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6章 文人雅集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6章 文人雅集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

李冶清亮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敲门声,像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梦境。我猛地睁开眼,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又是那个梦——高楼大厦、钢铁洪流,还有永远挤不进去的地铁。每次梦回现代,醒来时总有种恍惚的不真实感。

李哲!你再不起来我就踹门了!门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马上来!我慌忙应道,手忙脚乱地抓起床头的衣服。这身唐代男子的圆领袍衫我已经穿了好多天,却还是不习惯那宽大的袖口和繁琐的系带。昨晚辗转反侧到三更天才睡着,此刻脑袋昏沉得像灌了铅。

窗外鸟鸣啁啾,阳光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纸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眯起眼,估摸着现在应该是早上**点的样子。自从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大唐乌程县,我就失去了精准判断时间的能力——没有手机,没有手表,只能靠日晷和更漏来估算。

一声推开门,清晨的空气带着太湖特有的湿润扑面而来。李冶今天换了一身湖绿色的齐胸襦裙,银白色的长发用一根青玉簪松松挽起,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在雪白的脸颊旁,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双手叉腰站在院中的梨树下,粉白的花瓣落在她肩头,像一幅活过来的仕女图。

看什么看?她挑眉问道,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我一时语塞,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她耳垂上那对翡翠耳珰上——那是我前天在市集上买给她的。当时她嘴上说着谁要你的破东西,转头却立刻戴上了。

呃...今天的簪子很配你眼睛的颜色。我急中生智,指了指她发间的玉簪。这话倒不假,那青玉的色泽确实与她深棕色的眼眸相得益彰。

李冶轻哼一声,抬手整理了一下鬓角的碎发:油嘴滑舌。快洗漱,陆羽和朱放等着呢。她转身时裙裾飞扬,带起一阵淡淡的兰花香。

等我们?有什么事吗?我一边往井边走一边问。这口古井我至今用不惯,每次打水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你忘了?她不可思议地转过身,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今天是乌程每月一次的文人雅集,各路才子佳人都会到场。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想见识真正的大唐文坛盛况吗?

我手中的木桶一声掉回井里。文人雅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现代时我就对唐代文人雅集心驰神往,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有多少是在这样的场合即兴而作?李白斗酒诗百篇,王维弹琴赋新诗...没想到我竟能亲身体验!

发什么呆?李冶捡起一颗小石子丢过来,正中我的额头。

哎哟!我吃痛捂住额头,我这不是太激动了嘛!

匆匆用冰冷的井水洗了脸,我跟着李冶穿过曲折的回廊。回廊两侧种满了各色花草,这个季节正开得热闹。李冶走在前面,时不时停下脚步轻抚花瓣,那温柔的神情与平日里泼辣的样子判若两人。

前厅里,陆羽正在专心煮茶。这位后世尊为的男子看起来就并非凡人,一袭素色长衫,眉目清朗。他跪坐在茶案前,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茶香氤氲,在晨光中形成一道袅袅上升的烟柱。

朱放则懒洋洋地倚在窗边的矮榻上,捧着一卷竹简看得入神。这位诗人与我想象中风流倜傥的形象相去甚远——微胖的身材,圆圆的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见我进来,他立刻放下竹简,促狭地眨了眨眼。

终于舍得起来了?朱放拖长声调,我还以为你们俩私奔了呢。

胡说什么!李冶抓起案几上的一颗枣子砸过去,朱放笑嘻嘻地接住,顺手塞进嘴里。

陆羽抬头微笑,递给我一盏青瓷茶盏:李兄,尝尝这个,新制的顾渚紫笋。水温刚好,泡了三分之一炷香的时间。

我惊讶地挑眉,这古人竟对水温时间把握得如此精确?接过茶盏,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先闻后品。茶汤清亮,香气清冽中带着一丝花果香,入口微苦却迅速回甘,喉韵悠长。

好茶!我由衷赞叹。这可是茶圣陆羽亲手泡的茶啊!放在现代,这一盏恐怕能拍出天价。我不禁想起办公室里那个整天显摆82年普洱的张主任,要是让他知道我现在天天喝陆羽泡的茶,怕是要嫉妒得发狂。

走吧,李冶放下茶盏,袖口在青瓷上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再晚好位置就没了。

我们一行四人出了宅门。李冶走在最前面,裙裾飘飘;陆羽背着他的茶具,步履沉稳;朱放则摇着一把题了诗的折扇,时不时对路过的女子挤眉弄眼。我走在最后,贪婪地呼吸着没有汽车尾气的清新空气。

沿着太湖边的小路往城中心走去,晨雾尚未散尽,湖面泛着银灰色的波光。远处几艘渔船正在撒网,渔歌互答,好一派水乡风光。路上遇到不少同样前往雅集的文人,有的骑马,有的乘轿,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步行。他们见到李冶纷纷拱手致意,有几个年轻书生甚至红了脸,说话都结巴起来。

李大家在乌程很受欢迎啊。我小声对朱放说。

朱放地合上折扇,神秘兮兮地凑到我耳边:何止乌程?整个江南的文人都以能得李冶一诗为荣。去年有个扬州盐商出价千两黄金求她题诗,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她直接把金锭扔太湖里了!朱放哈哈大笑,诗心岂是铜臭可污

我望向李冶的背影,心中肃然起敬。在现代读她的诗时,我就感受到那种超越时代的洒脱与不羁,没想到真人更加特立独行。

雅集地点设在城中最有名的酒楼醉仙楼。远远望去,三层木结构的主楼飞檐翘角,檐下挂满红灯笼,门口车马络绎不绝。几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正从装饰精美的马车上下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这么多人?我咋舌道。这场面简直堪比现代明星演唱会。

