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72章 惊涛立木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72章 惊涛立木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朝堂的质疑声浪和海上日益紧迫的威胁,让凌云意识到,低调研发已无法维系“定海”计划。他必须向皇帝,也向所有反对者,展示工业力量无可辩驳的潜力,哪怕这意味着要将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他向朱棣上了一道密奏,请求进行一次公开的“新材演武”与“大力验证”。地点就设在龙江船厂外围一片临江的开阔地。届时将公开展示反射炉出钢,并以一台经过特殊强化、代表了当前最高工艺水平的巨型蒸汽机,进行超负荷运转测试,直观展示其力量。

“陛下,空谈无益,事实胜于雄辩。”凌云在奏疏中写道,“臣请以铁与火,证‘格物’之道,亦证‘定海’之必行!”

朱棣沉吟再三。他明白这是一步险棋,成功则能压制所有非议,失败则凌云乃至整个天工院都可能万劫不复。但海上“四海商会”的猖獗和朝堂的聒噪也让他不胜其烦,他需要一剂猛药。

“准!”朱棣朱笔一挥,“朕,亲临观之!”

皇帝将亲临观演的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支持者摩拳擦掌,反对者冷嘲热讽,更多人则是好奇与观望。徐理等人更是暗中串联,准备在演武失败时,发动最猛烈的弹劾。

演武当日,龙江船厂外人头攒动。朱棣端坐于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中央,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外围则是被允许观礼的勋贵、士绅以及无数翘首以盼的百姓。

第一项,“新材演武”。

场地中央,那座由凌云亲自督造、外形古怪的小型反射炉正熊熊燃烧。炉膛内,铁料与石灰石等熔剂在高温下翻滚,炽白的火焰从炉口喷涌,热浪逼人。

李小柱亲自指挥着炉前作业,汗水刚渗出就被烤干。所有步骤都严格按照凌云制定的规程进行,气氛紧张得如同大战前夕。

“出钢!”随着一声高喊,堵住出钢口的泥塞被铁钎捅开!

刹那间,一道炽热耀眼、如同熔融黄金般的钢水洪流,从炉口奔涌而出,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耐火砂模中!钢水沸腾,溅起耀眼的火星,灼热的气流让远处观礼的人群都感到面部发烫。

与以往灰暗、夹杂杂质的生铁水不同,这次出炉的钢水,色泽更加明亮、纯净!

待钢锭稍微冷却,工匠们将其钳出,抬到测试区。郭衡上前,用标准尺测量其尺寸,并指挥工匠用重锤猛击!

“铛!”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但钢锭并未碎裂,只是微微变形!

接着,又进行了硬度测试(与标准件对磕)和韧性测试(反复弯折),其性能远超之前的“星火钢”,虽然仍不及理想状态,但已是质的飞跃!

“陛下,此新钢韧性提升五成,硬度亦有所增强!假以时日,必能锻造出足以抵御重炮的装甲!”凌云向朱棣禀报。

观礼台上,不少懂行的武将和工部官员纷纷点头,面露惊异。徐理等人则脸色阴沉,默不作声。

紧接着,第二项,也是更具视觉冲击力的 “大力验证” 开始。

场地一侧,一台被放大了近一倍、结构明显经过加强的巨型陆用蒸汽机(“定海”舰用机的陆地验证版)早已准备就绪。它连接着的,不是一个普通的飞轮,而是一个巨大的、缠绕着数十圈粗壮麻绳的卷扬机鼓轮。鼓轮的另一端,通过一组巨大的滑轮组,连接着江边一艘废弃的、重达数千料的旧漕船!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要直接用蒸汽机的力量,将那艘巨船拖拽上岸!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想法!

“点火!升压!”凌云亲自下达指令。

锅炉轰鸣,压力计的水银柱缓缓爬升。现场鸦雀无声,只有蒸汽机越来越响亮的喘息声和人们紧张的心跳声。

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李小柱深吸一口气,猛地推上了主汽阀的操纵杆!

“轰——!!!”

蒸汽机发出一声沉闷而恐怖的咆哮,巨大的飞轮开始疯狂旋转,通过传动机构,将力量传递到卷扬机鼓轮上!

“嘎吱吱——!”粗壮的麻绳瞬间绷紧,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那艘庞大的旧漕船,先是微微一颤,随即,在无数道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船底摩擦着岸边的泥石,发出巨大的噪音,竟真的被那股无形的、来自钢铁巨兽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坚定不移地拖离了水面,拉上了江岸!

蒸汽轰鸣,大地微颤,巨船在钢铁的力量下屈服!这景象,远比十篇雄辩的文章更具冲击力!

“神力!此真乃鬼神之力!”观礼的百姓中爆发出震天的惊呼,许多人甚至跪地叩拜。

朱棣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双手紧握栏杆,眼中闪烁着极度兴奋和震撼的光芒!他身边的武将们更是激动得难以自已,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舰队横行四海的模样。

徐理、周御史等人,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前这铁一般的事实,彻底粉碎了他们一切“虚耗国帑”、“华而不实”的指控!

演武圆满成功。

朱棣当场龙颜大悦,对凌云和天工院大加赞赏,并严厉申饬了那些此前不断弹劾的官员,直言“尔等迂腐之见,几误朕之大事!”,令徐理等人颜面扫地。

“定海”计划不仅得以保全,朱棣更当场下令,加大投入,并要求凌云尽快将新技术应用于实舰建造!

经此一役,凌云和“格物”之学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那台将巨船拖拽上岸的蒸汽机,仿佛一根无形的“立柱”,树立起了皇帝对工业化路线的绝对信任,也震慑了所有心怀叵测之徒。

然而,凌云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公开演武的成功,只是暂时压制了反对声音,解决了“生存”问题。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战场上可靠的战斗力。

反射炉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实现稳定生产;那台用于演示的蒸汽机是在极限状态下运行,寿命和可靠性存疑,必须尽快解决;“四海商会”在见识到大明的决心和技术潜力后,是否会采取更极端的行动?

演武的烟尘尚未散尽,凌云已经回到了龙江船厂的核心工坊。桌上铺着的是“扬威”舰的装甲布置图和改进型蒸汽机的分解图。

惊涛骇浪中,他勉强立住了脚跟。但前路,依旧是浩瀚无垠、暗藏凶险的未知海洋。真正的航程,现在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