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64章 家族风云1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64章 家族风云1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寿王李瑁走到我的面前,向我拱手致谢:李公子,今日多谢!改日必会登门与你详谈,好好一叙。

还礼后,我将李瑁从后门送走,杨玉环望着他离开的背影,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今日多谢子游与季兰了。

李冶知趣的递上帕子:姑姑擦擦眼泪吧。杨玉环接过帕子,突然自嘲一笑,然后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很荒唐?

怎么会?李冶惊讶的紧紧握住她的手,这才是我喜欢的姑姑,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了真爱何错之有?

杨玉环看向李冶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即压低声音对我说道:子游,我知你不是凡人。我那堂兄杨国忠的变化,定是出自你手。

我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姑姑何出此言?我们边说边走,回到中厅。

中厅内,茶香袅袅。杨玉环温柔的眼神看向我:从一个恶贯满盈的尚书到爱民如子的贤相...杨玉环轻笑,抿了一口茶,若非神迹,便是遇到了高人指点。

杨玉环缓缓放下茶盏,接着说道:我笃定那个人是你,也正因如此,我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瑁郎在你府上相会。

我与李冶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和盘托出。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实不相瞒,杨国忠的变化确实是我...杨玉环突然抬手制止:“不必明言,只要彼此信任便足矣,何必什么事都了然于胸。”

李冶与我对视一笑,会意的看着杨玉环说道:“没想到姑姑如此心细与开明。”

杨玉环拉过李冶的手,开心的望向我,就稀罕你家娘子的这张小嘴。不过子游,你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唐盛世延续百年、千年。正色道。

杨玉环久久凝视着我,忽然娇媚一笑:你才适合做这大唐的皇帝。

李冶笑出声。我顿觉老脸火辣辣的发热,尴尬的笑着说:我不愿入仕途,也不愿困居深宫,只愿能救天下百姓便知足。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对方的秘密。杨玉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我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你,因为我也与你又同样的愿景,希望这大唐盛世延续百年、千年。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柔情,不过、若真达成你所愿,希望你也能助我与瑁郎双宿双飞。

送走杨玉环后,李冶突然扑到我怀里:夫君,你说玉环姑姑和寿王殿下在东厢房里都做了什么?她眨着天真的大眼睛,像极了求知欲正强的孩童,手指却不安分地在我胸前画圈。

月娥正好端着茶点进来,听到这话差点把托盘摔了。李冶笑嘻嘻地冲她招手:月娥妹妹来,咱们好好探讨探讨...

月娥慌乱中放下茶盘,转身就跑,差点撞上门框。我和李冶相视大笑,笑声在暮色中的庭院里回荡。

当夜,我与李冶躺在床榻之上,她依偎在我怀中,突然问道:夫君,你说月娥妹妹...是不是已经可以...

我明白她的意思,轻叹一声:她心里装着与太子的血海深仇,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说完,我便想起了李泌,月娥也一直惦记着他的这个救命恩人,但是李泌如今到底在哪儿?

李冶却狡黠一笑:我看未必。今早她醒来时,虽然羞得不行,但眼神骗不了人...她的手指在我胸口画着圈,夫君难道没发现,她看你的眼神已经与刚来时不一样了?

我无奈地点了点她的鼻尖:你啊...就爱调皮捣蛋,真的不担心我喜新厌旧?

李冶不屑的看了我一眼,“就你?心思活分些罢了,还不如我胆子大。再说,喜新厌旧又如何?大不了夜半爬上你们的床。”

说着便一骨碌爬起坐到了我的身上,金簪坠地的声响中粉拳挥舞,落到我的身上却绵软无力,“还敢喜新厌旧,看本娘子如何收了你这薄情郎……”

茶仓改造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匠们忙忙碌碌,杜甫与阿东成了监工。念兰轩的门口张贴着榜文,招募厨头厨工、舍监掌库、助教掌事等各类人员。

两日后的清晨,杨国忠来到我的府邸,告知今日午后要在他的府中进行家族议事,望我务必前去。

吃过午膳,我便来到相国府。管家老赵将我引到议事厅,厅内两侧已经坐了二三十人,正前方的主座位置正是杨国忠,右边下手是杨玉环。杨国忠见我入厅,便拉着我坐在了左手边,引来场内一阵喧哗。

此乃我的义子李子游,深得圣上爱戴,如今已是朝中谋士之一。杨国忠环视众人,声音洪亮,今日邀大家来府一叙,更是有要事相商。

说话间,杨国忠把前几日我看到的奏章拿了出来,正是那份关于改革税制的奏章。

我手中有份奏章,即将呈禀圣上,其中有些事项与你们相关,今日我提前告知。杨国忠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其一,调整均田制:严格限制土地买卖,防止豪强地主吞并小农土地;重新分配无主荒地给无地农民,确保底层百姓有基本生产资料。

其二,推行限田政策:规定个人或家族占有土地的上限,超出部分由国家赎买或强制分配;加强对豪强地主的监管,打击非法侵占行为。

其三,改革租庸调制:按实际土地占有情况征税,避免贫者多税,富者逃税的现象;允许以货币或实物灵活缴纳,减少对底层农民的盘剥。

其四,推行按量征税模式:按资产征税,而非单纯按人口征税,使赋税更公平;简化税收流程,减少地方官吏中饱私囊的机会。

其五,设立独立审计机构:派遣中央官员巡查地方税收情况,严惩贪污**;建立透明的税收账目,防止地方官员横征暴敛。

其六,限制地方额外征敛:明确赋税标准,禁止州县擅自加征杂税。

杨国忠掷地有声:就这些是与我弘农杨氏息息相关,其它的我就不在这里说了,各位以为如何?

