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蔚蓝的心事 > 第71章 新居.百岁

蔚蓝的心事 第71章 新居.百岁

作者:香凝蔚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4:31:58

李翠儿再没去管饕馋的蔚爱民,去橱柜里拿了两双筷子,递给蔚爱民一双。

她突然觉着自己有了胃口。

饭菜放到嘴里尝了尝,嗯,很是不错。

母女俩谁也没管谁,坐在炕上,大快朵颐。

等上完梁,新房子剩下的就是琐碎的事了,铺草帘子,盖瓦,抹墙,铺地,做泥胚,盘炕,围院墙,安门窗,打家具等等。

等一切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进入了九月份。

蔚佑之跟芳杏商量,阴历九月十二那天入住新居,正好给蔚蓝过百岁。

芳杏没有不同意的。开始着手准备。

那个时候,虽然大多数人家过的清贫,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环保。

那时的新房子建起来,只要墙体干了,就能入住;家具打出来,油漆干透了,稍微一放味道,就能使用。

芳杏拜托西井老奶看着蔚蓝。她和公爹基本上每天都在新房子收拾,为入住做准备。

六间青砖红瓦房,老远一看非常气派。

爱军给大门上的黑漆,配装的黄铜门环,太阳一照,门环都闪着金光。

一进大门,迎面是一道影壁,青砖垒的,白石灰抹的墙面,青砖白墙间是蔚佑之亲自用大粗毛笔写的“福”字。

字的笔画饱满有力,结构紧凑,笔力遒劲、墨色浓郁,字形雄厚稳重而不失圆润,大家风范。

穿过影壁,正北方是正房,正房的地基比东西厢房高大半个窗户。

所以直面的堂屋门前,沿着正房垒了三阶阔台阶。

上了台阶,进到堂屋很宽阔,是所有房间里最大的一间。左右两边是灶台,两个灶台边上都紧挨着一口水缸;堂屋正北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底下是八个与桌子相配的小方凳子。靠北左右两面一边放着一个柜子,是用来放餐具和吃食的。

堂屋的西边是两间卧室,芳杏和爱国就选了西边这两间屋,一间做卧室,另一间是留给蓝妮儿的,等蓝妮儿长大了住。

堂屋东边三间房,蔚佑之一间,云妮和海洋一人一间。

东边厢房的的小炕间,芳杏留了一间做裁缝间,一旦有人来找她做衣服,不用去正房,她直接在东厢房接待。

每个有炕的房间,根据房间大小,都有一张三屉桌,一个五斗柜,一个大衣柜,两个方凳子。

云妮和海洋的房间还多了一个小炕桌,留着给孩子做作业用。

东厢房的灶台间,南北两个灶台,也是一个灶台跟着一个水缸,靠东边做了一溜矮柜子,柜子上面放着各种面缸,米缸,咸菜缸啥的。

窗户和门都刷的草绿色的油漆,窗户是玻璃窗。

猪圈里养上了两头刚抓得猪仔。

家禽棚里,分割成三小格间,一间喂鸡,一间养鸭,一间养鹅。

院子里全部用青砖铺了,下雨下雪天,院子里不会再泥泞不堪。

屋里的地面最豪华,全部抹的水泥地面。这在七十年代,特别是农村,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名副其实的首屈一指,名副其实的绝无仅有。

芳杏看着窗明几净,锃光瓦亮的新房子,心满意足。当时的那种爆棚的幸福感,是现代住豪华别墅的人都比不上的。

九月十一这天,春莲风尘仆仆的从北京回来了。

等十二这天一早,蔚佑之看着建福车后坐着的春莲,吃了一惊,这咋信儿都没有就回来了!

