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 第42章 张角得到 太平经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第42章 张角得到 太平经

作者:亲孺地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3:49

不久张角便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身处一片奇异的竹林之中。

“ 樊煊师兄,樊煊师兄...”张角叫道。

此时并没有回声,张角看着晨光熹微,穿透竹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这些竹子与他平日所见大不相同,竹节呈现出半透明的碧玉色泽,在光照下仿佛能窥见其中流动的生机。

微风拂过,竹叶相触发出的不是寻常的沙沙声,而是如风铃般清脆空灵的音律,声声入耳,沁人心脾。

张角缓缓站起身,发现自己正处于竹林中心的一小块空地上。

空地中央有一口古井,井边的石碑上镌刻着四行字迹:

“观竹非竹,听风非风。

见己非己,方见真途。”

字迹古朴苍劲,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玄妙。

张角抬起手臂,伸手轻抚碑文,指尖传来的不是石头的冰冷,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触感,仿佛这石碑有着生命一般。

张角走近古井,俯身望去。井水清澈见底,却深不可测。井壁生满了散发着幽幽荧光的青苔,将井水映照得如同星空般深邃。

此时更奇异的是,水中倒映的不是天空,而是点点繁星,仿佛这口井连接着另一个时空。

张角抬头看了看四周,这片竹林无边无际,竹子的排列看似杂乱无章,细观之下却暗合某种玄妙阵法。

这时阳光透过竹叶投下的光影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时间缓缓流转,如同一个巨大的日晷。

张角在一株特别粗壮的竹子前停下脚步。这株竹子的竹节间距均匀得不可思议,不似天然生成,倒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张角缓缓的伸出手轻触竹节,指尖所及之处,竹子竟发出轻微的共鸣声,如古琴弦动,清越悠扬。

随着这一声鸣响,整片竹林仿佛被唤醒,千万株竹子相继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汇成一曲没有旋律却和谐无比的天籁。

这乐声入耳,张角把往日的烦恼抛掷脑后,此时只觉的心神一片清明,往日修持中的诸多困惑竟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张角于是盘膝坐下,闭目凝神,任由竹音洗涤心灵。

渐渐地,张角忘却了自己为何会来到这片竹林,忘却了世间之中的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甚至忘却了“张角”这个身份的存在。在这一刻,他只是这片竹林中的一部分,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脉动。

当竹音渐渐平息,张角慢慢睁开双眼,发现竹林的光影已悄然变化。原本倾斜的晨光变得垂直,竹影缩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然而奇怪的是,张角并未感到饥饿或口渴,反而神清气爽,比在世间中静修一夜还要精神充沛。

“观竹非竹……”张角喃喃自语,重新审视身边的竹子。

这一次,他不再将它们视为普通的植物,而是尝试以心灵去感受它们的本质。

张角选了一株嫩竹,它的竹节尚未完全硬化,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

张角凝神静观,渐渐地,他仿佛能看透竹子的表象,直抵其本质。

在他的感知中,竹子不再是固体,而是流动的能量,是天地之气的凝聚与释放。

张角看到了阳光如何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看到了水分如何在竹节间输送生机,看到了竹子与大地、与空气、与周围万物的连接。

更奇妙的是,张角此时发觉自己的呼吸与竹子的生长节奏产生了某种共鸣。当他呼吸平稳深长时,竹子的生长似乎也会加速,当他心绪不宁时,竹子的生机也会随之波动。这片竹林仿佛一面镜子,如实反映着他的内心世界。

午后,一阵清风吹过竹林。张角便闭目倾听,不再将风声简单归类为“风”,而是尝试理解其中的信息。

风声中有竹叶的低语,有远山的回响,有空气的流动,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天地智慧。

