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司徒府。
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灯火通明的大殿,带着恐惧的喊道。
“报——!报!司徒大人!”
“西……西凉军,西凉军反了!”
“郭汜、李傕、樊稠……他们整合了所有兵马,足有……足有十七万大军!”
“正……正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朝长安杀来了!”
十七万!
这个数字,直接把王允吓了一跳。
大殿内也瞬间变得死寂。
刚才还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士族大臣们,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吓得苍白无比。
“胡言乱语!”
王允猛地一拍桌案,色厉内荏地吼道。
“一群乌合之众,一群败军之将,何来十七万之说!”
“定是你这厮看花了眼,在此妖言惑众!”
斥候吓得浑身发抖,却还是坚持道:“小人……小人不敢撒谎!是真的!旌旗蔽日,漫山遍野,全是人头啊!”
王允气得脸色发紫,环顾四周,看到一张张惊恐不安的脸。
就在这时,李儒之前埋下的种子,开始发芽。
太仆黄琬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杨彪说道:“此事……怕是真的。只是,那吕布……”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杨彪抚着胡须,眼中闪过忧虑:“是啊,吕布此人,勇则勇矣,却如豺狼,反复无常。如今城中传言,他因封赏之事对司徒公心怀怨恨……”
这些窃窃私语,传进王允的耳朵。
使得王允本就对吕“三姓家奴”的品性不屑一顾,如今更是猜忌万分。
如果把长安的城防大权,交到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武夫手上?
绝无可能!
王允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
“诸位不必惊慌!”
“一群流寇草贼罢了,为董贼报仇?不过是他们劫掠的借口!”
“本司徒,自有退敌之策!”
他看向殿下的新任后将军胡轸。
“胡轸将军!”
胡轸立刻出列,心中一阵狂喜,这是他表现的绝佳机会。
“末将在!”
“本司徒命你,率领本部兵马一万和士族私兵两万,即刻前去守城!”
王允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让他们知道,天威,不容侵犯!”
胡轸大声领命:“末将遵命!定不负司徒大人所托!”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闯进司徒府。
来人正是吕布。
他刚从府中过来,已经从自己的斥候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
“司徒大人!”吕布的声音洪亮,带着焦急,“西凉军非止数万,乃有十七万之众!兵锋正盛,绝不可轻敌!”
“胡轸将军三万人马,没有大将如何能守住城墙?”
王允正被众人质疑的目光看得心烦,吕布这番话,无异于当众打他的脸。
他端起酒爵,喝上一大口,酒意上涌,胆气也壮了三分。
他醉眼惺忪地瞥了吕布一眼,挥挥手,语气中充满轻蔑。
“一群土鸡瓦狗,纵有十万,又有何惧?”
“奉先,你是不是被董贼吓破了胆?连一群败军之将和一个黄毛丫头都怕?”
吕布被这句话噎得胸口发闷,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
吕布看着不可理喻的王允,看着周围那些附和着点头的士族大臣,只觉得一阵心寒。
这群人,满口仁义道德,满脑子却是权谋算计。
他们根本不懂战争!
他们也根本不在乎底下士兵的死活!
吕布张了张嘴,最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好,好!”
吕布怒极反笑,他转身,一言不发地向殿外走去。
王允看着吕布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莽夫!
还想教我做事?
他举起酒爵,对着殿中众人,意气风发地喊道:“接着奏乐,接着舞!”
“来!诸位,继续饮酒!待胡将军凯旋,我等再为他庆功!”
殿内,再次响起了丝竹之声。
与此同时。
长安城外,数十里处的一片隐秘山林之中。
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部队,正悄无声息地潜伏于此。
士卒们盔甲鲜明,刀枪雪亮,却鸦雀无声。
他们或坐或立,擦拭着兵器,目光沉静而坚毅,与长安城内的鸡飞狗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山岗之上,为首一人身形伟岸,双耳垂肩,正是星夜兼程赶来的刘备。
在他身边,站着一位精神矍铄的大将,手持一张大弓,正是黄忠。
另一侧,则是一个面如重枣,手持大刀的壮汉,正是周仓。
刘备遥望着长安的方向,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从怀中掏出沈潇写来的那封密信,又看了一遍,忍不住笑出了声。
“子明信上说,长安城里的金子都快成无主的了,让我速来捡拾。”
“我倒要看看,他给备准备了何等大礼!”
周仓急切的说道。
“主公,咱们啥时候动手?俺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