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魏砥 > 第516章 砥柱亮剑

魏砥 第516章 砥柱亮剑

作者:柯哀的罐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4:33:37

---

淮北,蕲县城外,吴军的土山已高过城墙,床弩的射击愈发精准,日夜不停的骚扰让守军疲惫不堪。而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内部。

守将石韬与豪强陈兰的矛盾已公开化。石韬几次试图剥夺陈兰的兵权,皆被其以各种理由软顶回去,双方部属在城内甚至发生了数次小规模械斗,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魏延派出的细作趁机加大离间力度,一封封“密信”被“无意”泄露,内容愈发露骨,直指陈兰约定于某日夜间举火为号,献城投降。

石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约定”的前一日,以商议军情为名,邀请陈兰至县府,意图将其擒杀。然而,陈兰亦非毫无准备,他早已在石韬身边埋有眼线,得知此讯,惊怒交加,知已无退路。

“石韬不仁,休怪我不义!”陈兰当即召集本部心腹,决定提前发动!

是夜,月黑风高。陈兰率数百家兵部曲,突然发难,直扑县府!城内顿时大乱,喊杀声四起。石韬闻变,急忙调兵镇压,双方在城内展开激战。

城外的魏延,早已通过城头约定的隐秘火光(此为真内应,非陈兰)得知城内生变,立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

“攻城!”魏延长刀前指,声如惊雷。

养精蓄锐已久的吴军主力,如同潮水般涌向蕲县城墙。云梯迅速架上,冲车猛烈撞击着已被内应悄悄破坏过的城门。城头守军因内乱而指挥失灵,抵抗微弱。

魏延身先士卒,亲冒失石,第一个登上城头,长刀挥舞,连斩数名试图堵截的魏兵,牢牢控制住了突破口。吴军紧随其后,源源不断涌入城内。

城内,陈兰与石韬正杀得难解难分,忽闻城外杀声震天,吴军已然入城,皆大惊失色。石韬心知大势已去,在亲兵护卫下欲从北门突围,却被及时赶到的吴军偏将拦住去路,混战中被乱箭射死。陈兰见石韬已死,吴军控制全城,倒也光棍,当即下令部众放下武器,向魏延请降。

天色微明时,蕲县城头飘扬起“魏”字战旗。这座涡水重镇,在经历内乱和强攻后,终告陷落。

魏延入城,迅速安抚军民,严令不得扰民,并厚葬石韬,对陈兰则予以安抚,但仍将其部众打散整编。他站在蕲县北门城楼,望着北方广袤的平原,豪气顿生:“传讯合肥,告捷主公!蕲县已下,我军兵锋,直指谯沛!”

消息传开,淮北震动,汝阴的满宠闻讯,跌坐椅中,久久无言。蕲县失守,意味着吴军已在淮北站稳脚跟,整个豫州东南门户洞开!

就在蕲县陷落的同一天,遥远的东海,望海镇(东鯷岛)码头,一场庄严的仪式正在举行。

三艘经过特别加固、装有大型水密隔舱和硬帆的“沧海舰”整齐排列,船上满载着经验丰富的水手、探险队员、工匠以及用以交换的货物。卫温一身劲装,立于为首舰船的船头,神情肃穆。周泰、文聘、马谡以及岛上军民齐聚码头相送。

马谡代表留守众人,向卫温敬酒:“卫校尉,此去沧海,前路未知,凶吉难料。然开疆拓土,扬威海外,功在千秋!望海镇全体军民,期待诸位英雄凯旋!”

卫温接过酒碗,一饮而尽,朗声道:“马参军,周将军,文将军放心!温受主公、军师重托,必竭尽全力,探寻夷洲,绘我海图,扬我吴越雄风于万里波涛!不成功,便成仁!”

“扬帆!启航!”随着卫温一声令下,巨大的硬帆缓缓升起,饱孕海风。三艘沧海舰在众人的注视和祝福中,缓缓驶离望海镇码头,向着东南方向那未知的深蓝,义无反顾地前进。

周泰望着逐渐远去的船影,摩挲着下巴:“他娘的,看得老子心痒痒!等收拾完北边的烂摊子,老子也要去海外闯闯!”