春莲看见二大,眼眶一红,表情凝重。

蔚佑之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建国咋了?春莲回来的确是因为建国。

春莲回来之前,建国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执行特殊任务,即刻出发,归期未定。

此时的覃丹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了。

春莲揪心建国,又不放心覃丹一个人住在军区大院。

春莲家离军区大院很远,根本不方便照顾覃丹。

春莲跟覃丹商量过后,当机立断,连个电报也没发,坐上火车就回来了。回来商量一下,接覃丹的爹妈上京,照顾孕中的覃丹。

蔚佑之沉默了,建国肯定是去执行大任务了,现在各路牛鬼蛇神都盯着这个国家,各怀鬼胎。建国作为一名铁血军人,就应该当仁不让。

蔚佑之深吸一口气,坚毅的说,“这是建国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全力支持他。正好,今天覃丹的爹妈也来咱家,到时候,咱一起商量。”

春莲点点头。

芳杏适时的把蔚蓝抱过来,给春莲看。

春莲是头一次见蔚蓝,看着这个粉妆玉琢的小丫头,春莲欢喜的把她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对建国的担心也冲淡了不少。

蓝妮儿小朋友从来就不认生,而且从小就是个颜控,看见漂亮的人或者东西,就目不转睛。

春莲是大学老师,面容本就长的漂亮,再配上知识分子的气质,那颜值是杠杠的。

小蔚蓝用小胖手握住春莲姑姑的食指,咿咿呀呀的流着口水,就跟姑姑聊上了,每一句都有回应,还不时的“咯咯咯”笑两声。

把春莲就稀罕的不行,啥也不干了,专门抱着这个小侄女逗乐。

芳杏解放出来,专心准备过百岁的东西。

九点钟一过,该来的陆续都来了。先来的是姥姥,开林又借的驴车,拉着二姨,二姨夫,瑞竹,连人带东西满满一车。

后面就是建坤和素欣还有桂叶,春芳一家,春花一家,也都来了。

姥姥稀罕的从春莲怀里接过蔚蓝,一个多月没见外孙女,又长大了不少,小家伙更有精神头了。

二姨姥姥也喜欢的逗弄着,蔚蓝额头上顶着西井老奶给她点的胭脂红点,咧着个小嘴,谁逗她她也笑。

蔚佑之又领着大家参观新房子。

新房子立刻惊艳了姥姥和二姨姥姥,特别是姥姥,为闺女才这么年轻,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到骄傲。

更是非常喜欢房子的设计,一个劲的跟开林说,咱家准备准备,让爱国帮着参考参考,咱也修这样的房子。

开林和瑞竹都高兴的猛点头。

参观了一圈,宾主都在蔚佑之屋里坐下,春莲就跟二姨和二姨夫说了建国的事,二姨也是当机立断,过完蔚蓝的百岁,回去就开证明,上京照顾覃丹。

芳杏和三个嫂子(桂叶,素欣,瑞竹)在厨房准备饭菜。

这下子灶台可是绰绰有余了,一个人把着一个灶台,分工合作,一会儿就把饭菜准备好了。

姥姥把给蔚蓝蒸的穗子饽饽摆在炕上,围了一个圆圈,把小胖墩蔚蓝放在中间,和舅母瑞竹先给蔚蓝放个红包手边,爷爷蔚佑之又放了一个,二姨姥姥放了一个,建福,建坤,春芳,春花,也都放了一个,春莲放了三个,代表春英还有建国家。

蔚蓝歪着脑袋,东瞅瞅西看看,小胖手划拉没几下,就把一个穗子饽饽划拉到嘴边,还没长出牙的小丫头,对着饽饽的小尖尖就咬了上去,没咬下来,沾了饽饽一坨口水。

大家哄然大笑,蔚蓝不干了,干啥呢?我吃不到你们就笑话我咋滴?

