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从李丹师丹房出来后,黄一梦便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试药人。每日两块灵石的报酬依旧领取,但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炼丹知识的汲取和推演上。
她去万书楼抄录时,刻意挑选那些最基础的炼丹手札、灵草处理要诀、以及控火心得之类的典籍。
即便只是些大路货色,对她而言也弥足珍贵。晚上回到客栈,她便以指代笔,在桌面上虚空划写,模拟着药材投放顺序、火力转换时机、药液融合变化。
没有实物练习,她便以神念在识海中构建模型,一遍遍推演。
得益于《百劫炼神录》的修炼,她的神识足够支撑这种程度的消耗。最初晦涩艰难,时常推演到一半便模型崩溃,但随着理解的深入,失败次数逐渐减少。
她甚至尝试将李丹师那日失败的操作在识海中重现,分析其失误关窍所在。
“赤阳花瓣需文火慢焙,逼出阳火精华,他却以武火急催,药力未出便已焦糊…”她心中明悟,这种旁观他人失败并汲取教训的方式,竟比只看成功案例收获更大。
如此过了七八日,她感觉自己对最基础的辟谷丹炼制流程,已在理论上推演了不下百遍,每一个步骤都烂熟于心。
是时候尝试一下了。
她并未购买正品灵草,那太奢侈。而是将目标再次投向那些廉价的替代品。
她去米铺买了最普通的灵谷粉,又跑了几家药铺,专挑那些处理价的、品相最差的、几乎不含灵气的“劣等青禾草”,甚至还买到一些炼丹废弃的药渣,其中恰好有炼制辟谷丹失败的焦糊颗粒。
总成本,不到两块灵石。即便全毁,也不心疼。
地火室租用不起,她便想到了凡人常用的炭火。去柴市买了一大包耐烧的无烟银丝炭,又买了一个厚实的陶罐,权当是模拟丹炉预热。
夜深人静,客栈小院内月光清冷。其他房客早已歇息,黄一梦在院中角落寻了处通风地,点燃炭火,架上陶罐预热。她将买来的劣等材料按照辟谷丹的粗略比例混合,小心翼翼地将手悬在陶罐上方,感受着温度变化。
她没有丹炉符文辅助控温,全凭自身神识感知和云水真元进行微调。这对神识的消耗极大。
【以此法尝试炼制‘伪辟谷丸’】→〖中平签〗:平,事倍功半,难成丹形,然可积攒控火手感,聊胜于无。】
签运并未阻止。她屏息凝神,回忆着识海中推演了无数遍的流程,将混合好的材料投入温热的陶罐中。
“滋啦——”一声轻响,材料受热,散发出谷物的焦香和草药的青气。她立刻以神识笼罩陶罐,云水真元丝丝缕缕透出,并非强行压制,而是引导着热量均匀分布,模仿着丹炉中文火萃聚的过程。
汗水从额角滑落。同时控制炭火火力、神识感知、真元微调,远比想象中艰难。材料在罐中翻滚,颜色逐渐变深,有焦糊的趋势。
她立刻减弱真元,将陶罐稍稍移开火源,以余温慢煨。神识死死锁定那团混合物,感受着其中微弱能量的每一丝变化。
时间一点点流逝。院内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
终于,罐中飘出一股略带焦糊却异常纯粹的谷物香气。她迅速撤火,以真元包裹住陶罐,让其缓缓冷却。
深吸一口气,她揭开罐盖。只见罐底躺着七八颗鸽子蛋大小、颜色深褐、表面粗糙不平的不规则药丸,与她之前用神念强行凝聚的“伪辟谷丸”相似,但色泽更均匀,药气也更凝聚些。
【粗制‘伪辟谷丸’成】→〖中平签〗:平,效力微末,然控火略有心得,神识微操稍进。】
成了!虽然卖相难看,效力恐怕比丹香阁的下脚料还不如,但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炼制”出来的东西!全程依靠自身对火候、对药性的理解与操控!
她捻起一颗,还带着余温,放入口中。味道苦涩,但入腹后那股微弱却持久的饱腹感,比之前纯粹用神念凝聚的更强一分。
成功的喜悦如同细微的电流,窜过心间。她看着罐底那几颗丑陋的药丸,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扬起。
这点滴的进步,无人喝彩,却甘之如饴。
第二日再去丹香阁试药,黄一梦的心态已悄然不同。她不再仅仅被动承受药力,而是会仔细品味丹药在体内化开的每一分变化,分析其药力构成、君臣佐使的搭配、以及炼化后的细微残留。这让她对丹药的理解,从纸面真正落到了实处。
试药间隙,她也会更留意其他试药人的状态和交谈。
那横肉汉子似乎与前几日有些不同,虽依旧吹嘘药力猛烈,但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打坐时气息也偶有紊乱。黄一梦隐约听到他低声向人打听“清毒丹”的价格,似乎丹毒沉积已开始影响他修炼。
王苓则愈发憔悴,试药时痛苦之色更浓。这日试服的是一种新炼制的“疾风丹”,意在短暂提升速度,药力极其霸道。王苓服下后不到一炷香,便脸色煞白,浑身冷汗淋漓,猛地喷出一口鲜血,萎顿在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