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142章 皇后之夜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第142章 皇后之夜

作者:水殿风来珠翠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55:33

皇后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珐琅茶壶,亲自为皇帝续了半杯热茶。

动作娴熟,体贴周到,一如她永远无可挑剔的皇后仪态。

皇帝端起茶盏,指腹摩挲着温热的杯壁,却没有喝。

他抬眼看向皇后,眼神平静无波:“皇后从不做无意义的事。今夜特意提及宫殿分派,想必是心中已有周全的章程了?

一句话,便将皇后的开场白堵了回去。她知道,皇帝看穿了她的意图。

皇后柔声继续,语气里满是为君分忧的体恤:“襄嫔妹妹如今还住在启祥宫,虽已是主位,但到底委屈了些。”

“不过她自己说住惯了,不想挪地方,臣妾想着,既然是她本人的意愿,便由着她。只需将份例陈设按嫔位规制提上来,皇上觉得如何?”

皇帝鼻腔里轻轻“嗯”了一声。

曹琴默,在他眼中不过是个能用的棋子,如今利用价值已然降低,只要她安分,住哪儿都无所谓。

见皇帝对曹琴默果然毫不在意,皇后心中一定,脸上温婉的笑容不减分毫,继续落子:“顺嫔妹妹如今还和敬妃同住咸福宫,到底不便。”

“臣妾想着,永寿宫一直空着,地方敞亮,离咸福宫也近。顺嫔妹妹性子清净,住进去既合了她的心意,也方便与敬妃一同照看温宜公主。”

永寿宫。

皇帝的指节在御案上极轻地叩了一下。

好一个永寿宫。

东六宫之首,素来是得宠嫔妃的居所。

皇后此举,看似为沈眉庄争取体面,实则将她安插在显眼位置。

既卖了沈氏家族一个人情,又将这位性子清冷的嫔妃置于众人视线之下,方便监视。

皇后算盘打得一向很精。

“永寿宫?”皇帝的目光停留在皇后的脸上,重复了一遍.

皇后倒是深谋远虑。”

皇帝看似夸赞,皇后心头一紧,面上却滴水不漏:“皇上谬赞,臣妾只是想着妹妹们住得舒心,后宫才能安稳。”

皇后又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个人,语气愈发关切:“还有淳嫔妹妹,身为主位,如今又添了小公主,总住在碎玉轩后殿也不是个事。臣妾思量着,钟粹宫地方宽敞,离臣妾的景仁宫也近。若是有个什么事,臣妾亲自照应起来也方便,总能安心些。”

将淳嫔从甄嬛身边挪开,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句句是为淳嫔母女着想,实则一箭双雕,既在心理上重创甄嬛,让其感受羽翼被剪除的痛楚,又将自己安插的棋子暂时回收,另作打算。

皇帝依旧不置可否,只是端起茶盏,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

“皇后思虑周全。”他放下茶盏,语气一转,

“不过,莞嫔你打算怎么安排?”

皇后的笑容堪称完美:“皇上,莞嫔妹妹月份大了,臣妾想着孕期搬宫多有不便,恐动了胎气。不如等着妹妹平安诞下龙子,届时再论赏赐,岂非喜上加喜?”

她稍作停顿,脸上笑意更深,语气也带上了几分真切的赞许:“莞嫔妹妹,才貌双全,深得皇上喜爱,如今又要生下龙子,碎玉轩那地方,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臣妾想着,承乾宫位置极好,离养心殿最近,最是方便皇上时时探望。”

“当初菀嫔进宫时,臣妾便想将她安排在承乾宫,只是被年答应驳回,如今也算物归原主了。”

“这既能彰显皇恩浩荡,也能全了皇上对妹妹的一番爱重之心,实在是再好不过。”

承乾宫。

这三个字一出,连站在角落里当木头人的苏培盛,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这宫殿的位置,前朝后宫多少双眼睛盯着,住进去,便是住进了风口浪尖。

皇帝笑了。

“皇后真是大方。”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只是,皇额娘今日还与朕说,莞嫔到底年轻,前朝的事,还是少让她沾染为好。免得她心大了,不知分寸。”

皇后的心猛地一沉。皇帝这是……在敲打甄嬛,还是在敲打她?

