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105章 茶仓已成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105章 茶仓已成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杜甫一边絮叨着,一边引着我,还有一直安静跟在我身侧的李冶,踩着松软的新土,发出噗噗的轻响,往主堂走去。二月的阳光虽然不够炽烈,但落在那些尚未完全阴干的巨大松木梁柱上,蒸腾起一种干燥、温暖又带着独特木质芬芳的气息,暖融融地包裹着人。

站在平台中央环顾四方,我不禁暗暗惊叹。眼前这工程的规模和气派,比我当初离开长安去乌程前构想的蓝图,还要大上几分,也更规整、更……像个可以扎根生活的地方。不再是单纯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遮风挡雨之所。

巨大的松木构架在阳光下散发出沉稳厚重的光泽,确实是北方特有的雄浑敦实,与江南园林的精巧纤细截然不同,自有一番慷慨气度。主堂轩敞,两侧厢房齐整,后厨院落升腾着人间烟火的气息,那片正在铺设、已经显露出平整轮廓的青砖空场,更是预示着未来的朝气蓬勃。最外围一圈新栽的细柳,枝条上已悄然鼓起了嫩黄的芽孢,在带着寒意的微风里轻轻摇曳,透出坚韧的生命力。

“杜先生殚精竭虑,事无巨细,实属不易。”李冶清越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响起。她那双金子般的眼眸扫过院落里特意留出的几个角落——那里堆放着崭新的锄头、耙子等农具,甚至还开出了几块方方正正、已经翻好土的苗圃,里面不知何时已点下了一些绿茸茸的嫩芽。“连日后孩子们种瓜点豆的小菜畦都预备下了?哥哥真是有心了。”

杜甫兄被我家夫人这一声“哥哥”和这通夸赞弄得有点不好意思,连连摆手,灰扑扑的胡须随着摇头的动作甩下几点细尘:“哎呀,夫人谬赞,实在谬赞!此乃本分,何足挂齿?不过是遵从咱们当初定下的《茶仓规约》罢了。”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摆出几分严肃,“‘食为天’,‘劳筋骨以养其志’,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点菜蔬瓜果,既知物力维艰,亦可得劳作之乐,强健体魄,涵养心性。老夫岂敢……咳咳,岂敢轻慢怠惰啊?”说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有点文绉绉得过分,反倒带出了几分幽默感。

杜甫话音刚在还带着新翻泥土味的空气里打了个转儿,坡下便又传来沉稳清晰的脚步声。

“杜院长,他们来了!”阿东在一旁小声提醒。

“叔子啊,来的正好,你记下来,再同阿福掌柜核对一下念兰轩那边调来的桐油数目,务必对上昨日的支领条子!莫要再像上次那般,被他那张笑脸绕迷糊了账!” 杜甫的语气带着熟稔的调侃和一丝指挥者的气势。

“是,院长,学生立刻就去办,误不了事。” 一个带着浓厚敬意但毫不拘谨的清朗声音立刻回应。那是萧叔子!他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肩上背着那个我见过的沉甸甸旧书囊,正弯腰在一个半开的大木箱前,手脚麻利地翻检着里面的账册和单据。他抬起头,清瘦的脸上带着忙碌留下的红晕和油汗,眼神在掠过杜甫之后立刻精准地锁定了我们,尤其是李冶和我!他那张原本专注的脸上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李公子!李大家!”萧叔子几乎是弹直了身体,像一株被春风唤醒的劲竹。他快走几步,自然而然地汇入杜甫身边迎上来的队伍中,那姿态明显已是杜甫身边的核心助手。

就在杜甫说话的当口,韩揆也微微欠身,露出那张沉稳如山岳的脸庞。他没有穿道袍,合体的墨蓝襕衫让他那股“资深掌柜”的气场更加凝实。

看到我们,他那双仿佛古井深潭的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暖意,嘴角也微微牵起了一个熟人间才会流露的、几不可察的笑纹。他并未急于抢话,只是很稳地向我和李冶这边轻轻颔首致意,仿佛只是午后繁忙工地中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遇见熟人瞬间。

