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雪领着张玄德,沿着紫霄峰后山一条更为幽僻的石径,向着一处被浓密云雾笼罩的山谷走去。
越往里走,空气中的灵机越发浓郁,甚至能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如同实质般的灵气在周身流淌,吸入肺腑,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与观星崖那种浩瀚苍茫的气息不同,这里的灵气更加温和、纯净,带着一种滋养万物的勃勃生机。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眼前豁然开朗。
山谷深处,一片氤氲着乳白色灵雾的天然温泉池映入眼帘。
池水清澈见底,水底铺满了温润的玉石,池面上蒸腾着袅袅白气,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异香。
池边生长着几株形态奇特的灵草,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这里,便是终南山圣地之一的“蕴灵池”。
“便是此处了。”慕容雪停下脚步,对张玄德道,“池水蕴含千年地脉灵髓与多种珍稀灵药精华,有洗髓伐毛、固本培元、滋养神魂之奇效。你心神损耗过度,在此浸泡两个时辰,当可恢复大半。我在池外为你护法。”
张玄德感激地点了点头:“有劳使者。”
他褪去外袍,只着贴身衣物,小心翼翼地踏入池中。
池水温热,却不烫人,一股难以形容的舒泰感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他寻了一处池边光滑的玉石坐下,让温润的池水没过胸口,闭上双眼,放松身心。
刚一入定,他便感觉到无数细密而温和的灵气,如同拥有生命般,争先恐后地透过毛孔渗入体内。
这些灵气沿着经脉缓缓流淌,所过之处,连日奔波的疲惫、强行催动青铜片带来的暗伤、以及心神过度消耗的刺痛感,都在迅速被抚平、修复。
更奇妙的是,池水中似乎还蕴含着一股清凉安神的力量,直接滋养着他的神魂,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明状态。
在这种极致的宁静与滋养中,张玄德脑海中那些庞大而杂乱的传承信息,开始自动梳理、沉淀。
关于星晷的来历、节点的奥秘、上古守护者的使命……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心田,变得清晰而有序。
他仿佛看到了上古先民在观星崖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无上智慧沟通星辰、调节地脉的宏大景象;也明白了节点之力关乎天地气机流转,维系万物平衡的至关重要性;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何国师一脉的邪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那是在破坏天地自然的根本法则!
同时,他与怀中青铜片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和清晰。
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感受其共鸣,而是能够主动地、以心神去“阅读”它内部蕴含的古老信息。
他“看”到了这枚残片曾经的完整形态——那是一座庞大无比、沟通天地的星象仪器的核心部件,在一场毁天灭地的浩劫中破碎散落。
他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这残片深处那丝微弱的灵性,并非死物,而是一段沉睡的、属于上古守护者的意志碎片,它选择了他,或许正是因为他这穿越而来的、与众不同的灵魂特质。
“原来如此……”张玄德在心中默念,一种明悟感油然而生。他的穿越,并非偶然;他与青铜片的相遇,也非巧合。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早已注定的使命——重续断掉的传承,守护失衡的节点。
两个时辰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当张玄德再次睁开双眼时,只觉得浑身轻盈,神清气爽,之前的疲惫与伤痛一扫而空,体内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饱满和敏锐。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感知范围扩大了许多,对周围灵机的流动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蕴灵池的效果,果然神奇!
他起身走出水池,穿上衣物,只觉得整个人脱胎换骨一般。
守候在池外的慕容雪看到他,冰蓝色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讶异,微微颔首:“不错,恢复得比预想中更好。看来你与这蕴灵池颇有缘法。”
张玄德躬身行礼:“多谢使者护法,多谢真人恩典。”
“走吧,掌教师兄已在‘问道轩’等候。”慕容雪不再多言,转身引路。
问道轩位于紫霄峰另一侧,是一处更为清幽雅致的殿阁,乃是掌教玄诚真人平日清修与会客之所。
比起三清殿的庄严肃穆,这里更多了几分出尘与平和。
踏入轩内,只见玄诚真人正与千叶真人对坐品茗。
玄诚真人依旧是那副清癯平和的模样,气息渊深如海,见到张玄德进来,他放下茶盏,目光温和地看了过来。
“晚辈张玄德,拜见掌教真人,千叶真人。”张玄德连忙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坐吧。”玄诚真人微微一笑,声音醇和,让人如沐春风。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个蒲团。
张玄德依言坐下,心中有些忐忑,不知掌教召见所为何事。
玄诚真人打量了他片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蕴灵池一行,看来收获不小。心神稳固,灵台清明,已初具道基之象。千叶师弟已将观星崖之事详细告知于我,张小友临危受命,勇担重任,实属难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