“哇偶~,哇偶~”,小家伙嗓门很亮,哭声一下子就冲到房顶上。

大家更是忍不住大笑。

放学回家的海洋见状很心疼妹妹,一个高窜到炕上,拿起拨浪鼓逗引妹妹。

蔚蓝看见哥哥来了,更是委屈,“啊~啊~”的,好像在跟哥哥告状,说大家笑话她。

海洋很懂妹妹,捏下蔚蓝啃的饽饽尖,捏了一小点放在蔚蓝嘴里。

海洋一边放还一边说,“蓝妮儿最乖,不哭啊,哥哥让你吃大馒头哈,谁也不给,就给蓝妮儿。”

蔚蓝抿着小嘴唇,咂摸着饽饽的味道,“嘎~嘎~”,又冲着哥哥笑了。

大家伙看着这个小精豆子,又是一阵开怀。

中午的饭是温锅饭加百岁宴,丰盛无比。

席开两桌,蔚佑之和姥姥,二姨姥姥,二姨姥爷,建福,建坤,开林,爱国,春芳女婿,春花女婿一桌。其余的人一桌。

满满登登十六个菜,饽饽,面条,米饭都有。

蔚佑之感慨地端起酒杯,先敬姥姥一杯,“亲家,这杯酒,我得感谢你,你教养了一个好闺女芳杏,我还羡慕你,你培养了开林这么一个好孩子,我更得感谢你,对爱国和芳杏的付出。我这做父亲做爷爷的,自愧不如。今天,我不仅要感谢亲家,还要向亲家你学习。我干了,亲家,你随意哈。”

蔚佑之仰脖干了杯中酒。

姥姥端起酒杯回敬,“亲家,你这说的哪里话?都是咱的孩子,咱们当老家儿的,把哪个孩子都放在心上。我看着爱国他几个哥哥姐姐哪一个都有出息,除了孩子们自己努力,知道上进,跟亲家你这个二叔可脱不了关系。你才是咱们的榜样。亲家,我也干了。”

姥姥巾帼不让须眉,一杯老白干,说干也干了。

其余的人也随着干了。

蔚佑之又倒了第二杯酒,敬二姨两口子,“怀忠亲家(二姨夫叫覃怀忠),弟妹,这杯酒我敬你们二位,覃丹更是我蔚家的好媳妇,你们二位不仅养了个好闺女,还义不容辞的支持建国的工作,为了他们小两口,劳烦你们二位辛苦奔波,我作为他们的二叔,感激不尽啊!亲家,我干了。”

蔚佑之又是一杯酒下肚。

二姨夫赶紧端起酒杯,二姨不喝酒,喝的是水,也连忙端起水杯,二姨夫说,“亲家大哥,啥也别说了,咱都是为了孩子,孩子们好咱才好,不说这点事,就是再大的事,咱也得尽能力替孩子们分忧。我也干了,亲家。”

二姨夫一扬脖也干了。

蔚佑之又倒了第三杯酒,对着建福他们说,“这杯酒,作为蔚家的长辈,我跟你们这些孩子喝一个。你们呐,今天来家的也好,暂时来不了家的也好,哪一个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给咱老蔚家长脸。你们以后啊,更要好好的哈。来,我们一齐举杯祝我们建国,此去保家卫国,必定凯旋归来。干了。”

“干”,兄弟几个二话没说,端起酒杯一口干。

此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的气氛就活跃起来。

然后,兄弟几个连带着开林和两个女婿,都依次向长辈们敬酒。

等到上饭的时候,蔚佑之和姥姥还有二姨夫还行,尤其是姥姥,面不改色。建福几个是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红光满面,醉态可掬。

最后,他们都不管长辈了,自顾自的凑到一起,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喝了个畅快淋漓。

