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 第66章 购买商铺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第66章 购买商铺

作者:文韬老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8:33:04

偏关城中。

陈阳查阅历史知道,崇祯二年,国库收入约两百万两白银。

军饷支出达六百万两,缺口达四百万两。

加上各地**,很多地方上的士兵,一年都没有领到军饷。

整个大明并不是没有钱,钱都在藩王,官员,豪族,缙商那里。

他们家里都有人做官,把持着朝政,享受着免税的待遇。

一个历史上典型的案例,就是嘉靖朝的清流首领徐阶。

所谓的清流就是,以儒家道德理想为核心价值、以批判现实政治弊端为己任的官僚士大夫群体。

他们以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行为准则。

标榜道德操守,反对**、宦官专权与权臣擅政,传承士大夫精神。

首辅徐阶和一众清流,斗倒了,被称为奸臣巨贪的严嵩。

严嵩被抄出二万七千亩田地。

但是后来,徐阶家族却在松江府,拥有二十四万亩土地,占当地耕地总量的 13%。

江南熟地每亩价值5-10两白银,若以中间值 7 两计算,仅田产价值即达168 万两。

此外,徐阶通过 “优免裂变”,利用父子功名叠加免税额度、“黄册篡改”。

将民田伪作学田等手段,实际控制的土地可能更多。

其家族通过 “投献” 方式,使农民将土地挂靠其名下以逃避赋税。

每亩仅需向徐家缴纳二斗粮,市价约一钱银子。

而朝廷原额为五斗粮,约二钱五分,仅此一项每年可额外获利二十四万两。

松江作为 “衣被天下” 的棉纺织中心,徐阶家族涉足高端产品生产。

普通棉布每匹售价一钱五分,而徐家生产的 “云布” 每匹售价三两,贡品 “三绫布” 更达百两。

其家族每一百台织机,每日产布两百匹,年销售额可达二十几万两,净利润约十五万两。

此外,徐家通过控制染坊、牙行,进一步垄断产业链,利润率可提升至 50% 以上。

徐阶家族在松江、苏州等地开设数二十几家典当行,本金规模达几十万两。

但实际操作中,典当行通过 “轻出重入”(入库时压低估值,赎回时抬高利息)和 “折色取利”(强制以高价折算实物),利润率可达30%-50%。

此外,典当行常接受田产、房产抵押,间接扩大土地兼并规模。

徐阶虽致仕,但通过门生故吏网络维持影响力。

万历年间江南士绅阶层,占田比例达42%,而徐阶家族作为典型代表,其资产规模已远超 “富可敌国” ,总资产达到了五百多万两的规模。

这种模式最终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阶层集中,加剧贫富分化。

正如海瑞在《督抚条约》中痛陈:“松江府钱粮,半入权门。”

到崇祯朝时,最为显赫的,当属海商郑芝龙的商业帝国。

他们垄断了整个东亚的海上贸易,每年的收入高达千万两,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整个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总和。

还有富的流油的藩王,李自成等起义军在福王朱常洵,蜀王朱至澍,楚王朱华奎,这三个藩王,就抄出了,一千七百万的资产。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从官员富商那里,抄出了七千万两白银的巨款。

他们凭借着血缘关系和权力网络,将本应公平分担的赋税全部推卸给了最底层的民众。

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些起早贪黑的小商贩,那些挥汗如雨的工匠,却要承受着本不属于他们这个阶层的沉重负担。

第二天一早,陈阳就带着赵二虎前往房牙所,购买店铺。

来到房牙所,一位年纪稍长的牙人张掌柜热情地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二位爷,是要租房还是买房?”

陈阳点头,说明了想要一间临街铺面的需求。

张掌柜略一沉吟,说道:“如今战乱频繁,偏关城租金和房价都跌了一半。”

陈阳心中暗喜,面上不动声色,问道:“哦?不知是何价格?”

张掌柜引着二人来到一处卷宗前,指着上面记载的一处铺面说道:“这间临街铺面十开间,带三十几个房间,前铺后院,铺面得有 1 亩 5 分(一千平方米);中院和后院各约 1 亩 2 分(八百平米)。加一块儿总共就是 3 亩 9 分的样子(两千六百多平方米)。“

”月租十两白银,购买的话,要八百两白银。”

陈阳仔细查看了一些细节,心中满意,便表示,直接购买房子。

办理手续的速度很快。

房牙所里还有其他几个办事的小吏和等待的客户,此刻也都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看到张掌柜前倨后恭,再看到桌上那摊开的、耀眼的银锭,纷纷投来惊讶和探究的目光。

低声的议论开始响起。

“嘶……八百两,眼都不眨一下就拿了?”

“哪家的公子?面生得很啊!”

“看穿着不像啊?”

手续办得出奇的顺利。

张掌柜几乎是跑着去了官府,又跑着回来,将所有盖好官印的契纸双手奉到陈阳面前。

陈阳接过契纸,看也没看便递给赵二虎收好。

……

当天,陈阳便带着三十多名手下入驻了这处新购的产业。

众人一起动手,洒扫庭除,清理积尘,原本有些荒败的院落很快变得整洁起来。

随后,陈阳指挥着众人将随行携带的货物一一搬入铺面,分类摆放。

接着,陈阳又吩咐人去城中寻最好的木匠,定制一块名为“兴隆百货商行”的牌匾。

这一切,都被左邻右舍以及偶尔路过的行人看在眼里。

原本闲置许久的十开间铺面突然有了人气,而且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精壮汉子,行动迅捷,纪律严明,本就引人注目。

再看到那不断搬入的、看似沉重的货物,以及定制牌匾的举动,人们更加好奇了。

“这新东家什么来头?人手不少啊!”

“你看那些人搬东西的样子,像是练家子……”

“兴隆百货商行?没听过这名号。看样子是要做大买卖?”

“兵荒马乱的,开这么大铺面,也不怕招风?”

各种猜测在街坊间流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