“听风非风”,张角若有所悟。风声不仅是空气流动的声音,更是宇宙在诉说它的奥秘。每一种音调,每一个节奏,都在讲述大道的运行规律。

张角在竹林中缓步而行,脚步轻盈,生怕打扰这片净土的宁静。

他发觉竹林中的路径并非固定不变——当他心绪宁静时,前方会自然出现一条小径,当他心生杂念时,路径又会消失不见。

这让他明白,现在竹林中的道路不是预设的,而是根据行人的心境而变化。真正的道路,从来都在心中。

日落时分,竹林被染上一层金红。张角便回到古井边,再次凝视井水。

这次,他不再只看井水本身,而是观察水面如何映照天空,又如何被微风拂过产生涟漪。

井水中的倒影不断变化,就像人的心识,受外境影响而波动不止。但井水的本质从未改变——无论倒影如何变幻,水依然是水。

“见己非己”,张角沉思着这句话的深意。他看向井中自己的倒影,突然意识到这个倒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光线的把戏。

同样,平日里他所认为的“自我”,也不过是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

夜幕降临,竹林却没有陷入黑暗。那些白天看起来普通的竹子,在夜晚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整片竹林照亮。古井中的水也开始发光,井底的星星更加明亮,仿佛与夜空中的真实星辰相互呼应。

张角此时才想到樊煊师兄山洞里的那些会发光的玉石。

张角坐在井边,不再思考如何离开,而是全身心沉浸在这片神秘的竹境中。

他观竹,听风,省己,感受三者之间微妙的联系。

深夜,一种奇特的体验降临。

张角感到自己与竹林融为一体,他的呼吸就是竹林的呼吸,他的心跳就是竹林的生命节奏。在这种境界中,他明白了石碑上文字的深意。

“观竹非竹”——当人能看透竹子的表象,直抵其空性的本质,就能明白万物一体的真理。

“听风非风”——当人能超越声音的表象,聆听其中的智慧,就能理解宇宙运行的法则。

“见己非己”——当人能破除对“我”的执着,认识到“我”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方见真途”——只有达到前三重境界,才能看见真正的道路。而这道路,不是通向某个地方,而是通向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张角在古井边静坐许久,不再想这里是不是樊煊幻化的,也不再想外面世界的所有事情。

这期间,他不饮不食,却感觉精力充沛,仿佛从竹子中汲取了养分,从风中获得了能量,从井水中得到了智慧。

不知是何时的黎明,当初升的阳光再次洒满竹林,张角缓缓睁开双眼。眼前的竹林依旧,但在他眼中已完全不同——每一株竹子都是智慧的化身,每一片竹叶都记载着宇宙的奥秘,每一缕风都在传达着真理。

张角并不需要离开这片竹林,因为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归宿——那是心灵的安宁,是与道合一的境界。

张角用手折下一段竹枝,制成一支简单的竹笛,放在唇边轻轻吹奏。笛声清越空灵,与竹林的韵律完美融合。

他知道,自己将永远与这片竹境相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回归这份宁静与智慧。

竹叶在晨光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领悟。

张角微微一笑,明白樊煊幻化的竹林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个通向更高境界的起点。在这片神秘的竹境中,他找到了道,也找到了自己。

张角默默说道:

“人生如竹,中空而节节高升。”

“心境如风,无形而无处不在。”

“自性如井,澄明而映照万物。”

这便是张角从这片竹林中领悟到的人生至理。

就在此时樊煊出现在了这里,看着张角讲道:“ 师弟,这次考验已完成,非常好...”

张角并没有回话,看了看樊煊,又转身看了看这片奇妙的竹林,挥手之间,这片奇妙的竹林便消失在了竹海之中。

樊煊看到张角的心性如此厉害,竟然能够破掉自己的幻境,忽然大笑起来。

“张角,恐怕师兄我以后,不能为你幻化场景来考验了...”樊煊说道。

樊煊缓缓从手中拿出一本书籍,又对张角说道:“ 师弟,这本书是师父让我交给你,你好生修炼书中奥秘。”

张角接过此书看了看,嘴里念道:【太平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