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48章 依依惜别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48章 依依惜别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师父!我敬你!我学着李白,也拎起一坛酒。“好,今日我就陪你不醉不归。”拿起酒坛,对饮起来。

李冶急忙伸手捅了捅我。“喝多了可没人管你。”小嘴翘得老高,但那仰怒之间却是满心的关切之情。

玉真公主把李冶拉到她的身边,“难得今日畅怀,就让他们师徒放开了喝吧!”我心道,还是姐姐好啊,姐姐善解人意!

“怎么?你这丫头还没过门就开始管起来了?你让子游怎么敢娶你呦……”师父对着李冶揶揄道。

“要你这怪人管,小心师姐替我收拾你。”李冶话一出口便感觉不对,再想捂嘴已经来不及了。

玉真公主红晕上头,却依然端庄,笑着抬手在李冶的脸蛋上轻柔的一捏,“你这丫头,都是被这李太白给带的,说话口无遮拦。”

我不自觉地捧起酒坛,冲着玉真公主说道:“我再敬师母一杯。”话音一落,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三息过后,师父的笑声打破了寂静。李冶此时也在捂着嘴偷笑。

玉真公主红着脸环视着我们三个人,突然笑出声问道:“我怎么感觉你们三才是一家人?”

“师姐…”李冶撒娇似的晃了晃玉真公主的小臂。“我们都是一家人,对…我们四个都是一家人。”师父喜上眉梢的给我们定了性。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旋律在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李冶端起酒杯,“为了一家人,干杯!”

“举杯邀月笑沧海,琴剑飘零君莫猜。”师父随口成章。一句师母叫的,让李白到现在还合不拢嘴,笑意由心而发。

“侠骨风流随心去,酒盏映月功名埋。”我也不能含糊,必须跟上师父的节奏,张嘴就来。

“子游这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见长啊?”玉真公主适时的揶揄我,好似报那一句‘师母’之仇。

夜渐深时,师父的酒兴愈浓。他提议玩飞花令,要求句中必须带字。从月似佳人笑玄月笑看花正娇长夜依旧圆月明把酒唤宫月,酒过数巡后,连最寡言的玉真公主都吟出月影红尘百花聪的妙句。

李白突然举手,子游接的凭栏观异乡,犯规!没有月字。,

我笑着自罚一杯。师父却若有所思:不过这…意境相通。他忽然击节而歌:凭栏观异乡,孤月湮郁坠!好!思乡独湮郁!

李冶已有些微醺,倚在我肩头轻哼着小调。她的歌声与玉真公主的琴音、师父的吟诵、画舫外的水声交融,让我想起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天地大乐,无非宫商。

子夜时分,李白忽然起身:该休息了。

师父可还尽兴?我急忙站起。他大笑道:从未如此尽兴。说着手已搭在我的肩上。

玉真师姐递过一盏琉璃灯:下楼照明。李冶则包了几块杏仁酥:别浪费,回房吃。

李白笑着揉乱我俩的头发,又向玉真公主伸出手。夜风吹起他的白袍,月光下恍若谪仙。玉真公主低头含羞,但还是握住了师父的手走下楼梯。师父忽然回头喊道:子游!青玉牌背面还有小字!

师父与玉真公主的身影融入月色,最后消失在廊中。我急忙查看玉牌,在天然去雕饰下方,果然刻着极小的两行诗:

