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中的几个和高干走得最近的大户人家,赵家、张家、李家、孙家等,平日里锦衣玉食,此刻却如坐针毡。
他们收到了高干派人送来的密信。
信中许以重利,要他们充当内应,在半夜里放火制造混乱,引高干的军队入城。
很快下午四家带头把城里的所有大户们都聚在了一起。
“高使君说了,只要事成,太原还是我们的天下。”赵家的家主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可……万一高使君引匈奴人进城,匈奴人乱杀怎么办?”李家的家主有些犹豫,“那我们岂不是引狼入室,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糊涂!”张家家主厉声道,“高使君是袁公的外甥,岂会坐视匈奴人乱来?他只是借匈奴人的势罢了!”
“如今城中这帮泥腿子也敢骑到我们头上,若不除了郭淮那厮,打开城门,我们哪还有好日子过?”
几家平日里便与高干有所勾结,此刻更是利令智昏。
其中几家出言反对。
“高干此举,与卖国何异?我等汉士之后,岂能助纣为虐!”
“若匈奴人入城,我等家小妻女,焉能幸免?”
带头的那几家家主脸色一沉。
“敬酒不吃吃罚酒!”
赵家家主使了个眼色,早已埋伏在侧的家丁恶奴一拥而上。
几声闷哼,几点血光。
反对的声音戛然而止。
其余的大户吓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多言。
会议散后,以赵、张、李、孙几家为首的大户,各自回去秘密准备火油、引火之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泯灭了良心。
一部分参与了密会,却心怀忐忑的大户,暗中将这骇人的阴谋,分别告知了郭淮。
他们或许是害怕匈奴人,或许是尚存一丝对家园的眷恋。
郭淮听闻消息,勃然大怒。
“国难当头,竟有此等败类!”
他额头青筋暴跳,眼中杀机凛冽。
“这些士族,平日里鱼肉乡里,关键时刻还要卖主求荣!”
他强压怒火,立刻下令:“全城戒严!”
“任何人不得随处走动,违令者斩!”
随即,他亲自点起一队最为精锐可靠的民壮,按照那些告密者提供的名单。
将那些准备反叛的大户府邸,团团围住。
“砰!”
赵府的大门被撞开。
“郭淮!你……你想干什么!”赵家家主衣衫不整地冲出来,色厉内荏。
“干什么?”郭淮声音冰冷,“送你们这些国贼上路!”
厮杀声,在几个大院内同时响起。
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丁护院,哪里是同仇敌忾的民壮的对手。
不过半个时辰,反叛的几家大户及其核心家丁,尽数被诛。
鲜血染红了豪宅的青石板。
郭淮毫不停歇,立刻将那些暗中报信、尚有良知的大户召集起来。
“诸位深明大义,郭某佩服。”
“如今,还请诸位告知,与高干接头的暗号,以及城中还有哪些内应探子。”
这些大户早已被郭淮的雷霆手段吓破了胆,又见他并非滥杀之人,纷纷将所知一一吐露。
郭淮根据线索,迅速派人将城中潜藏的高干探子,也尽数搜捕斩杀。
他抹了把脸上的血污,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既然知道了暗号,高干想玩阴的,那我就陪他玩一把。”
“将计就计!”
夜色如墨,寒风萧瑟。
高干的营帐内,灯火通明。
他的心腹家将高武,正躬身听令。
“高武,你带五千精兵,趁夜潜入太原。”高干面色阴沉,“城内已有内应,他们会打出火把信号,把城门打开。”
“记住,入城之后,立刻控制城墙,制造混乱,接应大军入城!”
“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高武抱拳,脸上带着一丝狰狞。
他点齐五千兵马,悄无声息地摸向太原城。
大军在离城门三里外的一片小树林中潜伏了下来。
高武眯着眼睛,紧盯着漆黑的太原城墙。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子时将至。
太原城里突然亮起几处火光,还传来了喧嚣,而北面城墙之上,也亮起了一束火把。
火把先是向左转了三圈。
然后又向右转了三圈。
正是约定的暗号!
“看来城里的计划成功了!”高武心中一喜,低喝一声:“行动!”
五千士兵如同鬼魅般,迅速向城门处逼近。
“吱呀——”
沉重的城门,果然缓缓打开了一条缝隙。
“快!进去!”高武催促道。
士卒们鱼贯而入。
当约有三千人进入城内时,高武也按捺不住,带着亲兵策马跟进。
他一入城,便急忙下令:“快!派人去占领城墙!”
话音未落,城墙方向突然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
“啊!”
“有埋伏!”
(这自然是郭淮早已安排好的民壮,假装发出的呼喊,引诱高干军加速进城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