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35章 棋子与刀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第35章 棋子与刀

作者:水殿风来珠翠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55:33

皇后所在的桃花坞,暖风和煦。

沈眉庄有孕的消息,像一剂最好的定心丸,让皇帝脸上的笑意,从水木明瑟一直延续到了这里。

“朕今日真是高兴!”

皇帝端起茶碗,一饮而尽,重重放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双喜临门,真是双喜临门啊!”

皇后正慢条斯理地为他续上茶水,闻言,脸上是母仪天下的端庄与欣慰:“是啊,这都是皇上的福泽,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福气。”

皇帝看着茶水中自己的倒影,心情极好:“眉庄有孕,是头等的大功。朕想着,也该给她晋晋位分了。”

皇后的动作顿了顿,将茶壶轻轻放回桌上。

“皇上说的是。”

她抬起眼,目光温和,“只是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后但说无妨。”

“沈贵人如今住在咸福宫,若要晋为嫔位,便是一宫主位了。”

皇后的声音不急不缓,条理分明,“按着祖宗家法,主位娘娘当独居一宫,那便要迁宫。可她如今身子金贵,最是忌讳挪动,万一动了胎气,那可是天大的事。”

她看着皇帝瞬间蹙起的眉头,继续道:“若是不迁宫,又与规矩不合,倒让她无端落人口实,惹人非议。那还不如等沈贵人诞下皇子,来个喜上加喜,届时再行册封,更是名正言顺,天下同贺。”

这番话,句句都是为了沈眉庄和她腹中的孩子着想,听不出半点私心。

皇帝果然被说服了,他踱了两步,点头道:“皇后所言极是,是朕想得不周全。孩子要紧。”

可他还是觉得赏赐不够。

“金银俗物,显得朕不够用心。”皇帝有些犯难,“既不能封嫔,不如……先赐个封号吧。”

皇后掩唇一笑,恰到好处地接话:“皇上圣明。沈妹妹性情温菀,贤淑有礼,宫中人尽皆知,确实难得。”

皇帝眼睛一亮,仿佛被她点通了。

“有了!”

他一拍手,兴致勃勃地走到案前,亲手研墨,提笔思索。

“她性子沉静,不似旁人张扬,又识大体……是难得的端庄持重。”

皇后适时地递上早已备好的宣纸,柔声道:“皇上说的是,妹妹的品行,如温润的美玉,不争不抢,却自有光华。”

“惠!”

皇帝笔尖一顿,在纸上写下一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温和柔顺,贤良淑惠。便赐个‘惠’字,既是嘉奖,也是期许。传朕旨意,晋沈贵人为惠贵人!”

“皇上英明,‘惠’字再妥帖不过了。”皇后含笑称赞。

看着皇帝心满意足地欣赏着自己的墨宝,皇后的目光却飘向了窗外。

就在皇帝驾临前一刻,春熙殿的孙妙青刚刚遣人送来了东西。

一支赤金镶红宝的流苏步摇,一罐顶级的云雾茶,还有一句最熨帖的口信——“娘娘为六宫操劳,为皇嗣挂怀,实在辛劳。”

皇后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

这个孙妙青,真是个通透到了骨子里的聪明人。

再看眼前的惠贵人,得了一点权柄,怀了一个真假未知的胎,便被捧上了云端。

这泼天的恩宠,是福气,也是催命的符。

皇后端起茶碗,轻轻吹开浮沫。

这出戏,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一个被推到台前,光芒万丈,成了众矢之的。

另一个,却懂得躲在幕后,悄无声息地给自己找了个稳固的靠山。

安陵容来春熙殿的时候,孙妙青正歪在窗边的软榻上小憩。

“姐姐,”安陵容的声音又轻又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听说惠贵人得了封号,宫里真是好事不断呢。”

她手里提着个小巧的藤篮,里面是她亲手做的几样小点心,人还没走近,一股甜香就先飘了过来。

孙妙青眼皮都没抬,懒懒地“嗯”了一声。

“是好事。”

她翻了个身,终于慢悠悠地坐起来,目光落在安陵容身上,话锋却是一转,“说起来,我倒要提前恭喜妹妹了,你的好事也快近了。”

安陵容一怔,提着篮子的手都紧了些,脸上满是茫然:“姐姐说笑了,我……我能有什么好事?”

