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110章 三书六礼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110章 三书六礼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蓬莱宫 · 太液池畔

“圣人!圣人!喜报!喜报啊——!”

高力士略微急促又明显带着昂扬的声音在水殿外的白玉阶上响起,穿透太液池氤氲的晨雾。他几乎是健步如飞地跨进殿门,手里捧着的不是寻常奏章,而是一大卷几乎有儿臂粗细、卷轴两端裹着明黄锦缎的厚重文书。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沉静谨慎,眉飞色舞,每一步都带着一股风发意气!

唐玄宗李隆基正倚在临水的窗边凭栏,一身轻便道袍,手里捻着一串晶莹的玉珠,目光落在池面一对优雅游弋的白鹭上,神色平静。听到高力士的声音,他只是微微偏头,眼中波澜不惊。

高力士几步赶到御座前,罕见地没有下跪,而是躬身将那个巨大卷轴高高举起,动作沉稳有力:“陛下!新政!成了!”他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却字字洪亮,清晰回荡在水殿雕梁之间,“二十余日!雷霆之下,云消雾散!地方新报如雪片飞来!无一道、无一州再敢拖延推诿!那堆积如山的弹劾状纸……都成了烧炕的废纸灰!”他顿了顿,脸上绽放出绝对真挚、毫无作伪的欣喜笑容,“方才城外官道旁奏来的百姓情景,老奴隔得远都听到了!老汉涕泪俱下,念的是新法之善!驿卒催马疾报,怀揣的是万顷良田重归朝廷的捷报!陛下!这大唐的气象,活了!彻底焕然一新了!”

他顿了顿,声音稍稍平稳,却更加笃定有力,带着一种无可置疑的力量:“新政既成,根基已固!天下归心!陛下……该回朝了!”

玄宗捻动玉珠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那平静如水的眸光深处,仿佛被这两声“成了”、“活了”投入两颗石子,漾开一圈深沉难言的涟漪。他没有看那巨卷奏报,目光依旧落在窗外太液池那对悠游的白鹭身上。嘴角却极其缓慢地,向上弯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

那笑容极其平静,温和,如同被太液池清晨水汽浸润过的玉石,甚至带着一丝久坐后的慵懒恬淡。没有惊讶,没有狂喜,更没有丝毫的意外。仿佛一个高踞垂堂的钓者,终于看到被投入深潭的巨饵引动了整个沉寂的水面,吞下了他早已预见、也耐心等待已久的那条大鱼。一切尽在掌握,一切……理所当然。

“哦?成了?”他淡淡开口,声音平和舒缓,如同轻叹,“那便……回吧。”

杨国忠不停地讲述了半个时辰。说完,这位当朝右相,几乎整个人都陷在那张宽阔得能跑马的紫檀木书案后。他低垂着头颅,鬓角的银丝在跳跃的烛光下闪着疲惫的微光,宽大的绯色官袍被硬生生绷出了几道褶皱,勒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奸相此刻正义的疲惫。

良久,待他那喘息的铁砧之声稍稍平息,我才缓步上前,隔着那仿佛横亘着千军万马的书案开口,声音刻意放得沉而稳,力求每个字都像沉稳的秤砣:“义父劳苦功高,新政初捷,皆仰赖义父夙夜匪懈,独挡激流。” 我说的都是真实的心里话,谁能想到杨国忠会如此爱国爱民?

杨国忠的脸上露出笑容,那婆娑的眼睛有些让人心疼,“东家,谢谢你让老奴一朝醒悟啊!这新政的功劳应该是东家您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宰相该做的事。而且老奴曾经……”

“义父说什么呢!不要叫我东家,也不要自称老奴了可好?你是真正的贤相,真真…真正…”不等杨国忠说完,我便打断了他。

我话锋有意一转,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他案头那堆叠得堪比城墙的卷牍山丘,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关怀和即将转折的刻意停顿:“眼下……有一桩私事,欲请义父费心。” 重点强调了“私事”二字。给这架只剩下半管油的政务机器,添上一勺名叫“生活气”的润滑油。

杨国忠的眼皮终于挣扎了一下,似有些费力地掀开一条缝隙。目光落在我脸上,混沌了片刻。嗓子像是被砂纸磨过,发出喑哑的破锣音:“子游说就是,万死不辞!” 那声音里的疲惫浓得化不开,但是那种坚定的意志却铿锵有力。

