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 第137章 旧宫遗梦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第137章 旧宫遗梦

作者:潘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4:33:12

连日的秋雨终于停歇,天空洗过一般澄澈湛蓝,但深秋的寒意却愈发刺骨。紫禁城的重重宫阙在清冷的阳光下显得愈发巍峨肃穆,琉璃瓦反射着冰冷的光泽,朱红的高墙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每一道宫门都有目光锐利的侍卫严格把守,每一次通行都需勘验腰牌,盘问细节,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与规束。

梁铮与元元手持加盖了大理寺与内官监双印的特许文书,在一名面无表情的小太监引导下,沉默地行走在漫长的宫道上。靴底敲击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清晰而孤寂的回响,在高大的宫墙间往复回荡。

元元微微垂着眼,遵循着入宫的礼仪,但眼角的余光却敏锐地扫视着四周——飞檐上的吻兽,廊柱下的彩画,以及偶尔低头敛目、快步走过的宫女太监。

这座辉煌的宫殿,就像一座巨大的、精密的迷宫,每一处雕梁画栋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皇宫深处的宫廷档案库。理由是协助大理寺查案,需调阅永乐元年左右涉及宫廷人员变动的部分旧档。手续齐全,理由正当,但元元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踏入宫门起,就有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带着审视、好奇与不易察觉的戒备。

档案库所在的宫殿比想象中更为幽深古老。巨大的楠木门扉沉重而斑驳,推开时发出“吱呀”的沉闷声响,仿佛开启了时光的隧道。一股陈年纸张、墨锭、防蛀草药以及淡淡霉味混合的、独属于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沉厚而微呛。

殿内光线晦暗,即使白日也需点燃烛火。无数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排列得密密麻麻,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卷宗、册簿、舆图,有些纸张已然泛黄发脆,边缘卷曲,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这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他们自己和那位管理档案库的老太监缓慢滞重的呼吸声。

老太监须发皆白,腰背佝偻得厉害,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宦官服,行动迟缓,一双老眼浑浊不堪,看人时似乎总隔着一层雾。但在梁铮出示文书并模糊提及需查证可能与旧日乐师相关事务时,老太监那双浑浊的眼睛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他慢吞吞地、颤巍巍地取来几大本厚重如砖的册子,放在长案上,灰尘簌簌落下。

“永乐元年呐……乱……人都换了好几茬咯……”老太监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含混不清地嘟囔了一句,便不再多言,蹒跚着走到角落的一个蒲团上坐下,似睡非睡,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元元和梁铮在长案前坐下。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身后无尽的书架丛林上,晃动如同窥秘的幽灵。他们小心地翻开那些纸页脆弱泛黄的名册。

上面用工整却冰冷的馆阁体记录着一个个名字、籍贯、入宫年份、职司、赏罚、乃至……最终的归宿。许多名字在“永乐元年”这一栏后,便突兀地中断,或标注着“病故”、“遣散”,更有一些,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墨点,再无下文。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王朝更迭中,无数被裹挟、被湮灭的微小命运。

灰尘在光束中静静飞舞。

时间在寂静的翻阅中悄然流逝,手指翻动脆弱纸页的细微声响都被无限放大。元元全神贯注,目光快速扫过一行行陌生的名字,试图从中找到与那身乐师服、与“吕妃案”、与可能存在的“鬼工”相关的蛛丝马迹。

忽然,她的指尖停在了一页记录上。

“夫君,”她声音极低,几乎如同耳语,指尖点着一个名字,“你看这个。‘吕乐坊,八品女史,苏婉容,苏州府吴县人,洪武二十八年采选入宫。擅箜篌、琵琶。’记录到此为止,永乐元年之后,再无任何记载。”

梁铮倾身看去,目光凝重。一个在永乐元年突然消失的吕乐坊乐师……与湖中女尸所穿衣饰完全吻合的时间点。

“苏婉容……”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试图在重生的记忆碎片中搜寻,却一无所获。那个动荡的年月,消失的人太多了。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嘶哑,如同枯叶摩擦地面的声音,毫无征兆地从他们身后最近的一排书架阴影里飘了出来:

“苏婉容……嗬嗬……那可是个妙人儿……一把箜篌,弹得……能勾走人的魂儿似的……”

两人心中俱是一凛,倏然回头。只见一个身形干瘦、穿着半旧青色宦官常服的老者,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站在书架投下的阴影里。

他脸上皱纹密布,老年斑清晰可见,一双手干枯得如同鸡爪,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清亮,甚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孩童般的好奇与探究,正牢牢地盯着元元随手放在案几上用于记录的那支炭笔。

元元强压下骤然加快的心跳,与梁铮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微微屈身:“敢问公公是?”