“你啊,就是太看轻自己了。”

孙妙青接过春桃递来的温水,喝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你来给我算笔账。”

“惠贵人如今身怀龙裔,是头等金贵的人物,自然要静养,不能再与华妃硬碰硬。”

“那莞贵人呢?她一个人,怎么顶得住华妃和曹贵人两个人的火力?”

孙妙青看着安陵容那张渐渐露出惊疑的小脸,觉得有些好笑,干脆把话挑得更明白了些。

“莞贵人聪明,她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个能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是一个能替她分担火力的盟友。

这个盟友,不能太得宠,免得功高震主。”

“性子要温顺,听话好拿捏。”

“还得有点才艺,能时不时地把皇上的目光引过去,给华妃添添堵。”

她每说一条,安陵容的眼睛就睁大一分。

说到最后,孙妙青放下茶碗,直直地看着她。

“妹妹,你告诉我,这宫里除了你,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

安陵容的呼吸都停了半拍,整个人僵在原地。

“我……我……”

她想说自己不行,可孙妙青描绘出的那个形象,竟和她自己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去圆明园,去皇上跟前……那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可是,莞姐姐她……会吗?”

“会的。”孙妙公的语气笃定得不容置疑,“她会的。这可不是姐妹情分,这是最优选择。”

她重新躺了回去,摆摆手,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等着吧,最多三五日,接你去圆明园的旨意就该到了。到时候,别忘了给我带那边的点心尝尝。”

碧桐书院内,一室清凉。

沈眉庄刚落座,槿汐便亲自奉上了用新摘的晨露烹的茶。

“姐姐求子得子,如今又得了‘惠’字封号,真是喜上加喜。”甄嬛为她布着新做的糕点,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轻快。

不过是个封号罢了。”

沈眉庄抚着尚未显怀的小腹,眉眼间是藏不住的春风得意,“要紧的是他。”

甄嬛的笑意淡了些,她抬眼,认真地看着沈眉庄:“姐姐,我知你高兴。只是那位刘畚太医,毕竟是新面孔,底细……你可真的查清楚了?”

“你这多思多虑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沈眉庄嗔了她一眼,显然对这个话题没什么耐心,“我还能不仔细?早就打听过了,那刘畚是济州人士,是我同乡,家世清白,在京中没什么根基,干净得很。”

她端起碗,小尝一口:“我把我之前调养身子的方子给他瞧过,他也说方子开得精巧,并无不妥。你呀,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甄嬛的心却提得更高了。

干净,才好拿捏。

没有根基,才好灭口。

这些话在甄嬛舌尖滚了滚,像烧红的炭,烫得她发疼,终究还是被她生生咽了下去。

此刻的眉姐姐,心里眼里全是“惠”字封号和腹中龙胎带来的荣光,像个初次尝到蜜糖的孩子,哪里还听得进半句苦口的良药。

再劝,就不是关心,是扫兴,是嫉妒了。

甄嬛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忧虑,再抬眼时,已换上一副温菀的笑。

“姐姐,我听槿汐说,按宫里的旧例,等月份大了,差不多七八个月的时候,便可以请旨让伯母进宫来照拂你一阵子。到那时,你们母女也能日日相见,说些体己话。”

她试图用亲情和未来的温存,将沈眉庄从权力的亢奋中拉回来片刻。

“还有大半年呢,想那么远做什么。”

沈眉庄不在意地摆摆手,显然心思不在这上面。

她甚至带着几分过来人的口吻,拍了拍甄嬛的手背,“你呀,就是心太细,爱想这些家长里短的。咱们身在宫中,眼光要放长远些。”

长远?姐姐可知,你现在连脚下的路都快看不清了。

“姐姐说的是。”甄嬛勉强应着,只觉得满心的话都堵在了喉咙口。

“不说这个了。”沈眉庄放下茶碗,身子微微前倾,凑近了甄嬛,一双美目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光芒,声音也压得极低,“我今日来,是有一件更要紧的事,必须提前布置。”

