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 > 第2章 皇城暗涌与北境秘辛

东宫的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虚假的宁和,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潜藏着无数湍急的暗流。苏璎珞的身体在灵药与静养的调息下,以缓慢却持续的速度恢复着。每日,她都能感觉到干涸的经脉中重新滋生出一丝微弱的气力,如同初春融雪后,岩石缝隙中艰难探头的嫩芽,虽然孱弱,却蕴含着生的希望。然而,本源受损的严重性远超想象,那曾经如江河奔涌般的血脉之力,此刻依旧细若游丝,仅仅能在体内完成最基础的循环,莫说施展秘术,便是较剧烈的活动都会引得气血翻涌,头晕目眩。

青黛的照料无微不至,汤药、药膳、药浴,皆按照玄青子留下的方子严格执行,分毫不差。这位侍女沉默寡言,行事却极有章法,除了必要的询问,几乎从不主动开口,那双沉静的眼眸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思,苏璎珞无从得知,也暂时无力深究。她很清楚,自己此刻的处境,既是休养,亦是软禁。东宫内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她这个引发轩然大波的“太子妃”。

皇甫宸变得异常忙碌。每日天未亮便出门,往往至深夜方归。朝堂之上,因昨夜之事引发的波澜远未平息。皇帝虽未深究“阵基”之事,将后续处置权交给了太子,但这无疑是将皇甫宸推到了风口浪尖。清查“妖邪余孽”的行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清除潜在威胁的同时,也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弹劾太子“滥用职权”、“排除异己”的奏章,雪片般飞向皇帝的案头。以二皇子皇甫骁为首的势力,更是明里暗里不断施压,质疑东宫对昨夜事件的解释,甚至隐隐将祸水引向苏璎珞,暗示她这个来历不明的太子妃才是灾祸之源。

这些风浪,皇甫宸并未对苏璎珞多言,但从他日渐冷峻的眉宇间,从墨影偶尔前来汇报时凝重的神色中,苏璎珞能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压力。他依旧每日会抽空来看她,时间或长或短,有时只是站在门口望一眼,确认她无碍便转身离去;有时则会坐下,简单询问她的恢复情况,或是提及一些无关紧要的朝野趣闻,绝口不提自身的困境。两人之间的交谈依旧算不上亲密,却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奇异的默契,一种基于共同秘密和生死经历后的微妙信任。

这日傍晚,皇甫宸来得比平日稍早一些,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他玄色的袍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屏退了青黛,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感觉如何?”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好些了,已能自行运转基础心法,只是速度缓慢。”苏璎珞如实相告,她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些许神采。

皇甫宸点了点头,走到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沉吟片刻,道:“墨影对俘虏的审讯,有了新的进展。那个‘北溟幽穴’的线索,并非空穴来风。”

苏璎珞心中一紧,抬眼望向他。

皇甫宸继续道:“我们查阅了宫内秘档,以及玄青子道长动用方外关系搜集的一些古老典籍。发现关于‘北溟幽穴’的记载虽然稀少且零碎,但指向却颇为一致。它位于帝国极北的苦寒之地,临近北境的葬雪原,那里终年风雪肆虐,环境极端恶劣,人迹罕至。古籍中称其为‘幽冥裂隙的源头之一’,是远古时期,天地规则不稳时,阴阳两界壁垒最为薄弱处所形成的一条永久性裂缝。”

“裂缝?”苏璎珞蹙眉。

“不错。”皇甫宸神色凝重,“据记载,这条裂缝并非完全开启的状态,而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封印着。而完成这最初封印的,正是你们苏氏的远祖。典籍中用词晦涩,大意是苏氏先祖以大神通,牺牲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才将裂隙勉强封堵,阻止了幽冥之气的彻底泄露,但也因此,苏氏一族与那裂隙,以及裂隙背后可能存在的‘幽冥’,产生了无法分割的羁绊。你们的血脉之力,或许正是源于这种羁绊,既是守护封印的钥匙,也可能……是重新开启裂缝的引子。”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在苏璎珞心中炸开。她一直只知道苏氏世代守护皇城下的“镇渊”,却不知这守护的源头,竟远在万里之外的北境极地!而“钥匙”与“引子”的说法,更是让她不寒而栗,瞬间联想到了幽冥宗俘虏口中的词语。

“所以,幽冥宗的目标,不仅仅是破坏‘镇渊’的封印,他们真正的目的,可能是北溟幽穴?他们想利用我苏氏的血脉,去打开那条远古裂隙?”苏璎珞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极有可能。”皇甫宸肯定道,“‘镇渊’下的存在,根据玄青子推断,很可能只是远古时期从北溟幽穴那条主裂隙中逸散出来的一股强大邪念或碎片,被后续的王朝发现并设法镇压于皇城之下。它并非本体,却与本体有着联系。你们苏氏守护‘镇渊’的盟约,其力量根源,恐怕也部分源自于北溟幽穴的那道古老封印。昨夜仪式,你引动完整盟约之力,不仅压制了‘镇渊’,恐怕也一定程度刺激到了遥远的北境封印,这或许就是你腕间银镯产生感应的原因。”

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北溟幽穴”这根主线串联了起来。苏璎珞感到一阵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苏氏一族的命运,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沉重和凶险。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孤坟,一道盟约,而是关乎整个世界平衡的远古秘密!