当然,李冶得意地扬起下巴,阳光在她精致的锁骨上跳跃,乌程雅集在整个江南都小有名气,常有苏州、杭州的文人专程前来。上个月连长安都有人慕名而来。

进入酒楼,里面已经座无虚席。一楼大厅里人头攒动,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跑堂的小二见是李冶,立刻点头哈腰地迎上来:李大家,您可算来了!二楼雅座给您留着呢。

多谢王掌柜。李冶微微颔首,从袖中摸出一块碎银抛过去。小二接住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沿着雕花木楼梯上到二楼,环境顿时清雅许多。二楼呈回字形,中央空出一片场地,铺着猩红地毯,想必是等会儿表演用的。四周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已经坐了大半宾客。有独自品茗冥思的,有三五成群高谈阔论的,还有几个正在案几上挥毫泼墨,引得旁人围观喝彩。

空气中混合着墨香、茶香和淡淡的檀香,墙上挂着名家字画,角落里一盆兰花静静绽放。这场景比任何古装剧都真实百倍,我一时看得入了神。

那是谁?我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被众星捧月般围着的华服男子。他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儒雅,头戴镂花金冠,腰间玉带上挂满各式佩饰,正与几个文人谈笑风生。

崔明府,陆羽压低声音,乌程县令,今天的东道主。此人表面温文尔雅,实则...他的话戛然而止。

别盯着看,李冶捅了捅我的腰,不礼貌。

我赶紧收回视线,却见崔县令已经注意到我们,正朝这边走来。他步履从容,所过之处众人纷纷行礼让路,显见地位不凡。

李大家,久违了。崔县令拱手笑道,声音温润如玉,上月雅集未见芳踪,本官甚是想念啊。他的目光在李冶身上流连,让我莫名不舒服。

李冶起身回礼,姿态优雅却不卑不亢:明府客气了。上月身体抱恙,未能赴约,还望海涵。

崔县令的目光转向我们三人,在扫过我时明显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探究:这几位是...

陆羽和朱放连忙上前行礼自我介绍。轮到我时,李冶抢先一步挽住我的手臂:这位是岭南李哲,新结识的朋友,诗才不凡。她的动作亲昵自然,却让我心跳漏了半拍。

崔县令来了兴趣,上下打量着我,能得李大家如此评价,想必非同凡响。不知李公子可有新作赐教?

我头皮发麻。虽然大学时背过不少唐诗宋词,但真要即兴创作...我求助地看向李冶,她却已经替我答应下来:待会儿雅集正式开始,让他献丑便是。

崔县令满意地捋须点头:那本官就拭目以待了。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回到主座。

你坑我!我压低声音对李冶抗议,我这才疏学浅的,不是露怯嘛!

这是哪里的话?她眨眨眼,长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前两天那首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是挺好的吗?虽然你的创作格律不同,但是真的很有味道呢!

那是...那是我偶然听来的...我支支吾吾。总不能告诉她这是白居易几十年后写的诗吧?

李冶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那就再一首呗。实在不行...她突然凑近,温热的呼吸拂过我的耳廓,唱你那首怪腔怪调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也行。

我耳根一热,这女人还真不怕事大!

正当我绞尽脑汁想对策时,一阵清脆的环佩声响起。转头看去,八位盛装打扮的歌妓正袅袅婷婷地步入中央场地。她们身着轻纱,手持各种乐器,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水袖翻飞间,露出一截截雪白的手臂,看得人眼花缭乱。

哇...我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可比任何影视作品都震撼百倍!舞姿曼妙,衣袂飘飘,配着古筝与琵琶的乐声,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诗歌中描绘的盛唐。

眼珠子要掉出来了。李冶在我耳边凉凉地说,同时狠狠踩了我一脚。

嘶——我倒抽一口冷气,赶紧假装正经地端起茶杯。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穿着粉色纱衣的歌妓正冲我抛媚眼,吓得我一口茶呛在喉咙里,咳得满脸通红。

真是没出息一点。李冶翻了个白眼,却悄悄往我这边挪了挪,挡住了那歌妓的视线。她身上淡淡的兰花香飘过来,莫名让我感觉安心。

舞毕,崔县令起身走到中央,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诸位才子佳人,今日风和日丽,正是吟诗作赋的好时节。老规矩,先来联诗助兴,由本官出首句,诸位依次接龙,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崔县令捋须沉吟片刻,朗声道:今日就以为题吧。春水初生乳燕飞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生站起来接道:黄鹂婉转柳依依

接龙顺次进行,很快就轮到我们这桌。陆羽接的是茶烟轻扬落花风,意境悠远;朱放则对了个醉卧芳草不思归,惹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压力给到我这边,我额头冒汗,拼命回想背过的唐诗。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我突然灵光一现——朱熹的《春日》!虽然时代不对,但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李公子?崔县令期待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全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赞叹声。

妙啊!崔县令拍案叫绝,万紫千红总是春,此句气象宏大,包罗万象,李公子大才!

我干笑两声,心里默默向朱熹道歉。李冶凑到我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我的耳廓:没想到你还真‘偶然’的有两下子。她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调侃和赞赏。

我正想回应,崔县令却突然宣布:接下来是自由献艺时间。不知哪位才子佳人愿打个头阵,先来助兴?

我的心又提了起来——更严峻的考验原来还在后头,此刻的我有种掉头就跑冲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