“还有什么事,比姐姐的身子更要紧?”甄嬛心头一紧。

“正是为了我的身子,才要为你打算。”沈眉庄的眼神里,有一种甄嬛从未见过的、属于掌权者的清明,““我如今有了身孕,万事都要小心,不好再与华妃正面相抗。”

“你一人独对华妃与曹琴默,我实在放心不下。”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你一个人,只怕顶不住。”

甄嬛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她。

“所以,我思来想去,是时候把陵容接来圆明园了。”

此话一出,甄嬛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她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错愕:“陵容?姐姐,你忘了?你从前还说她……心性太狠。”

“此一时,彼一时。”沈眉庄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还带上了一丝过来人的通透,“从前是我天真了,总觉得人心能换人心。可这宫里,你退一步,别人就能进十步,直到把你逼进死角。”

她看着甄嬛,目光灼灼:“狠,有狠的好处。对付豺狼,难道要派一只绵羊去么?陵容性子是弱,可她心思细,又最懂隐忍。把她放在身边,关键时候,能替你我挡上一挡,也能出其不意地咬人一口。”

甄嬛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眉姐姐变了。

眼前的眉姐姐,还是那个与她一同长大的眉姐姐吗?

是权力改变了她,还是这腹中不知真假的“龙胎”,给了她脱胎换骨的底气?

“姐姐……”甄嬛还想再劝。

“这事就这么定了。”沈眉庄却不容置喙地打断了她,“我会尽快跟皇上提。如今我开了口,皇上没有不应的道理。你只管等着,咱们的好妹妹很快就来了。”

“姐姐说的是。”甄嬛低眉顺眼地应着,心中却是一片冰凉的悲哀。

沈眉庄见她听进去了,这才心满意足地站起身,理了理鬓边的珠花。

“我该回去喝安胎药了,你也别想太多,好好歇着。万事有我。”

送走了沈眉庄,甄嬛独自在殿内坐了许久。

她看着桌上那碟眉姐姐带来的、她最爱吃的点心,却丝毫没有胃口。

“万事有我。”

这句话,从前是她最安心的倚仗,此刻听来,却成了最深的讽刺。

姐姐已经看不清前路的悬崖,她又如何能护住自己?

姐姐已经一脚踏入了别人精心布置的棋局,不仅不自知,反而兴致勃勃地开始摆弄起自己的棋子了。

而她自己,连同即将被拖下水的安陵容,都成了姐姐棋盘上,为那个虚无缥缈的“龙胎”保驾护航的兵。

这盘棋,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三日后,春熙殿内一派安然。

孙妙青午睡醒来,正歪在榻上喝着一盏蜜水,懒懒地问了一句。

“安答应那边,动身了?”

春桃正为她打着扇,闻言,脸上立刻漾开一抹混合着崇拜与兴奋的笑意,声音都清亮了几分。

“小主,您醒了。”

“动身了,今儿一早就走了!您可真是料事如神!”

她献宝似的将桌上一碟精致的桂花糕往前推了推,香气甜腻。

“安答应临走前,特地让她的宫女菊青送来的,说是她亲手做的,万万不敢打扰小主歇息,让奴婢等您醒了再回禀呢。”

孙妙青眼睫微抬,捏起一块,却并不入口,只放在莹白的指尖细细把玩,眼底的笑意意味不明。

“算她有心。”

春桃忍不住道:“奴婢瞧着,莞贵人如今正是需要帮手的时候,安答应此去,定能一展所长,得莞贵人看重。”

“看重?”

孙妙青轻笑一声,那笑声像羽毛搔在人心上,却带着凉意。

她将那块糕点放回盘中,像是瞬间失了兴趣。

“不过是看她好用罢了。”

她端起蜜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冰冷的针,一寸寸戳破了春桃所有天真的幻想。

“这宫里,哪有什么姐妹情深。”

“不过是各取所需。”

“莞贵人现在腹背受敌,急需一把刀。”

“安答应呢,正好够锋利,又听话,还不用担心会反过来伤了自己,你说,多好用?”

