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 第33章 试产成功,扩产!月收入2000万?

海荣纺纱厂,厂长办公室。

“老板,气流纺生产线的试产效果很好。

5条生产线同时运转,配合工厂现有的织布机,每天工作14个小时,能够生产0.6万米牛仔布。

如果实行三班倒制度,并采取人歇机器不歇的生产方式。

在技术员的技术指导和协调、监管下,保质保量的推进生产。

到时候我们厂每天能够生产的牛仔布,预计能够达到1.1万米到1.2万米!

初步计算,单日产值将会达到15万左右,日毛利润接近3万。”

早在一周前,5条气流纺生产线就已经通过海运抵达香江。

而最近一周时间,在系统人才加班加点,大力协助之下,纺纱厂成功安装、调试好了生产线,正式开始试产。

经过一周的测试和调整,近期气流纺生产线的产能趋于稳定。

一些小毛病也被系统提供的技术员挑出来,并且想办法解决掉了。

纺纱厂就此步入气流纺时代,牛仔布也即将成为纺纱厂的主打产品。

然而,马龙对此却不是特别满意。

“剩下5条生产线什么时候能到?

之前不是说好了,年毛利润1500万吗?

现在每天还不到3万,属实少了点。

技术什么的我不管,我只看效益。

既然气流纺这生意能做,咱们厂得想办法扩产啊!”

马龙想着,都到快到一月底了,自己光靠盒饭生意,就赚了将近一千万。

如今手头又有钱了,既然纺纱厂这边也能赚钱,不妨继续掏钱买一批生产线,继续扩充产能,增加纺纱厂的盈利水平。

手下听马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笑着点头道:“老板,你说的是。

这次来,正要向你汇报呢!

如果剩下那5条气流纺生产线运到,到时候火力全开,咱们厂的织布机就不够用了。

现在可以提前准备起来,买二三十台喷气织机先备着。

喷气织机算是气流纺纱机的配套设备,也是新技术,比老式织布机生产效率高很多。

前几年捷克那边技术更新,喷气织机变得更加先进了。

咱们刚刚买过捷克的气流纺生产线,买一批喷气织机应该不难。

而且,喷气织机应该有现货,价格也不贵,二三十台大概也就两三百万。”

听手下这么说,马龙立刻吐槽道:“好家伙,二三百万,说的倒是轻巧。”

不过一想到,这是纺纱厂赚钱必备的,而接下来纺纱厂还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所以这钱没法省,只能痛快掏钱了。

“还有新的生产线,你们核算一下。

加上这喷气织机,一共多少钱?

算清楚了,到时候再来找我汇报。”

马龙摆出一副不差钱的架势。

手下看到马龙这副德行,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办公室。

等手下离开办公室,马龙也抽空给金融公司那边打了个电话,询问一下自己现在到底有多少余钱,可以用来购买新设备。

过了一阵子,只听到电话那头回答道:“老板,总计是237万。”

“啊?怎么才这么点钱?我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马龙得到回报,顿时吓了一跳。

如果不是直接打到了金融公司办公室,接电话的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才,马龙还以为自己的钱被人贪污了呢!

“上个月到这个月,公司进账了将近一千万吧?”

马龙继续追问,急切的想要弄清楚,剩下那七八百万的去向。

“老板,自从公司成立,公司所有流水超过了1200万。

但我必须要跟你讲清楚,你虽然赚的多,可花得也多。

你忘了,月初买了一家戏院。

买完了戏院还不止,戏院太老太破,你又找鸿兴建筑重新装修。

还有前阵子,一口气购买了23家商铺。

按你说是开糖水铺,你同样找咱们鸿兴建筑进行装修。

到了上周,你又开办了几家公司。

这些都花了你不少钱。

单个来看,花得不算特别多,加一起那就不少喽!”

听金融公司的手下这么汇报,马龙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月,我在不知不觉中就花了近千万啊?!”

回顾这个月的点点滴滴,马龙这才对“花钱如流水”,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算了,之前的事情就不追究了!你告诉我,公司什么时候能攒够1300万?”