英雄何须问此行,且由心胸照人间。李冶靠过来轻声念出。

看向依然呆立原地的我,妩媚的柔声问道:师姐与李白已经入房了!你还要继续畅饮吗?“回房畅饮如何?”我揽住李冶的腰肢,惹来李冶一阵如铜铃般的娇笑。

晨雾未散,还没醒酒的我便被李冶从房中拉出来练剑。来到庭院中央,昏昏欲睡的我含糊不清的说道:“让夫君先看看你的进步如何?”说完便坐到了石凳上。

李冶甩了我一个白眼,立在庭院中央,素手执剑,身姿如柳。她起势极轻,剑尖微垂,像是一枝含露的白梅,静中藏锋。忽而腕子一翻,剑光乍起,整个人便如流风回雪般动了起来。

她的剑招不似男子那般刚猛,却另有一番灵韵。身形转处,衣袂飘摇,束腰的丝绦随风扬起,衬得腰肢愈发纤细。

剑锋过处,不闻破空之声,反倒像是裁开了一层薄纱,轻巧得近乎优雅。她步子极稳,却又极柔,足尖点地时如蜻蜓掠水,转瞬又飘然远去,只在青石板上留下几不可察的足印。

最妙的是她运剑时的姿态——皓腕翻转,剑锋斜挑,剑穗上的银铃轻颤,却不闻其声,仿佛连风都为她屏息。

剑光如白发似雪,身形却似弱柳扶风,剑势明明凌厉,生生被她使出了几分袅娜之态。剑随身走,衣袂翻飞间,竟像是画中仙子舞剑,美得叫人移不开眼。

剑势将收时,她忽地旋身,剑尖轻挑,恰恰将一片飘落的杏花钉在剑锋上。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她身上,衣裙飘飘,杏花轻颤,而她回眸一笑,眼波流转间,晨雾都似染上了几抹红晕。

冬日清晨的寒凉让我收紧了衣襟,更是清醒了七分。可翩若惊鸿、柳腰莲步的李冶又让我沉醉的更甚,眼神更是移不开半分。

发什么呆?她收剑入鞘,指尖轻弹剑身,震落那瓣杏花,再偷懒,罚你替我拭剑。

我这才回神,却见她唇角微翘,眸中带笑,分明是故意将这剑舞得如此动人。

“娘子的剑术愈发的精悍了,夫君对你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正当我胡诌八咧之时,“子游”,师父的声音打断了李冶的笑声和我的台词。

回身望去,师父与玉真公主正并肩向我们走来,后面跟着双手被缚玄真道长。师父的脸上带着笑意,显得格外精神。而玉真公主风韵依然,只是…桃腮带晕,显然是爱的滋润。

我与李冶紧走两步上前见礼,“师父、师娘。”看了眼玄真接着道:“你们这是要…?”

玉真公主率先开口,“以后还是随着季兰,叫我一声师姐吧!”顿了顿,红晕更甚的接着道:“我与你师父虽有夫妻之实,此生却不会有夫妻之名。”

我有些不解的追问道:“为何?”玉真公主摇头苦笑:“我可为了太白还俗,但他不会因为娶我而忌酒。”一双杏眼看向师父。

“子游,为师与玉真已经商量好了。将玄真送到王屋山悔过自新,在她的道观中闭关清修。”师父尴尬的转移话题。

“你们一起回王屋山?”李冶冲着李白问道。师父点点头:“我先将他们送回王屋山便转道幽州,那里有人邀约。”

我心一震,幽州?那是安禄山的地盘,师父去那里干什么?心里想着,嘴上却未敢发问。李冶却不管那一套。“去幽州干嘛!在王屋山与师姐举案齐眉、双宿双飞不香吗?”

一席话惹得我们都露出了笑意,“你这丫头,太白还有正经事要做。再说,谁稀罕与他双宿双飞。”转头看向我,“子游,季兰这丫头都是被我和师父宠坏了,调皮任性,你是她的夫君,还得多担待。”

“师……姐放心,我定不会让季兰再受半点委屈。”母字被我憋在口中,但是仍坚定的向玉真公主承诺。而此时的李冶已经梨花带雨躲在她的怀中。

水上庭院的青瓦上还凝着露珠。玉真公主已经登上小舟,玄真双手被缚坐在船中的胡凳上,师父手中握蒿矗立在船头,一袭白袍英姿飒爽。

师弟,此去王屋山清修,望你能洗心革面。晨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玄真冷笑不语,目光却落在我身上,那眼神似刀似火,复杂难辨。

子游,这水上庭院是为师的心血,还需你好好照看。酒窖里的陈年老酒够你喝上三年,信鸽都是驯熟了的。李白顿了顿,压低声音:玄真虽有过,终究是你师叔...