春桃被这番话砸得一愣一愣的,张了张嘴,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那……那安答应她……”

“她自己心里清楚得很。”

孙妙青摆摆手,显然不想再多谈那个注定要被利用的“工具人”。

“去了,好歹是个机会。”

“不去,就只能在这宫里熬到油尽灯枯。”

“换你,你怎么选?”

春桃彻底不说话了,殿内的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

孙妙青却像没事人一样,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靠着,话锋一转,语气里甚至带上了几分期待。

“惠贵人那边呢?”

“这几日,想必风光得很吧。”

一提起这个,春桃又来了精神,方才的沉重一扫而空。

“可不是嘛!听说这次安小主能随驾圆明园,就是惠贵人在皇上面前提了一嘴!”

“还有那刘畚刘太医,皇上特许他日日都去请平安脉,惠贵人高兴,前儿个才赏了他一个明晃晃的大金锞子呢!”

“金锞子?”

孙妙青听完,非但没有半分羡慕,反而乐了。

她嘴角弯起一个极好看的弧度,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愉悦。

“赏得好啊。”

她轻轻抚上自己已然安稳的小腹,那里孕育着真正的皇家血脉。

她的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对腹中的孩子诉说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

“这戏台子,就该搭得高高的,请的人多多的,锣鼓敲得响响的,才热闹。”

她顿了顿,眼中的光芒,像淬了毒的星子,危险又迷人。

“等唱到最**的时候,‘哗啦’一下塌了……”

“那才叫好看呢。”

安陵容的马车在圆明园绮丽的景致中穿行,她悄悄掀起一角帘子,入眼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无一不比紫禁城里更多了几分灵动与奢靡。

这里就是皇上常住的地方。

她攥紧了手里的帕子,手心微微出汗。

轿子刚一落地,便听见一个熟悉又带了些疲惫的声音。

“陵容,总算把你盼来了。”

甄嬛正站在廊下,槿汐为她打着扇。她脸上带着笑,可那笑意却未曾抵达眼底。

安陵容连忙上前行礼:“姐姐。”

“快起来,这大热天的,路上辛苦了。”甄嬛拉起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晒得发烫的皮肤,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安陵容垂着眼,声音又轻又软:姐姐怎么亲自在日头底下站着?你身子最是畏热,让妹妹瞧着,心里实在不安。

能来见姐姐,再热也不觉得。我听说了,是惠贵人姐姐向皇上提了一句,我才有这个福分。”

她提起“惠贵人”时,小心地观察着甄嬛的神色。

甄嬛脸上的笑淡了些许。

是啊,是眉姐姐。

她兴致勃勃地将陵容这枚棋子调了过来,却不知自己早已是别人棋盘上,一颗马上就要被吃掉的棋子。

“姐姐她……如今身子金贵,一切都好。”甄嬛避开了这个话题,拉着她往里走,“既然来了,先去给皇上请安是正经。”

勤政殿外,夏日炎炎,蝉鸣聒噪。

两人还未走近,就看见殿前台阶下,竟直挺挺地跪着一个半大的孩子,看衣着像是位阿哥,只是那身明黄的袍子洗得有些旧了。

他跪得笔直,额上全是汗,嘴唇也有些干裂,却一声不吭。

安陵容心里一惊,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苏培盛正从殿里出来,一甩拂尘,看见二人,笑着迎了上来:“菀贵人吉祥,安答应吉祥。”

甄嬛的目光从那孩子身上收回,问道:“苏公公,这位是?”

