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海的肩背肌肉瞬间绷紧,杀意凝成实质。
就在华妃抬头的刹那,假山另一侧的小径上,传来了甄嬛的声音,带着寻人不见的嗔怪。
“淳儿,你跑这儿来了,可叫我好找。”
甄嬛扶着佩儿的手,姗姗来迟。
话音未落,她便看见了从假山后走出的华妃,脸上的笑意霎时凝固。
周遭的虫鸣与风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一切都沉寂下来。
华妃的目光越过甄嬛,像两根冰锥,钉在她身后那个摇摇欲坠的纤弱身影上。
淳常在的脸,已经看不到一丝血色。
假山石的阴影里,一抹鹅黄色的衣角无声掠过,趁着这死寂的对峙,迅速没入层层叠叠的花木深处。
曹贵人拉着袖音,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
她嘴角那丝笑意,在树影间若隐若现,意味深长。
这出好戏,才刚刚开锣。
“臣妾给华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甄嬛的脑中飞速盘算,身体已本能地屈膝福身。
她微侧过身,用自己已渐笨重的身躯,将身后的淳常在牢牢护住。
这个动作,像是一根针,刺醒了吓傻的淳常在。她赶紧跟着行礼,身子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华妃眼皮都未曾撩一下,仿佛行礼的甄嬛只是空气。
她踩着三寸高的花盆底,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鞋底的流苏摇晃着,每一下,都踩在人的心跳上。
她径直踱到淳常在面前。
那点缀着红宝石的鲜红护甲,在日光下折射出妖异的光,几乎要碰到淳常在的额头。
“淳常在,你在这儿做什么呢?”华妃的声音懒洋洋的,甚至带着一丝笑意,可每个字都透着能把人冻僵的寒气。
“我……我来找……找风筝……”淳常在哆哆嗦嗦地回话,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甄嬛心头一紧,立刻抢着开口:
“回娘娘,是臣妾的不是。淳妹妹年纪小,一时贪玩,弄断了风筝线,心里着急,这才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扰了娘娘清净,还请娘娘恕罪。”
她将所有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只盼着能把这事揭过去。
“哦?”
华妃终于舍得将目光分给甄嬛一瞬,随即又落回淳常在身上。
她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园子里格外刺耳。
“本宫没问你。”
五个字,轻飘飘的,却让甄嬛感觉脸上火辣辣地疼。
华妃伸出那只戴着长长护甲的手,轻轻挑起淳常在的下巴,逼着她抬头。
“找风筝?”
她端详着淳常在毫无血色的脸,像在欣赏一件有趣的玩意儿。
“这御花园这么大,风筝哪儿不能落,怎么偏偏就落到本宫这儿了?”
她顿了顿,凑得更近了些,温热的气息拂在淳常在的耳廓上,用一种耳语般的音量说:
“是风筝自己长了腿,还是……你长了耳朵啊?”
淳常在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双天真的杏眼里,瞳孔骤然缩成一个针尖。
甄嬛看不清华妃的口型,却能看到淳常在瞬间煞白的脸。
她明白了,完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淳常在忽然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将落未落的泪珠。
她抬起头,迎上华妃审视的目光,脸上竟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回娘娘的话,我也不知道呀。”
她指了指挂在假山上的粉色燕子,声音带着一丝天真的委屈。
“它断了线,就自己飘过来了。许是……许是娘娘凤仪万千,贵气逼人,连这没灵性的风筝,都想飞过来沾沾您的仙气儿呢!”
这番话说得又快又急,带着小女孩特有的娇憨,仿佛真是这么想的。
华妃挑起淳常在下巴的手指,微微一顿。
她眯起眼,细细打量着眼前这张梨花带雨却又强装镇定的小脸。
是真天真,还是假糊涂?
华妃的手指在淳常在下巴上停留了片刻,那修长的护甲轻轻划过她娇嫩的皮肤,留下一道浅浅的红痕。
“沾仙气儿?”
华妃轻笑一声,松开了手。
“倒是会说话。”
她转身朝甄嬛走去,每一步都踩得极慢,裙摆在青石板上拖出轻微的摩擦声。
“莞嫔,你这妹妹,倒比你有趣多了。”
甄嬛的心跳快得几乎要撞出胸膛,面上却强撑着笑意:
“华妃娘娘谬赞了,淳妹妹年纪小,说话不知轻重,若有冒犯,还请娘娘海涵。”
“海涵?”
华妃在她面前停下,目光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扫过。
“你倒是会替人求情。不过本宫今日心情好,就不跟小孩子计较了。”
她挥了挥手,语气淡漠:
“都散了吧,别在这儿碍本宫的眼。”
甄嬛如蒙大赦,连忙拉着淳常在告退。
直到走出老远,淳常在的腿还在发软,几乎是甄嬛半拖着她走。
“莞姐姐,我刚才…”
“嘘。”
甄嬛制止了她,迅速扫视四周,确认无人跟踪,这才压低声音:“你刚才听见什么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