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25章 余烬焕新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125章 余烬焕新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龙吟”舰队归航的景象,比之上一次远征归来,更加令人触目惊心。没有凯旋的喧嚣,只有死寂的沉重。“定远号”几乎是被另外两艘同样伤痕累累的“破浪2型”战舰半拖半拽地拉回吕宋港。巨大的舰体上千疮百孔,主炮塔歪斜,上层建筑一片焦黑,吃水线深深下沉,仿佛随时都会倾覆。跟随在其后的,仅有寥寥数艘同样布满创伤的“飞廉”驱逐舰,桅杆上悬挂的,是哀悼的白幡。

港口迎接的人群,陷入了巨大的悲恸与死寂。上一次,他们失去了许多袍泽;这一次,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半的南洋水师精华,以及无数最勇敢、最富经验的军官与士兵。张贲重伤昏迷,陈默身负多处灼伤与内伤,被抬下船时已气若游丝。出征时昂扬的“龙吟”,归来时只剩残破的“余烬”。

凌云是被人搀扶着走下“定远号”的。连日来的激战、巨大的精神压力与伤痛,让这位意志如铁的统帅也显得摇摇欲坠。但他拒绝了立刻去医治,而是强撑着,第一时间下令:“优先救治所有伤员,不惜一切代价!阵亡将士,统计名录,厚加抚恤,立碑永祀!”

整个吕宋基地,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压抑之中。哀乐代替了号角,白色成为了主色调。阵亡者的名字被一笔一划地刻上英烈碑,他们的家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抚恤和尊荣,但这并不能抵消失去亲人的痛苦。

朝堂之上,刚刚平息的波澜再次被掀起。弹劾凌云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南京,言辞比以往更加激烈。“丧师辱国”、“一意孤行”、“虚耗国帑至斯”的指责不绝于耳。甚至连之前支持凌云的淇国公丘福,在得知具体的损失数字后,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朱棣面对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和凌云那份字字泣血的请罪疏,再次陷入了艰难的权衡。

然而,就在这内外交困、仿佛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的至暗时刻,几缕微弱的“新生”之光,却开始在这沉重的“余烬”中,顽强地闪烁起来。

首先,是技术的突破。陈默在昏迷三日后醒来,不顾医官的劝阻,立刻要求见凌云。在病榻前,他用虚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向凌云汇报了此次强行逆向连接敌方能源核心的宝贵数据与感悟。

“大人……我们……我们可能错了……” 陈默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带着一种勘破迷雾的兴奋,“‘圣主’的能源,并非我们想象的纯粹物质转化……其核心深处,那被玄玑道长感应到的‘死寂之点’,更像是一种……时空曲率的锚点!他们在利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物理法则,直接从虚空……或者说,从某个高维层面‘抽取’能量!‘幽能结晶’更像是这种抽取过程的……催化剂或稳定器!”

这个推断,石破天惊!它解释了为何“圣主”的能源如此高效而恐怖,也解释了为何破坏其核心能引发如此剧烈的时空能量风暴(“波塞冬之怒”的殉爆)!

“这意味着,” 陈默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我们或许无法,也不必完全复制他们的道路。我们的‘电’,是基于此方天地的、我们能够理解和驾驭的规则!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将‘电’的力量,发挥到我们规则的极致!”

这次用生命换来的技术洞察,为“雷霆司”的研究指明了更加清晰、也更为现实的方向——不再好高骛远地试图理解“圣主”的黑箱科技,而是脚踏实地,将电磁理论和大明现有的工业基础结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能源与动力之路。

其次,是人员的蜕变。张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后,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但眼神却变得更加沉静和锐利。他躺在病床上,结合此次接舷跳帮的血战经验,开始系统地总结和编写特种作战手册,从小队渗透、目标爆破到情报刺探、心理对抗,将他毕生的战场智慧倾囊相授。他麾下那些经历了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侦缉营老兵,也成为了种子,开始将残酷实战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新兵。一支更加精锐、更加专业的特种力量,正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悄然成型。

甚至连玄玑子与静尘,也在这场关乎文明存亡的碰撞中有所感悟。玄玑子开始尝试将他对能量“气机”的感应,更加系统化,试图总结出一套能够辅助格物研究的“灵觉应用法门”。静尘则发现,经历过生死考验、心志坚定的将士,更容易接受并掌握他传授的静心法门,这些法门在稳定心神、抵抗干扰方面的作用,似乎比之前更加显着。

最后,是来自最高层的、意想不到的支持。在沉默了近一个月后,朱棣的旨意终于抵达吕宋。旨意中,皇帝严厉申饬了凌云的“冒进”与“巨大损失”,罚俸三年,并严令其“戴罪图功”。但紧接着,旨意话锋一转,肯定了其“阻魔酋裂海之图,存社稷一线之机”的功绩,并再次强调了对“格物强军”之路的支持,甚至额外拨付了一笔内帑,专门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和……支持‘雷霆司’的后续研究!

这道旨意,如同一阵及时雨,浇灭了朝中部分最激烈的攻讦之火,也给了凌云和残存的南洋体系一丝喘息之机。朱棣,这位雄才大略又深谙制衡之道的帝王,再次展现了他对凌云那复杂而坚定的信任——他用惩罚表明了态度,用支持指明了方向。

站在吕宋基地新落成的英烈祠前,望着那密密麻麻的牌位和下方燃烧的长明灯,凌云深深一躬。

余烬之中,新生萌发。

这新生,是技术的顿悟,是人员的蜕变,是意志的淬炼,也是那来自帝国中枢、虽经风雨却未曾断绝的信任。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那些虽然面带悲戚、眼神却更加坚定的将领、工匠和士兵们,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

“弟兄们的血,不会白流。”

“我们知道了对手的可怕,也更看清了自己的路。”

“雷霆已响,龙吟未绝。”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悲伤,不是抱怨,而是——把电点亮,把船造好,把兵练强!”

他抬起手,指向南方,目光穿越虚空,仿佛在与那隐藏的“圣主”进行着无声的宣战:

“等到下一次龙旗南指之日,我们要让这片大海记住,惊涛骇浪,因何而起!星辰日月,为谁而明!”

“余烬新生,其志愈坚!大明——”

“万胜!”

低沉而坚定的应和声,如同积蓄着力量的暗流,在吕宋上空回荡。悲伤化为了力量,绝望催生了希望。一场更加深入、更加彻底的革新与备战,在这片承载着血泪与梦想的土地上,再次拉开了序幕。最终的决战,仍在远方,但通往胜利的道路,已然在脚下,一步步向前延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