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方面准备使用传送带将122毫米榴弹炮运输到异世界。
使用的方法是,先在异世界和蓝星各准备一条传送带。
传送带由多个独立的小型传送带拼接而成。
随后在空间门打开的第一时间,蓝星那边将传送带推进空间门和异世界的传送带实行连接,然后将拆散的122毫米榴弹炮通过传送带运输到异世界。
异世界这边则通过传送带将榴弹炮部件运输到尽头的板车上面,再将火炮部件运输到位之后,由板车立刻拉着部件离开,换下一辆板车承载新的火炮部件。
像此次运输过来的83式122毫米榴弹炮,总重量为2.7吨。
宽度和高度超过了空间门能承受的极限,要运输到异世界,只能将火炮拆散,然后将各部件分散进行运输。
华国将83式122毫米榴弹炮拆散之后,放在传送带上面,运输到异世界。
比起由全地形车直接拉拽着火炮部件进行运输,这种以传送带进行运输的方式更加快速有效。
榴弹炮所需要的炮弹同样放置在传送带上面进行运输。
为了在五分钟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运输火炮和弹药,83式122毫米榴弹炮除了必要部件,其他部件尽可能的减少。
比如说83式122毫米榴弹炮,原先是有炮盾的,但是考虑到异世界魔族目前尚未表现出超远程攻击能力,因此不带炮盾,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运输。
随着一件件被拆散的火炮部件通过传送带抵达异世界。
华国方面迅速将这些运输过来的火炮部件进行搬运。
得益于传送带的不间断运输,在短短三分钟时间里,华国就通过传送带向异世界运输了九门83式122毫米榴弹炮。
相当于一个炮兵连的火炮数量。
剩余的两分钟时间里,华国方面则尽可能的使用传送带进行弹药物资运输。
一箱箱炮弹,子弹,食品,药品等各种物资被放置在传送带上,以极快速度运输向异世界。
整条传送带上面被各种物资的箱子堆放的满满当当。
要不是这些传送带进行过特别加工,恐怕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重量。
这样子的运输一直持续到空间门关闭的前一秒都没有结束。
当五分钟一到空间门再次消失,直接将一部分传送切割损坏。
而借助这五分钟时间里使用传送带,异世界的华**队得到了九门122毫米榴弹炮以及超过800发炮弹。
而早就已经抵达异世界的炮兵部队,迅速开始将这九门122毫米榴弹炮进行组装。
虽说此次抵达异世界的火炮是比较老旧的牵引式火炮。
但是华国方面认为,哪怕是83式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也足够应对魔族了。
之所以要在已经有大量的120毫米迫榴炮的情况下,依然要使用口径相近的122毫米榴弹炮,是因为迫榴炮的射程太短了。
83式122毫米榴弹炮,虽说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炮了,但是其使用普通炮弹的时候,射程依然可以高达15公里以上。
而迫榴炮的射程一般只有122毫米榴弹炮的一半左右,而且,其精度还比122毫米榴弹炮更差。
对在异世界作战对于华**队来说,射程和精度都是很重要的。
射程远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炮火轰击,毕竟在异世界,华国目前没有空军,现有的炮兵规模又不算特别大,想要对敌方造成大量杀伤,尽可能延长炮火覆盖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而对精度要求高,自然也是因为炮弹数量不足。
空间门持续时间太短了,五分钟时间能运输到异世界的弹药数量实在有限。
就好像这次运输来了800发122毫毫米榴弹炮炮弹。
可这800发炮弹分配到九门火炮上,每门火炮连90发都分不到。
122毫米榴弹炮,一分钟射速可以高达八发。
也就是说,如果面对高强度作战,800发炮弹能够进行的作战时间不过才十分钟多一些而已。
迫榴炮面临的困境同样是如此。
补给窗口时间过短,运载能力有限,炮弹供应量稀少,哪怕华国已经尽可能的囤积炮弹了,但是应对一场高强度的作战,现有的弹药储备依然显得严重不足。
因此,追求精度以求最大杀伤效果,便成为了缓解炮弹不足的关键方法。
……
华国驻地北面,70公里处。
此地原先是另外一位领主的驻地,不过在魔族入侵之后,这位领主抛弃了领地和领民,只带着少数人员和这些年搜刮的财富跑到了诺德城。
当魔族抵达此地时,根本就没有遭到任何抵抗。
而此时,原先作为人类领主居住的城堡,成为了魔族的盘踞之地。
从空中看下去,以领主城堡为核心,方圆十几公里内黑压压的都是魔族。
魔族主力在解决珈兰帝国西部边境的30万精锐边防军之后,开始陆续调转兵锋向东,准备攻城掠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