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 第164章 血色晨舞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第164章 血色晨舞

作者:潘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4:33:12

永乐二十五年春,京城。

又一年开始了,京城已然在春季焕发出属于大明永乐盛世的崭新气象。皇城巍峨,坊市繁华,从江南、山西、湖广迁徙而来的富商巨贾、能工巧匠,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于此,让京城的街巷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各种南腔北调。

然而,在这片盛世繁华之下,阴影依旧存在。正如半月前,那枚深夜钉入梁府书房的飞镖,以及那句“勿再深究,旧事休提”的警告,无声地提醒着梁铮,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平安阁的庞大阴影,张灵姝背后势力的莫测立场,以及可能牵扯更广的宫廷秘辛,都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这些日子,梁铮看似如常处理大理寺公务,但元娘能敏锐地感觉到夫君眉宇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凝重。她不多问,只是更加细心地照料他的起居,将书房那扇被飞镖钉过的窗棂细心修补好,插上一支新采的桃花,用生机驱散晦暗。女儿梁顺利似乎也察觉到父亲的心事,变得格外乖巧,时常迈着小短腿,给伏案工作的梁铮送去自己舍不得吃的蜜饯,或用软糯的小手给他捶腿,奶声奶气地说:“爹爹,顺利帮你打坏人。”

女儿的稚语让梁铮失笑,心中暖流涌过,暂时冲淡了阴霾。是啊,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为了这个家,为了眼前这份安宁,他都必须坚持下去。

------

四月十二,寅时三刻,天际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整个北京城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的睡梦中,梁铮却已醒来。

多年查案养成的习惯,让他睡眠很浅。昨夜批阅卷宗至深夜,此刻虽有些疲惫,但头脑却异常清醒。

他披衣起身,轻轻走到院中。春寒料峭,晨风带着凉意拂过面颊。院角那株老海棠开得正盛,花瓣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一切显得静谧而祥和。然而,他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回想起承德黄氏山庄的种种,回想起那枚“阁”字令牌的特殊材质,以及由飞镖带来的冷冽警告。

“大人!”一声急促的呼唤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大理寺的一名值夜衙役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脸上带着紧张之色,“禀大人,什刹海边上出事了!发现一具女尸,像是……像是朱家的小姐!当地坊正不敢怠慢,已经报了上来!”

梁铮心头一凛。朱家?那可是江南来的丝绸巨富,在京中颇有名望。其女身亡,绝非小事。他瞬间将个人思绪压下,恢复了那个冷静果决的大理寺卿模样。

“备马!通知仵作和值班衙役,立刻随我前往现场!”他沉声下令,转身回房迅速换上官服。动作间,他看到元娘也被惊醒了,正拥被坐起,眼中带着担忧。

“夫君,这么早……”

“什刹海出了命案,我得立刻过去。”梁铮系好腰带,走到床边,轻轻握了握元娘的手,“放心,没事。你再睡会儿,顺利醒了让嬷嬷好生照看。”

元娘点了点头,柔声道:“万事小心。清晨露重,带上件披风。”

梁铮心中一暖,应了一声,拿起搭在屏风上的藏青色薄绒披风,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

当梁铮带着人马赶到什刹海后海的事发地点时,天色已经蒙蒙亮。晨雾如同轻纱,笼罩着湖面和水岸的柳林,视线有些模糊。现场已经被先期到达的坊丁和巡夜兵卒简单控制起来,但周围还是聚集了不少被惊动的早起百姓,踮着脚,伸着脖子,窃窃私语声如同蜂群嗡鸣。

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水汽、泥土和一丝若有若无血腥气的味道扑面而来。梁铮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鹰,迅速扫过全场。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那棵最为高大的垂柳之下。

一个身着月白绫裙的年轻女子,背靠着粗壮的树干,头无力地歪向一侧,乌黑的长发有些凌乱,遮住了部分苍白的脸颊。然而,最触目惊心的,是她胸前那一大片已经凝固发暗的血迹,将精美的绫裙染成了骇人的紫黑色。血迹主要集中在胸前,裙摆下方并无水渍浸染的痕迹,那双精致的绣花鞋鞋底,也只沾了些许岸边的干土。

梁铮的心沉了下去。他示意紧随其后的老仵作上前初步查验,自己则蹲下身,仔细勘察周围环境。泥土松软,脚印杂乱,但靠近尸体的地方,有几个相对清晰的男子靴印,尺寸颇大,约莫是42码,靴底印痕显示出特制的防滑钉——这绝非寻常百姓或文人雅士的鞋履,更像是军伍中人或习武之人所穿。

他的目光回到死者胸前的创口。衣物破损处边缘相对整齐,呈规则的圆形,绝非刀剑等利刃所致。结合大小和形状,一个判断浮上心头:军用手铳!此案竟然牵扯到了火器?梁铮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意识到事情可能比想象的更复杂。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人群外围传来。一个穿着绸缎褂子、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身材魁梧、面露凶光的家丁,急匆匆地拨开人群想要硬闯进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和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让开!都让开!是我家小姐!我们要接小姐回家!”那管家高声喊着,语气带着命令式的口吻,试图推开拦路的衙役。

“站住!大理寺办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为首的衙役班头厉声制止,双方顿时推搡起来,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梁铮直起身,冷电般的目光射向那管家:“你是何人?死者是你家何人?”