马龙急着拿钱购买新设备,扩充纺纱厂的产能。

这也是刚刚对纺纱厂手下许下的承诺。

纺纱厂是能赚钱的,马龙自然不准备拖延时间。

生产设备早点买来,就能早点赚钱。

“老板,大概再过半个月时间,就能满足你的需求啦。

现在你旗下的公司太多,现金流却不稳定,短时间内无法精确计算。

只能按照上个月的情况,和各类公司大概的行情来推算。”

听到手下说,再过半个月,就能攒够钱,马龙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金融公司半个月就能攒一千多万,那一个月少说得有两千万喽?

一年下来,三亿恐怕都不止!

原来我的赚钱能力,已经这么恐怖了啊!”

按马龙所有生意的盈利能力推算,马龙旗下所有公司加一起,市值恐怕已经超过了王德挥的华茂置业。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马龙就做出了这样的成绩,获得了近10亿的身价!

“老板,大致上是这样的。

海盛社那边,安保公司、劳务公司,保险公司,你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50万左右。

刚刚创办的渔业公司,海鲜贸易公司,物流公司,预计收入是40万到80万。

已经盈利的餐饮公司,安保公司,纺纱厂,服装厂,戏院,下个月的收入预计超过1800万。

其他亏损的公司,一个月大概要支出30万。

总的来说,如果你没有其他操作的话,到了下个月底,公司账上会有2100万左右的现金。”

“原来如此。”

听手下这么分析,马龙才知道社团生意和自己的生意,分别能赚多少钱。

安保公司、劳务公司,保险公司,渔业公司,海鲜贸易公司,物流公司都是前阵子马龙为社团创办的新公司。

安保公司负责安置社团的骨干,主要是负责给沪圈老板看场子的。

也是因为场子不是海盛社的,所以一家场子,每个月也就几万块的收入,七八家场子加一起,这才三四十万而已。

而且,马龙只占安保公司4成股份,剩下的6成股份中,2成是马龙父亲的,其余4成是海盛社的元老和头目分。

劳务公司主要容纳海盛社的外围人士,也就是其他社团的蓝灯笼。

其实海盛社本身没必要办劳务公司,还是马龙为了满足系统的要求,容纳更多的合同工,这才特意开办的。

不过,有了之前新和联胜创办劳务公司的经验,马龙发现让手下安排一部分劳动力去其他公司、工厂上班,然后通过抽佣的方式,也能给劳务公司赚点小钱。

所以,开办劳务公司,不单单是马龙给人发钱。

劳务公司本身运营的好的话,反倒是能给马龙赚钱的,只是赚的不多罢了。

保险公司,主要就是马龙用来洗白会费的。这肯定是赚钱的。

保险公司每个月大概有三四十万收入。

社团元老和头目也清楚这一点,于是马龙父子也给他们让利,让他们以股东的方式,能够分一杯羹。

马龙只占保险公司7成股份,马龙父亲稍微少一点,只有1成,剩下的元老和头目占2成。

渔业、海鲜贸易、物流这三家公司,马龙占6成股份。

只不过,这三家公司刚刚创办没多久,到底能赚多少钱,马龙也不是很清楚。

马龙清楚的是,为了创办、经营这几家公司,已经投入了三百多万。

按照金融公司的手下计算,大概几个月就能回本。

不过现阶段还处于入不敷出的草创阶段。

至于马龙自己的生意,最赚钱的当然是盒饭生意啦!

现在每天的毛利润接近40万,而且盈利每天还在涨,下个月的毛利润肯定能超过1200万。

然后就是纺纱厂和制衣厂。

随着各种设备陆续到齐,工厂加班加点,火力全开,两个厂加一起,下个月恐怕能赚三四百万。

至于安保公司,这个月赚了几百万,下个月就没什么生意了。

剩下的,还有糖水铺子,冰室,大排档。

如今马龙旗下已经有六七十家店铺,一个月下来也就六七十万收入。

最后就是戏院,旺角的戏院已经重新开业,加上九龙塘的,两间戏院一个月能赚个十万块左右。

接下来还有三家老旧戏院还在装修,等装修好了,一个月收入肯定能超过20万。

不过,相比较马龙购买三家戏院花费的三百多万,再加上装修花费的六七十万。

这点盈利,自然是不够看的。

好在,之前已经把钱花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等待开花结果,金钱落袋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