她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立刻又恢复如常,垂首道:“皇额娘说的是,是臣妾思虑不周了。臣妾只想着皇上的心意,倒忘了这一层。”

“嗯。”皇帝应了一声,目光从她脸上滑过,落向殿外无边的夜色,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既然说起这宫殿分派,朕倒是想起一事。”

他顿了顿,那漫不经心的语气,却让皇后的背脊莫名有些发凉。

“慧嫔身怀双胎,乃我大清开朝以来头一份的祥瑞,功劳甚大。”

皇帝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皇后的耳朵里。

“春熙殿虽然不错,可再添上两个孩子,加上塔斯哈,未免显得拥挤了些。”

他转过头,重新看向皇后,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盛着一种让皇后心惊肉跳的探究。

“皇后执掌六宫,最是公允。“

”依你看,该赏慧嫔一座什么样的宫殿,才足以彰显她的功劳,又不至于落了皇家的体面呢?”

皇帝这轻飘飘的一句话,猝不及防地捅进了她心里,烫得她指尖都蜷缩了一下。

皇帝这是在试探她!试探她对孙妙青的态度,试探她这个皇后的肚量!

这问题,就是一道催命符。

说小了,是她这个皇后善妒,容不下身怀祥瑞的功臣,与她苦心经营的贤德形象背道而驰。

说大了,更是拂逆龙颜,显得她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可若是往大了说,挑一座比肩甚至超越承乾宫的宫殿,那无异于亲手为自己再树一个劲敌。

年世兰的火还没彻底熄灭,她难道要再点一把,烧向自己的景仁宫吗?

无数念头在电光火石间闪过,皇后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婉贤淑,

“皇上说的是,慧嫔妹妹身怀双胎,是我大清的福气,更是皇上的福气。这赏赐,自然是不能轻了的。”

她先是顺着皇帝的话,将慧嫔的功劳捧得高高的。

而后沉吟片刻,仿佛在心中仔细权衡了所有宫室的利弊,最终抬起眼,给出了一个处处透着“周全”与“仁德”的答案:

“臣妾想着,储秀宫倒是个极好的去处。”

她见皇帝露出聆听的神色,便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其一,‘储秀’二字,意为汇聚天地灵秀,孕育优秀后代,正合了慧嫔妹妹如今身怀双胎祥瑞的福气,是个难得的好兆头。”

“其二,”她话语一顿,笑容里更添了几分体己的关怀,“欣贵人如今也住在储秀宫。欣贵人也育有淑和公主。让她们住在一处,将来慧嫔妹妹生产后,身边也能多个贴心的人搭把手,一同照看两位小皇子,臣妾也能更安心些。这既是赏了宫室,也是全了姐妹情分,您看如何?”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储秀宫虽非六宫之首,却也是东西六宫里数一数二的好宫殿,其名号更是与皇嗣祥瑞完美契合。再搬出“欣贵人”这张牌,将一个赏赐安排,包装成了对嫔妃身心、对姐妹情谊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个提议,公允、体面、仁厚,无懈可击,尽显她母仪天下的风范。

皇后说完,便垂下眼帘,一副“臣妾已尽心竭力,全为皇上和妹妹们考量”的恭顺模样。

她在等,等皇帝的一句嘉许。

如此周全的安排,皇帝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储秀宫,确实不错。”

皇帝低声念着,点了点头,

“皇后思虑周全,连姐妹情谊都替她们想到了,有心了。”

皇后心头一松,正要谦逊几句。

皇帝看了她一眼,将手中的折子放到一边,端起茶盏,神色缓和了些许。

“罢了,你是皇后,六宫诸事由你做主便是。朕信你。”

