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开局大师姐她不修仙改修魔法了 > 第100章 钟没响,但有人听见了

赫尔曼·银秤的指尖在光滑的议会桌面上划过一道无声的轨迹,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那光芒并非源自星港的导航灯,也不是任何舰队引擎的轰鸣,它是一种更古老、更固执的东西,从文明的废墟里重新钻了出来,带着燎原的火星。

他的副官,一位以冷静和高效着称的年轻人,此刻却难掩声音里的颤抖:“议会长,紧急屏蔽协议已经就绪,我们可以在三十秒内切断‘九霄符诏’向全星系广播的信号源,将其定义为非法入侵和恐怖主义威胁。”

赫尔曼缓缓抬起手,制止了他。

他凝视着面前巨大的全息投影——那口锈迹斑斑的青铜巨钟悬于天幕,仿佛自远古沉眠中苏醒;一道由千张符纸构成的青金卷轴如活物般缠绕其上,每一片符纸都在微光中轻轻震颤,像无数细小的鳞片在呼吸。

符文的光芒如心脏般搏动,每一次明灭都伴随着低频的嗡鸣,那声音不入耳,却直抵胸腔,令人心跳随之共振。

这画面,美得令人心悸,也危险得无以复加。

“屏蔽?”赫尔曼的声音很低,却让整个议会厅的嘈杂瞬间平息,“屏蔽一则新闻容易,压下一百个孩子的眼神难。”

他的目光穿过投影,仿佛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他看到了那段紧随其后的影像——在自由学塾烧焦的废墟之上,寒风卷起灰烬,在空中划出枯瘦的弧线;一群衣衫单薄的孩子围坐在残破的石碑旁,冻红的手指紧握着最廉价的炭笔,在回收来的旧符纸背面,一笔一划地默写着什么。

纸面粗糙,笔尖划过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春蚕啃食桑叶,又像是雪落在枯枝上的碎裂声。

镜头拉近,是一个女孩因为紧张而歪斜的笔画,墨痕微微洇开;另一只手轻轻覆上她的手腕,掌心温热,带着茧子的触感,稳住了那支颤抖的笔。

画面上浮现出一行字:我们只想学会怎么点灯。

“她没越界。”赫尔曼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解释,“没有引爆,没有伤亡,甚至连一句过激的言辞都没有。她只是把一口钟和一卷符挂在了那里,然后给我们看了一群想要读书的孩子。”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边缘,那触感冰凉而坚硬,一如他年轻时在贫民窟图书馆抄写讲义的铁质课桌。

那时他也被人说,“你不该碰这些知识”。

副官不解:“可是,议会长,这是**裸的胁迫!‘九霄符诏’的核心阵眼连接着星律钟的共鸣核心,一旦引爆,其蕴含的归元之力足以让整个星港的灵能网络陷入长达数个星期的紊乱,甚至永久性损伤部分航道节点!这是在拿整个星系的经济命脉做赌注!”

“赌注?”赫尔曼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不,这不是赌注,是阳谋。她算准了我们不敢让那钟敲响。”他停顿片刻,脑海中闪过百年前“归墟事件”的档案影像——三十七个航道节点化作死区,灵能风暴持续了整整四十九天,连星律钟的基频都因此失衡。

而“九霄符诏”的结构图,曾在帝国密档中标记为“禁忌级耦合器”,一旦激活,便可能重新唤醒那沉睡的共振频率。

“但她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她也算准了,我们同样不敢轻易去‘拆除’那个赌注。你现在派人去拆,全世界都会认为我们不仅烧了人家的学塾,还要没收孩子们最后几张写字用的纸。那钟声不响,是因为她在等。”

他转过身,望向窗外星港的方向,那里,肉眼无法看见的穹顶之上,正悬着整个星系的命运。

“她在等我们自己走过去,走到那片废墟上,亲口问她,你想怎么样。这才是最狠的逼迫。”

时间在一种诡异的寂静中流淌。

空气仿佛凝滞,连通风系统的低鸣都被压抑到了极致,只剩下全息投影中那钟与符的微光,仍在规律地呼吸。

第一天,星系各大媒体的头条被这口沉默的钟牢牢占据,无数专家学者分析着“九霄符诏”的结构和可能造成的破坏,但所有讨论的结尾,都会不约而同地切换到那群在寒风中写字的孩子。

