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3章 行路难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13章 行路难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自行走之车”的目标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格物堂乃至整个天工院激起了滔天巨浪。惊愕、怀疑、兴奋、狂热……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化为一种破釜沉舟般的集体亢奋。

然而,理想炽热,现实却冰冷如铁。

凌云深知,直接攀登“蒸汽动力”的高峰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必须选择一个更现实、更符合当前技术水平的切入点——畜力之外的、相对持续稳定的自然力。风力不稳定,且难以控制方向;水力强大稳定,却受限于河流。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二者结合,并辅以机械储能的方向上。

他构想了一种“风力-水力-畜力”混合驱动的车辆:在顺风或临近河流时,利用风帆或小型水轮获取动力,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和重锤机构储存起来(类似古老的重力储能);在无风无水或需要更大牵引力时,释放储存的能量,并可临时套上牲畜辅助。这更像一个移动的、简化版的混合动力工作站,而非真正的“自动车”,但其技术复杂程度,已远超这个时代任何已知的机械装置。

草图初步绘就,所需的零件清单罗列出来,郭衡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凉气。

“精钢齿轮、高强度轴承、耐磨铜套、韧性极佳的复合木料、用于制作弹性部件的特种皮革……还有,用于储能的重锤和提升机构,这……这许多物料,闻所未闻!”郭衡拿着清单的手都在抖,“尤其是这轴承……要求内外圈光滑如镜,钢珠浑圆均匀,间隙极小……这如何做得出来?”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凌云的设计,几乎每一项都戳中了当前手工业技术的天花板,甚至远远超出。没有合格的轴承,传动效率低下,摩擦损耗惊人;没有高强度的齿轮,无法承受巨大扭力;没有合适的储能和释放机构,一切皆是空谈。

“所以,欲造此车,先攻其器。”凌云神色凝重,“我们需要更好的钢,更好的加工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分解难题,逐一攻克。”

他将庞大的项目分解成数个技术子项:炼钢、铸造、精密加工、传动、储能。每个子项又细分为更具体的技术难题。

然而,就在格物堂的学徒和工匠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挑战时,周铎那日的警告,开始化作实实在在的“釜底之薪”。

首先发难的是物料供应。以往虽也紧缺,但总能想办法挤出来。如今,送往天工院的铁料、焦炭、木料、皮革,数量锐减,质量更是断崖式下跌。送去检验的铁料,竟有七八成被斥为“不合格”而退回,理由是“不符旧制”。负责押运的军吏态度倨傲,言语间夹枪带棒,暗示天工院“要求刁钻,浪费军资”。

郭衡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甚至搬出马三宝和王爷的旨意,对方也只是阳奉阴违,拖拉推诿。没有合格的原料,一切技术改进都成了无源之水。

紧接着,人员也开始出现问题。几名在格物堂学习表现优异、被凌云寄予厚望的年轻工匠,突然被原属匠户营的管事以“人手不足,紧急任务”为由,强行调回,安排的却是最低等的粗活。那两名文人学徒,家中也莫名受到骚扰,父母惶恐,来信催促他们“安分守己,莫要行差踏错”。

流言蜚语更是如同瘟疫般扩散开来。 “听说了吗?格物堂那凌先生,其实是妖人,会用邪法催动机括!” “可不是!好好的匠户不去打铁,读什么书?分明是蛊惑人心!” “王爷是被他蒙蔽了!搞那些劳什子奇巧,耗费无数钱粮,却造不出几件像样的军械!” “周长史都发话了,说那地方不合规制,迟早要裁撤!”

这些话语如同毒蛇,悄无声地侵蚀着人心。天工院内,原本高昂的士气开始低落,一些工匠干活时变得犹豫迟疑,看凌云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复杂和疏离。格物堂的学徒外出时,甚至会遭到其他匠户的指点和嘲笑。

最大的打击来自于一次意外。一座正在试验改进炒钢工艺的新式炉窑,因使用的耐火砖质量低劣(被以次充好),在高温下突然崩塌,炉内铁水倾泻而出,虽未造成人员死亡,却烫伤了三名工匠,并彻底毁坏了炉体和一套昂贵的水力传动装置。

事故现场一片狼藉,黑烟滚滚,伤者的惨叫声和众人的惊叫声混杂在一起。

周铎的人如同闻到血腥味的秃鹫,第一时间赶到,不是救灾,而是勘察现场,记录“证据”。带队的吏员面无表情地对闻讯赶来的郭衡和凌云说道:“郭参军,凌先生,此等事故,伤亡匠户,损毁重器,皆因擅自改动古法、所用非人所致。周长史有令,请二位即刻具文说明情况,所有新式工坊,暂停作业,待查明缘由,分清责任后再议!”

暂停作业!这无异于对天工院的致命一击!

郭衡气得浑身发抖:“混账!分明是送来的耐火砖……”

“郭参军!”那吏员冷冷打断,“物料皆由尔等验收,白纸黑字画着押!如今出了事,便想推诿给上游?天下岂有此理!”

凌云一把拉住欲要争辩的郭衡,看着那吏员冰冷而得意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惶恐不安的工匠和学徒,还有那一片狼藉的事故现场,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升起,却被他死死压住。

他知道,这是周铎的组合拳。用劣质物料埋下隐患,一旦出事,便立刻借题发挥,一举将天工院和格物堂打入谷底。手段卑劣,却极其有效。

“好。我等自会具文陈述。”凌云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但天工院所务,乃王爷亲定。是否停工,需待王爷或马公公钧旨。”

那吏员没想到凌云如此强硬,脸色一变:“凌先生,莫要自误!”

