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成了草原上一些匈奴部落的噩梦。
关羽、黄忠、许褚三员猛将,率领着汉军与归附的异族骑兵。
在呼延豹和阿古拉这些“匈奸”的指引下,专门挑那些分散的、投降匈奴家属的、依附于于罗夫但又不那么核心的中小部落下手。
这些部落大多实力不强,且对匈奴高层的忠诚度本就不高,底层牧民更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面对装备“马上三宝”、士气如虹的刘备军,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
往往是汉军铁骑如旋风般卷过,战斗便已结束。
“下一个目标,‘狼崽’部,距离此地约五十里,约有三千帐,平日里没少跟着于罗夫南下作恶!”阿古拉指着地图。
自从跟了沈潇和关羽,他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变得有意义起来,尤其是亲手手刃那些曾经欺压过自己和汉人的匈奴贵族,那种快感难以言喻。
沈潇看着地图,这半个月,他们一路横推。
“还是老规矩,”沈潇开口“黄将军、许将军各率三千精骑,从两翼包抄,断其后路。
关二哥率中军主力,正面碾压。呼延豹、阿古拉,你们的辅兵负责清剿残敌,驱赶牛羊。”
“得令!”众将轰然应诺。
如今的刘备军骑兵,今非昔比。
雁门关,程昱、廖化、王凌三人直接开启爆肝模式,带着工匠营日夜赶工,将送回去的战马一批批装配好“马上三宝”,然后由押送俘虏和物资的士卒轮换着再送回前线。
如此循环往复,半个月下来,关羽、沈潇麾下的一万六千多骑兵,几乎都实现一人三马的豪华配置!
马力充足,机动性、突击力都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轰隆隆——”
马蹄卷起的烟尘再次遮蔽草原的天空。“狼崽”部落的匈奴人还在悠闲地放牧,便被突如其来的大军吓破了胆。
“汉狗来了!汉狗来了!”凄厉的呼喊声在部落中响起。
然而,一切都太晚。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如同死神的镰刀,每一次挥舞都带走数条性命。黄忠的箭矢精准而致命,许褚的大刀更是沾满了血腥。
战斗很快结束。
沈潇骑在马上,看着那些跪地投降的匈奴人,挥挥手。
呼延豹立刻上前,用匈奴语大声呵斥,将“悔过书”的规矩又重复一遍。
“凡是部落头人、贵族,平日里作恶多端的,一律由你们亲手处决!愿意悔过,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可活!冥顽不灵者,杀无赦!”
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些匈奴青壮还想反抗,但看到周围虎视眈眈的汉军骑兵,以及那些已经杀红眼的“匈奸”同胞,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鲜血再次染红草地。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匈奴贵族,在族人的刀下哀嚎着死去。
沈潇心中毫无波澜。乱世用重典,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半个月的时间,他们连续扫荡了十三个匈奴中小型部落。
这半个月来的连续征伐,成果之丰硕,远超众人预料。
当初步的统计结果汇总到沈潇手中时,即便是他,也为那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而心潮澎湃。
以战养战。
这四个字,如今是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眼前。
清点下来,各项缴获与解救人员的数目,令人咋舌:
其一,人员俘获与解救。
俘虏的匈奴人口,总计高达四万零一百八十八名。
这些匈奴人中,被各部指认出的部落贵族、以及平日里跟着于罗夫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头目,共计三千四百五十四人。
这些人,按照沈潇定下的规矩,已悉数由那些愿意“悔过”的匈奴人亲自动手,当众砍杀。
余下的匈奴降俘中,有两万三千四百四十二人选择了签署“悔过书”。
他们唾骂了曾经的贵族,表达了与过去彻底切割的意愿。
这其中,妇女便占去了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五名。
她们中的许多人,是为怀中的幼儿,或是为腹中的胎儿,选择低头。
剩下的,还有一万一千五百七十八名不愿写悔过书,也不愿对同族贵族动刀的所谓“硬骨头”。
沈潇也没客气。
在处决几个带头闹事的刺头后,剩下的全部打上了屈辱的奴隶烙印。
他们将被押送回雁门关,交给程昱先生。
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苦役,在矿山、在修路的工地上,耗尽他们最后的气力。
沈潇还特意从那些签署“悔过书”的匈奴人中,挑选出了一百三十四名最为“积极”、也最为熟悉周边情况的,充作“匈奸”。
这些人将负责管理其他俘虏,并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充当向导,甚至是炮灰。
异族奴隶八千五百四十四人,青壮五千一百二十二人,妇女三千四百二十二人。
而更让汉军将士们热血沸腾的,是解救出的汉人同胞。
足足九千三百二十七名!
成年男子,三千一百五十人,他们大多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