倒是萧叔子,在最初的巨大惊喜之后,一直微微低着头站在杜甫略后半步的位置,双手恭谨地交叠在身前,眼神像黏在了杜甫的后背上。此刻,趁着杜甫说话间隙,他终于找到了开口的契机,深吸一口气,对着我和李冶的方向,无比端正且真挚地深深一揖到底:

“萧潜,多谢李公子,李大家!”他抬起头,那张略显清癯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红,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感激和满足的光,“多承公子与大家当日提点之恩!萧潜与拙荆提前抵达长安后,多赖阿福掌柜照拂,又蒙院长不弃学生浅陋,令潜得以在茶仓建造期间随侍左右,略尽绵薄!不仅助我一家安身,更得院长耳提面命、亲身教导,如沐甘霖!此等厚恩,潜毕生难忘!日后必当竭心尽力,在这茶仓之地,不负公子、大家的嘱托,不负院长悉心栽培!”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条理分明,看出他这半月在杜甫身边的成长和心态的沉淀。感激的对象清晰指向我和李冶对他的“安置”和“提供向杜甫学习的机会”,重点不再是“初次见面”的激动,而是“获得难得学习机会”的由衷感恩与未来效力的决心。那句“随侍左右”更是点明了他的新身份——杜甫的书办(账房)兼学生(助手)。

杜甫哈哈一笑,捋着胡子,语气中带着长者对得意后辈的欣赏:“叔子这孩子,做事细致扎实,一笔账目算得快而准,不拖泥带水,是个好帮手!”这份褒扬让萧叔子略显紧张的身体微微放松了些,脸上也露出受宠若惊的腼腆笑容。

韩揆此时才稳稳地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自有穿透工地嘈杂的力量:“子游贤弟,季兰师妹。”他对我和李冶各称呼不同,却都显得无比熟稔自然,目光澄澈沉稳,“茶仓工程浩繁,杜兄呕心沥血,统筹全局。

幸得贤弟远见,我二人方能提前至此,略尽人事,以报贤弟引路之德。杜兄学问精神,更令韩某获益良多。”他的感谢言简意赅,既表达了对我的安排的谢意,也强调了他与萧叔子一样,提前抵达后通过参与工程和与杜甫相处(“获益良多”),获得了宝贵的精神收获,完成了从“归处”到“同道”的转变。这份谢意沉甸甸的,带着韩揆特有的厚重感。

“好好好!”杜甫兄显得格外开心,一手拍了拍韩揆结实的手臂(拍起一小团灰尘),一手捋了下胡须,“韩先生这一身硬功夫和处事之老辣圆融,也令老夫大开眼界!有贤弟、季兰妹子归来坐镇,有韩先生统筹内外,有叔子料理精细,这茶仓何愁不成?哈哈!走,我带你们好好转转!保证比你们走之前那草图又添了许多生气!”

李冶站在我身侧,金眸含笑,看着眼前这一派融洽、配合默契的景象。她知道,这正是当日在乌程赠别时,我所期待的图景。韩揆的沉稳如山与杜甫的真挚坦荡相得益彰,而萧叔子那份对杜甫近乎迷弟般的敬仰,虽在日日相处中沉淀为更务实的追随,却依旧热烈。

我看着杜甫兄那因操劳而染尘的衣衫下亮得惊人的眸子,看着韩揆那在俗世责任中越发凝实如渊的气场,看着阿东那口在黢黑脸庞上格外耀眼的白牙,再看看激动得眼巴巴看着杜甫、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字的萧叔子……心中那簇为茶仓点燃的火苗,在这暖阳下的工地上,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坚定。

“好了!”

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萧叔子那依旧难以抑制、如同咏叹调般的低低抽泣,也盖过了工地上繁忙的噪音。

我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几位性格迥异、境遇不同,却因同一个目标而在此相会的人:杜甫兄的疲惫与欣慰,萧叔子的狂喜与卑微,韩揆的沉稳与了然,阿东的精干与热切,最后是身旁李冶那双在阳光下流转着璀璨金光、含着笑意和期待的眸子。

一种沉甸甸却又澎湃的力量感在胸膛里奔涌、堆积、冲撞着五脏六腑,似乎要从喉咙里直冲出来!