“回贵人的话,这是四阿哥。”苏培盛的语气平淡无波,像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一直在园子里养着呢。”

一直在园子里养着。

安陵容听懂了这话里的意思,心头一凛。

甄嬛点了点头,又问:“皇上可在殿内?我带安答应来给皇上请安。”

“唉哟,真不巧。”苏培盛一摊手,脸上那点笑也收了,“皇上这会儿正忙着呢,怕是没工夫见四阿哥,也没工夫见二位小主。小主们还是请回吧。”

一句话,便将她们和那个无人问津的皇子,归为了一类。

甄嬛却像是没听出那话里的轻慢,她神色如常,只看了一眼那在烈日下摇摇欲坠的孩子。

“既然皇上忙,我等自然不敢叨扰。”她顿了顿,对苏培盛温声道:“只是这日头太毒,四阿哥年纪尚小,万一中了暑气,伤了龙体,你我都不好向皇上交代。劳烦苏公公费心,让人送一碗解暑的莲子羹来,也算咱们做臣妾的一点心意。”

苏培盛脸上的表情微妙地变了变。

他深深地看了甄嬛一眼,这位莞贵人,心思确实比旁人多转了九曲十八弯。

这话,他没法不接。

“贵人说的是,是奴才疏忽了。”苏培盛躬了躬身,态度比方才恭敬了不少,“奴才这就去办。”

从勤政殿离开,安陵容一路都沉默着。

她看着身旁甄嬛沉静的侧脸,心里翻江倒海。

她想,原来这就是圆明园。

这里有得宠便能一言九鼎的惠贵人,也有不得宠便要跪在烈日下的亲生皇子。

而莞姐姐,就在这冰火两重天里,不动声色地为自己寻着一条活路。

那自己呢?

自己被惠贵人当作一颗棋子送了过来,想要活下去,想要往上爬,就必须要做一把最好用的刀。

安陵容攥紧了帕子,指节用力到泛白。

她抬起头,迎上甄嬛看过来的目光,脸上露出了一个温顺而坚定的笑。

“姐姐,以后但凡有我能效劳的地方,你只管吩咐。”

甄嬛刚想说些什么,身后却传来一阵细碎又固执的脚步声。

两人回头,竟是方才那个在日头下罚跪的四阿哥,弘历。

他许是喝了那碗莲子羹,脸色缓和了些,人依旧瘦削得像根迎风欲折的竹竿,可那根背脊,却挺得像一杆枪。

“儿臣给菀娘娘请安,菀娘娘万福金安。”

他的声音还带着一丝未脱的童音,但吐字清晰,礼数周全,没有半分寻常孩童的扭捏与胆怯。

甄嬛虚扶一把,眼底划过一丝讶异。

“四阿哥快请起。”

她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孩子,这不像个孩子,更像一头藏起爪牙的孤狼幼崽。

“我与阿哥素未相见,阿哥怎知我的身份?”

安陵容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皇子,再想到自己,心中竟泛起一股同病相怜的酸楚。

都是不被期待、不被喜爱的人。

弘历站直了身子,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得惊人,直直地看向甄嬛,目光里没有孩童的澄澈,只有冷静的探究。

“勤政殿外,遥遥一见,儿臣觉得菀娘娘与旁人不同。”

他顿了顿,话里有话。

“何况,方才苏公公对娘娘的态度,也与对旁人不同。”

好一个聪慧通透的孩子。

甄嬛心中一动,面上却不显分毫,笑道:“诚如阿哥所言,遥遥一见,我也觉得与阿哥格外亲切。”

“那便是儿臣与菀娘娘有缘。”弘历顺着她的话说下去,滴水不漏。

甄嬛心中了然,随即转向安陵容,语气温和地介绍道:“这位是安答应。”

四阿哥立刻又向安陵容行了一礼,姿态标准。

“安娘娘吉祥。”

安陵容连忙回礼:“四阿哥有礼。”

甄嬛对安陵容道:“妹妹,你先回住处看看合不合心意,我稍后便过去寻你,咱们再一同去看望惠贵人。”

“是,那妹妹先告辞了。”

安陵容何等眼色,立刻会意,福了福身,带着宫女先行离去。

待安陵容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弘历才转向自己身后跟着的老嬷嬷,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嬷嬷,我和菀娘娘有几句体己话要说,你先退下。”

“阿哥……”老嬷嬷有些迟疑。

弘历的眼神骤然沉了下去。

老嬷嬷心头一颤,只能叹了口气,躬身退开。

甄嬛看着这一幕,嘴角的笑意淡了些。这孩子,哪里有半分寻常孩童的模样,分明是个被逼着长大的小大人。

“阿哥有什么话,连最关心你的张嬷嬷也要回避?”

