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武学院总部的报名系统,在灵气达标后的第三天彻底崩了 —— 原本只开放 1000 个新生名额,结果开放报名 10 分钟就收到了 300 万条申请,服务器后台的代码都在 “疯狂报错”。守安站在主控室,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 “申请人数”,哭笑不得:“之前还担心没人来,现在倒好,连非洲岩脉村的村长都发来了邮件,问能不能‘特批一个名额给村里的孩子’。”
林念月拿着厚厚的申请清单,指尖的药脉光轻轻拂过纸面,清单上自动标注出 “优先推荐” 的名字 —— 有之前觉醒 “文字具象” 异能、想帮同学补习的陈乐乐,有觉醒 “草木复苏”、想把社区花园种得更好的赵爷爷,还有星脉母星上、想学习地球医武的年轻船员。“看来‘扩招’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了。” 他抬头看向窗外,总部的操场已经挤满了前来咨询的人,有人举着 “我要学异能守护” 的牌子,有人抱着自己种的灵脉草,想证明自己的 “守护初心”。
当天下午,“医武学院全球扩招暨分校建设计划” 就在全球灵脉直播中公布 —— 计划在一年内,在地球六大洲及星脉母星,建立 28 所分校,每所分校都结合当地灵脉特色办学,“让每个想学习守护的人,都能在家门口找到课堂”。
第一幕:总部沸腾 —— 报名现场的 “守护热”
医武学院总部的报名现场,比灵脉老街的早市还热闹。报名处的桌子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己的 “守护证明”:
刘婶带来了自己用 “分食异能” 做好的豆腐脑,碗底压着一张纸条:“我想学会控制异能,以后每天给社区的老人送热乎饭”;
程序员小张抱着自己改好的 “异能安全监测程序”,说:“我想教大家怎么用科技辅助异能,避免出危险”;
非洲岩脉村的少年卡姆,跟着阿木的种植队赶来,手里攥着一块岩脉水晶:“村长说,学会守护,才能让村里的草长得更好,让大家不饿肚子”。
最特别的是 “老年报名组”—— 赵爷爷带着社区里的 5 个退休老人,一起填了报名表。“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想学会怎么用异能帮年轻人。” 赵爷爷的 “草木复苏” 异能在掌心亮起,轻轻拂过报名处的盆栽,枯萎的叶子瞬间变绿,“比如帮学校种花草,帮医院养灵脉植物,这些我们都能做。”
报名系统修复后,新增的 “线上报名通道” 也爆了 —— 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上传自己的 “守护故事”:有人拍了自己用异能帮邻居修水管的视频,有人写了自己想保护家乡灵脉的作文,甚至有小朋友画了 “我和医武学院的约定” 的漫画。灵脉直播的弹幕里,满是期待:
“我家在新疆!什么时候开分校啊?我想报名!”
“我在星脉母星!能报联合分校吗?想学习地球的医武!”
“求问!退休老人能报吗?我也想为守护出份力!”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学院还开设了 “周末班”“线上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课程:上班族可以晚上在线学习,老人可以参加周末的 “轻实践课”,孩子则有专门的 “守护启蒙班”。守安笑着说:“我们要建的不是‘精英学院’,是‘全民守护学校’—— 只要有守护的心,谁都能来学。”
第二幕:全球建校 —— 分校里的 “特色课”
全球分校的建设,没有走 “统一模板”,而是 “一地一特色”,结合当地的灵脉、文化和需求办学:
非洲岩脉分校(建在岩脉村旁):主打 “岩脉种植 异能守护”,教室是用岩脉水晶搭建的,能自动吸收灵气。课程里有 “岩脉草培育”“沙漠节水异能”,学生们白天跟着阿木的后代学种耐旱同心草,晚上在岩脉灯下学习异能控制。卡姆在这里成了 “小助教”,他的 “岩脉感应” 异能能帮老师找到地下的灵脉水源,“以后我要让整个沙漠都长出草,让大家都有饭吃”。
北极冰脉分校(与观测站合作):建在北极冰原上,用星脉族提供的 “抗冻玻璃” 做教室,能抵御零下 60 度的严寒。这里的特色课是 “冰脉防御 极地救援”,学生们学习用 “冰脉异能” 搭建临时避难所,用 “暖光异能” 帮北极狐等动物抵御寒冷。观测站的老周成了兼职老师,他的 “轻身异能” 能在雪地快速移动,教学生们怎么在救援中节省体力。
星脉联合分校(建在星脉母星轨道上的空间站):是地球与星脉族合办的第一所分校,一半学生来自地球,一半来自星脉母星。课程里既有地球的 “医武基础”,也有星脉族的 “星脉科技”,学生们一起用 “星脉光” 修复空间站,用 “医武脉力” 治疗受伤的星际生物。星瑶(守安的妻子)在这里教 “跨域脉力沟通课”,帮助地球和星脉族的学生更好地合作,“守护不分星球,我们都是宇宙的一家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