我带着一种近乎托付身家性命的肃穆。轻轻吐出两个早已在唇齿间徘徊了千万次的字眼:“季兰。” 声音里自然而然地渗入了庄重的暖意,同时目光越过肩头,穿透书房虚掩的门,投向了静静候在暖阁中的那抹清丽白影。

暖阁那边,李冶正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似乎在研究那枚粗糙银戒上的每一个刻痕。听到名字被如此郑重其事地提起,她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抬起头望过来,那双金色的眼眸隔着门缝,正好对上我的视线。烛光映在她清澈的眸底,一瞬间漾起点点水光,仿佛融化了一池秋水,又像是星辰坠入了金色的湖泊,璀璨而动人。她大约是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脸颊飞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连带着那几根垂落在鬓边的银发丝都显得格外柔软。

我收回目光,重新落回到杨国忠身上,眼神坚定而诚恳:“季兰于我,生死相随,万金不易。” 每一个字都敲在寂静里,清晰无比。“然我二人皆是飘萍之身,无父无母无宗亲高堂可依。” 说到此处,我心头也泛起一丝微涩,“昔日乌程城外一场暖烛简礼,不过是天地为证的仓促之约,” 我顿了顿,让“仓促之约”四个字在空气中微微回荡,透出真切的遗憾,“于心有憾。”

这段话,我每一个字都刻意放缓,力求清晰地送入对方那被案牍和困顿堵塞的耳朵,同时,也敲在了暖阁里那个正屏息凝神竖着小耳朵倾听的人心上。我能想象李冶此刻攥着我之前衣袖的手指,一定悄然收紧了,她的心,怕是也提到了嗓子眼。

“大丈夫行事,当光明堂皇!” 我声调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季兰她,” 我再次停顿,这一次,我侧转身,目光完全投向暖阁门口。李冶果然正倚在门框边,仰着那张清丽绝伦的脸庞望着我。眼眶微红,那抹红晕比晚霞更动人,她贝齿轻咬着下唇内侧,似乎想把那一丝哽咽、那一份巨大的感动与期待,都用力地、固执地抿回去。金眸里蓄满了水光,却倔强地睁得大大的,一瞬不瞬地迎视着我,仿佛在无声地确认——她就在这里,她一直都在,等着我的每一个字。

心脏像是被这眼神温柔地撞了一下。我深吸口气,面对着她,也对着整个长安城无形的目光,掷地有声地宣告:“当得起一场天下皆知的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一个一个,清晰地念出这些充满仪式感和郑重承诺的字眼,仿佛在用音符编织一个庄严的誓约,“诸礼不缺!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音量陡增,带着无与伦比的决心和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我要让整个长安城,都听见我与季兰结为夫妇的钟鼓礼乐!!”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烛火摇曳、压抑沉闷的书房里如同惊雷炸响,回音嗡嗡地撞在书架的典籍和沉重的官印上,甚至震得桌角一叠摇摇欲坠的案卷轻轻滑落了最上面的一页。

暖阁那边,清晰可闻地传来一声小小的、没捂住的吸气声,充满了惊喜和悸动。

而书案后的景象更是出乎意料!杨国忠那双原本黯淡浑浊、被永无休止的新政撕扯得疲惫不堪、几乎只剩下灰烬的死鱼眼深处,仿佛真的被我投入了一块烧得通红的炽炭!“哧啦——”一声,猛地跳跃起一点精光!

那光芒极其复杂!

首先是一种巨大茫然过后的释然——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意想不到的、甚至有点不合时宜的稻草?原来不是新麻烦,是办喜事?!

接着,是一种几乎被遗忘的、人性深处的暖意和慈祥悄然渗出——像是冻硬的土地裂开缝,露出底下一点温热的湿意?

更绝的,是其中混杂了难以抑制的、属于权相本能的兴奋!那种“有大事让我主持”、“有排场让我操办”、“又有机会展示我相国府威仪和我的掌控力了”的、属于顶级官僚的本能兴奋,瞬间压倒了疲惫!

他那只沾着墨污、指关节略有些粗大的食指,此刻不再是书写批复的沉重印章,而是仿佛被无形的鼓点敲醒。它猛地抬起,完全是无意识地,却又带着一股狠劲,“咚!”地一下重重叩击在桌案那坚硬的包边紫檀木上!

“嗒!”

那一声脆响,在刚刚被我的宣言冲击过的压抑寂静里,异常清晰、突兀、又带着一种破冰般的决断!

