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34章 名分之争与深潜危机

凌云那份精心炮制的《格物真源疏》,如同一位身披儒袍却怀揣机关巧器的说客,乘着快船,驶向了权力与传统的漩涡中心——北京紫禁城。他试图在儒家的话语体系内,为“科学”这头闯入瓷器店的巨象寻找一个合宜的座位,哪怕只是角落里的一个小凳。

然而,思想的碰撞远比战舰的对轰更为复杂难测。奏疏送达通政司,其内容便如同滴入沸油的冷水,瞬间在朝堂上下炸开了锅。

支持者,主要是那些已从南洋贸易、工矿建设中尝到甜头的勋贵、部分务实派官员以及悄然兴起的“格物派”年轻学子。他们引经据典(主要是《考工记》、《天工开物》等相对边缘的典籍),附和凌云“即物穷理”、“利国惠民”的说法,认为格物之学乃是“圣学之羽翼”,“能佐王化,实仓廪,强甲兵”,是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天津卫格物分苑的初步成效——几台改良后的蒸汽抽水机已开始试用于漕船维修码头,效率显着——成为他们最有力的实证。

反对者,则主要是以翰林院、都察院清流为代表的保守派文官。他们抨击凌云“曲解圣贤”、“以末技充正学”,认为格物之学“徒擅奇巧,惑乱人心”,若任其发展,必将导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他们紧紧抓住“格物分苑招收生徒不分良贱”这一点大做文章,视其为对士农工商等级秩序的严重挑战。更有甚者,翻出之前吕宋“役使土着”、“毁坏山林”的旧账,将凌云描绘成一个“苛虐百姓、罔顾仁政”的酷吏。

双方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唇枪舌剑,奏章如雪片般飞入内廷。朱棣端坐于龙椅之上,静听双方辩论,面色沉静如水,内心却波澜起伏。他欣赏凌云的能力和带来的实际利益,帝国的财政、军事实力因南洋体系而肉眼可见地增强,北征蒙古的后勤也因此受益。但另一方面,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深知意识形态对于维系统治的重要性。一个脱离儒家经典束缚、自成体系的知识和权力中心的出现,让他本能地感到警惕。尤其是凌云在奏疏中隐约流露出的,那种将“物理”置于“天理”之上的倾向,更让他心生不快。

这场“名分之争”暂时没有定论。朱棣采取了惯用的平衡手段,他下旨褒奖凌云“格物有功,利在社稷”,肯定了格物之学的实用性,但却对《格物真源疏》中关于思想本源的部分不置可否,也未明确给予格物之学与科举儒学同等的地位。同时,他默许了天津卫格物分苑的继续存在和有限扩张,却又暗中指示东厂,加强对分苑及与吕宋往来人员的监视。

这是一种典型的帝王心术:用其能,防其势。

当京城的**通过密信传回吕宋时,凌云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感到意外。他知道,思想的转变非一日之功,能争取到目前这种“不反对,有限支持”的局面,已是阶段性胜利。至少,格物之学有了在皇权默许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他将更多精力投向了迫在眉睫的南方威胁。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深渊应对特种舰队”的训练遭遇了真正的挑战。

李参将率领舰队,对之前发现异常信号的海域进行了一次主动的深潜探测。他们使用加装了额外防护钢缆和强光探照灯的重型潜水钟,试图近距离观察海底“殖装场”的情况。

下潜过程起初顺利,但当潜水钟接近那片依托海沟热泉建立的、如同噩梦般蠕动的“囊泡”森林时,异变陡生!

潜水钟外部安装的、由“御灵”项目提供的实验性灵能感应器(基于玄玑子的脑波模型制作,能探测特定频段的意识场波动)突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指针疯狂摆动,显示周围存在着极其强大而混乱的灵能场!

紧接着,声呐员听到了密集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刮擦声和撞击声。通过潜水钟的耐压玻璃窗,操作员惊恐地看到,无数之前未曾见过的、体型更小、形如放大了千百倍的海虱或蠕虫的变异体,从“囊泡”的缝隙中、从海底的沉积物里蜂拥而出!它们似乎对潜水钟散发出的微弱金属信号和生命气息极为敏感,疯狂地扑上来,用锋利的口器和附肢啃咬着潜水钟的外壳和钢缆!

更糟糕的是,一股强大的、带着冰冷恶意的精神波动,如同无形的潮水,穿透了海水和厚厚的金属舱壁,直接冲击着潜水钟内操作员的心神!

“啊!”操作员抱头惨叫,感觉仿佛有无数冰冷的针在刺穿他的大脑,各种混乱、暴戾的幻象在眼前闪现,几乎让他精神崩溃。通讯频道里瞬间充满了杂音和痛苦的嘶吼。

“紧急上浮!切断连接!快!”李参将在旗舰上接到报告,当机立断。

沉重的潜水钟被强行拉拽上浮,无数附着在上面的小型变异体被甩脱,但仍有一些死死咬住不放。当潜水钟最终被拉回甲板时,其外壳已是伤痕累累,布满了啃噬的痕迹和粘稠的、散发着恶臭的体液。舱内的操作员虽然生命无虞,但精神受到了严重冲击,需要长时间休养。

这次失败的深潜行动,代价沉重,但收获同样巨大。

第一,确认了“圣主”的灵能场不仅可以用于改造生物,还能直接进行精神攻击,这为未来的作战提出了全新的防御需求。

第二,发现了新型的、数量庞大、擅长集群攻击和小型目标破坏的小型变异体,它们很可能是“深渊军团”的“工兵”和“炮灰”。

第三,获取了近距离接触“殖装场”时记录的灵能场数据,这是“御灵”项目极其宝贵的研究样本。

玄玑子和陈默立刻对记录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那种精神攻击并非无序的噪音,而是一种特定频率的、强制的意识覆盖和干扰,意图瓦解目标的理智和自我认知。

“它试图……同化,”玄玑子面色凝重地总结,“将独立的意识,拉入它那混乱冰冷的集体意识场中。若非潜水钟隔绝了大部分能量,加上操作员心智坚定,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这一发现,“御灵”项目的方向再次微调,除了防御能量攻击,加强“心智防护”成为了新的重点。玄玑子开始尝试引导灵能场,在自身周围形成一种“清净”或“坚守”的心神屏障,抵御那种外来的意识入侵。

同时,针对那种小型变异体,陈默团队开始设计一种大范围的、近程防御武器——基于蒸汽或火药驱动,发射密集钢珠或破片的“霰弹炮”或“扫海弩”,准备安装在战舰的两舷和底层,用于清除靠近舰体的威胁。

京城的名分之争暂告一段落,但思想的鸿沟依然深不见底。

南方的深海危机却已迫在眉睫,新的敌人和攻击模式不断涌现。

凌云站在基地的了望塔上,手中拿着两份报告:一份是京城传来的、关于皇帝暧昧态度的密信;另一份是“深渊应对特种舰队”关于深潜遇袭的详细报告。

他深吸一口气,海风中似乎已经带来了南方深渊那冰冷、腥咸而充满恶意的气息。

“传令,‘龙威级’首舰的建造进度必须加快。”

“告诉玄玑子和陈默,我需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那种精神攻击的装备,哪怕是原型,也要尽快测试。”

“另外,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告南洋将士书》,我们要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在为何而战——不仅仅是为了帝国,更是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智与尊严,对抗那企图吞噬一切的深渊!”

战争的形态,正在从钢铁碰撞,向着意识与存在的层面深化。而黎明前的黑暗,似乎愈发浓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