管家见到梁铮的官服和气度,气势稍稍收敛,但依旧急切地躬身道:“回大人,小的是朱府的管家朱福。树下……树下是我家小姐,朱兰萍。小姐她……她定是昨日心情郁结,清晨来此散心,不慎失足落水,呛了水才……才吐了血。求大人开恩,让小的们赶紧接小姐回去净身入殓,也好让她早日安息啊!”他这番话看似悲痛,但眼神闪烁,语气中那股“赶紧了事”的迫切感,如何能瞒过梁铮这等查案老手的耳朵?

失足落水?梁铮心中冷笑。尸体位置离水边尚有一段距离,衣裙无大面积水渍,鞋底相对干净,何来落水之说?呛血而亡?那胸前的贯穿伤又作何解释?这朱府管家,分明是睁眼说瞎话,想要尽快掩盖真相!

“朱管家,”梁铮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死者是否落水,是否呛血,需由仵作详细检验方能定论。在案情未明之前,尸体必须由大理寺保管。尔等在此喧哗阻挠,是何道理?”

朱福脸色一变,还想争辩:“大人!我家小姐乃是未出阁的姑娘,清白名声重于性命!这般曝尸于大庭广众之下,任人围观查验,让她身后如何安宁?我们朱家的脸面又往哪里放?求大人体谅啊!”他几乎是带着哭腔,但眼底深处那一丝慌乱和强硬,却被梁铮捕捉得清清楚楚。他甚至注意到,朱福身后那两个身材最壮硕的家丁,袖口和裤脚处,隐约沾染着一些深黑色的泥渍——那是什刹海岸边特有的淤泥!

正是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温和的女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夫君。”

梁铮回头,有些意外地看到元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牵着女儿梁顺利,正从渐散的晨雾中走来。元娘穿着一身素雅的藕荷色襦裙,外罩一件薄绒比甲,脸上带着些许担忧。小顺利则被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小粉团子,扎着两个小揪揪,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小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

“你们怎么来了?”梁铮的语气不自觉柔和了下来。清晨寒气重,他没想到妻女会找到这里。

元娘将食盒递给旁边的衙役,轻声道:“听说这边出了事,你定然又顾不上用早点了。顺利也吵着要来找爹爹。”她走到梁铮身边,目光掠过柳树下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不忍,随即趁众人不注意,极快地附耳低语:“昨夜三更时分,我醒时隐约听到街上有马车声,像是从正阳门方向往什刹海这边来的,去了又回,动静不小。今早听闻朱家小姐出事,我托相熟的街坊打听了一下,朱家……朱家下人里有人悄悄说,兰萍姑娘似乎已有了四个月的身孕。朱老爷前天得知后,在家里大发雷霆,摔了茶盏,骂她‘丢尽了朱家颜面’。”

这番话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梁铮心中的迷雾!未婚先孕,家族震怒,深夜马车往返什刹海……这一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失足落水”所能解释的!这分明指向了情杀、或者为维护家族声誉而进行的谋杀!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待在母亲身边的小顺利,忽然拽了拽梁铮的官袍下摆,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说:“爹爹,刚才那个姐姐家的丫鬟,在那边后门那里,偷偷抹眼泪呢。娘说,她们肯定很难过。”

顺利的童言稚语,天真无邪,却像一把钥匙,轻轻叩开了真相之门的一丝缝隙。元娘的信息提供了惊人的动机和异常行踪,而朱家下人的真实反应:丫鬟在后门哭泣,与管家强横要尸的行为形成鲜明反差,也间接印证了此事背后必有隐情,朱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梁铮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心中已有了决断。他看向仍在试图争辩、额头已渗出冷汗的朱府管家朱福,目光如刀,声音清晰地对着仵作和众衙役,也像是在对围观的百姓宣告:

“朱管家,你说朱小姐是失足落水呛血而亡?”他不等朱福回答,便指向尸体周围,“仔细看!死者衣物仅前胸浸血,下摆及鞋袜并无湖水浸渍痕迹,足下泥土亦非湖边湿泥!此其一!”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朱福带来的那几个家丁,特别在那两个袖口裤脚沾泥的家丁身上停留片刻。

“其二!”梁铮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若真如你所言,朱家之人未曾靠近水边,只是前来接回小姐,那请问,你这几位家丁袖口裤脚沾染的、这什刹海畔特有的黑泥,又是从何而来?!莫非你们朱府之人,有隔空取泥的本事?!”

此言一出,朱福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那几个被点到的家丁也吓得魂不附体,下意识地想把袖子往后缩。围观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更大的惊呼和议论声,人们看向朱福等人的眼神充满了怀疑和鄙夷。

“看来,”梁铮冷冷一笑,笑容里没有半分温度,“朱管家所言,漏洞百出,颇多不实之处!此案,绝非意外那么简单!背后必有隐情!”

他猛一挥手,声如洪钟:“来人!”

“在!”衙役们精神一振,齐声应道。

“将尸体小心运回大理寺,交由仵作仔细检验!封锁现场,仔细搜查,一寸土地、一丝痕迹也不许放过!朱府管家及相关人等,全部带回大理寺,本官要亲自问话!”梁铮的命令斩钉截铁,带着凛然正气。

晨风吹过什刹海,雾气渐渐消散,湖面泛起粼粼波光。柳枝依旧摇曳,但那份清晨的宁静已被彻底打破。一桩看似简单的“失足”命案,随着梁铮的介入和元娘母女带来的关键信息,就此掀开了它错综复杂、暗藏杀机的序幕。

朱兰萍指尖那半缕深绿色的丝线,在渐亮的晨光中,仿佛诉说着无声的冤屈,等待着正义之士去揭开它背后隐藏的、关乎名利、情感与阴谋的真相。

梁铮知道,这个春天,什刹海的血色,仅仅是一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