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追随着师祖的背影深入洞府更深处,石壁上镶嵌的夜明珠次第亮起,将蜿蜒的甬道照得如同白昼。
阿九捧着那颗悬浮的金色丹丸亦步亦趋,指尖传来温润却强劲的灵力波动,让她不得不运起《御气诀》才能勉强稳住身形。
转过一道月牙形的门洞后,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开阔空间。
这里像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大厅,顶部垂落着钟乳石构成的琉璃帷幕,地面则流淌着潺潺溪流,水中游弋着通体透明的灵鱼。
最引人注目的是溪流中央矗立着半截残破石柱,上面托着个布满裂痕的青铜丹炉,炉身斑驳的绿锈下隐约可见龙纹盘绕。
“此乃玄微老祖炼制九转金丹时所用的原炉。”
师祖驻足轻抚炉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与丹炉表面的蚀痕竟有几分相似,“当年他炼丹百日,烟霞蔽日,引得方圆千里灵气汇聚如潮。”
说话间袖袍轻扬,一缕劲风扫过炉膛,积淀千年的尘土簌簌飞散,露出底部暗藏的暗格。
温玉凑近查看时惊觉呼吸凝滞——
暗格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上百枚玉简,每枚都刻着不同的丹方名称:《培元固本录》《洗髓伐毛篇》《阴阳调和策》……
最上方那枚玉简突然迸发青光没入她眉心,海量信息瞬间涌入识海。
她踉跄后退两步稳住身形,眼中闪过恍然:“原来真正的炼丹之术不在火候掌控,而在顺应天时!”
徐仙正研究石壁上镌刻的控火符阵,听到这话转头问道:“何谓天时?”
话音未落,头顶忽然传来闷雷滚动声。
抬头望去只见溶洞穹顶不知何时聚集起厚重云层,云中电蛇游走却不闻雷响,反有细密雨丝飘落。
这些雨水触及地面便化作氤氲灵气渗入溪流,原本透明的灵鱼顿时染上斑斓色彩。
“辰时三刻,水火相济。”
玄真子掐指计算后点头示意,“老祖留下的丹道讲究天人合一,每逢此时天地灵气自行归元,正是开炉炼药的最佳时机。”
说着取出随身玉净瓶倾倒瓶口,一滴琥珀色液体坠入丹炉。
奇异的是这滴液珠并未直接落入炉底,而是悬空凝结成团,随着他打出法诀开始缓缓旋转。
阿九依照刚才玉简传授的心得尝试操控手中金丹靠近丹炉。
当两者距离不足三尺时,金丹表面突然浮现出与丹炉相同的龙纹图案,相互呼应间形成微妙共振。
溪水中的灵鱼受到感召纷纷跃出水面环绕丹炉游动,鳞片折射出七彩霞光映得众人面目生辉。
那个圆脸少年按捺不住好奇心,伸手触碰旋转的液珠,立刻被反弹之力震得跌坐在地。
玄真子并未责怪反而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炼丹之道最忌浮躁冒进。”
说罢屈指弹飞一粒石子击中少年腰间玉佩,清脆声响中玉佩表面浮现出防护符文将他包裹其中。
随着天时运转到关键节点,玄真子突然厉喝一声:“起!”众人齐声呼应同时注入灵力。
就见丹炉内沉寂多年的火焰轰然复苏,不是凡火而是呈现幽蓝色的本源真焰。
火焰顺着特定的文路攀附炉壁升腾而起,在炉口凝聚成莲花形状托举着那滴悬浮的液珠。
温玉按照玉简指引将采集来的灵草投入炉中,这些草木刚遇真焰便化作精纯药力融入液珠。
徐仙则手持长剑守在一旁警惕非常——炼丹过程中最易引来邪祟窥伺。
果然不出所料,当第一缕药香逸散时黑暗角落响起窸窣声响,数道黑影试图趁乱逼近却被剑气逼退。
经过三个时辰的淬炼煎熬,丹炉内的动静逐渐平息下来。
师祖示意众人退后十丈范围结阵防护,自己则取出法器“乾坤鉴”悬于头顶。
镜面照射下丹炉完全透明化,内部那颗由液珠转化而成的金丹正经历最后的蜕变:
表面不断剥落杂质露出晶莹本质,核心处更有微弱心跳声传遍整个洞府。
“成了!”当最后一丝杂色褪去时玄真子长啸一声掀开炉盖。
新生的金丹破空而起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落入阿九掌心。
少女只觉掌中握着的不是冰冷宝物而是活物心跳,低头看去只见丹体内部流转着丝丝缕缕的先天灵气。
丹香如缕,萦绕在溶洞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徐仙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个圆脸弟子身上,忙道:“速去请汪艾青长老过来观摩。”
圆脸弟子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便化作一道流光掠出洞府。
不多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汪艾青长老身着淡青色纱裙,腰悬精致药葫芦,步履翩跹地踏入洞府。
她容颜姣好似二八佳人,一双眼眸清澈明亮如秋水澄澈,顾盼间神采飞扬。
刚一进入洞府,她便深吸一口气,娇声道:“好浓郁的丹香!这般成色的金丹,怕是百年难遇啊!”
众人连忙行礼问候。
汪艾青微微颔首,径直走向丹炉旁仔细端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