“是否自误,不劳足下费心。”凌云不再看他,转身对郭衡道,“郭大人,先救治伤员,清理现场,损失如实记录。所有经过,一字不漏,写成文书,我与你一同去面见马公公!”

“可是王爷正在前线督战……”郭衡低声道。

“那就等!”凌云斩钉截铁,“但在王爷或马公公明确指令之前,天工院一应研究、试制,转入地下,规模减小,但绝不停顿!格物堂课程照旧!”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陡然提高,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之困,乃小人作祟,非我等之过,更非格物之道有误!越是想让我们停下,我们越要做出样子给他们看!自行走之车难造,我便先造能精准钻孔之器!造能打磨镜面之器!造能量千分之一寸之器!从最基础处做起,一点一滴,磨也要磨出一条路来!”

他的话语如同强心剂,注入众人几近绝望的心中。是啊,大车造不了,就先造工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吏员见凌云不仅不服软,反而要硬顶到底,脸色更加难看,冷哼一声:“既然如此,诸位好自为之!我们走!”

周铎的人悻悻离去。

天工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公开的、大型的试验被迫停止,物料供应几乎断绝。但一股压抑的、不屈的火焰却在暗中燃烧。

凌云将格物堂的学徒和核心工匠分成数个小组,利用手头极其有限的资源,转向更基础、更精细的技术攻关。

没有好钢,就想办法改进热处理工艺,提升现有普通铁料的性能。 没有加工工具,就自己动手制作更精密的锉刀、钻头、刮刀。 没有测量工具,就继续磨制合金丝,尝试制作更精确的卡尺、规板。

条件艰苦到了极致。 often 为了得到一小块合格的钢料,需要反复试验淬火回火的温度和时间;为了做一个光滑的轴承座,需要用最原始的刮刀手工刮削数日;为了得到一段均匀的弹簧,需要反复锻打淬火,失败无数次。

凌云和所有人吃住在一起, often 亲自上手操作。他的腿伤因为劳累和潮湿,疼痛加剧,但他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始终专注而坚定。

那个曾质疑过他的年轻铁匠学徒,如今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整日泡在改进热处理工艺上,脸上常常被熏得漆黑。 那两个文人学徒,则负责记录每一次试验的数据,在海量的失败中寻找着微弱的规律。

没有欢呼,没有捷报,只有日复一日的失败、总结、再尝试。 progress 缓慢得令人绝望。

期间,马三宝秘密来过一次,看到天工院转入地下的坚持,沉默良久,最后只留下了一句:“王爷已知晓,自有圣断。尔等……好生坚持。”并暗中调拨了一批他权限内能搞到的优质物料。

这点支持,如同雪中送炭,支撑着天工院不至于彻底崩溃。

就在这近乎窒息的压抑中,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一日,那名年轻铁匠学徒又一次满脸煤灰地从热处理工棚里冲出来,手里举着一小块其貌不扬、却闪烁着奇异银灰色光泽的钢块,激动得语无伦次:“先生!先生!成了!好像……好像成了!”

凌云接过那块钢片,入手沉甸,用手指弹击,声音清越悠长。他拿起一把新磨的锉刀用力锉刮,只留下极浅的痕迹。又将其固定在台钳上,用锤子猛击边缘,竟只有轻微卷曲,而未断裂!

韧性、硬度、强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衡!

“如何做到的?”凌云强压激动,急声问道。

“是……是炭!还有温度!”学徒激动地解释,“俺按您说的,记录了三百多次,发现用那种特定的硬木炭,在测温锥刚到软化点时猛火急烧,然后迅速夹出,用预热好的厚铁板夹住捶打,再快速淬入豆油而非水里……反复三次……就成了!”

这其中包含了碳元素渗透(渗碳)、快速冷却(淬火)、低温回火等一系列复杂的热处理原理,虽然学徒只能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过程,但其结果却是革命性的!

这小小的一块钢,其性能已远超这个时代所谓的“百炼钢”!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个负责制作精密钻头的小组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利用新热处理出的钢料制作钻头尖,又改进了钻床的夹持和导向机构,竟然在一次试验中,成功在一块硬木上钻出了一个孔壁光滑、偏差极小的深孔!

而负责测量的小组,在失败了无数次后,终于利用磨制的合金丝和巧妙的机械放大原理,制作出了一把粗糙但可用的、能够测量百分之一寸的“游标卡尺”雏形!

虽然距离造出“自行走之车”依旧遥远,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基础突破,其意义却无比重大!它们意味着,天工院正在从根本上,一点一滴地撬动着手工业时代的技术天花板!

格物堂内,灯火下。凌云拿着那块性能卓越的钢片,看着那精度提升的钻孔,抚摸着那粗糙的卡尺,良久不语。

周围,是学徒和工匠们疲惫却闪烁着希望光芒的眼睛。

“很好。”凌云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力量,“记住今日。记住我们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如何于绝境中求生。此等钢,便命名为‘星火钢’。此等尺,便命名为‘毫厘尺’。”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工棚的屋顶,望向无尽的夜空。

“星火虽微,终可燎原。毫厘虽小,积成千里。”

“路再难,走下去,便是了。”

冰冷的釜底之薪,未能熄灭火焰,反而催生出了更加坚韧、更加精纯的钢火。

行路虽难,但脚步,从未真正停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