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78章 风起南洋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78章 风起南洋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龙江船厂及海军造船总局的规模再次扩大,工匠人数突破万人。在凌云的亲自督导下,天工院集中力量,针对远洋作战的需求,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冲刺。

1. 动力革命——螺旋桨的曙光: 明轮效率低、易受损的缺点在“破浪”行动中暴露无遗。凌云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螺旋桨研制小组”。他们从平板电脑中残存的流体力学知识(电量已如风中残烛)和鱼类尾鳍获得灵感,开始设计并试验不同形状、不同角度的螺旋桨叶片。铸造大型、结构复杂的青铜螺旋桨是巨大的工艺挑战,失败品堆积如山,但进展已然可见。一台专门用于测试螺旋桨推进效率的水槽被建造出来,标志着船舶动力研究进入了更科学的阶段。

2. 铁甲雄心——从铆接到探索: 反射炉经过持续优化,终于能稳定生产出韧性显着提升的低碳钢。虽然距离理想的装甲钢还有差距,但已能用于建造更大、更坚固的舰体结构。凌云提出了全钢铁舰体的远景构想,并开始小规模试验水力铆接机,以提高连接强度和效率。对“四海商会”那块“秘银”的分析也取得突破,确认其中含有“钨”元素,为未来研发更高级的合金钢指明了方向。

3. 武备升级——速射与精准: 李三狗带领的火炮小组,在解决了后装炮闭锁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后,开始尝试定装弹药(将弹头、发射药、底火合为一体)的设计,这是提高射速的关键。同时,基于电报通信中积累的电磁知识,一种利用电磁铁击发的原型电击发装置也在实验室中诞生,虽然距离实用还很遥远,却代表了未来火炮控制的方向。测距仪、简易机械计算机(用于解算射击诸元)的概念也被提出,进入预研。

二、 舰队蓝图,远洋之基

基于技术进展,新一代战舰的设计提上日程。

1. “镇远”级巡洋舰: 这是凌云《制海三策》中“远洋侦查与破交力量”的具体化。设计指标明确:蒸汽动力为主,螺旋桨推进,航速需超越“海蛟级”,装备一定数量的中口径速射炮和新型燃烧弹,拥有较大的续航力。其定位是未来远洋舰队的眼睛和利齿,负责前出侦查、破交、以及保护关键航线。

2. “定远”级铁甲舰: 这是未来决战舰队的核心。设计更加激进:计划采用全钢或钢铁混合船体,关键部位敷设新型装甲钢,主炮为大口径后装线膛炮,力求在火力和防护上对已知和潜在的敌人形成压倒性优势。目前仍处于图纸和模型阶段,是技术集成的终极目标。

同时,海军官兵的培训体系也开始建立。在定海卫成立了“海军格物学堂”,不仅教授操船、炮术等传统技能,更增设了蒸汽机原理与维护、电报使用、基础测绘、甚至简单的南洋土着语言等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新式战舰和远洋作战的现代化军官与水兵。

马三宝掌控的东厂和部分锦衣卫精锐,如同触角般悄然伸向南洋。

伪装成商人、工匠、甚至逃亡者的密探,分批潜入吕宋、满剌加、苏门答腊等地。他们的任务极其危险:绘制精确海图、摸清“四海商会”及其盟友(包括西方番人)的据点分布、兵力配置、舰船特性、以及当地土王的态度。

情报开始零碎地传回:

· “四海商会”在吕宋北部建立了一个设施完善的秘密基地,有大型船坞和防御工事,其核心成员与当地部落首领关系密切。

· 确有多艘“红毛番”(指葡萄牙人)的夹板船出现在满剌加附近,船坚炮利,与“四海商会”有接触,但关系似乎并非铁板一块,存在利益分歧。

· 南洋诸国对大明和新兴的“四海商会-番人”联盟态度暧昧,既畏惧大明宗主国的威势,又贪图海上贸易的实利。

这是一盘复杂的三维棋局,涉及军事、经济、外交与情报。

基于情报,朱棣和凌云都意识到,单纯依靠武力征服南洋成本高昂且后患无穷。必须辅以灵活的外交手段。

朱棣采纳凌云建议,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1. 官方敕谕,重申宗主权: 向吕宋、苏禄、满剌加等南洋传统藩属国派出钦差,携带厚礼,重申大明对其的册封和保护,严厉申饬其不得与“四海商会”等“海盗”及“不明番人”勾结,否则“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这是威慑。

2. 特许贸易,利益捆绑: 由朝廷牵头,联合江南有实力的“海商”(经过严格审查),组建 “皇家南洋贸易公司” ,授予其与南洋诸国进行特定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贸易的特许权。承诺以其利润的一部分,反哺海军建设,并允许南洋诸国以优惠条件入股。这是怀柔与利益捆绑,旨在瓦解“四海商会”的经济基础,将南洋诸国拉回大明的贸易体系。

当大明的使臣船队带着皇帝的敕谕和贸易契约扬帆南下时,当“镇远”级巡洋舰的第一根龙骨在龙江船厂缓缓放下时,当密探关于西方番人舰船具体参数的第一份详细报告摆上凌云案头时……

所有人都明白,平静只是暂时的。

技术、舰队、情报、外交……所有的齿轮都在为一场必然到来的、超越历代王朝经验的远洋争霸而加速运转。

帝国的龙旗,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长江口飘扬。它的影子,正伴随着新式战舰的蓝图和外交使团的帆影,缓缓覆盖向那片富饶而充满未知的南洋海域。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真正的惊涛骇浪,正在远海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