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47章 铁轨初声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47章 铁轨初声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朱棣的鼎力支持,如同给天工院这台日益庞大的机器注入了高压蒸汽。资源的闸门打开,物料、匠户、乃至划拨的土地源源不断汇集而来。凌云深知这份信任背后是巨大的期望与更沉重的压力,他必须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堵住悠悠众口,也为后续更宏大的计划奠定基石。

他选择了两个方向作为突破口:一是相对隐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电报”预研;二是更具视觉冲击力、能直观展现工业力量的“铁路”实验段。

“电报”项目被置于“云枢阁”最深处,由凌云亲自指导几名精于算学和磁石研究的学徒进行。他们从最简单的伏打电堆(利用锌铜片和盐水产生电流)开始,摸索电的产生、传导和检测。用漆包线(以土法炼制的大漆绝缘)缠绕铁芯制作简易电磁铁,观察电流通断对磁性的控制;尝试用莱顿瓶储存电荷;设计各种形式的电键和检流器(最初只是观察电火花或小磁针的偏转)。实验室里常常弥漫着酸液和烧焦绝缘漆的气味,进展缓慢却扎实,为未来无声的战场信息传递埋下了种子。

而“铁路”计划,则高调得多。凌云选择了北平城西郊一片相对平坦、临近矿场和河流的荒地,规划了一条长约五里的环形实验线路。他要建造的,并非一蹴而就的蒸汽铁路,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示系统:先建“马拉铁路”。

消息传出,立刻引来了朝野上下好奇、怀疑甚至嘲讽的目光。用钢铁铺路?让马拉着车在铁条上跑?这听起来比能喷火吐雷的“火汽机”还要匪夷所思。周铎等人虽未直接反对(因有朱棣首肯),但私下里无不嗤之以鼻,等着看凌云劳民伤财的笑话。

凌云不为所动,亲自督造。第一步是炼出足够强度且长度可控的铁轨。他改进了坩埚炼钢法,采用模铸的方式,生产出截面为凸字形、长度约一丈的熟铁轨。铺设时,下面垫以夯实碎石作为道床,轨枕则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硬木。连接处采用鱼尾板和高强度铁螺栓紧固,力求平整牢固。

与此同时,天工院的木工和铁匠合作,打造了几辆特制的、车轮带有轮缘(卡在铁轨内侧防止脱轨)的平板车和客车车厢。车厢底部安装了凌云设计的简易转向架和弹簧减震系统,以提高平稳性。

整个工程动用了数百匠户和民夫,场面浩大。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水力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西郊一道奇特的风景。朱棣竟也微服来视察过一次,看着那两条笔直延伸向远方的铁轨,沉默良久,只问了一句:“此路成,果真能省力提速?”

“王爷,空口无凭,待路成试车之日,便知分晓。”凌云自信地回答。

秋去冬来,第一场小雪飘落之时,这条短短的五里实验铁路终于竣工。选定试车的日子,是一个难得的晴朗冬日。朱棣率领北平主要文武官员,包括周铎等人在内,齐集西郊铁路起点。周围更是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观看这“奇观”的军民百姓。

起点处,停放着三节装饰一新的车厢,车头位置则套着八匹最为神骏的健马。马夫有些紧张地握着缰绳,他们从未在如此光滑坚硬的“路”上赶过车。

凌云亲自检查了铁轨连接处和车辆状态,确认无误后,向朱棣禀报:“王爷,一切准备就绪,请试车!”

朱棣点了点头,带着几分好奇和期待,率先登上了为首的车厢。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觑,最终也怀着各种心思陆续上车。周铎在上车前,还特意用脚踩了踩冰冷的铁轨,脸上写满了怀疑。

“出发!”凌云一声令下。

马夫挥动长鞭,吆喝一声。八匹健马奋力向前——出乎所有人意料,车轮在铁轨上启动的阻力远比在普通土路上小得多!马车几乎没费什么劲就平稳地加速起来!

车轮碾压铁轨,发出 rhythmic(有节奏的)、清脆的“哐当、哐当”声,这声音对于古人来说,陌生而又充满力量感。车辆行驶得出乎意料的平稳,几乎没有寻常马车的颠簸之感,站在车厢里甚至可以悠闲地观赏窗外掠过的景色。

速度越来越快,风声在耳边呼啸。五里的距离,转瞬即至!当马车稳稳停在终点时,计时官报出的时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比同样距离在最佳官道上行驶,快了近一倍!而且拉车的马匹显然轻松许多,只是微微见汗。

朱棣走下马车,脸上难以抑制地露出惊叹之色。他亲自走到车旁,抚摸着那还带着速度余温的车轮和铁轨,又看了看气息均匀的马匹,良久,朗声大笑:“好!好一条铁轨!果真是省力提速!凌云,你又为孤献上一件神物!”

在场的文武官员,无论内心作何想法,此刻也无不被这铁的事实所震撼。周铎脸色变幻,最终也只能上前,干巴巴地说了句“凌先生巧思,令人叹服”。

围观的军民更是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和议论声。他们亲眼见证了奇迹!铁马(车厢)在铁路上奔跑,比真马在土路上还快还稳!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对“路”和“车”的认知。

“铁路”试车的成功,其影响是爆炸性的。它直观地展示了标准化、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比任何言辞都更有说服力。之前许多对天工院持怀疑态度的中间派,开始真正转变观念。连一些保守的匠户,也开始私下打听这“铁路子”的奥妙。

朱棣当场下令,以此实验段为基础,优先修建一条连接北平主要矿场和天工院的实用货运铁路,并开始规划通往重要边防要塞的线路可行性研究。一股兴修铁路的热潮,似乎即将在北平等地兴起。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暗藏。就在试车成功的当晚,马三宝秘密来见凌云,带来一个紧急情报:江南方面对“铁路”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其潜伏在北平的细作活动骤然频繁!而且,朝廷工部据说也收到了风声,正在紧急研讨对策,甚至有御史准备上本,弹劾朱棣“擅兴奇技,靡费无度,恐伤地脉,动摇国本”!

“凌先生,”马三宝阴柔的声音带着警示,“这铁轨之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地的麻雀,连南方的凤凰和朝廷的真龙,都被惊醒了。接下来,怕是不得安宁了。”

凌云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铁轨那有节奏的“哐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初声,既是工业文明降临的号角,也敲响了更激烈斗争的战鼓。他知道,天工院和他本人,已经被推到了时代浪潮的最尖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