我郑重颔首。舟楫划破水面时,玄真突然回头喊道:你们俩个娃娃,记得替我完成霸业!声音在湖面回荡,惊起一群白鹭。

我与李冶相拥,望着远去的轻舟,从袖中抽出师父临走时交给我的一卷诗笺。我要去幽州会会安禄山那厮。纸上墨迹尚未干透。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李冶接过诗笺轻声吟诵,睫毛在晨光中颤动如蝶。师父大笑着向我们挥手,我忽然想起什么,追出几步喊道:师父!青玉牌的诗——

哈哈哈...笑声随风飘来,英雄何须问此行!

李冶往我的怀中挤了挤,“我们是不是也要回长安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夫君在长安城中为娘子准备了惊喜,你不打算看看?”

李冶顿时喜上眉梢,“真的?什么惊喜?”“说了是惊喜,当然不能现在告诉你。”食指在李冶的鼻尖上轻轻划过。明日便是杨国忠拜相之日,为了笼络人心我也必须回去。

收拾好行囊,已近午时。二十余只白鸽让我犯了难,李冶看出了我的难处,“先给它们备好七日的饮食,回了长安再从长计议。”

我点点头,如今只能这样了。心中想着回长安后派个伙计过来打点这水上庭院,连同饲养这批训练有素的信使。

当日申时,我与李冶站在永宁坊的宅邸前。黑漆大门上二字鎏金闪烁,门楣雕着缠枝牡丹,气派非常。

几个小厮正忙着往门廊挂灯笼,见我们驻足观望,为首的精瘦少年眼睛一亮。可是东家回来了?看了看李冶,对着少年微笑点点头。

少年小跑着迎上来,膝盖一弯就要跪倒。我连忙扶住,他却不依不饶地作了个长揖:小的阿丙,杨相爷吩咐在此候着东家。

李冶掩口轻笑,白发在阳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我抬头望见对面百步外的朱门高楼,金匾上相国府三个字在日光下刺目得很。

宅内回廊九曲,假山玲珑。阿丙引着我们穿过三重院落,每到一处就有丫鬟仆役跪地相迎。最里间的主院栽着两株老梅,树下石桌上摆着套越窑青瓷茶具,与念兰轩用的是同款。

杨相爷说东家爱茶,特意从念兰轩拿回来的。阿丙献宝似的揭开茶罐,这是前日刚到的凤凰单枞,说是长在悬崖上的古茶树...

我摩挲着茶罐上贴的红纸,忽然想起什么:苏州阿福可到了?

小的不知阿丙连连摇头,这都是杨相国从念兰轩带回的,小的还没去过那里。所以…

话音未落,李冶忽然拽了拽我的袖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正厅的紫檀屏风后隐约透出个人影。那人也不躲藏,大笑着转出来,绛紫官袍上金线绣的孔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东家可算回来了!杨国忠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竟是要行大礼。我急忙托住他的手臂,看了看两侧的下人,杨国忠心领神会,不再动作。

但是,顺势握住我的手,掌心潮湿温热:老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东家盼回来了说话间眼睛却往李冶身上瞟。李冶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白发垂落遮住半边脸庞。

杨相爷如今可是贵不可言,这二字可折煞我李哲了。我在他耳边轻声的笑着说道。并拉着他的手引他入坐。“你们都下去吧!我与子游多日未见,有话要说。”杨国忠袖袍一挥。

下人们都散去后,“这位定是东家夫人,老奴这厢有有礼了。”说着话又要跪拜李冶。“这可使不得,”李冶连忙搀扶起杨国忠。

杨国忠老脸一红,向后退了一步,“夫人有所不知啊!若不是东家,老奴差点就妄为这大唐之官。”说话间又跪了下去。李冶看着微微点头得我欣然接受,不再搪塞。

“都是相国了,这样不好,坐下说话,而且…这京城之中保不齐有人家的眼线。”我平静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