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齐动手,为了晚上能够入住竹屋,也是拼了。
好在张福生的规划,是先盖个小面积的竹屋试一试,弄成了再扩建。
反正山坡上的竹林非常茂盛,原材料是管够的。
幸运的是,武晚晚溜达的时候找到了一条溪流。
那水质清澈见底,能看到一些银色的小鱼在来回游动。
她用生存箱里配置的水杯小心地取水,并利用自带的滤芯进行了过滤检测。
这水能喝!
但她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杯子太小了。
要用水还得往返来回折腾,好费脚。
“爸,我看这溪水流得不急,咱们能不能弄个小水坑,挖个沉淀池?
再用竹子做个引水渠,把水引到咱房子附近?反正这竹子够长。”
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她以前在野外生存节目里看到的。
张福生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省得跑趟趟,这么远打水!”
于是,下午他们开始分工合作。张福生和小七继续绑竹排,搭积木,搞竹屋。
武晚晚则在水流较缓处垒砌捡来的石头,构筑了一个极其简易的水坑,形成一个小的蓄水池。
武丹花则负责用异能释放猛烈的冲击水来打通竹节,将它们首尾相连,从蓄水池一路铺设,成功引来了汩汩清泉!
清澈的水流通过竹筒注入他们挖好的储水坑,内衬好几层宽大的叶片防渗漏,再加上过滤水芯片,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最开心的莫过于曼曼了!
她跑来跑去,总是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然后姑妈就让她去洗手手,顺便打杯水回来。
小丫头那叫一个扭捏不情愿。
闪现用多了她也好累。
傍晚时分,当崭新的、闪耀着紫金色光芒的竹屋静静矗立在夕阳下,清澈的溪水缓缓通过竹管流入他们的“营地”,一家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虽然那竹屋也挺简陋,缝隙很大,却比昨儿搭建的窝棚坚固许多,引来的溪水也解决了用水问题。
他们围着篝火,吃着烤鱼和烤鳖肉,虽然没加任何调料,但他们却吃得格外的香。
这一夜,他们也睡得格外安稳。
只是张福生的呼噜,呼哧呼哧像开拖拉机一样,格外响亮……
第二天,当金色的光辉洒向山谷,也照亮了那座崭新的竹屋。
一家人站在屋前,神情各异。其中三个萎靡不振,一个龇牙咧嘴,还有一个精神奕奕。
昨夜吃了一顿鲜美的烤鱼鳖,可僧多肉少,只能勉强喝水骗饱。
再加上没睡好,今天都异常沉默。
武丹花用昨天剩下的宽大叶片,仔细地将竹屋的缝隙又塞了塞,确保不透风。
“丹花,你别弄了,我等会儿再去挖点泥巴,把墙角缝隙糊一糊,那样更牢靠。”
张福生说道。
有了竹屋,可竹屋空荡荡的,武晚晚拿着生存刀,开始研究竹子的更多用途。
她先是费力地将粗竹筒剖开,做成几个宽大的竹碗和竹杯,虽然边缘粗糙,但盛放食物和水完全没问题。
她又找来细竹枝,模仿记忆中的样子,尝试编织竹篮,虽然竹篮编成了“竹网”,只能勉强装点长树枝,但总算是个好的开始。
张福生糊完竹屋的缝隙,又对家具上了心。
他砍来更粗壮的竹子,用生存刀和篝火辅助,烤弯竹条,制作了两张简陋的竹凳和一张矮桌。
虽然坐着贼硌屁股,但总算不用一直蹲着。他那老腰真受不了。
曼曼也没闲着,她用柔韧的草茎和色彩鲜艳的鸟羽和野花编织了一些简陋但充满童趣的装饰,挂在了竹屋的毛刺上。
小小的一方草坪,正从一个纯粹的露营据点,向着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家”悄然转变。
然而,一个严重的问题呈现眼前——他们引水的那条小溪,水流似乎比昨天小了许多。
“这溪水会不会是要干了?”
武丹花担忧地看着竹管里渐渐变细的水流。
武晚晚拧着眉头,这要是断了水流,那真是昨天全白干了!都成了无用功!
“爸,妈,咱们不能只依赖这条小溪。”
武晚晚说道,“我想去小溪上游看看,看看这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能找到稳定的湖泊或者深潭,我们的水就不用愁了。而且也得找点食材。要不然咱们得饿肚子了。”
张福生默了默,将生存刀郑重地交给武晚晚:“晚晚,你拿着防身,千万小心!遇到危险就跑就喊,我和你妈立刻支援,你可别硬拼啊!”
武丹花则把那个多功能军用水壶灌满。
武晚晚要自己去,结果小七和曼曼都要跟她一起,三人沿着溪流逆流而上,开始了对厄迩比星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索。
本来武晚晚不想带曼曼的,她太小了。
可是想到这丫头会闪现,她能快速到达一些陡峭或不易触及的地方,采集高处的果实,树上掏个鸟蛋,峭壁拔个灵芝啥的,或者过不去的断崖“坎”,都能让曼曼帮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