文聘则目光深远:“此去若能成功,则我大吴之疆域,将不再局限于大陆。未来之势,难限量也。”

马谡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这一刻记在心中。他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开端,江东的命运,将与这片无垠的大海,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送走探险船队,马谡并未停歇。他立即与周泰、文聘商议,趁魏军沿海水军新败、注意力被蕲县吸引之际,加大对郁洲山的渗透力度,并策划了一次针对朐县(今连云港海州)港口的夜间火攻,再次成功焚毁魏军战船十余艘,进一步削弱了其本就不强的海上力量。东海之上,吴军的优势愈发明显。

陇右,冀城丞相府。

诸葛亮正在听取姜维关于羌胡事务的汇报。自饿何被处置后,陇西羌胡各部明显规矩了许多,但仍有一些积弊需要解决。

“丞相,各部羌胡,多以游牧为生,不习耕种。然陇西地瘠,若单靠放牧,难以供养日益增多的人口,且易生抢掠之心。维以为,当引导其部分转向半农半牧,学习汉家耕种技术,方可长治久安。”姜维提出建议。

诸葛亮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伯约能见及此,深得治理之要。此事便由你负责,可挑选适宜耕种之地,设立‘羌民屯田区’,派汉家老农指导,提供种子、农具。初时或可减免其赋税,待有收成,再行征收。”

“维领命!”姜维精神振奋,他深感诸葛亮对他的信任与栽培。

此时,马良拿着一份文书匆匆而入,面色有些凝重:“丞相,许都细作传回消息,司马懿似乎有意调动并州骑兵,由骁将秦朗率领,南下增援淮南满宠!”

诸葛亮羽扇微顿,沉吟道:“司马懿果然不肯坐视淮南糜烂。并州骑兵若至,魏文长压力必增。”

“那我军是否……”马良欲言又止。

诸葛亮摇头:“我军新定陇右,百废待兴,急需休整消化。且陇西至淮南,千里之遥,难以直接策应。不过,司马懿既分兵东顾,则关中压力减轻。传令陈式、吴懿,加强陇山防线,并伺机向凉州方向进行小规模试探,看看郭淮的反应。让司马懿知道,我大汉,并未沉睡。”

他的策略清晰而冷静:巩固自身,伺机而动,利用战略态势牵制对手,而非盲目出击。

荆南,秭归以西的深山密林中。

三千“山越营”将士已集结完毕,人人轻装简从,只携带三日干粮、必要兵刃及攀援工具。他们如同蛰伏的猎豹,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公子陈砥一身轻甲,腰佩长剑,虽面容稚嫩,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决绝。他站在一块巨石上,目光扫过下方鸦雀无声的军队。

“诸位将士!”陈砥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清亮而有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夜,我等将奔袭西城!此行,关乎大吴战略,关乎荆州安危,更关乎我等山越营的荣誉!”

他勐地抽出佩剑,剑锋直指西北方向:“目标,西城!任务,夺其城,慑其敌,扬我军威!我,陈砥,将与诸位同生共死!有功者,重赏!畏缩者,军法无情!”

“愿随公子,誓取西城!”三千人压抑着声音低吼,汇聚成一股肃杀的洪流。

赵云亲自为陈砥送行,他将一枚令箭交给陈砥,沉声道:“砥儿,一切小心。若事不可为,速退!保全实力,方为上策。为师在江陵,等你捷报!”

“师父放心!徒儿定不辱命!”陈砥接过令箭,深深一揖,随即转身,毫不犹豫地没入茫茫夜色之中。

队伍如同幽灵,沿着樵夫猎户踩出的隐秘小径,悄无声息地向西城方向疾进。陈砥走在队伍最前,身边是那名已与西城内应接上头的精明斥候。

“公子,冯习那心腹队主已确认,今夜子时,他将在西城南门值哨,可为我们打开城门。但他要求,事成之后,需保他做个县尉。”

“答应他。”陈砥毫不犹豫,“只要他能打开城门,便是首功!”

山路崎岖,夜露寒重。队伍沉默地行进着,只有脚步声和偶尔的虫鸣。陈砥的心跳得很快,既有初次独立领兵的兴奋,更有对未知战局的紧张。他不断在心中推演着入城后的各种可能,反复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他陈砥向天下证明自己的第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经过一夜又一日的艰苦跋涉,在次日黄昏时分,队伍终于抵达西城东南方向十里外的一处密林。远远望去,西城依山傍水,城墙不算高大,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有几分宁静。

陈砥下令全军潜伏休整,饱餐战饭,检查装备,等待子时的到来。

夜色渐深,弦月如钩,繁星点点。西城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如同一个沉默的巨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林中一片死寂,唯有山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三千将士,包括陈砥在内,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时刻。

子时将至!

陈砥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剑柄,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尽去,只剩下冰冷的杀意和必胜的决心。

“传令,按计划,向南门潜行!准备行动!”

黑暗之中,三千把利剑,即将出鞘!荆南潜龙的第一次亮剑,能否撕裂这汉水上游的夜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