他心里清楚,皇后此举虽非上策,甚至有些小家子气,但终究是按着规矩来,处处透着想维系后宫平稳的意图。

这份心思,倒也算对得起她一国之母的身份。

皇后的脸色彻底缓和下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

她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

她恭顺地应了声“是”,随即快速调整好情绪,脸上露出得体的笑容,尽显中宫风范。

“只是……”她话锋一转,眉宇间染上一抹恰到好处的忧色,“臣妾想着,两位妹妹如今月份都大了,正是要紧的时候。这挪动宫殿可是大事,从打扫布置到搬迁入住,少说也要折腾个两三个月。万一磕着碰着,动了胎气,那臣妾可就万死莫辞了。”

她站起身,走到皇帝身边,动作自然地为他捶了捶肩膀,语气里满是恳切。

“依臣妾的愚见,不如就让两位妹妹安心养胎。待到平安诞下龙嗣,皇上再行封赏,双喜临门,岂不更是美事一桩?届时,是赏宫殿,还是提位分,都彰显着皇上的天恩浩荡。这后宫上下,也只会感念皇上的仁德与慈爱。”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她贤德皇后的体面,又将这烫手山芋给稳稳地推了回去。

皇帝闭着眼,享受着她力道适中的按捏,没有说话。

皇后摸不准他此刻的心思,手上的动作愈发轻柔,心里却绷紧了一根弦。

半晌,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

“皇后言之有理。”

他挥手示意皇后坐下,自己却端起了那杯已经微凉的茶。

“那就依你,等生下来再说。”

皇后心里刚松了一口气,皇帝的下一句话,又让她提了起来。

“说起孩子,”皇帝的指腹在杯壁上缓缓摩挲,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襄嫔所出的公主,温宜在咸福宫怎么样?”

皇后连忙应道:“温宜公主乖巧伶俐,很得敬妃喜爱。”

“温宜,温和合宜。”皇帝低声念着这两个字,唇边逸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曹氏虽然心性复杂,倒给女儿取了个好名字。”

他放下茶盏,看着皇后,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皇上圣明,”皇后顺势转换了话题,语调也轻快了些,“说起这后宫的喜事,臣妾倒想起另一桩。”

“淳嫔妹妹诞下小公主已有些时日,活泼康健,只是还未有个正式的名字。臣妾想着,这等荣耀,还需皇上亲赐才好。”

她抬眼看向皇帝,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将为皇嗣请名的机会主动呈给皇帝,既是分内之责,也是一种示好和尊敬。

“不知皇上可有属意的字?”

皇帝靠回龙椅,似乎真的认真思索起来。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那摇曳的烛光,都带上了几分寒意。

“有了。”皇帝忽然开口。

他看向皇后。

“朕想着,就封为‘端恪公主’吧。”

端。

品行端正。

恪。

恪守本分。

好一个“端恪公主”!

这不是封号,是规矩。

是赏赐,也是警告。

更是给后宫所有女人立下的一个标杆——顺从君父,恪守本分,便能有这样的荣光。

皇后垂下眼帘,将所有的情绪都掩藏在那浓密的睫羽之下。

声音恭顺得听不出一丝异常。

“端恪,真是极好的封号。臣妾明日就让礼部拟旨,晓谕六宫。想来淳嫔妹妹知道了,定会感念皇上天恩。”

“嗯。”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端起茶盏,指腹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一敲。

“笃”的一声清响。

像是在为刚刚那场无声的博弈,落下最后一子。

皇后见状,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转而提起另一桩“分内之事”。

“皇上,新入宫的几位妹妹,住处还未定下。臣妾想着,祺贵人与祥贵人既同为贵人,不如就……”

她的话音还未落尽,就被皇帝不轻不重地打断了。

“祺贵人,就住储秀宫吧。”

皇帝的声音很平淡,却让殿内的空气陡然一滞。

皇后脸上那完美无瑕的笑容,出现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凝固。

储秀宫!

那不是她刚刚才盘算好,要用来赏给孙妙青,既能彰显她的大度,又能将安陵容捏得更紧的好地方吗?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是巧合,还是……他根本什么都知道?

皇后压下心头的翻涌,那张永远端庄的脸上,笑意像是用尺子量过,分毫不差。

“皇上,储秀宫如今住了欣贵人,再添一位妹妹,怕是……有些挤了。”

“挤?”皇帝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眉梢轻轻一扬,

“朕怎么记得,储秀宫是东西六宫里数一数二的大殿,配殿就有好几处。多住一个贵人,如何会挤?”

