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 > 第117章 容我稍作修改

第二天早晨,雨刚刚停歇,山峰间云雾缭绕,空气格外清新。在倚云峰的小阁外,万知春正手持春雷鞭,准备一展身手。

只见她轻抖手腕,春雷鞭如同一条紫电般在空中飞舞,鞭梢所过之处,雨珠还来不及落下,就被震成了一团团白雾。当她收鞭时,电光又如同被驯服的猛兽一般,迅速地缩回到鞭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姜明镜站在一旁的栏杆处,静静地看着万知春的表演。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说道:“万夫人,您这路鞭法真是精妙啊!借雷成势,威力惊人,然而更难得的是,您能够在瞬间将这股力量收煞,实在是厉害。我这里有一门自己所创的‘冰狼剑’,其特点是擅长突袭,但是在回环方面就有所欠缺了。我想与您交换一下您的奔雷拳和春雨鞭,以便相互参详,不知道是否可以呢?”

万知春收住鞭子,挑起眉毛,看着姜明镜,微笑着回答道:“交换?当然可以。不过,奔雷拳和春雨鞭一刚一柔,它们的心法完全不同。如果你强行练习,恐怕只会让两种功法相互冲突,对你自身造成伤害。”

正因如此,姜明镜才对这两样东西充满了好奇,想要借来一观。他面带微笑地说道:“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关联,若是能够相互借鉴,说不定就能拆解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来。”

万知春听后,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三日后的晨课时分,你到演武场来,我会把拳谱和鞭诀都交给你。不过丑话可说在前头,你若是能够自行融会贯通,那自然是你的本事;可若是你练废了经脉,可千万别来找我哭诉哦。”

站在一旁的沈怀秋手持折扇,轻轻摇动着,听到万知春的话后,他只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记得抄完之后要把原本还给我,那可是我们宗门的镇楼之物。”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三天就过去了。到了约定的日子,万知春亲自将两册旧卷交到了姜明镜的手中。这两本册子都显得有些破旧,其中奔雷拳谱稍微厚一些,不过也才不过十页而已;而春雨鞭诀则更薄,仅有七页,但上面却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雷纹和弧线,看起来颇为神秘。

姜明镜如获至宝,日夜不停地翻阅着这两本册子。他先是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牢记雷拳中“松-炸”的节奏,然后又找来一根树枝代替鞭子,模仿春雨鞭诀中“缠-弹”的轨迹。经过反复对比,他发现奔雷拳注重的是瞬间爆发的力量,而春雨鞭诀则更强调连绵不绝的劲道,两者之间似乎缺少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就在姜明镜埋头钻研的时候,沈怀秋已经摆好了丰盛的酒宴,并热情地拉着他一同饮酒。“文人哪有不喝酒的呢?来,再干一杯!”沈怀秋满脸醉意,含糊不清地说道。

酒宴结束后,姜明镜选择留宿在倚云峰的小阁中。夜幕降临,山间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伴随着阵阵松风,透过窗户吹进屋内。案几上,只有一盏青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旁边摆放着一本空白的册子,还有一截短鞭——这是万知春借给他把玩的“春雷柄”,鞭梢已经卸下,只剩下一条光秃秃的骨杆,上面的电纹在雨气的映衬下,偶尔会闪现出一丝幽光。

姜明镜凝视着这截短鞭,心中若有所思。他先在册子上写下“奔雷拳”三个字,然后又写下“春雨鞭”三个字,中间留下了一大片空白,仿佛面对着两张被拆散的阵图。

他深知,雷拳注重的是“震”,在出拳时,需要先让骨节放松,然后瞬间肌肉紧绷,爆发出如惊蛰般的劲力;而春雨鞭则更强调“润”,在挥舞时,腕臂要连贯运动,力量沿着弧线传递,先松后弹,犹如丝丝细雨穿透叶片。

这一刚一柔、一炸一缠的两种武功,表面上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它们在“松”与“骤”之间,存在着同一条缝隙,只有掌握了这个关键,才能将这两种武功融会贯通。

他阖眼,先舍招式,只留二字:松、骤。

雨声渐密,灯芯“啪”地爆花。姜明镜解衣,赤足立廊下,任雨丝击面。先练奔雷拳:骨节松开,肌肉骤紧,一拳出,臂内雷劲炸开,雨点被震成粉雾;再转春雨鞭意:腕松,指活,臂如柳条,同一雨雾被他反手缠回,绕臂成弧,似鞭无鞭,似拳非拳。两套劲路交替,雨幕里出现一条真空圆环,外炸内缠,互不干扰,却缺“连”。

他停住,思索:震与缠之间,须有一瞬“引”——把炸劲未竭的刹那,借松腕导入弧线,让雷火沿雨丝走,不耗,不散。

于是拆骨节:肩为轴,肘为簧,腕为梢;再拆时间:松——炸——引——缠,四拍成一小节,循环不息。他伸出两指,拈起廊边一枚青叶,雨珠滴落叶心,叶脉轻颤——正是“引”的时机。