老宦官像是没听到她的问话,蹒跚着又走近了两步,目光依旧胶着在那支炭笔上,伸出枯瘦的手指虚点了点:“小娘子这笔……倒是稀奇得很呐。不像毛笔,倒像是……像是把黑石头磨细了塞进木棍里?写字定是又快又利索,就是少了些毛笔的韵味咯?”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纯粹的技术性好奇,仿佛一个老匠人看到了新奇的工具。

元元心中一动,谨慎地回答:“公公好眼力。确实是贪图方便,自己胡乱做着玩的,登不得大雅之堂。”她刻意回避了任何可能暴露来历的词汇。

“做着玩?能做出这般巧思,小娘子过谦了。”老宦官那双精亮的眼睛终于从炭笔移到了元元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仿佛在评估一件精密的器物,“这心思……让咱家想起早年机缘巧合下得的一件小玩意儿,也是这般……不合常理,却又妙用无穷,非是凡间手艺所能及。”

元元的心猛地一跳!他指的,莫非就是皮卡丘所说的、“漏”过来的现代物品?她几乎可以肯定,眼前这位,极大概率就是那位神秘的“鬼工”!

梁铮适时开口,语气沉稳,将话题引回:“听公公方才所言,似乎认识那位苏婉容乐师?”

老宦官的目光这才慢悠悠地转向梁铮,浑浊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精明:“认识?这深宫里头,谁又真正认识谁呢?不过是听得几句闲话,看得几眼浮沉罢了。”他话锋一转,竟直接点破,“二位大人查这些陈年旧账,是为了眼下镜月湖里那位穿错了衣裳的苦主吧?”

他竟然如此直接!

梁铮面色不变,元元却暗自吸了一口凉气。

老宦官嘿嘿笑了两声,声音干涩得令人不适:“那事儿啊……邪性。脸没了,衣裳倒是穿得整齐……嗬嗬……”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意有所指,“有些东西啊,仿得再像,假的终归是假的。就像那鸾鸟,画皮画骨难画魂,缺了那点与生俱来的灵性,雕得再精细,也就是块冷冰冰的石头玩意儿。”

他竟然主动提到了鸾鸟佩!

他果然知道内情!

元元按捺住急切,追问道:“公公见过真的鸾鸟佩?”

老宦官却打了个哈哈,顾左右而言他:“人老咯,记性如筛子,漏风咯……倒是以前手痒,闲着无事描画了些小东西……”他颤巍巍地从那宽大的袖袋里摸索了半晌,掏出一本薄薄的、封面油腻破损、边角卷曲的小册子,递向元元,“这破烂玩意儿,兴许对小娘子这等巧思之人还有些许用处?留在咱家这儿,也是白白喂了蠹鱼……”

元元迟疑地接过。册子入手很轻,仿佛没有重量。她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并非文字,而是一张张用极细墨线绘制的图谱,结构之复杂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各种奇巧的机关锁钥、器物剖视图、零件分解图,其精准度和复杂度,远超这个时代工匠的普遍水平!

当她翻到中间某一页时,呼吸骤然停滞!

那页纸上,赫然用极其精准的笔触,详细绘制着一枚鸾鸟玉佩的三面正视图、侧视图、乃至精细无比的剖视图!每一道纹路的走向,每一个弧度的变化,镶嵌宝石的卡榫结构,甚至内部可能存在的、极其微小的暗格机关……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与赵彦茹所佩戴的那枚真品,几乎不差分毫!甚至…更为透彻!

“这……”元元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与疑问。

却见那老宦官已经转过身,慢悠悠地向书架更深处的阴影里踱去,只留下一句飘忽不定、如同谶语般的话:

“故纸堆里待久了,霉气重,闷得人心口发慌……还是外头热闹啊……听说今年上元节的灯会,陛下要与民同乐,定然是……格外好看咯……”

话音袅袅,最终连同他那干瘦的身影,一同彻底消失在了档案库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寂静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元元紧紧握着那本薄薄的、却重逾千钧的机关图谱,指尖冰凉。梁铮的脸色也前所未有的凝重,他走到元元身边,目光落在那幅鸾鸟佩结构图上,眸色深不见底。

这位神秘出现的“鬼工”,他主动赠图,暗示鸾鸟,提及灯会……他究竟是谁?是善意提醒,还是别有用心地将他们引向更深的陷阱?他与十年前的苏婉容消失案,与如今的镜月湖女尸案,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联?

深宫旧梦,迷雾重重。而那本看似解答关键的图谱,却仿佛成了一枚更加扑朔迷离的钥匙,即将开启的,是真相之门,还是灾祸之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