他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看着皇后,眼神里透着一丝洞察一切的玩味。

“再者,皇后方才不是还说,让欣贵人与慧嫔同住,能全姐妹情分么?”

“朕瞧着,这祺贵人与欣贵人脾气也差不多,都是爱说笑的,住在一处,正好做个伴。”

“多一个姐妹,多一份热闹,不是更好?”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像冰珠子,不重,却砸得人生疼。

他就是故意的!

用她自己刚刚才说出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堵她的嘴!

让她亲手将一个已经打听好家世、性情的新宠,安插到储秀宫,安插到孙妙青的隔壁!

皇后垂在身侧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的软肉里,带来一阵细微的刺痛。

她却只能从牙缝里挤出话来,声音依旧柔婉得像一汪春水。

“皇上说的是,是臣妾想得左了。人多,自然热闹。”

“那祥贵人与黎常在……”她艰难地转移话题,只想快点结束这份难堪。

“祥贵人,咸福宫后殿。黎常在,钟粹宫偏殿。”

皇帝说得随意,仿佛在说今天晚膳多加了两道菜,而不是在决定两个女人未来的命运。

皇后的心,又往下沉了沉。

咸福宫,那是敬妃的地盘。

钟粹宫,她才刚想着把淳嫔挪过去,好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皇帝这三言两语,不仅将她为孙妙青布的局搅得一干二净,还顺手在她和敬妃的棋盘里,都扔了两颗硌人的砂子。

“是,臣妾记下了。明日一早就让内务府去办。”皇后垂下头,声音里透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涩意。

“嗯。”皇帝满意地应了一声,似乎对她的顺从很是受用。

他重新拿起奏折,像是准备继续处理公务。

皇后正准备起身告退,皇帝的声音却又从前方传来。

“皇后是六宫之主,新来的妃嫔,就劳你多教导了。”

皇后心中警铃大作,连忙躬身:“这是臣妾分内之责。”

皇帝放下奏折,抬起头,定定地看着她,那眼神,让她背心无端发凉。

“尤其是那个祺贵人。”

“朕听说,她爱说笑,只是在家时让阿玛额娘惯得有些娇纵,性子烈。”

“皇后是六宫之主,要多费心,替朕好好看着后宫。”

他顿了顿,特意补充了一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别让她年轻气盛,冲撞了宫里的旧人。”

“特别是莞嫔和慧嫔,她们如今可都怀着龙裔,身子金贵得很,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直到这一刻,皇后才彻底明白皇帝的意图。

他将功臣之女扔进后宫,交到她手上,却又明明白白地告诉她,这把刀,不许冲着他最在意的两个人去。

这哪里是教导新人?

这分明是让她给莞嫔和慧嫔,当起了看门人!

若是祺贵人安分,那是她这个皇后教导无方,压制了新人的天性。

若是祺贵人惹了事,冲撞了那两位,那便是她这个六宫之主失职!

皇后的指尖冰凉,面上却不得不挤出最是温婉贤淑的笑容。

“皇上放心,臣妾省得。”

“定会好生看顾妹妹们,绝不让莞嫔和慧嫔两位妹妹受了半分委屈。”

她垂眸应道:“臣妾已经吩咐了太医院和各宫,必定会悉心照料,不敢有半分懈怠。”

皇帝“嗯”了一声,似乎谈兴已尽,端起茶盏,轻轻撇去浮沫。

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皇后识趣地站起身,敛衽一礼。

“夜深了,皇上早些歇息,臣妾告退。”

“册封礼的事,皇后费心了。”他头也未抬,淡淡地说道。

皇后恭敬地应了声“是”,正欲转身退下,皇帝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放下了茶盏。

“对了。”

他抬起眼,目光落在皇后身上。

“莞嫔与慧嫔的宫殿,虽然暂不搬迁,但你先备着。”