幸亏房子很大,房间也多,媳妇们各自扶着各自东倒西歪的男人,找现成的房间醒酒去了。

爱国和开林被芳杏和瑞竹扶着,躺在了蔚蓝的那间屋里。

芳杏也不顾得爱国和哥哥了,趁着二姨在,好一个翻箱倒柜,拿出给覃丹和孩子准备的东西,好让二姨这次去一起带着。

东西是早就准备好的,一床小棉被,一块小毛毯,两身婴儿穿的棉衣裤,一身大月份的孕妇衣服,好多块用旧衣服和旧床单改成的尿布。还有两块新花布,留着孩子大一些再用。

二姨不当芳杏是外人,照单全收。孩子用的东西,多少也不多,京城离家远,真去了京城,想让芳杏做衣服也做不成,给多少拿多少。

芳杏还忙叨叨的找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花生米,一阵忙乎,做成了五香花生,建国和覃丹两口子,都爱吃芳杏做的五香花生。

二姨一个也没舍得尝,全都装起来,留着给闺女带去。

芳杏又揣上钱,拉着春莲和瑞竹,还有桂叶和素欣,加上春芳和春花,推着家里的小推车,还用扁担挑了两个篓子,胳膊上又挽了几个篮子,浩浩荡荡去了村里的苹果园,找到会计,要买金帅苹果。连筐子带篓子加篮子装的满满的,足足买了二百四十斤苹果。

金帅苹果是新河村的特产,三里五村的苹果不管咋个摆弄,都甜不过新河村的金帅苹果,一到苹果熟的这个季节,新河村的苹果都抢着买,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时候。

芳杏从嫁过来之后,跟会计他老婆关系非常不错,因为自从认识芳杏,会计家所有缝缝补补的活计,都是芳杏给拾掇的,免费的那种。

所以,芳杏一去找会计买苹果,就说啥样的吧,大小丑俊的尽管挑,一边挑着,姑嫂们一边吃了个肚圆。

苹果吃饱了也挑好了,姑嫂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推着,挑着,拐着的,把苹果弄回了家。

芳杏找了两个麻袋,麻袋边上都续上麦秸草,把苹果放中间,一个袋子装了四十斤,扎紧口,好给二姨和春莲带去京城,这东西是稀罕物,在那时候的京城坚决买不到。

另外又装了二十斤,让二姨捎给杀猪场的覃大爷,家里办这老些事,多亏了覃大爷给备下的肉货,得谢谢人家。

还单独装了二十斤,让春莲路过省城的时候,给春英。

剩下的苹果,芳杏留了二十斤给自家,其余的给建福,建坤,春芳,春花一家二十斤,余下的二十斤给了姥姥。

装好了苹果,芳杏又马不停蹄的去给各家装穗子饽饽。特意给二姨和春莲多装了几个,留着他们路上吃。

又拿出四瓶虎山酒,给春莲带上,给春英两瓶,春莲两瓶,这也是阳春县特产,别的地方买不到。

芳杏也不怕春莲和二姨他们东西拿不了。建福专门联系的便车,建福和建坤都跟着去,把他们三人送去省城,一直送上火车。

到了京城,自有春莲的女婿和建国安排的小战士去接站,累不着他们,他们只负责在火车上看好东西,别让人顺走就成。

然后姑嫂们一起,搬搬抬抬的,把各家的东西,该放上驴车的放驴车,该绑上自行车的绑上自行车。

一顿操作猛如虎,干净利落。

蔚佑之和二姨夫坐在炕上抽着烟,喝着水,隔窗望着,很是欣慰。

开林是最先醒酒的一个,他的酒量像了姥姥,在这几个人中,酒量是最大的。

姥姥见开林醒了,就赶紧招呼着赶路,一是道远,二是早早回去,让二姨也好准备行李。

蔚佑之和芳杏把姥姥一行人送到大路上,然后回了家。

建福他们还在呼呼大睡,蔚佑之就笑着摇头。

芳杏和两个嫂子、两个姐姐商量,干脆晚饭也在家里吃吧,不在早晚,等他们几个酒醒了再吃,省的回家还要做饭,怪麻烦的,家里有现成的,热热就能吃。

几个人一想也是,就守着蓝妮儿,坐在芳杏炕上聊天。

蔚佑之送完客人,没了心事,也去了炕上眯瞪一会儿。

这边春花的精神头儿大,胳膊拐拐芳杏问,“杏儿,咱蓝妮儿过百岁,我二婶儿她奶奶啥也没表示啊?”

