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21章 青莲七剑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21章 青莲七剑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21 怪人道长

天宝九载的终南山下,渼陂湖畔晨雾缭绕。白袍男子负手立于湖畔青石之上,晨露沾湿了他的衣角却浑然不觉。他深邃的目光穿透薄雾,凝视着远处渐行渐远的马车轮声。

上船吧。白袍男子轻声道,声音却如清泉般在静谧的湖畔格外清晰。

李冶跑到白袍男子面前时,我看到白袍男子的瞳孔微微一缩。李冶双手抱住他的左臂:师父,真的是你?

我看着青石上站立的男子满脑子都是疑惑,他穿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约莫不到四十岁的年纪,眉宇间却沉淀着远超外表的沧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漆黑如墨,仿佛能看透人心。

“我可没收你这个徒弟。”白袍男子将手抽出向我走来。

这位就是李哲李公子吧?白袍男子目光如电,将我上下打量。

我连忙拱手:在下李哲,不知前辈贵姓高……

别前辈前辈的,我有那么老吗?。他又转向李冶,白袍袖口绣着的云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我只是受人所托而已。

李冶不假思索的问道:玄真道长?

“除了那老小子,还能有谁?”白袍男子语气平静。

您认识玄真道长?白袍男子对我微微一笑,算是默认。李公子可愿移步寒舍一叙?

我迟疑地看向李冶,她轻声道:师父要带我们去哪里?。

白袍男人目光悠远:到了不就自然知道,还有、不要叫我师父,我可没收过你这个徒弟。

可我的剑术确实是跟你学的。李冶边说边撅起了嘴,那表情就像别的小朋友抢了她的棒棒糖。

“还有脸说呢?学了这么久连个六岁的童子都打不过?”白袍男子笑着揶揄道。“还是好好研习你的诗词文章吧!”

“哼!你就会欺负我,有本事去跟玄真比一场。”

白袍男子不急不恼也不理她,公子可曾习过武?

嗯……这个问题难住了我,散打算不算武术?“我也…不知道。”我老实作答。

白袍男子闻言哈哈大笑,“好一个不知道,你这小子我喜欢。”笑声清脆而爽朗。

“我观公子肌肉紧实、骨髓饱满,之前一定是个练家子。怎么公子还不自知?”

“我真没学过武功,只是…”我在思考怎么用词他才能理解,“只是学过一些格斗技法。”

“懂了,我说你身上为何没有内气,原来如此。”白袍男子点了点头。

李冶一直竖着耳朵听我们谈话,但因为生着白袍男人的气,也不理我们。

白袍男子看着李冶轻轻一笑,突然话锋一转,听说公子要为这大唐天下尽一份力?

我不置可否的回答:我与李冶正在做这件事,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尽上这份力。

玄真那老小子看中的人,岂会平平常常,公子定当心愿所成。

说罢,他转身走向泊在岸边的一叶扁舟:你们随我来。

李冶噘着嘴走在我身后小声对我说:放心吧,虽然这人可恶,但确实是能人,也许能帮上我们。

怀着满腹疑云,我跟随他登上那艘青竹小舟。他立于船头,袍袖轻拂,小舟便无声地滑向湖心。

渼陂湖的晨雾渐渐散开,朝阳将金光洒在如镜的湖面上。他的白袍在晨光中泛着淡淡光晕,恍若谪仙。

怪人,我们这是去哪儿?李冶的话未说完,白袍男人便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好像怕惊醒湖里睡觉的鱼儿。

小舟驶入湖西一片茂密的芦苇荡,水道渐窄,芦苇渐高,最后完全遮蔽了天光。令人称奇的是,小舟在这蜿蜒水道中行进自如,白袍男人对每一处暗流转折都了如指掌。

到了。白袍男人突然开口。

我抬头望去,芦苇丛中豁然开朗,竟是一片以青砖铺就的圆形平台,四周丈余高的芦苇形成天然屏障。五艘画舫首尾相连,围成一座别致的水上庭院。

这是…我不禁惊叹。

我在长安城的临时住所。李道长语气平淡,也将是公子习武之地。

习武?我更加困惑,玄真道长让我们去长安见……李泌的名字被我含在了口中,没有说出。

白袍男人忽然朗声大笑:李公子啊李公子,你以为玄真那老小子就这样让你去长安送死?他神色突然凝重,目光如电,没有防身之技,自己的性命都不保,何谈拯救大唐?

“我心一颤。”想想从苏州到长安这一路走来,几乎都是被玄真、李冶保护着,哪怕没有缚鸡之力的朱放都在为掩护我的逃亡流血受伤。

我看向李冶,她微笑着冲我点点头,似乎非常赞成白袍男子的习武之说吗,或者示意我听从她口中所谓师父的安排。

半秒思考过后,我对着白袍男子双膝跪地:“弟子李哲,字…”突然想起赵掌柜说的李秀才,“字子游,拜见师父!”

“你怎么也学那疯丫头,我乃一解闲散之人不配师表二字,子游快快请起。”说话间,袖袍轻轻上扬,我竟不由自主站立起来。我有些懵逼,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力吗?