“我们必须去北溟幽穴。”苏璎珞抬起头,眼神坚定,“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弄清楚一切的真相,才能知道幽冥宗究竟想做什么,才能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的血脉,是祸端,也可能是指引。”

皇甫宸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复杂的光芒,有审视,有权衡,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北境之地,凶险异常。且不说葬雪原的极端环境,那里临近边疆,局势复杂。镇北王萧擎天拥兵自重,对朝廷态度暧昧不明。近年来,北狄部落亦时有异动。更何况,幽冥宗既然盯上了那里,必然早有布置。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贸然前往,无异于送死。”

“我知道。”苏璎珞平静地回答,“但我没有选择。留在皇城,我只是一个活靶子,不仅自身难保,还会持续将东宫置于险境。唯有主动出击,查明根源,才有可能扭转局面。我的身体会好起来的,而且……”她顿了顿,抬起手腕,露出那枚古朴的银镯,“它似乎在指引我,或许到了那里,我能找到更快恢复,甚至提升力量的方法。”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暮色笼罩下来,殿内未曾点灯,光线变得昏暗。皇甫宸的脸隐在阴影中,看不清表情。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决断:“你说得对,被动防守,绝非长久之计。北溟幽穴,必须去。但,不是现在,也不能以太子和太子妃的身份公然前往。”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灯火:“朝中局势未稳,二弟那边虎视眈眈,父皇的态度也耐人寻味。此时若离京,必然引发轩然大波,打草惊蛇。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一个能够掩人耳目的身份。”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苏璎珞:“在你身体彻底恢复,至少拥有自保之力前,我们需按兵不动。这段时间,我会加紧布局,一方面继续清查幽冥宗在朝中的势力,另一方面,会着手安排北行之事的铺垫。或许,可以借巡视北境军务,或探查北狄动向之名。”

他的思路清晰而周密,显然早已深思熟虑。苏璎珞心中稍安,有皇甫宸的谋划和东宫的力量作为后盾,此行无疑会增添许多胜算。“我明白。我会尽快恢复实力。”

皇甫宸走近几步,在昏暗中凝视着她苍白却坚定的脸,忽然道:“此行凶险,远超皇城。你……可曾后悔卷入其中?”

苏璎珞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些许苦涩与决然的弧度:“从我答应嫁入东宫,或者说,从我出生在苏家的那一刻起,恐怕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这条路注定荆棘密布,但走下去,或许还能窥见一线生机,若原地停留,唯有粉身碎骨。”

她的回答,冷静得近乎残酷,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处境。没有退路,唯有前行。

皇甫宸沉默地看着她,黑暗中,他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些许。他伸出手,似乎想拍拍她的肩膀,但指尖在空中停顿了一瞬,最终还是收了回去,只低声道:“好好休息。需要什么,尽管吩咐青黛。北境相关的古籍资料,我会让人抄录一份送过来,你可以先熟悉一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寝殿,高大的背影融入殿外的夜色中。

苏璎珞独自坐在昏暗的殿内,感受着腕间银镯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冰凉触感,以及那丝指向北方的微弱牵引。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她的心,却奇异地安定下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总好过在迷雾中挣扎。

接下来的日子,苏璎珞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恢复。她不再仅仅被动接受治疗,开始尝试主动引导那丝微弱的血脉之力,按照苏氏传承中一种最为温和基础的心法,缓慢滋养受损的经脉和丹田。过程极其缓慢且痛苦,如同用最细的绣花针一点点缝合破碎的丝绸,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但她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对真相的渴望,硬是坚持了下来。

青黛送来的汤药和药膳,她也开始留意其中的成分和药性,结合自己阅读的一些医药典籍,尝试理解其原理。她深知,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能永远依赖他人,必须尽快掌握自身恢复的主动权。

皇甫宸果然派人送来了一些关于北境地理、风物、传说,以及镇北王势力和北狄部落情况的资料,其中夹杂着几页关于北溟幽穴的古老记载的抄录残片。这些资料极为珍贵,许多都是外界难以接触的秘闻。苏璎珞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那个神秘之地的真实面貌。