皇后的心跳漏了一瞬,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依旧维持着恭顺的姿态。

皇帝的声音穿过微凉的殿宇,清晰地传进她的耳朵里。

“陈设要好,一切都照着‘妃’位的份例来办。”

“朕的孩子,不能受了委屈。”

这句话,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皇后的心上。

她强撑着,才没有让身子晃动。

“……臣妾遵旨。”

她从喉咙里挤出这几个字,缓缓后退,转身走出了养心殿的门槛。

夜风格外地冷,吹得她衣袂翻飞。

她维持着中宫之主端凝的仪态,一步一步走下玉阶,直到那明黄色的殿宇彻底被抛在身后,再也看不见。

一回到景仁宫,殿门“砰”地一声在身后合上,隔绝了所有外人的视线。

“娘娘。”

剪秋快步上前,试图扶住她那根木桩般僵直的手臂。

皇后脸上那副焊死的温婉端庄,终于出现了裂痕。

她猛地甩开剪秋的手。

胸口因为压抑的呼吸而剧烈起伏,那股在养心殿被皇帝一字一句钉进骨头里的屈辱与怒火,再也无需伪装。

“妃位……好一个妃位!”

她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每个字都淬着毒。

一个个的,孩子还没落草,就预定了妃位的尊荣。

皇帝这是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他有多看重那两个女人肚子里的肉!

“咔嚓——!”

一声刺耳的脆响。

她一把将桌上那盆精心修剪过的水仙狠狠扫落在地。

名贵的官窑花盆砸在光洁如镜的金砖上,瞬间四分五裂。

清水和着湿润的泥土,像一道丑陋的疤痕,玷污了这素来一尘不染的景仁宫正殿。

“娘娘息怒!”

剪秋吓得魂飞魄散,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娘娘息怒啊!”

皇后剧烈地喘着气,死死盯着一地的狼藉。

那双向来如古井般沉静的眼睛里,燃着的是嫉妒、是不甘、是滔天的恨意。

捧杀!

皇帝这一手,何尝不是捧杀!

他不仅要亲手去捧甄嬛,更要逼着她这个皇后,一起来捧孙妙青!

他要让六宫上下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看她这个中宫之主,是如何“贤良大度”地为自己的夫君,亲手抬举起一个又一个即将与她分庭抗礼的宠妃!

何其可笑!

何其……屈辱!

许久,那剧烈的喘息才渐渐平复。

皇后在一片狼藉中缓缓坐下,方才那阵失控的怒火已经退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将人冻僵的阴冷。

她端起茶盏,指尖触到杯壁的凉意,反而让她的头脑愈发清醒。

妃位。

皇帝甚至不愿等到孩子落地,就已经许诺了两个妃位。

一个是宠冠后宫、即将诞下龙子的莞嫔。

另一个,是身怀开朝祥瑞、野心勃勃的慧嫔。

她费尽心机,熬死了年世兰,本以为可以清净几年,慢慢修剪那些冒头的杂草。

谁能想到。

皇帝亲手种下的花,比野草长得更快,更疯。

她走到紫檀木雕花椅上坐下,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

“去,传话给齐妃。”

剪秋连忙抬起头,不敢错漏一个字。

皇后的手指在冰凉的扶手上,一下,一下,极有规律地敲击着。

那声音不大,却让剪秋的心跳都跟着那节奏一并悬了起来。

“告诉她,本宫近来身子乏了。”

“三阿哥的功课,让她这个额娘多上点心。”

“还有,若是有空,也该多来景仁宫,向本宫这个嫡母,请安问好。”

剪秋立刻应道:“回娘娘,奴婢已经派人递过话了。想来齐妃娘娘很快就能明白您的心意。”

“明白?”

皇后扯了扯嘴角,那笑意里满是讥诮。

“她要是真能明白事理,三阿哥就不会平庸至今了。”

她放下茶盏,重新站起身,踱步至窗边。

窗外夜色深沉,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但她不能乱。

她是皇后,是这紫禁城里所有女人的主宰。

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施舍他的宠爱,但她必须维系后宫的秩序,维系她母仪天下的至尊体面。

哪怕这份体面,只是一个内里早已腐朽的华丽空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