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军区指挥部刘川目光扫过桌上的地图,最终落在刚刚念完电报的赵刚脸上:“老赵,陈司令员那边还说了什么?”刘川的声音带着熬夜的疲惫。
赵刚把电报纸放在桌上:“司令员,就通报了这个情况,同蒲路南段的鬼子,尤其是驻防临汾、洪洞一带的第69师团各部,最近夜间运兵频繁,大量骡马和重武器被遮盖得严严实实,沿着铁路线向北移动。陈司令员判断这极有可能是冲我们来的,一次大规模扫荡的前兆。”
旁边坐着的李云龙一拍大腿:“他娘的,刚消停几天,小鬼子这是记吃不记打,刚揍趴下他一个110师团,又皮痒痒了?司令员,没啥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现在兵强马壮,正好跟他过过招,看看是他的骨头硬,还是咱们的炮弹硬,”
丁伟比较沉得住气,他眯着眼盯着地图上标识的敌军移动路线,手指在上面缓缓划过:“老李,先别急,鬼子向北集结,这路线有点意思,若是冲着我们晋中根据地来,从南边过来,走白晋线或者直接穿插山区不是更近?为何要大费周章沿着同蒲路先向北?”
刘川赞许地看了丁伟一眼:“老丁说到点子上了,鬼子指挥官吉本贞一不是蠢货,吃了亏,必然长点记性,这么明显的兵力调动,不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扫荡,倒像是……”
他顿了顿,手指猛地敲在地图上一个点——“太原,”
“太原?”李云龙和赵刚都凑了过来。
“对,太原,”刘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向北,最终目的地很可能是太原枢纽。再从太原转向他们真正的战略方向,恐怕不是我们晋中。”
指挥部里一时安静下来,刘川直起身:“总部之前的情报怎么说?鬼子华北方面军战略意图直指豫中、湘桂,山西的小鬼子,首要任务是保障侧翼安全,而不是主动来找我们这块硬骨头死磕。我怀疑这次向北的秘密集结,是障眼法,更是调虎离山,他想让我们紧张,让我们把主力调往南线防备,而他真正的目的,可能是抽调精锐通过太原南下支援正面战场,”
聂政委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这样,那鬼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就不怕我们趁他内部空虚,端了他的老窝?”
李云龙眼睛一亮:“对啊,司令员,这可是天赐良机,他敢抽兵走,咱们就敢捅他的腚眼,把他山西搅个天翻地覆,”
刘川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老李这话话糙理不糙,但具体怎么捅,得讲究个章法,老丁你怎么看?”
丁伟沉吟道:“司令员分析的有道理,但鬼子虚实不明,我们也不能全信,万一判断失误,鬼子真冲着我们来,咱们南线空虚可就麻烦了,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命令南线各部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做出严防死守的姿态;另一方面,”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太原周边,“派出精锐侦察部队,甚至小股主力,向北渗透,切实摸清鬼子主力的真正动向,同时,命令各部做好机动作战的准备,一旦确认鬼子南下,立刻按照预定计划,向敌占区县城和交通线发起攻击,”
“好,”刘川一拳砸在掌心,“就这么办,聂政委,我想以军区名义给总部发电,陈述我们的判断和初步应对计划,李云龙你的第一旅动作最快,抽调你旅里的侦察好手,配合军区侦察营老猫的人,给我撒到太原南边去,我要知道每一股鬼子的具体番号、人数、装备和最终去向,记住,要活的舌头,要确凿的证据,”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云龙腾地站起来,脸上尽是兴奋。
“丁伟,你的第二旅重火力强,向北移动,做出策应南线防御的态势,但实际做好随时东进破袭正太路的准备,张大彪的第三旅向同蒲路中段靠拢,梁中玉的装甲突击团和摩托化步兵团向我来靠拢,作为总预备队,陈联的第五旅,守卫军区核心区域,同时骑兵团撒出去,扩大侦察范围,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众人领命而去。
夜深了,指挥部里安静下来。刘川却毫无睡意,鬼子又要搞大动作,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他走到桌边,拿起那本已经被翻得无数遍《论持久战》,就着灯光再次细细阅读。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他低声念着,目光扫过那些早已熟记于心的段落。当前的形势不正是相持阶段中,敌人力量开始衰退,企图做最后挣扎,而我方力量不断上升的体现吗?
鬼子抽调兵力南下,正说明其在正面战场压力巨大,山西的“安稳”是相对的,是敌人被迫收缩力量的结果。但这同样意味着鬼子在收缩前,很可能发动一次猛烈的攻击,以攻代守,掩盖其战略转移的真实意图。
他越想思路越清晰,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总部首长:根据近日敌情变化及我部研判,职部对目前形势及今后斗争有以下看法……鬼子此次异常调动,非为扫荡,实为战略收缩前之佯动与兵力转移……山西敌寇兵力将进一步空虚,正为我光复失地、扩大根据地之良机……然敌虽衰,其力仍不可小觑,尤须警惕其垂死反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