意打到姐姐身上。

“姐姐才丧夫不久,现在谈这个为时过早。”刘彻淡淡道,“让她多静养些时日再说。”

太后往前倾了倾身子:“话不能这么说。平阳是个聪明人,总不能一直独守空房。母后想着,田蚡的侄子田仲,年纪相当,人品端正......”

“母后。”刘彻打断她,声音冷了几分,“姐姐的婚事,儿臣自有主张。”

太后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皇帝这是何意?母后也是一片好心。田家毕竟是自家人,知根知底......”

“正因为是自家人,才更要避嫌。”刘彻放下朱笔,目光直视太后,

“田家已经位极人臣,若再尚公主,恐怕朝中会有非议。”

太后的脸色沉了下来:“皇帝这话说的,倒像是我们田家有什么企图似的。”

“儿臣不敢。”刘彻语气平静,话语坚定!

“只是姐姐的婚事,关乎皇家体面。这次,儿臣要亲自为她挑选一个真正合适的驸马。”

书房里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窗外落叶的沙沙声。

太后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发白,显然在强压着怒气。

“皇帝如今是越发有主意了。”太后冷冷道,“连母后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刘彻站起身,走到窗前:“儿臣是一国之君,理当有自己的决断。母后年事已高,这些琐事就不劳烦母后了!”

太后也站起身,压抑怒火说道:“既然皇帝这么说,母后就不多事了。只是提醒皇帝一句,莫要忘了,是谁一直站在你这边。”

“儿臣铭记在心。”刘彻转身行礼,“母后慢走。”

太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带着宫女们转身离去。脚步声渐远,书房里又恢复了安静。

田家的人太贪心了,先是想要皇后之位,现在又盯上了驸马的位置。

他唤来内侍:“传张汤。”

片刻后,张汤快步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刘彻低声道:“去查查田仲最近的动向。特别是...可有出入烟花之地,或者有什么不法之事。”

张汤会意:“臣明白。陛下这是要......”

“母后想撮合他和公主。”刘彻冷笑,“朕得让母后知道,田家手太长了,我在敲打他们,让他们收敛一点。”

“臣明白了。”张汤回答道。

刘彻想起来了安排卫子夫和石庆的事情!

他转身问道:“卫子夫和石庆的事情怎么样了?”

张汤声音平稳说道:回陛下,卫子夫姑娘与石庆公子已经过了。就在昨日的云锦作坊。

刘彻对过程挺感兴趣,吩咐道:细细道来。

臣安排石老夫人去作坊挑选锦缎,恰好子夫姑娘正在指点绣娘们新式的双面绣技法。

张汤娓娓道来,老夫人对那幅百鸟朝凤的云锦爱不释手,子夫姑娘便主动为老夫人讲解绣法。两人相谈甚欢。

刘彻唇角微扬:石庆呢?

石公子原本是去接老夫人回府,见母亲与子夫姑娘相谈甚欢,便也驻足聆听。

张汤眼中带着笑意,子夫姑娘讲解绣技时,石公子听得很是入神,还问了不少关于织造的问题。

看来是投缘了。刘彻满意地点点头,随手拿起茶盏轻啜一口,石老夫人可有什么表示?

张汤向前倾了倾身:老夫人对子夫姑娘赞不绝口,当场就邀她得空过府一叙,说是要请教云锦的保养之法。”

“今日一早,石公子就已经去了作坊,说是要定制几匹特别的云锦给老夫人做寿礼。

刘彻轻笑出声:这石庆,倒是会找由头。他放下茶盏,正色道,子夫那边,可有什么反应?

子夫姑娘似乎对石公子也颇有好感。张汤谨慎地说道,臣观察,两人交谈时,子夫姑娘时常含笑低头,石公子说话时,她听得很是专注。

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香炉中檀香袅袅升起。刘彻的目光望向窗外,若有所思。

陛下?张汤轻声唤道。

刘彻回过神,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子夫是个好姑娘,若能得配良人,平安喜乐地过一生,倒是比什么都强。

张汤会意地点头:石家家风清正,石公子为人敦厚,确实是一门好姻缘。

不过,刘彻话锋一转,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你要暗中留意,确保一切水到渠成,莫要让人看出端倪,尤其是......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太后那边。

臣明白。张汤郑重应下,一切都会安排得自然而然。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刘彻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忽然问道:张汤,你觉得朕这样安排,可好?

张汤恭敬答道:陛下用心良苦。既全了子夫姑娘的终身,又全了卫青的忠心,更全了陛下对卫家的情义。一举数得。

情义......刘彻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目光深远,但愿他们都能有个好结局。

张汤静静立在身后,看着年轻的帝王,心中不禁感慨:这位陛下,心思之深,谋划之远,确实非常人可及。

陛下,若是没有其他吩咐,臣就先告退了。张汤躬身道。

刘彻转身,脸上又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稳:去吧。记住,子夫的事,要办得妥帖。

臣遵旨。

张汤退出书房后,刘彻独自站在窗前,久久未动。

他想起那日在北山村,大家谈起要改变历史的遗憾时的豪情壮志,如今一步步谋划,终于初见成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