芳杏就笑,然后摇摇头,诚实的回答,“没有。”

姑嫂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瘪瘪嘴。

这个二婶儿,永远是狗肉上不了席面。

桂叶说,“芳杏,分家的时候都分好了,你和爱国照顾二大,你们对二婶儿做好份内事,年节的别落下就行,其他的都听二大的,二大说啥你们就干啥,不用余外去操心。”

芳杏点点头。

素欣又问,“听说蔚爱民过中秋节,就给二婶儿两个鸡蛋,两个玉米饼子?”

芳杏又点点头,把爱国回家说的话跟姑嫂们复述一遍。

春芳让蔚爱民恶心的不行,气的说,“我就不明白,咱老蔚家咋出了这么一颗老鼠屎呢,搅坏满锅的东西。”

桂叶又说,“嗐~,那谁家的筐子里没有几颗烂杏?这都是爹妈生养的,有的人像了爹妈的好处,有的人像了爹妈谁的坏处,这不难理解。”

春花撅嘴,“那是俺们兄妹命太好,都像了娘了,一点儿没随爹?”

“噗嗤”,素欣拍了春花一下,笑骂她,“就你敢说。”

“真的,二嫂”,春花认真的说,“你和大嫂都不认识俺爹,他可坏了,六亲不认。我们几个小时候,啥错没有犯,他想打我们就打,大哥和二哥还有三姐小的时候,爹一打他们,娘就把他们搂在怀里挡着,她替着挨揍,我都记得,娘身上从来没有一块好地方,不是青的就是紫的。后来哥哥们长大了,他打不动他们,就来打我们这些小的,大哥,二哥还有三姐,就跟娘那样,护住我们,他们挨打。”

春花想起往事,不禁泪目。

春莲接过话头,“是真的,大冬天的,西北风刮的呜呜的,还飘着雪花,他喝醉了酒,把门插上,不让我们进家门。娘带着我们躲在房檐底下,娘几个抱成一团,也冷的打颤颤。没办法,就去找二婶儿,那时候二叔不在家,只能去找二婶儿,结果二婶儿连门都不开。还是建祥偷着从窗户塞出自己的棉被,给了我们。”

春莲抹抹眼角,接着说,“那时候爱国还小,也就五六岁吧,他跟建国好,趴在窗上看着建国冻的直哭,他也哭。多亏他机灵,跑着去找爹,说‘大爷,你开门,我要找你耍。’爹自己的孩子谁也不亲,他就亲近爱国,喝醉了听见爱国的喊声,也能起来开门。那天是爱国叫开了门,我们才进了家门。要不然,我们几个还不知道咋回事呢!”

春莲说完吸了一下鼻子。

春芳也流出眼泪。

姐妹几个时隔多年,都已经成家立业,想起往事,还是那么悲伤。

桂叶和素欣也抹着眼角,“这些事俺从没听你哥说起,还真不知道呢。”

芳杏也泪目,咋还有这样狠心的爹呢!

春莲说,“俺们几个平常都不爱提这些旧事,提起来就伤心。俺娘生生是让俺爹欺负死的,我们几个想起来就恨他。”

春芳又说,“蔚爱民从小就跟二婶儿一样,总是笑话我们,瞧不起我们,说我们是要饭的。从来不给我们几个好脸色,我们也就不稀罕她。”

春花说,“我可忘不了,那次建祥哥偷着给我们棉被,就是蔚爱民告诉的二婶儿,二婶儿说建祥哥吃里扒外,把他好一顿打。娘去拉架,二婶儿又把娘骂了一顿,娘是哭着回的家,我当时可恨二婶和蔚爱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