指腕一送,雨珠被震成极细水线,随指弧穿出,“嗤”地一声,数丈外松针齐断,断口焦黑,却呈缠绕之形。姜明镜眼底亮起光:通了。

雨更密,他进屋,取之前找万知春借来的缝衣的细针——长不过两寸,软而韧。穿线太粗,他直接以雨丝为线,把针尾钻孔,引雨成丝,再穿落叶十余片,连成一条“雨丝叶鞭”。无柄,无骨,只凭指腕松紧,雨丝时实时虚,叶随势转。

小阁前,雨成帘。姜明镜闭目,松肩——炸劲走臂——雨丝骤紧——叶连成弧,一圈、两圈……第十圈时,雨丝与叶已分不清,只见一条淡青长鞭,在雨幕里游走,时而炸开白雾,时而缠成绿环,雷火在环心闪,却无水珠外溅。脚下青砖,被鞭梢点过,炸出指尖大的焦孔,孔边却又被雨丝润平,无裂痕。

一遍收势,他呼出的气与雨同温,指节微颤,却不是累,是悟后的余震。册子上,他落笔:

《雨雷引》

一、骨:肩松——肘骤——腕引——指缠

二、息:吸为炸,呼为引,一息四拍,循环不息

三、器:无器而器,雨可为丝,叶可为刃,发可为鞭

四、意:先震其魄,后缠其魂,雷火不熄,春雨不止

写罢,雨也收。廊下灯火被风吹得摇晃,万知春不知何时倚在柱边,手里提着空酒坛,瞳仁里映出那条渐散的叶鞭,目瞪口呆。她试过以针穿叶,却总在“震”与“缠”间断裂,不想有人以雨为线、以悟为胶,竟让柔叶承受雷劲。

“这……怎么走通的?”她声音发干。

姜明镜把针递还,雨丝自动脱离,叶片簌簌落地,片片焦痕均匀,像被春雷吻过,又似细雨润平。“先拆劲,再拆息,后拆器,最后拆意。”他答得简单,抬手在册角添了一句备注——

“共性:皆赖于‘隙’——炸后未散之一瞬,缠已初生之一息。取长:雷之爆,取短:鞭之弧;补短:以松为桥,使爆未竭即入弧,弧未老即迎爆。”

万知春深吸一口气,狂喜涌上眉梢:“写下来!所有节点、呼吸、骨序,全写下来!我请中域‘千机阁’樊老,为你量身锻器——雨丝可做,雷骨亦当可做!材料我出,工钱我付,只求你这《雨雷引》副本一份!”

“不必,我送你便是,秘境中我受了沈怀秋不少帮助,我身上的东西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恐怕只有这个了。”

姜明镜含笑点头,提笔蘸墨,继续书写。窗外残雨零星,灯火稳下来,照得纸页上一行行小楷,如春雷后第一抹新绿,缓缓展开。

雨停,晨色薄明。

廊下积水未干,姜明镜把写满小楷的册子递到万知春手里——封面只题四字:《雨雷引》。

说好的交换,一笔还一笔。

他神色淡,眼底却带着熬过夜的红,雷拳的‘爆’,春雨的‘缠’,我都留在里面,也标了拆合之法,师娘自便。

万知春翻了两页,雷纹与弧线交错,批注密密麻麻,连呼吸节拍都写得一清二楚。她抬眼想说什么,姜明镜已拱手转身,只留一句:欠沈宗主的墨债,我还要去还。

竹影斜窗,沈怀秋正临帖。

姜明镜叩门而入,将那截春雷柄放在案头,又递上一张尚带潮气的宣纸——上面只有一排剑痕:或点、或收、或戛然中断,像未写完的狂草,却留白成势。

秘境中见识到沈宗主的笔法,悟得‘点墨留白’。想借宗师的‘点墨笔法’一用,补成剑式。

沈怀秋扫过剑痕,目中立起光,提笔在旁连点数下,墨汁溅雪,锋势由浓渐淡:点墨贵在一瞬凝锋,留白贵在半息收意——剑与笔同,你看此处。

他说话间,笔走龙蛇,连批九处要诀。姜明镜凝神记忆,偶尔插问,再把自己对冰灵根、断剑的体会写于页侧。两人你一言我一笔,到天色将暝,才合成薄薄一册——《点墨留白剑法》。

沈怀秋搁笔,吹干墨迹:剑法刚立,未历实战,路上小心。

姜明镜笑纳,又把秘境所得檀木匣放在案角,说道:“匣面那粒白点已沉寂如灰,恐怕是没什么用了,你还要吗?”

“秘境一行,我本就是个带路的,东西自然归你。”

次日清晨,山门外雨丝风片。

姜明镜负照影,携匣,青衫洗得发白。万知春与沈怀秋并肩相送,雷鞭与竹笔俱未出鞘,只抬手一礼,姜明镜乘上飞舟,向着北域行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