我突然一怔,这不正是两税法的内容吗?我赞许地看着杨国忠,心情极好。若真能将此执行,对大唐百姓而言,真是太好了。

虢国夫人杨玉瑶第一个站出来,发髻上的金步摇随着她激动的动作叮当作响:国忠,你这是让我们变卖家产吗?你现在贵为相国,玉环又是贵妃娘娘,正是我弘农杨氏建立基业的大好时间,怎么会拿出如此下策?她一脸的不情愿。

虢国夫人杨玉瑶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她今日特意穿着绛红色蹙金绣孔雀纹大袖衫,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衬得她面色愈发凌厉。

杨国忠面色不变,只是手指在奏章上轻轻敲击。我注意到他指节处有几处墨渍,想必是连夜修改奏章留下的痕迹。

三妹,杨国忠声音沉稳,正因我们杨家如今显赫,更该以身作则。这些政策看似削弱世家,实则是为大唐续命。

笑话!虢国夫人猛地站起,腰间玉佩叮当作响,我杨家产业遍布关内、河东,按你这新政,每年要多缴多少赋税?她环视四周,在座各位,谁愿意把自家钱粮白白送人?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几位年长族人交头接耳,面露不满。一位身着深青色圆领袍的中年男子——杨玄璬轻咳一声,厅内立刻安静下来。

国忠,杨玄璬缓缓道,新政用意虽好,但施行起来恐怕...

叔父,杨玉环突然开口,声音如清泉流过玉石,请容侄女一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位大唐最尊贵的女子。她今日只简单挽了个堕马髻,簪一支金凤步摇,却比满室华服更显雍容。我注意到她指尖轻轻摩挲着案几边缘,这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侄女虽居深宫,却也知民间疾苦。杨玉环声音轻柔却坚定,去岁关中蝗灾,我亲眼见百姓易子而食。若继续横征暴敛,恐怕...

她没说完,但意思已明。虢国夫人却冷笑一声:玉环妹妹久居深宫,不知柴米贵。我们杨家能有今日,靠的就是这些产业。若按国忠所言,不出三年,我杨家便要沦为二流世家!

三妹!杨国忠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跳了一下,你眼里就只有杨家那点私利吗?

眼看争执愈烈,驸马杨锜突然起身。他身着浅绯色圆领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各位长辈,杨锜拱手道,国忠兄所言看似削弱我弘农杨氏,但这也是大唐必走之路。国盛才能家强,别的世家一样得遵从此政策。驸马的政治觉悟就是不一样,我心暗道。

杨铦紧接着站起,平日沉默寡言的他身着墨绿色官服,今日却格外坚决:我同意驸马的观点。大唐看似盛世,实则千疮百孔。若再这样下去,国之不国,何来世家?

杨国忠看着两个不同观点的阵营,一阵挠头。以杨氏三夫人为首的反对派和以杨铦、驸马为首的赞成派针尖对麦芒,争执不下。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杨玉环轻轻放下手中茶盏。瓷器与檀木相触,发出清脆的一声。

我赞同。

短短三个字,却让厅内瞬间鸦雀无声。虢国夫人张着嘴,话卡在喉咙里。所有人都看向这位杨家最尊贵的女子,她只是静静坐着,目光如水。

我看了看厅中众人,又看了看杨玉环。心道,这就是地位,有地位才有话语权。

杨国忠也感激地看了眼杨玉环,深吸一口气:诸位,我又如何不知此事会让诸位丢失大笔财富?但若要弘农杨氏能够成为百年甚至千年世家,不舍怎会得?国富才能民强,民强才能国盛。没有大唐的兴盛,杨氏又算什么?

厅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雀鸟的啁啾。两位白发老者——杨玄璬和杨玄珪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杨玄珪颤巍巍站起,手中拐杖在地砖上敲了两下:依国忠之见,无需再多言。家族之事依附于国,国盛了杨氏自然更好。这个道理不必我解释。

最后,两位老者杨玄璬、杨玄珪对视一眼,点点头。杨玄珪站起身来,这位家族长老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就依国忠之见,无需再多言。家族之事依附于国,国盛了杨氏自然更好,这个道理不必我解释。国忠还有何其它事?

杨国忠微笑站起身:没有了。那就都散了吧!各自回去打算。

虢国夫人脸色瞬间煞白。她猛地站起,衣袖带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水在案几上漫开。

好!好得很!她目光如炬的瞪着我,声音发颤,你们一个个都被猪油蒙了心!说罢转身就走,腰间禁步乱响,在门口险些绊倒。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告辞。毕竟家族长者以及地位最高的人已经发话,不愿意也只能照办。杨铦临走时拍了拍杨国忠的肩膀,低声道:三妹性子烈,我去劝劝。

待众人散去,议事厅只剩我、杨国忠和杨玉环三人。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子游,杨国忠长舒一口气,多亏你提醒我循序渐进。若按我原先打算直接上奏,怕是...

杨玉环突然轻笑一声:堂兄如今都学会听人劝了。她转向我,眼中带着探究,子游,这说这新政真的能救大唐吗?

我正欲回答,忽听外面一阵骚动。管家老赵慌慌张张跑进来:相爷,不好了!虢国夫人出府时…,”老赵顿了顿,“见东西就砸,您的……。”

杨国忠不等他说完,便皱眉道:随她去吧!她的性子向来如此,过几日便好,不过是几件玩意罢了。

我却有不祥预感。历史上虢国夫人骄纵跋扈,最终在马嵬坡被乱军所杀。如今剧情早已偏离原轨,但某些人的命运,似乎仍在沿着既定的轨迹滑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