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九月初,秋意渐浓,天气也凉爽了不少。一支约莫五千人的残兵败将,衣甲不整,形容枯槁,出现在兖州地界。为首的少年,正是从蒲津侥幸逃脱的司马懿。
曹操在东郡治所,听闻司马懿率残部来投,眉头微微皱起。
“哦?司马家的那个小子来了?”曹操坐在主位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案几,“听闻此子在河内可是掀起了好大的风浪啊。”
荀彧在一旁出声道:“主公,司马懿此子,心机深沉,手段狠辣,非池中之物。如今他走投无路,来投我军,不得不防其异心。”众人亦是点头附和。
最终,曹操还是决定接见司马懿。并未许以任何实质性的官职或重任,仅仅是将其与部众暂时安置在东郡城外一处偏僻营地,拨给些许粮草,名为收留,实则观察与控制。
司马懿何等聪明,岂能不明白曹操的猜忌与提防。如今寄人篱下,只有隐忍不发。
而在蒲津大营,刘备与沈潇等人则在紧锣密鼓地处理着战后的各项事宜。忆苦思甜大会的成功,使得军心空前凝聚,将士们士气高昂,但要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还需要大量的细致工作和持续的投入。
议事堂内,刘备看着堂下诸将。
“先生,奉孝,”刘备转向沈潇与郭嘉,“军队整编与部署已初见成效,将士用命,民心归附,接下来,还有何要务需立即办理?我们可不能有丝毫懈怠。”
沈潇从宽大的袖袍中摸出一张画着些奇怪符号的草图,正是并州雁门郡周边的简易地图,上面还用朱砂标记了几个点。
“主公,咱们的骑兵,特别是新收编的那些匈奴骑兵和那些重获自由的各族勇士,虽然个个马术精湛,勇猛有余,但与我军的协同作战,以及对军令的理解执行,尚需时日磨合。”
他指着地图上的雁门关附近的一片区域:“我建议,将我军所有骑兵,以五千人为一批,轮流调往雁门关外,与那些时不时前来骚扰边境的匈奴残部、鲜卑游骑进行实战对抗。让他们真刀真枪地干几仗。”
“哦?轮换操练?以战代练?”刘备立刻来了兴趣。
“正是!”沈潇肯定地点头,“一来,可以让他们尽快熟悉真实的战场环境,保持战斗的血性。”
“二来,也能让我军将士,尤其是那些没怎么和异族骑兵交过手的汉家儿郎,亲身体验与异族骑兵作战的特点,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来,雁门关乃我大汉北疆门户,如此轮换驻防,亦可大大加强雁门防务,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之辈。”
“四来,把我们手上匈奴的家眷弄回来。”
“这样‘以战代练’,还能顺便缴获些牛羊马匹什么的,补贴军用,改善伙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啊!”
郭嘉抚掌赞道:“沈先生此计甚妙!实战是最好的老师,如此反复锤炼,我军骑兵的战力,必能再上层楼,成为真正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骑兵!”
刘备当即拍板:“好!就依先生之言!此事便由云长、翼德、仲康、汉升、几位将军轮流负责,挑选精干将校带队,务必确保将士安全的前提下,达到练兵效果!缴获的牛用着耕田,羊,优先供应一线将士!”
张飞咧嘴一笑:“大哥放心!这活儿俺老张喜欢!保证把那些匈奴崽子打得哭爹喊娘,顺便给兄弟们多弄点肉吃!”
沈潇又补充道:“主公,还有一事,至关重要,需得反复强调。”
“咱们那‘马上三宝’——马镫、新式马鞍、马蹄铁,如今已在我军骑兵中逐步推广。这三样东西,看似不起眼,却是我军骑兵战力远超他人的关键所在,乃是我军的独门秘技。”
“必须严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外传其形制与造法,相关制造工坊也要严加看管,所有核心工匠必须是绝对可靠的自己人,最好是签了死契,家小都在我们控制之下的。”
“这可是咱们的看家宝贝,一旦泄露出去,被敌人学了去,我军的优势就要大打折扣了!”
刘备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先生所言极是!此事关乎我军根本,绝不容有失!”
他当即下令,由许定将军亲自负责“马上三宝”相关工坊的守卫与保密事宜,并设立多重关卡,若有泄密者,无论何人,严惩不贷,株连三族!
安排好骑兵训练与“马上三宝”的保密事宜,沈潇脸上又露出一贯的“神棍”笑容。
“主公,我这几日闲来无事,夜观天象……呃,不对,是苦思冥想,又琢磨出几样或许能派上大用场的小玩意儿的‘理论’。只是还停留在想法阶段,能不能成,还得看天意和子扬先生的本事。”
“哦?先生又有何新奇想法?”刘备眼睛一亮,对于沈潇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他早已是深信不疑,并且充满期待。
沈潇嘿嘿一笑,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样,是关于‘炼钢’。如今我军所用兵器铠甲,多为百炼钢,虽然也算坚韧,但锻造过程耗时耗力,对工匠技艺要求极高,产量也迟迟上不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