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22章 长安天机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22章 长安天机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晨光微熹,薄雾如纱般笼罩着芦苇荡,露珠在初阳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怪道长忽然停步,纤细的手指抚过腰间佩剑,剑鞘上的莲花纹在晨光中流转着青辉。

子游,接剑,此剑名为青莲神剑,削铁如泥,吹毛断发,试试吧!

他手腕轻转,剑鞘未开,整柄剑却如游鱼般破雾而来。我伸手接住,晨露沾湿的剑柄入手微凉,隐约能感受到剑身传来的律动,好像要逃离一般。

我把青莲神剑握在手中上下打量,是一把精致软剑,剑身青光浮现,似有无数莲花雕刻,剑身似乎还在不停颤抖。

我缓缓抽剑,剑刃出鞘的瞬间,一缕朝阳恰好映在剑锋上,那些莲花纹路顿时活了过来,在剑身上流转游动。运起太玄诀,剑锋上的露珠竟凝而不落,在剑气牵引下化作细密的水雾。

我挥起青莲神剑并用玄真诀驾驭,剑气所过之处,沾满晨露的芦苇整齐断裂,断茎上的水珠簌簌坠落,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被斩断的苇叶在空中飘旋,像一群受惊的翠鸟四散飞起。

道长,这剑好神奇,剑身还未碰到芦苇竟全部……

“你已了六分剑气,那些芦苇是被你剑气所斩。等你领悟了青莲七剑第七式即可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道长抚须而笑,晨风掀起他灰黑的鬓发,那些被剑气击落的露珠,每一滴都在描摹着莲花轨迹。

这把青莲神剑是专为“青莲七剑”所打造,二者相得益彰,相互助力。但你所练内功才是关键,没有那太玄诀无法驾驭此剑,因为…此剑认主。

我恍然大悟,看来这太玄诀无论如何都要练下去。

晨雾渐散时,道长将我和李冶送至长安城外,分别时刻,怪道长欣慰的看着我:“子游,你是武学奇才,短短半年以达他人毕生所学,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也不得将我传授武学之事向他人提及。若有人问及你自当圆说。”

我郑重抱拳:“弟子谨记道长教诲。若有人问起就说偶然得之。”本打算再问问为何学了还不让用,但是看着道长不容反驳的表情,话到了嘴边却没敢说出口。

他严肃的沉默片刻,忽又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瓶,瓶身不过寸余,却隐隐透出一丝诡异的光泽,这个你拿着。

“这是……”我问。

“此乃‘七转青魂丹’,是用你的发髻作为药引,加上玄真老道的符咒被我炼制了九九八十一天而成。此丹可摄人心魄,吃下此丹之人余生受你所控,如对你有任何叛逆之心定将痛苦不堪。”

我顿时大惊失色,这世间真有这么邪门的药物。转念一想,穿越的事情都发生了,再邪门的事情又能如何。

“别傻愣着,拿去。不过…此丹只许为善不许为恶,如若以此丹为恶,自有因果相报。”

我接过玉瓶,指尖传来微微灼热,仿佛瓶中藏着一团不熄的火焰。脑海中想的却是何为善何为恶?

道长深深看我一眼,声音低沉:“话不多言,但需谨记,谦逊为人,低调行事,可为黎民百姓流血,不为财权名利争锋。切记…切记。”

说罢,他转身离去,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背影渐行渐远,最终融入暮色之中。

我望着道长离开的身影久久不能释怀。

李冶轻轻扯了扯我的衣袖,眼中带着一丝调侃的说:“这个怪人就是这样口是心非,本来心系黎民,却又装出不闻不问的隐士模样。”

我笑了笑,没有反驳。道长虽总说“不问世事”,可这半年里,他教我剑法、授我玄功,甚至不惜耗费心血炼制“七转青魂丹”,又怎会真的超然物外?不被尘世所困。

我笑笑没说话,把软剑系于腰间,拉着李冶,“走吧!去会会这名留千古的长安城。”

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终于在我们面前揭开了面纱。远远望去,高大的城墙如巨龙般蜿蜒,城门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明德门,李冶指着正中的城门,长安的正门。

进城的手续比想象中简单。守门士兵看了看我们的文牒,问了几句就放行了。看来长安的守军根本不在意江南一个小县令的通缉令。

一进城,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宽阔的朱雀大街笔直通向北方,足有百米宽,可以并行十几辆马车。街两旁店铺林立,旗幡招展,行人如织,各种肤色、服饰的人摩肩接踵——有汉人、胡人、波斯人、粟特人...甚至还有皮肤黝黑的昆仑奴。

这...这也太壮观了...我目瞪口呆。即使来自现代,见过无数大都市,长安的恢弘气象依然让我震撼不已。

李冶也看呆了:我父亲说过长安的繁华,但亲眼所见还是...