弘历的目光重新落在甄嬛脸上,那股子倔强又浮了上来,像磐石一般。

“儿臣唐突,只因听闻菀娘娘日日在皇阿玛身边,最得圣心。”

“儿臣只想问娘娘一句话……”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顿地问。

“皇阿玛,是不是……很讨厌我?”

这个问题,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砸在甄嬛心上。

她看着他故作镇定的脸,和那双死死藏着渴望与不安的眼睛,忽然就没了敷衍的心思。

对一个聪明人说谎,是最愚蠢的事。

“皇上是天子,他的喜恶,从不轻易示人。”

甄嬛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换了个角度。

“那为何皇阿玛年年把我扔在这里,从不来看我,甚至不愿我多去请安?”他追问着,像一头被逼到悬崖边的小兽,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

甄嬛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天下事太多,皇上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阿哥可知,为何五阿哥自幼便寄养在太妃宫中?”

“五阿哥有他的额娘!”弘历的声音猛地拔高,又迅速压了下去,带着一丝哽咽,“我没有。我额娘身份低微,所有人都瞧不起我,皇阿玛也因此不喜我。”

“旁人轻贱你不要紧。”

甄嬛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他所有的伪装。

“重要的是,你自己,不能轻贱了自己。”

“你若自己站得直,行得正,步步走得稳,时时做得对,将来,谁还敢轻贱你分毫?”

弘历猛地抬起头,眼中那潭死水,瞬间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真的……可以吗?”

“阿哥若不信我,今日,又何必特地来问我?”甄嬛反问,目光温和却锐利。

弘历定定地看了她许久,眼中的迷茫与不甘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郑重地躬身,深深一拜。

“多谢菀娘娘,为我拨云见日。”

甄嬛扶住他,又问:“只是我还有一事不明。我与阿哥仅遥遥一面之缘,阿哥为何要将这份信任,押在我的身上?”

弘历直起身,眼中闪过与他年龄不符的锋芒:“能让皇阿玛放在心尖上的人,一定不简单。”

“何况,儿臣听说,菀娘娘连权倾后宫的华妃娘娘,都不怕。”

他一字一顿,说得格外用力。

“儿臣,敬佩强者。”

甄嬛心中微震。

她看着眼前的孩子,忽然觉得,眉姐姐将安陵容送来做刀,可这后宫真正的刀,从来不是温顺听话、任人宰割的。

真正的刀,是能自己选择执刀人的。

“阿哥的赞誉,我愧不敢当。”她轻声道,“只是有一句话想送给阿哥。”

“与其心生敬佩,不如将来,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弘历的眼睛,在这一刻,彻底亮了。

像是被点燃的星辰,璀璨得惊人。

他紧绷的身体都放松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孩子气的笑。

“皇阿玛真的很忙吗?”他忽然又问。

“是。”

“那好吧。”他点点头,煞有介事地叹了口气,眼中却闪着狡黠的光,“若是皇阿玛实在忙不过来,以后,儿臣愿意替皇阿玛分忧。”

这话,天真又大胆,是藏着獠牙的野心。

甄嬛失笑,伸手牵过他冰凉的小手。

“这话,现在只能说给我听。”

“走吧,我那儿新做了牛乳菱粉香糕,甜而不腻,去尝尝。”

“好。”

弘历顺从地跟着她,小小的手,被她温暖的掌心包裹着。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预示着某种未来的交叠。

……

不远处,刚回到住处的安陵容,正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的住处被安排在偏僻的角落,窗外只有一角枯黄的芭蕉。

而远处,莞姐姐正牵着那个被皇上厌弃的皇子,一步步走向那片被日光渡上金边的殿宇,宛如一幅画。

一幅她永远也走不进去的画。

她忽然明白了。

惠贵人送她来,是让她做一把刀,为她自己和那个未知的龙胎披荆斩棘。

可莞姐姐……

莞姐姐要的,从来不只是一把刀。

安陵容慢慢攥紧了手,指甲掐进肉里,却感觉不到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