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瑶遵守了她的承诺,收回了那些潜移默化影响团队的仙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林默就感受到了后遗症。
王振故态复萌,提交的报告又开始出现各种敷衍的痕迹;赵晓蔓在一个小挫折面前再次陷入焦虑,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李强恢复了沉默是金的状态,沟通起来依旧困难。只有孙毅和钱朵朵还保持着相对积极的状态,但整个团队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像是被抽走了某种无形的动力。
林默看着项目进度表上再次亮起的黄灯和红灯,揉了揉眉心。这才是真实的、需要他面对的挑战。他拿起桌上那个仙草镇纸,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靠自己……他低声自语,目光逐渐坚定。
他没有选择召开紧急会议施压,而是调整了策略,开始逐个击破。
他首先找的是王振。他没有指责他报告敷衍,而是拿着报告,坐到他旁边,指着几个模糊不清的数据点,诚恳地说:王哥,这几个地方的数据来源和计算逻辑我不是很清晰,担心会影响后续决策。你是这方面的老手,能不能抽空帮我捋一捋?我相信你的经验。
这一声和相信你的经验,让准备了一肚子推诿说辞的王振愣了一下。他看了看林默认真的表情,不像是在说反话,犹豫了片刻,还是接过报告:……行吧,我看看。
林默没有盯着他,说完就回到了自己工位。过了一会儿,他眼角的余光看到王振重新打开了那份报告,开始修改。
对待赵晓蔓,林默换了一种方式。 在她又一次因为一个小错误而脸色发白时,林默没有说没关系下次注意这种空泛的安慰。他走过去,拉过椅子坐下,指着那个错误说:晓蔓,这个数据我之前也看漏了,多亏你发现了。我们来一起看看,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把它当成一个案例记录下来,以后团队都可以引以为戒,避免再犯。
他将她的转化成了有价值的发现,并且用了这个词。赵晓蔓紧绷的肩膀慢慢放松下来,看着林默和她一起排查问题、记录流程,眼中的慌乱渐渐被专注取代。
对于李强,林默选择尊重他的工作习惯,但设定了明确的沟通节点。 他不再要求李强参与所有讨论,而是在关键的技术决策点上,给他发去清晰的邮件,列出需要他确认或提供意见的具体问题,并设定明确的回复截止时间。这种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压力,让李强能够更专注于技术本身,反馈效率反而提高了。
同时,林默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孙毅和钱朵朵。 他将一些不太复杂但能锻炼人的任务交给孙毅,并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指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对于钱朵朵,他则鼓励她发挥沟通特长,在团队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中承担更多协调工作。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充满了反复和挫折。有时王振还是会拖延,有时赵晓蔓还是会焦虑,有时李强的反馈依旧简短到让人抓狂。林默需要付出比之前多几倍的耐心和精力去沟通、去协调、去激励。
云瑶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她不再使用仙术,但她的变得更加细致。她看到林默深夜还在研究项目管理方法,看到他为了一次有效的沟通而反复斟酌措辞,看到他因为团队的一点点进步而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也看到他偶尔受挫时,虽然疲惫却从不放弃的坚持。
这与她所熟悉的仙界法则截然不同。在仙界,力量为尊,规则至上,效率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林默此刻所做的,更像是一种细水长流的耕耘,一种基于理解和信任的构建。这种方式在她看来笨拙而低效,却有一种……奇特的温度。
她想起林默说过的话: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和成长。
她似乎有些明白了。仙术可以轻易地改变结果,却无法赋予过程的意义,无法带来这种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后所产生的坚实羁绊与成就感。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
团队负责的一个中型项目到了关键节点,需要与合作方进行一次重要的视频会议,演示方案并敲定细节。然而,在会议前一天,负责核心模块演示的王振突然重感冒发烧,卧床不起。
完了……钱朵朵得到消息时,脸都白了,王振那块他最熟,临时换人根本讲不清楚!
赵晓蔓也开始焦虑:要是演示砸了,合作方可能会质疑我们的专业能力,项目就危险了……
就连一向淡定的李强也皱起了眉头。
团队气氛瞬间跌至冰点。
林默心里也是一沉,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问题。
他迅速召集剩余四人开了一个短会。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林默的声音沉稳,没有一丝慌乱,现在不是追究责任或者恐慌的时候。我们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看向孙毅:孙毅,你之前跟进过这个模块的部分内容,对王振的思路比较了解。你能不能尝试把演示内容接起来?不需要你完全替代他,把核心逻辑和亮点讲清楚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