“好!……好!好!” 几乎是在叩击声落下的瞬间,三个“好”字,如同滚热的炮弹,从他那刚刚还沙哑干涩的喉咙里冲了出来!音量不高,甚至带着点气息不稳,却透着一股沉船抛下了最后的压舱石、尘埃落定般的肯定!

奇迹发生了!

眼底那点精光被迅速点燃、扩大、燃烧!瞬间蔓延,如同燎原之火,彻底压下了那份狂躁过后的、行将就木般的灰败!连带着他那张被无休止的利益算计、派系倾轧和政务漩涡啃噬得几乎只剩下死气的脸上,竟如同枯木逢见一夜春雨般,硬生生地、挣扎着挤出了一丝锐利的光彩!——那是一种老谋深算重燃斗志的光芒!

他那深陷眼窝下的黑眼圈依旧如同国宝熊猫,浓重得吓人,但方才那种下一秒就要咽气的颓唐一扫而空(至少暂时性地)。他猛地吸了口气,挺直了那深陷在厚重锦垫中的脊背。虽然动作还带着一丝筋骨僵硬的滞涩感,但那份属于右相公卿的威势和掌控力,瞬间回归了!

更显着的变化是他那习惯性敲击桌面的指尖。节奏立刻变得清晰、笃定、富有力量感!“嗒、嗒、嗒……”不再是散漫无力的抽搐,而像是将军在沙盘上精确点兵,又像是乐师敲响了定音的鼓槌!每一击都落在了点上,仿佛在为这件突如其来的“喜事”定下基调——必须宏亮!必须张扬!

“子游此言,正合我心!” 他的声音陡然清亮了不少,那种刚刚还濒临断片的迷糊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流畅、自信,甚至带着点长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的傲然。他挥了挥手,动作幅度不大,却带着一种将整个长安城都纳入规划图的霸气。“相国府的门庭旧勋,纵不足为人道,”他捋了捋胡子,脸上露出一丝假假的自谦,但那股得意藏都藏不住,“可这京城勋贵圈里的规矩门道,三书六礼每一步的关节窍门,”他猛地睁大眼睛,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之光,“老夫闭着眼也掰得清!门儿清!!”

他越说越兴奋,语速加快,仿佛早已在脑海中搭建好了整个流程:

“纳采问名的帖子怎么写?用什么纸?熏什么香?遣谁去送?用府里顶配的铜箔洒金笺!熏玉真观特供的清梅香!派阿东带四个穿新衣的家丁去!阵仗摆足!让那些看门狗知道,这是相国府、玉真观连署的大帖!”

“纳征的聘礼怎么摆?” 他眼睛微眯,像是在审视无形的礼单,“玉帛牲醴必不可少!更要显出新意和大气!”他猛地一拍大腿,“就用你那兰香坊最新出的美酒!一百零八坛!坛坛贴金!再配上念兰轩顶级‘雪顶含翠’一百零八罐!用檀木描金盒装!最后——”他得意地扬眉,“从我的私库里,挑十二匹最新贡上的西域缠金线锦缎!金灿灿亮瞎人眼!既显富又不逾矩!这叫‘有里有面儿’!回头你去姑姑(指杨玉环)那儿我再去讨点内库的好东西塞进去!包准体面!”

我心道:得,这聘礼规格,怕是要惊动圣上亲自过目了。不过也好,越风光,季兰越有面子。

“吉期怎么算?”杨国忠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指点江山、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狡黠,“这事儿学问大了!得找司天台真正会看天盘、懂人情的老家伙私下里精算!”他手指点点桌面,像在敲打潜在的反对者。“既要避开太上玄元皇帝(李耳)的忌日,又要躲开太子那派最喜欢搞祭天的晦气日子,最好还别撞上什么御史台老夫子家里娶媳妇的破事儿!让他们心里膈应,嘴上还得巴巴地来贺喜!”

说到此处,他那被血丝包裹的眼珠蓦地一转,精光再次锁定暖阁门口的李冶!

这回,目光不再是惯常的审视或衡量价值,竟难得的温和里透出一丝长辈般的、带着点新奇和“家有喜事”的打量!这眼神从杨国忠眼里出现,简直堪比太阳打西边出来,或者高力士突然宣称爱吃臭豆腐一样具有历史意义(虽然他也真吃过,被陛下硬塞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