他们的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竟成了舆论中最清晰的回响。

第三天,一些民间组织开始自发向自由学塾的废墟运送物资,衣物、食物,还有全新的纸和笔。

他们被外围的警戒线拦住,但没有人离开,他们只是静静地将物资堆放在警戒线外,像是一场无声的祭奠。

风吹动一张白纸,它飘起又落下,像一只折翼的鸟。

第五天,议会内部出现了分裂。

强硬派主张立即采取行动,以雷霆手段拆除符诏,逮捕齐书沅。

而温和派则认为,这会彻底点燃民众的怒火,将一个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变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战争。

赫尔曼·银秤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每天都花很长时间,反复观看那段只有几十秒的影像。

他记得那女孩歪斜的笔画——像极了当年自己在贫民窟图书馆抄写的那份讲义。

那时他也被人说,“你不该碰这些知识”。

而在事件的中心,自由学塾的废墟之上,一切却平静得不可思议。

第七日,黄昏。

星港议会仍未做出决议,但遥远北境的风,已悄然改变方向。

塔莉亚将新送来的纸张分发给孩子们,纸页洁白柔软,指尖拂过时传来细微的静电感,像是触摸到了希望本身。

他们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春雨落进干涸的土地。

她低声对蹲在地上,正帮一个最小的男孩扶正笔画的艾尔维斯说:“我还是不明白,书沅姐为什么这么笃定,议会一定会来人。”

艾尔维斯没有抬头,他那只微微颤抖的左眼,能看到常人无法察觉的景象。

自从那次旧城地脉塌陷夺走了他一半视力后,他的左眼就开始看见另一种光——那是由信念编织的微芒。

此刻,它正从孩子们笔尖升起,汇成一股微弱但纯粹的愿力,如晨雾般升腾而起,汇入高悬天际的“九霄符诏”之中。

那符诏的光芒,比七天前更加明亮,也更加稳定,仿佛不再依赖技术的耦合,而是被某种更古老的力量重新点燃。

“因为她给出的不是一道难题,而是一个答案。”艾尔维斯轻声说,“议会可以选择不接受这个答案,但他们无法假装没有看到这个问题。人心里的火,一旦被看见,就再也盖不住了。”

夕阳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瑰丽的血色,也为那口青铜巨钟镀上了一层最后的金色光辉。

它依旧沉默着,像一位亘古的审判者,钟体表面的锈迹在余晖中泛出暗红,仿佛凝固的血痂。

齐书沅独自站在学塾最高那座断塔的边缘,寒风卷起她身上那条洗得发白的旧披风,猎猎作响,布料摩擦皮肤的声音清晰可闻。

这七天里,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站在这里,仿佛与整片废墟融为一体。

她的目光越过断壁残垣,望向远方繁华的星港,眼神平静如水。

她在赌,赌赫尔曼·银秤作为一个统治者的理智,远胜于他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傲慢。

她在赌,那星星之火,足以让习惯了黑暗的人,感到一丝渴望,而非纯粹的恐惧。

忽然,她一直古井无波的归元之眼,捕捉到了一缕极其细微的空间波动。

那不是舰队跃迁的巨大能量反应,也不是大规模武装力量调动的信号。

它很轻,很克制,像是一片羽毛,小心翼翼地落在平静的湖面上。

一艘通体漆黑、没有任何徽记,但线条流畅优美的私人座驾,正平稳地穿过低空航道,没有拉响任何警报,也没有开启任何威慑性的武器系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落在了学塾废墟外围的警戒线旁。

舱门无声滑开,一道细长的光带自底部蔓延而出,照亮了地上半片焦黑的符纸,纸角微微卷曲,边缘泛着微弱的碳化光泽。

风停了。不是减弱,而是彻底凝固,仿佛连大气都屏住了呼吸。

数秒过去了。没有人下车,也没有通讯请求。

只有那抹漆黑的身影,在逆光中缓缓成形,轮廓模糊,却重若千钧。

齐书沅缓缓闭上了眼睛,感受着那艘座驾引擎熄火后最后一丝余温的消散——金属冷却时的细微收缩声,像是大地的一声叹息。

她将手中紧握的披风一角又攥紧了几分,布料嵌入掌心,留下深深的褶皱。

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呢喃:

“不是我赢了……是他们,终于肯抬头看一眼火光从哪里来。”

——远处,一个脚步声,第一次踏上了这片被焚毁的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