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 第7章 天长地久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第7章 天长地久

作者:青玄云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08:32:11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揭示无私成就自我的深刻智慧。让我们全家一起领悟:像天地一样不计较私利,反而能够成就永恒;放下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童话版】《小溪的旅程》

小溪欢快地流淌,它滋润了小草,喂养了鱼儿,清洗了石子,却从不为自己停留。

智慧爷爷问:“小溪,你总是付出,不觉得吃亏吗?”

小溪笑着说:“看,我流过的地方,花儿为我开放,鸟儿为我歌唱,整个山谷都记得我的名字。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回报吗?”

【小学版】

核心概念:长生、无私、成其私、后身、外身。

卦象:无私成私。

核心要点:

1. 天长地久 -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

2.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生存。

3. 故能长生 - 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4.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 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占先。

5. 外其身而身存 - 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6.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成就自己。

自然象征:滋养万物的大地、普照世界的太阳、润泽生灵的雨露。

重要概念:不自生(不为自己生存)、后身(谦退居后)、外身(忘我无我)、成私(成就自我)。

【初中版】

思维模型:利他与利己的辩证统一。

1. 天地长久的奥秘:

? 不为自己而生存

? 默默滋养万物

? 在奉献中获得永恒

2. 圣人的处世智慧:

? 谦让反而获得尊重

? 忘我反而保全自我

? 无私反而成就大我

3. 生命的深层逻辑:

? 利他是最高的利己

? 奉献是最好的投资

? 无私是最大的智慧

核心智慧:领悟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深刻哲理,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超越功利思维:理解无私奉献的深层价值。

?重塑成功观念:在利他中实现真正成就。

决策智慧:

?考虑整体利益:决策时超越个人得失。

?着眼长远发展:放弃短期利益求长久。

关系管理:

?真心帮助他人:在付出中建立深厚情谊。

?谦让赢得尊重:以退为进获得真正地位。

事业进阶:

?服务客户需求:在满足他人中发展事业。

?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奉献获得领导力。

修养路径:

?修炼无我境界:逐步消除自私心态。

?践行利他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奉献。

【哲学版】

道体的无私本性:

1. 天地的存在论:

天地以不自生的方式实现永恒,揭示了存在的深层法则。

2. 圣人的境界论:

后其身而身先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利的高明智慧。

3. 利己的辩证法:

成其私不是自私的目的,而是无私的自然结果。

与现代哲学对话:

?与康德道德律令的无条件善行相通。

?与儒家成己成物的修养境界契合。

?与经济学正外部性的理论相互印证。

终极启示:真正的智慧在于领悟无私与成私的辩证统一,在奉献中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音乐版】

1. 儿童版《奉献歌》

调性:G大调

节拍:2\/4拍

速度:温暖流畅(104 bpm)

| 1 1 | 5 5 | 6 6 | 5 - |

天 长 地 久 不 自 生

| 4 4 | 3 3 | 2 2 | 1 - |

圣 人 后 身 反 而 先

| 5 5 | 4 4 | 3 3 | 2 - |

外 其 身 体 生 命 存

| 5 5 | 3 2 | 1 2 | 1 - |

无 私 成 私 真 智 慧

1. 文学版《长生颂》

调性:d羽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庄严深邃(68 bpm)

| 5 - 6 - | 1 - - - |

天 长 地 久

| 2 - 1 - | 6 - - - |

不 自 生 存

| 1 - 2 3 | 5 - 6 - |

圣 人 后 身 而 身 先

| 5 - 3 2 | 1 - - - |

外 身 身 存

| 6 - 5 - | 3 - 5 - |

非 以 无 私

| 6 - 1 - | 2 - - - |

故 能 成 私

| 3 - 2 1 | 6 - 5 - |

道 法 自 然 天 地 心

| 3 - 5 6 | 1 - - - |

无 为 而 化 存

【道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王弼本《道德经》第七章、河上公注本。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核心精神:

无私成私、后身身先、外身身存、利他利己。本章深刻揭示了道家独特的成功哲学与人生智慧。

关联知识:

?易经谦卑受益的易理深化。

?儒家己欲立而立人的仁爱思想。

?佛教无我利他的修行境界。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

现代回响:

?心理学:利他行为与幸福感的研究证实。

?管理学:服务型领导理论的成功实践。

?经济学: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共赢。

?教育学:全人教育中的品格培养重点。

?社会学:志愿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积累。

?医学: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这些跨学科的印证,证明了第七章无私智慧的永恒价值,为现代人提供了实现生命意义的根本指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