我们像两个乡巴佬一样,边走边张望,差点撞到路人。

我们得先找个地方落脚,休整一番,我低声对李冶说,然后再去联系李泌。

李冶点点头,但她的目光仍被长安城的繁华所吸引。她的黑发已经褪色,发梢重新泛出银白,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我下意识地伸手,替她拢了拢斗篷的兜帽:小心被人认出来。

我和李冶找了家客栈住下,终于能好好洗个澡,睡个安稳觉。这一路的艰难奔波终于到达了终点。

次日清晨,我们换上体面的衣服——虽然比不上在乌程时的装扮,但至少不像逃难的了。李冶甚至买了盒胭脂,稍稍打扮了一下。

怎么样?她转了个圈,像个长安妇人吗?

我看着她恢复光彩的模样,心里的愧疚油然而生却被我的微笑所隐藏:像天仙下凡。

她一把拉过我的手臂:“登徒子的本色还在,这一路的经历没把你这脑壳吓傻!”然后冲我笑笑说:崔圆的通缉令虽已贴在城门之外,但这偌大的长安却没把我这‘白发妖女’当回事。

“那你准备变回‘白发妖女’喽?”我打趣的问道。

“还是不要了,这样其实也挺好的,至少不引人瞩目,方便我们的行动。”我和李冶一边走着一边聊着。

按照玄真道长给的地址,李泌的府邸在城东的崇仁坊。那里多是达官显贵的宅邸,坊门处守卫森严,几个身穿皂衣的差役正严格盘查进出之人。

我们刚走近,一个差役就横跨一步拦住去路:站住!崇仁坊不接待闲杂人等。

我连忙拱手:这位差爷,我们受人之托,给李泌公子送件东西。

差役上下打量我们,见我们衣衫普通,风尘仆仆,眼中露出轻蔑:李公子何等人物,岂是你们能见的?速速离去!

遇见这种狗眼看人低的杂碎,我恨不得给他一个右勾拳,但还是咬了咬牙,从怀中取出玄真给的玉佩:请差爷过目。

玉佩通体莹白,上面雕刻着繁复的云纹,中央刻着一个古朴的字。差役见到鱼形玉佩,脸色骤变,立刻恭敬地双手接过,仔细端详后,态度顿时恭敬起来:原来是李公子的贵客,请随我来。

他转身引路,穿过坊门,沿着整洁的石板路前行。崇仁坊内环境清幽,高墙大院间点缀着古树名花,偶尔能听到院内传来的琴声或吟诗声。

李公子虽年轻,但在长安颇有名望,差役边走边向我们解释,每日求见之人络绎不绝,但他极少见客。话语中显然是为刚才的不敬找个充分的理由。

我点点头,心中暗忖:李泌在历史上本就是传奇人物,七岁被誉为神童,二十岁便以谋略闻名。既然连差役都识得这鱼形玉佩,这玄真与李泌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

差役带我们来到一座不算豪华但极为雅致的宅院前。院门朴素,门楣上挂着一块木匾,上书清心居三字,笔力遒劲,颇有风骨。

通报后,一个青衣小童引我们入内。庭院深深,假山流水,处处透着文人雅致。小童带我们来到一间书房外,恭敬道:公子,客人到了。

请进。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推门而入,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伏案写字。他抬头微笑,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汪清泉——李泌的眼睛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整个人散发着超然物外的气质。

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李泌放下笔,示意我们坐下。

我递上玉佩,李泌接过后细细查看,微微颔首:玄真道长可好?

道长助我们脱险后,就不知所踪了。我如实回答,并观察着李泌的表情。

李泌若有所思:道长行事,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他看向我,李公子的事,道长已飞鸽传书告知于我。不知公子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何见解?

我没想到他这么直接,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李冶轻轻碰了碰我的手,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我深吸一口气:杨国忠专权,安禄山必反。

李泌眼中精光一闪:哦?何以见得?

安禄山手握三镇重兵,早有异心。杨国忠为巩固权势,必会逼他造反。我谨慎地回答,尽量把字句放慢。

李泌轻轻敲击桌面:即便如此,朝廷有精兵良将,区区一个安禄山,又何足挂齿?

安西、北庭精兵远在西域,中原承平日久,武备废弛。一旦安禄山起兵,无兵无将谁人可敌?旬月之间便可直抵长安。

李泌的脸色变得严肃:依李公子所言,你可有确凿证据或可靠依据?

心一横,既然玄真这么信任李泌,我还有什么好隐瞒,决定告知实情: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将必起兵于范阳。十二月陷洛阳,次年六月破潼关,当今万岁仓皇西逃,长安沦陷,百姓苦不堪言。

书房内一片死寂。李泌死死盯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良久,他缓缓开口:公子如何得知?

我看了李泌一眼,平静自若的说:我来自公元2023年,既往历史在我脑海之中。

出乎意料,李泌没有嘲笑,也没有震惊,只是轻轻点头:果然如此。玄真道长信中提及公子非常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公子可知,为何玄真引你来见我?

不知,也许是玄真道长对你的信任,或者只有你能阻止安禄山,阻止安史之乱?