“茶仓已成,地基已稳!规矩已立,章程明确!师资齐备,群贤毕至!”我的语气一句比一句坚定,声调也略微拔高,在这充满生机的新生之地上回荡,“待这收尾的一砖一瓦彻底安置妥当,咱们,就在此地!”我抬起手,画了个圈,指向那栋刚铺好台阶、油漆味都还没散尽的主堂大门,“开个正正经经的会!详议三件大事!”

众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我脸上。

“其一,后续课业如何安排?文武如何搭配?孩子们如何划分班次?总要有个详尽的法度!”

“其二,人员职司如何划分?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条理方得清明!”

“其三,”我深吸一口气,迎着所有人的目光,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问出了核心,也是我们汇聚于此最终要追寻的答案,“这‘茶仓’,今后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这群人,究竟要把这地方,走成一条什么样的路?!”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风拂过新柳和远处工匠叮当作响的声音。

就在这时,一直静观其变的韩揆迈步上前,沉稳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贤弟高瞻远瞩,此事确是根基,关乎长久,不可不议。”

杜甫点了点头,“此事由我来办!”话毕又指引着我们,边走边说。

主堂:轩敞大气,采光极好。巨大的松木梁柱尚未上漆,散发着原始的自然气息。“这里是日后开蒙讲学的主要场所!窗户开得大,亮堂!后面还留了空间,日后若是人多了,再摆几排条案也绰绰有余!”杜甫兄指着几处墙角,“你看,这里、这里、还有那边墙角,都砌了壁炉!冬天烧起炭来,整个大堂暖烘烘的,墨汁都不会冻住!孩子们也不怕挨冻!”

西厢房:被分隔成数个稍小的房间。“这里计划做书房和手艺课室!”杜甫兄介绍,“识字、算术、绘图,甚至日后教些编织、木工的初步手艺都在此处。窗纱用的是顶透亮的素纱,透光不透风,还不挡眼!”有几扇窗棂确实还空着,等待最后安装。

东厢房:则是通铺和隔间混搭的结构,布局规整。“大部分孩子住通铺,热闹些互相有个照应。靠北这几间小的,”杜甫兄指着一排有隔断的小房间,“留作先生们休息处和特别用功孩子的单间。屋脊瓦已经返工重铺好了,再没毛病!”他语气里带着点监工的得意。

后厨大院:这里最是热火朝天。巨大的土灶砌得整整齐齐,正冒着腾腾热气,几口大锅分别焖着粥、熬着汤、蒸着馍馍,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旁边一溜小灶眼也生好了火,火苗温顺地舔舐着小锅底部。一位临时请来的厨娘正忙活着,阿东手下的一个小伙计在旁帮忙看火。“这灶火,好!煮百十人的饭食不成问题!”杜甫兄摸着胡须,看着那飘散的白汽,颇感满意。

后院空场(演武场):这是我们走向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热闹的地方!一块铺着崭新巨大青砖的开阔场地,约莫有半个蹴鞠场大小。几十个精壮的汉子正赤着上身(二月天!真是壮士!),喊着号子,在工头的指挥下,用巨大的石碾子来回碾压夯实的地基。铺好的青砖在阳光下泛着规整的冷光,平整得如同镜面。未铺的区域,泥土紧实,显然是下过大力气夯筑过的。

“这片地方,绝对是重中之重!”杜甫兄声音洪亮,盖过号子声,指着这片偌大的场地,眼中闪烁着光芒,“月娥姑娘来看过,说这地面硬得跟老城墙根似的,特别适合跑跳!她已经在琢磨着弄些什么木桩、藤牌之类的演练器具了!”他兴致勃勃,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几十岁。

“这青砖,特意要的厚方砖,一块赛一块的结实!铺上去,再用这石碾子细细碾平!甭管多大的雨,绝不起泥!冬天扫雪也方便!”他踢了踢脚边一块待铺设的砖石,“东子这小子,昨儿个拍着胸脯说这地儿以后就是他教飞镖的主场了!说一定给铺得板板正正,绝不绊脚!”他学着阿东那副豪气干云的样子,惟妙惟肖,引得旁边的阿东黑脸一红,咧嘴嘿嘿直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