李冶走过来用手指着白袍男子:“你和玄真都不是好人。”白袍男人看着李冶滑稽的样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李冶更生气了:“你还不如玄真,你根本不是人。”

白袍男人大笑着坐在了地上,手捂着肋间,感觉像是笑岔气了一般,我没想到这如神仙般的男人却如此不拘小节。“那我怎么称呼您?”本想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那丫头不是叫我‘怪人’吗!就称怪人道长吧!不,她还说我不是人,那就把人去了,就叫怪道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话语清脆而有力,伴着魔怔般的笑声。

我无语的愣在原地,一个疯丫头,一个怪道长,这是什么组合?“晚上你们就住在这水上庭院,一会自有人给你们送吃食!房间自己选。”说着话已经跃上青竹小舟向远方驶去。

“他是谁?你为什么叫他师父?他和玄真道长是……?”我一口气说出了心中一堆的疑问。

“他是…等你学有所成自然会知道。因为我跟他学过剑术,”我聚精会神的听着李冶的回答。所以、你的表字‘子游’是怎么回事?”

我倒,自从见到这个怪道长以后,李冶的神经系统好像突然短路。这句回答的转折太过突兀,让我都有些来不及反应。我一五一十的将赵掌柜想让我冒用“李秀才”户贴的事情讲给李冶。

“这么巧?”李冶听到那李秀才姓李名哲字子游后,嘴里像塞了个鸡蛋似的惊讶道。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命中注定。”自从穿越来到这里,发生了太多让我这个现代人都无法认知的事情,所以我有感而发。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被怪道长唤醒。晨雾笼罩着芦苇荡,青砖地面上凝结着露水。

武学之道,始于站桩。怪道长一改昨日的随意,神情严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气沉丹田。

我按照他的指示摆好姿势,却感觉浑身不自在。不到半刻钟,双腿就开始发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坚持。怪道长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身后,一掌按在我腰间,这里要放松,不要僵硬。想象自己是一棵扎根大地的青松。

李冶在一旁练习剑法,她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青铜短剑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我偷眼望去,只见她手腕轻转,剑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白鹤亮翅。

不要分心。怪道长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站桩是基础,根基不稳,再华丽的剑招也是徒劳。她那些只是花拳绣腿,华丽却不实用,只能吓唬人罢了。

李冶今天好像学乖了,也不与怪道长拌嘴,只当没听到一样,继续着自己的动作。

就这样,我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站桩,从最初的一刻钟都坚持不了,到后来能稳如磐石地站立一个时辰。双腿的酸痛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沉稳感。

而怪道长也没闲着,不断的给我增加难度,从青石砖的平地到摇晃的小舟,再到……

一个月后,怪道长终于认可了我的基础。今日开始,教你练剑。他从袖中取出一柄银光闪闪的软剑,剑身薄如蝉翼,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软剑不同于寻常兵器。怪道长手腕一抖,那软剑立刻绷直,发出清脆的剑鸣,它刚柔并济,变化无穷。

我接过软剑,立刻感到它的重量远比看起来要沉得多。剑柄入手冰凉,剑身却仿佛有生命般轻轻颤动。

先学最基本的灵蛇出洞怪道长示范道,手腕要活,力道要均匀,不可过猛也不可过柔,把剑当做你的臂膀,控制它,使用它。

我尝试模仿他的动作,但软剑完全不听使唤,要么软趴趴地垂着,要么突然弹起差点打到自己。怪道长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姿势,告诉我发力要点。

软剑如臂使指,需要用心感受。他握着我的手,引导我做动作,不是你在控制剑,而是让剑成为你身体的延伸。

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逐渐掌握了软剑的特性。清晨的露水打湿衣襟,正午的阳光晒得皮肤发烫,傍晚的蚊虫叮咬难耐,但我始终坚持不懈。李冶常常在一旁默默观看,偶尔会递来一碗清水或一块汗巾。

三个月后,我已经能够熟练施展灵蛇出洞游龙戏水等基础招式。软剑在我手中不再是不听使唤的顽铁,而是如臂使指的伙伴。我能让它如灵蛇般蜿蜒游走,也能在一瞬间绷直如枪,刺穿飘落的芦苇叶。

不错,果然是练武奇才。怪道长难得地称赞道,今日教你百转千回,这是软剑中的精妙招式。

他示范时,那软剑仿佛活了过来,在空中划出无数银色的光圈,时而如瀑布倾泻,时而如溪流蜿蜒,最后突然绷直,剑尖点在我喉前三寸处,分毫不差。

我刻苦练习这一招式,但始终做不到怪道长那般行云流水。直到有一天,我在练习时突然领悟到不再刻意控制剑势,而是顺着剑的走势引导,那软剑竟自己舞出了完美的百转千回。

怪道长拍手称赞,你终于明白了以意御剑的道理。这是青莲七剑的秘籍,背熟它、做到了然于胸。张手向我抛来。

“谢谢道长。”接住青莲七剑的秘籍,我激动的道谢。急不可耐的翻看起来。

“不用急着道谢,能不能学成还要看你的造化,青莲七剑看似只有七式却有无穷变化。心中有剑才能所向披靡,所谓剑之‘灵悟’。”

