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90章 南国根基,打造最稳固的敌后堡垒

抢救古籍、守护文脉的行动,如同一场无声的春雨,浸润了“南岭火种”游击队与根据地百姓的心田。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保卫战,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凝聚。当乡亲们看到游击队为了保护那些他们或许看不懂、却知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而出生入死时,一种超越了单纯生存依赖的、更深层次的信任与认同,在军民之间牢牢建立起来。龙渊和罗队长都清晰地感受到,根据地的根基,正在变得更加厚实。

然而,严峻的敌我形势并未改变。日军的“铁帚”行动虽受挫,但并未停止,反而因其文化掠夺计划接连受挫而变得更加疯狂。他们调集更多兵力,加紧修建碉堡和封锁沟,企图用更严密的囚笼,将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区。

“不能总是被动应对,等着鬼子来扫荡,我们再想办法突围。”在一次核心会议上,龙渊指着地图上日益密集的敌军标记,语气坚定,“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根据地,真正建设成一个打不垮、拖不烂的坚固堡垒!让这里不仅是我们的藏身之所,更是我们能主动出击、支援周边、持久作战的根基!”

这个想法与罗队长以及游击队其他骨干的想法不谋而合。

经过连番苦战,大家都意识到,仅靠灵活的游击战术和龙渊、闹闹的超常能力,难以应对敌人这种依托绝对优势兵力、步步紧逼的堡垒战术。必须建立起自己稳固的后方。

一场轰轰烈烈的“南国堡垒”建设运动,在粤北群山之中悄然展开。

这一次,龙渊和闹闹的能力,被运用到了更基础、也更关乎长远发展的层面。

粮草先行,生态农业。

根据地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龙渊带着闹闹,开始在游击队控制的几个隐蔽山谷中,尝试进行“生态农业”改造。他让闹闹感知土壤的肥力与湿度,引导其将微弱的生机能量注入土地,改善贫瘠山地的土质。他利用闹闹对植物生长的促进能力,选择性地“催化”一些高产或耐旱的本地作物,如木薯、芋头以及一些特定品种的野菜,让它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能获得更好的收成。

同时,闹闹那驱避虫害的能力也被应用到田间。虽然没有大规模喷洒农药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在闹闹能量场覆盖的试验田里,作物遭受虫害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队员们和愿意参与的百姓,在龙渊的指导下,学着利用闹闹催生的一些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如除虫菊、鱼藤等)制作土农药,进一步保障作物生长。

悬壶济世,林间药圃。

药品的紧缺一直是游击队的心腹之患。龙渊与队里略懂草药的队员以及当地土郎中合作,由闹闹感知和辨识山林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引导其在小范围内优化生长。他们开辟了几处极其隐蔽的“林间药圃”,专门种植三七、金银花、板蓝根等常用的中草药。闹闹的存在,使得这些药材的生长周期缩短,药效似乎也有所增强。这使得游击队在处理伤员和应对常见疾病时,有了更稳定可靠的药材来源。

匠心巧手,隐蔽工坊。

为了解决武器维修和部分工具制造的问题,游击队在深山洞穴中建立了几个极其隐蔽的小型工坊。龙渊利用闹闹对物质结构的精细感知,协助铁匠出身的队员改进锻造工艺,甚至尝试从缴获的日军破烂装备中,“拆解”出还能使用的零件(闹闹可以做到无损分离)。他们还利用闹闹的能力,从特定岩石中“提取”微量的硝石、硫磺等物,土法配制黑火药,虽然产量有限,但关键时刻也能应急。

耳聪目明,自然预警。

闹闹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的能力,被发挥到了极致。龙渊引导闹闹,将感知网络与根据地周边的山川、林木、乃至鸟兽虫多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当有大队日军或陌生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时,闹闹能通过动植物的异常“反馈”(如鸟群的惊飞方向、兽类的躁动不安)提前感知,并通过与龙渊的精神链接发出预警。这套依托于自然的“生物雷达”系统,虽然无法像无线电那样传递精确情报,却提供了最基础、也最难被敌人干扰和发现的警戒屏障。

民心所向,无形壁垒。

最重要的根基,始终是人民。龙渊和罗队长深知,再坚固的工事,再神奇的能力,若没有群众的真心拥护,都是空中楼阁。他们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帮助百姓生产,保护他们免受日伪欺压,尤其是抢救古籍的行动,让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乡绅和读书人也开始倾向游击队。

陈教授在妥善安置好抢救出来的书籍后,也主动留了下来,利用自己的学识,在根据地内开办了简易的识字班和历史文化讲堂,不仅教队员们认字,更讲述华夏历史、民族英雄的故事,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这种精神层面的建设,使得根据地的凝聚力空前强大。

在这全方位的建设下,“南岭火种”的根据地悄然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仅是几处可以藏身的山洞和营地,而是一个拥有一定自给能力(粮食、药材)、初步军工维修能力、完善自然预警系统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战斗堡垒。龙渊和闹闹的能力,如同最神奇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将各种资源巧妙地整合、优化,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日军虽然能感觉到这片区域的抵抗力量越来越难缠,仿佛一拳打在浸水的棉絮上,无处着力,却又会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尖刺”所伤。他们发起的几次针对性清剿,要么被自然预警系统提前察觉,游击队从容转移;要么在迷宫般的山林和军民一体的信息网面前晕头转向,无功而返;即便偶尔找到一些废弃的营地或工坊,也早已人去楼空,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八嘎!这些土八路,怎么像地里的泥鳅一样,滑不留手!他们的粮食、药品从哪里来的?他们的消息为什么总是比我们快?!”一个参与扫荡的日军联队长 frustrated(沮丧)地咆哮,却得不到答案。

而“南岭火种”游击队,则依托着这座日益稳固的“南国堡垒”,不仅成功地生存下来,更开始具备了向外辐射影响力的能力。他们能够为路过或需要帮助的其他游击小队提供有限的补给和情报,能够更有效地配合东江纵队等兄弟部队的行动,真正成为了插在华南日占区腹地的一颗坚韧的钉子。

龙渊站在一处新建的、隐蔽在高耸竹林中的了望点上,俯瞰着脚下这片在战火中焕发出顽强生机的土地。炊烟在几处山谷中袅袅升起(采用了无烟灶技术),隐约能听到山林深处传来的操练声和陈教授讲课的声音。他轻轻抚摸着胸前的葫芦,感受着闹闹传递来的、与这片山川大地同频共振的平和而强大的力量。

“闹闹,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守护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根基。它不是毁天灭地的神通,而是让生命和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的力量。”

葫闹闹传递来一阵深沉而满足的意念,那只翠尾幼兽的虚影仿佛在他身边轻盈地跳跃了一下,尾尖划过的绿色光屑融入了这片它倾注了心血的南国山林之中。华南的“幽灵”,已然与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融为一体,他所打造的,是一座任何敌人都无法真正摧毁的、扎根于人心的最稳固堡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