从资料中,她了解到北境是一片广袤而残酷的土地。葬雪原更是被称为“生命禁区”,除了极度严寒和暴风雪,似乎还存在着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现象,比如能扰乱方向的“鬼打墙”,吞噬一切的“雪渊”,以及一些只在古老传说中出现的冰原异兽。镇北王萧擎天,作为帝国在北境的最高军事统帅,麾下“北疆铁骑”骁勇善战,但其家族世代镇守北疆,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历来微妙,近年来更是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北狄部落则是以游牧为生,民风彪悍,信奉萨满巫术,对富庶的中原一直怀有觊觎之心。

而关于北溟幽穴的具体位置,所有记载都语焉不详,只模糊地指向葬雪原深处某个被永恒冰雪覆盖的峡谷。有传说称,那里是世界的尽头,是连接冥府的入口,任何靠近的生灵都会被冻结灵魂。也有野史笔记提到,曾有不畏死的探险者深入葬雪原,在濒死之际看到过峡谷中透出的幽蓝光芒,如同鬼火,吸引人前往,却无人能生还描述其内部景象。

越是了解,苏璎珞越感到北溟幽穴的神秘与可怕。但那腕间银镯的感应,却随着她身体的缓慢恢复和心神的集中,变得愈发清晰起来。那是一种混合着呼唤、警示以及某种血脉相连的悸动,让她无法忽视。

就在苏璎珞潜心恢复和研读资料的同时,皇城内的暗涌并未停歇。这一日,皇甫宸在朝堂上遭遇了一次颇为凶险的发难。

起因是兵部一份关于北境军饷和冬衣拨付的奏章。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以国库空虚、需优先保障京畿为由,提出大幅削减北境军需,并要求镇北王萧擎天详细禀报历年军费开支,接受朝廷巡查。

这看似是正常的财政争议,实则包藏祸心。北境苦寒,冬季漫长,若军饷冬衣不足,极易引发军队骚动,甚至酿成兵变。此举既能打击与二皇子不甚和睦的镇北王,又能给负责协调此事的太子皇甫宸制造难题——若支持削减,得罪镇北王,可能逼反边疆;若反对削减,则会被扣上“耗费国帑”、“结边将以自重”的帽子。

朝堂之上,双方唇枪舌剑,争论激烈。二皇子皇甫骁亲自下场,言辞恳切,大谈体恤民力、巩固中央的重要性,句句站在道德制高点。支持太子的官员则据理力争,强调北境安危关乎国本,不可轻忽。

关键时刻,一直沉默的皇帝忽然开口,将问题抛给了皇甫宸:“太子,你近日主持清查妖邪,于京城安危有功。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甫宸身上。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试探。皇甫宸心知肚明,父皇此举,既是在考验他的平衡能力,也可能是在试探他与镇北王是否有私下联系。

他出列,神色从容,朗声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二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北境安危,确系国本,不可不虑;国库空虚,亦是实情,需精打细算。”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随即话锋一转:“然,儿臣近日查阅北境军报,发现北狄部落今冬异常活跃,屡有南下劫掠试探之举。值此敏感时节,若骤然削减军需,恐寒了边关将士之心,予外敌可乘之机。此非巩固中央,实乃自毁长城。”

他顿了顿,看向皇甫骁,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二弟心系黎民,缩减开支亦是良苦用心。不过,儿臣倒有一策,或可两全。近年来,各地皇庄、官营织造,多有产出盈余,库中积压旧物亦不在少数。何不以此部分盈余及积压物资,优先充作北境军需?既可解边关燃眉之急,又不至过度耗费现有国帑。同时,可派御史台干员,随物资一同前往北境,一则宣示朝廷恩典,安抚军心;二则亦可实地勘察军务,了解边关实情,为日后统筹规划提供依据。如此,既彰显朝廷对边关的重视,又体现了对财政的谨慎,不知父皇与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既驳斥了盲目削减军需的危险,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还将“巡查”变成了“宣恩”和“勘察”,弱化了针对镇北王的意味,显得公允而又顾全大局。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中立官员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龙椅上的皇帝,深邃的目光在皇甫宸脸上停留片刻,看不出喜怒,最终缓缓道:“太子所奏,思虑周全,准其所请。此事,便由太子统筹办理。”

“儿臣领旨。”皇甫宸躬身,心中却无多少喜悦。他知道,这不过是暂时渡过一关,二皇子及其党羽绝不会善罢甘休。而北境之行,因着这次军需调动和御史巡查,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不易引人怀疑的切入点。退朝后,他立刻召见墨影,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一方面,安排可靠之人负责物资调配和御史人选,确保此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则开始秘密遴选此次北行所需的精锐人手,并规划路线与预案。

皇城的风云变幻,似乎正悄然推动着命运的齿轮,向着那冰雪覆盖的北境缓缓转动。而苏璎珞在东宫的深院中,感受着体内一丝丝汇聚的力量,和腕间愈发清晰的指引,她知道,离开这座黄金牢笼,直面真正风暴的时刻,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