不几日的工夫我就领悟了青莲七剑的前六式,可却参不透第七式的“幻化式”。这让我苦恼不已,便将心中所恼讲与怪道长。

“不急…不急,我参透这青莲七剑用了近三十年光景,你短短数日便已驾驭自如,已是剑术奇才。这幻化式,技如其名,万般变化不离其中,有形似无形;无形胜有形。我相信以你的悟性定会参透。”

除了剑法,怪道长还开始传授我内功心法。他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他盘坐在青砖上,示意我照做,今日教你太玄诀的入门心法。

太玄诀?我心中一动,这与后世存留的太玄经有什么关联?又与金庸先生侠客行中的绝世武学有什么干系?转而又让我想起了李白。好像想的有点远了(给自己甩个白眼)。

怪道长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此诀与你有缘,认真听好。盘腿而坐,五心朝天,舌抵上颚,目视鼻尖。

我按照指示调整姿势,感到浑身别扭。怪道长伸手在我脊背几处穴位轻点:放松,不要刻意控制呼吸,让气息自然流动。

想象丹田处有一团温暖的气。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韵律,吸气时,气从百会入,沿任脉下行至丹田;呼气时,气从丹田起,沿督脉上升至百会。

起初,我完全感受不到所谓的,只觉得坐得腿麻。但怪道长极有耐心,日日指导,从不责备我的愚钝。我却不懂他所谓的‘此诀与我有缘’是何故。

内功修炼急不得。他常说,如同春种秋收,需要时间沉淀。

大约半个月后,在一次晨练中,我突然感到小腹处传来一丝暖意,如同饮下一口温酒。那暖意渐渐扩散,流向四肢百骸,让我浑身舒畅。

道长!我好像感觉到了!我兴奋地叫道。

怪道长含笑点头:说了与你有缘,记住这种感觉。从今日起,每日卯时和酉时各练一个时辰,不可间断。

随着内功修炼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对软剑的控制越发得心应手。原本需要刻意为之的招式,现在心念一动即可完成。内息流转时,软剑仿佛与我心意相通,能做出许多以前难以想象的精妙变化。

怪道长还教我如何将内力灌注剑身。软剑之所以能刚柔并济,全凭内力支撑。他示范时,那软剑竟发出嗡嗡剑鸣,剑尖处隐约有寸许长的剑芒吞吐。

我尝试将丹田之气引向手臂,再注入剑身。起初总是失败,要么内力中断,要么力道过猛差点伤到自己。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有一天,我的软剑也发出了轻微的鸣响,虽然远不如怪道长那般明显,但已是巨大进步。

内功修为非一日之功。怪道长满意地说,你已入门,日后勤加练习,自会有所成就。而且…此诀修炼者需具备一定的武学基础和对武学的深刻理解,才能领悟其中的奥义。你已属上乘。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颗丹药,“此丹名为青肌丹,贫道炼制了二十八载只成一颗,吃下它,必助你事半功倍。”

我接过丹药:“道长,这怎么舍得?而且你要是服用……”

“不必推辞,贫道已看破这红尘,酒与诗才是贫道所向,我已决定归隐,再不过问这大唐江山。而你不然,重担在身。”

半年后的清晨,我如常在芦苇荡中练剑。软剑在朝阳下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时而如灵蛇出洞迅捷无比,时而如柳絮随风轻柔曼妙。内息在体内自然流转,与剑势完美配合。

李冶在一旁看得入神,手中的青铜短剑不知不觉垂下。怪道长负手而立,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真乃奇才,玄真终于做了件合我心意之事。”

“为何我就不行?”李冶轻声的问怪道长,又好像在自言自语。

“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你不是那斯,怎又参的透其中精髓。”

李冶歪着头想了一下,突然杏眼圆睁,暴跳如雷的瞪向怪道长:“你骂人,李太……”话还没说完便自己捂住了嘴,“哼…跟你没完。”气鼓鼓的走回了庭院。

收剑之时,我的软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久久回荡在芦苇荡中。

可以去拯救大唐江山了。怪道长突然点头说道。

我收剑而立,感到体内内力充盈,与半年前判若两人。

若我是天下第二,你便是天下第三。哈哈哈哈…怪道长大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太玄诀记得每日修炼,日后定助你成就大业。

我看向庭院门口的李冶,发现她眼中既有欣慰,又有一丝忧虑。我突然意识到,这半年的习武生活可能只是开始,前方等待我的,将是更加艰巨的使命。

道长取笑,我这功夫也能天下第三?我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日后定是。”怪道长今日露出了这半年来久违的笑容。

“您说您是天下第二,那天下第一是谁?”我好奇的问到。

怪道长笑而不答,只是望向长安的方向。夕阳将他的白袍染成金色,那一刻,他真如谪仙临世,神秘而不可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