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冰冷的银色手环和那把黄铜色的钥匙,并排躺在深蓝色的丝绒上,像一道摆在她面前的、残酷的选择题。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在手环上反射出刺眼的冷光,却照不进江浸月此刻冰冷的心底。
“随时可以回去……”她看着卡片上的字,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回去?回到那个被他的人时刻“关照”着的公寓?还是回到那个已经被搬空、只剩下回忆和无力感的工作室旧址?这把钥匙,根本就不是自由的象征,而是他另一种形式的嘲讽和提醒——提醒她无论物理上在哪里,都逃不出他掌控的领域。
而那个手环……
她的指尖微微颤抖,悬在丝绒盒子上方,却迟迟不敢触碰那枚冰冷的金属。它设计得极其简洁流畅,甚至称得上优雅,但内侧那个小小的、黑色的“Y”字浮雕,却像一个小小的烙印,宣告着所有权。按下按钮,周屿或者他,会立刻出现?这听起来像是一种保护,一种极致的“体贴”,但对她而言,这更像一个最高级别的监控手环,一个她需要“自愿”佩戴的电子镣铐。一旦戴上,就意味着她主动放弃了一部分无形的边界,默许了他随时可以介入她的空间,回应她的“召唤”——无论那召唤是出于危险,还是出于……别的什么。
他把选择的权利看似交给了她,实则将她推入了一个更艰难的境地。选择钥匙,意味着默认了他的逻辑,承认了身体的移动不代表心灵的自由;选择手环,则是一种更直接的屈服,将自己置于他随时可见的“保护”之下。无论选哪个,都是输。
最终,她猛地合上了盒子,发出一声轻响,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个艰难的选择关在外面。她既没有拿起钥匙,也没有碰触手环,只是将那个丝绒盒子重新推回了抽屉最深处,眼不见为净。
但这并不意味着解脱。那个未做出的选择,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比直接的命令更让她感到窒息。
第二天上午九点,内部创意评审会准时开始。
会议室里坐满了寰宇集团文化板块的高管和核心团队成员,个个精英范十足,气氛严谨。江浸月坐在长桌的一侧,感觉自己像个被围观和评估的异类。
殷夜沉坐在主位,神情淡漠,听着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偶尔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主导着会议的节奏。他并没有刻意看向江浸月,但他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轮到讨论江浸月负责的核心项目时,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专业起来,阐述她的创意构想。然而,几位高管显然更看重市场数据和风险评估,提出了一些非常商业化、甚至有些平庸的修改建议,试图将她的作品打磨成更符合“市场爆款”公式的样子。
江浸月试图据理力争,维护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内核,但她一个人的声音在庞大的商业机器面前显得如此微弱。她感到一阵熟悉的无力感。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她几乎要妥协的时候,主位上的殷夜沉终于开口了。
他并没有看她,只是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数据很重要,但别忘了我们最初投资这个项目的初衷。”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绝对的权威,瞬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我们要的不是另一个流水线上的复制品,而是要打造一个具有独特审美和文化穿透力的标杆。”
他目光扫过刚才提出最激进商业化建议的那位高管,眼神微冷:“削弱内核去迎合,是最短视的行为。真正的领先,是引导市场,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他的话,几乎完美复刻了昨天视频会议上维护她时的观点,但此刻在内部会议上说出来,更具分量,也更直接地打压了那些商业化的声音。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竟然开始就江浸月提案中几个非常细节的艺术处理方式进行了点评。他的见解之专业、眼光之毒辣,甚至超越了许多资深艺术指导,精准地指出了她设计中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潜力和可以深挖的情感层次。
他不仅仅是在维护她,更是在……提升她。用他强大的洞察力和资源,将她的创作托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会议室里的高管们面面相觑,再无人敢质疑。殷总的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
江浸月坐在那里,心情复杂到了极点。她应该感激吗?感激他再次维护了她的创作?但这一切的困境和压力又都是他带来的。她痛恨他这种打一巴掌(强行搬迁、精神施压)又给一颗甜枣(专业维护、资源支持)的方式,这让她内心的恨意和那丝不该有的、被理解的悸动疯狂交织,几乎要将她撕裂。
他总是在她最无助、最抗拒的时候,展现出他可怕的控制力;又在她最坚持、最看重的地方,给予她最精准的支持和理解。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极致体验,让她对他又怕又恨,却又无法控制地产生一种致命的沉迷和依赖感。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已经彻底被他掌控,随着他的一举一动而起起伏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