李泌摇头:非也。是因为你我皆是局外人。他转身看我,我虽生于此世,却不愿入仕;你虽来自未来,却卷入此局。玄真选我们,正是看中这点。

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隐约感觉事情比我想象的稍显复杂。

李公子,李泌突然正色道,要阻止安史之乱,确有一法。但代价...

什么代价?我和李冶异口同声地问。

李泌的目光落在李冶身上,轻声道: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必遭天谴。若要改变历史,须有祭品。

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浑身有些发冷:不!绝对不可!

李泌叹息:我只是道出实情。如何抉择,全在公子。

李冶却异常平静:李公子,请问这需要做什么?

李冶!我抓住她的手,别问了,我们走!

李泌看着我们交握的手,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悲悯与不甘:此事不急。两位远道而来,想必疲惫。不如先在寒舍住下,从长计议。

他唤来仆人带我们去客房。等仆人退下,我立刻关上门,把李冶拉到身边。

别听他的,我声音坚定,一定还有其他办法,今日且在这暂住,明日离开此地再想它法。

李冶却出奇地镇定:李哲,如果牺牲我一个人能救千万人...

不行!我几乎吼出来,我宁可安史之乱发生,宁可大唐灭亡,也不要你...

她捂住我的嘴:别说傻话。然后靠在我胸前,轻声道,定会有两全其美的办法的,我们一起想,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众好友。他们都会相助你我。

我紧紧抱住她,仿佛一松手她就会消失。窗外,长安城的暮鼓声远远传来,沉重如我的心跳。

当晚,我辗转难眠。李泌的话像一把刀,悬在我心头。

李冶似乎察觉了我的不安,轻声道:睡不着?

我叹了口气,我在想李泌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冶沉默片刻,突然问:李哲,你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她是想转移我的注意力。于是,我轻声描述起现代的世界:“大厦、就是三五十层高的大楼;汽车、就像会跑的铁房子;手机、可以千里传音的通信工具,还有电脑…… ”

听起来像神话一样,她轻声笑道,难怪你刚来时总说些奇怪的话。

我握住她的手:等这一切结束,我带你去看遍天下美景,吃遍天下美食,作出你不曾写过的诗文。

她靠在我肩上,轻声道:

但我们都清楚,这个承诺目前看来有多么难以实现。

李冶睡去,我盘膝于榻练起太玄诀,直到天微亮方长出一口气。自从习得太玄诀,感觉全身轻盈舒畅,即使不睡也精神饱满。这当然是最直观的感受,至于其它还未曾有机会感受……

次日清晨,李泌邀我们共进早膳。席间,他详细讲述了当前的朝局:

杨国忠专权跋扈,排斥异己;安禄山表面恭顺,实则暗藏祸心。玄宗皇帝年事已高,沉溺享乐,朝政日益**。

他看向我:公子所言安史之乱,确有可能发生。但要阻止,绝非易事。

想到什么办法了吗?我问。

李泌沉吟道:首先,必须让太子李亨意识到危机;其次,需联合朝中正直之臣,共同制约杨国忠;最后,必须削弱安禄山的兵权。

杨国忠霍乱朝野才是主因吧?我冷冷一笑,这样下去,没有安史之乱也会有李杨之乱,又或者李李之乱。看了一眼李秘又道。

李泌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我:“李公子所言及是,但需要有话语权的人才能化解此事……”

“所以太子成为你的最佳人选?”我玩味的与李泌对视。

“不是我的最佳人选,而是当下大唐能够破解此事的最佳人选。”

“罢了,就依你之见,我和李冶怎么见太子?”

李泌狡黠一笑:我可以安排。

李冶震惊地看着他,我却不以为意的问到:“李公子从嵩山归来可是想助太子成就大事?”

李兄此话可重可轻啊!出了我的门还是不说为好。李泌有些震惊的解释道,不过一息的工夫便恢复平静:几日后,太子将在东宫设宴,我或可引荐二位。

为什么要帮我们?李冶突然发问。

李泌看向她,目光深邃:因为我也想知道,天命...是否真的可以改变。

两日后的一个晚上,李泌突然叫住我:李公子,借一步说话。

然后带我来到书房,关上门,神色凝重:改变历史的代价,我必须告诉你。

什么代价?我心跳加速。

逆天改命,必遭天谴,李泌直视我的眼睛,若要阻止安史之乱,需以命换命。

我浑身发冷:谁的命?

泄露天机者,李泌轻声道,也就是...你。

我好像已知此事一般,带着一脸不屑的看着李泌。

还有另一种可能,李泌继续道,若李姑娘自愿为祭,她的特殊命格或可抵消天罚。

我心中暗想“看看这李泌到底想玩什么花样,不提皇子之争就不是一个好兆头”,突然装作表情凝重道:“若此事只有这一个办法,为了天下黎民我愿做。”

李泌看了看我的表情,微微淡然,缓缓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