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110章 伪装者联盟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第110章 伪装者联盟

作者:水殿风来珠翠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55:33

桃花坞内,晨光正好,皇后刚起身,由着剪秋为她梳理一头乌发。

殿内只摆着几盘新摘的佛手和香橼,散着淡淡的清冽果香。

“娘娘,您听说了吗?”剪秋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透着一股子压抑不住的复杂情绪。

皇后从镜中看着她,神色未动,只淡淡“嗯”了一声。

“清凉殿那位,昨儿夜里竟把自己的贴身宫女送去了九州清宴!今儿一早,旨意就下来了,直接封了答应!”剪秋手上的力道猛地一重,象牙梳齿刮得皇后头皮微微一疼。那“答应”二字,她咬得极重,仿佛不是在说旁人,而是在咀嚼自己的命运。

“放肆!”皇后眼风一扫,镜中那张温婉的脸瞬间冷了下来。

剪秋“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手里的梳子险些脱手:“奴婢该死!奴婢失态了!”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哭腔,却不知这委屈是为谁,“奴婢只是……只是替娘娘不平!可……可凭什么呢?一个奴才秧子,连官女子都不是,竟一步登天成了小主!这成何体统!”

“皇上做事,自有皇上的道理。”皇后重新拿起梳子,自己一下一下地顺着长发,语气听不出喜怒。“规矩是皇上定的,皇上想赏谁,自然就能赏。”

她嘴上说得云淡风轻,可那拿着梳子的手,指节却捏得死紧。

年世兰!

那个一向视皇宠为禁脔,连旁人多看皇上一眼都要剜人眼珠子的女人,竟然会把自己的心腹丫头送到龙床上去?她这是被逼到什么份上了?

剪秋跪在地上,心里五味杂陈。她低着头,掩去眼中的嫉色:“奴婢还听说,皇上特意下旨,让那芝答应继续住在清凉殿呢!这……这不是明晃晃地打华妃娘娘的脸吗?”

这话一出,皇后梳头的手停住了。

她缓缓放下梳子,唇边终于逸出了一丝极淡的,真切的笑意。

“年妃这是转了性子,懂得贤惠了。”皇后慢条斯理地挑选着一支赤金累丝嵌红宝的凤簪,“懂得为皇上分忧,为后宫姐妹们着想,可是大好事。”

剪秋听着这反话,心里越发憋屈。同是伺候人的奴婢,凭什么她颂芝就能一朝飞上枝头,而自己,却只能一辈子跪在这里,为主子的喜怒而活?

皇后将凤簪插入发髻,对着镜子端详得体,忽然道:“说起来,本宫倒真要谢谢她。”

“娘娘?”

“她这一闹,倒让本宫省了不少心。”皇后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开得正盛的桃花。“从前只当她是头猛虎,如今看来,不过是只被拔了牙的纸老虎罢了。”

一个连自己的骄傲都要亲手踩碎的女人,还拿什么跟她斗?

“本宫倒是好奇,”皇后嘴角的笑意加深了,“这清凉殿里,一个旧主子,一个新‘妹妹’,这出姐妹情深的戏,日后要怎么唱下去。”

“剪秋。”

“奴婢在。”

“去备下轿辇。”

剪秋一愣:“娘娘要去哪儿?”

皇后抚了抚鬓边的凤簪,声音里带着一种看好戏的悠然:“年妃为皇上举荐贤才,如此‘深明大义’,本宫身为皇后,自然该去好好抚慰一番。”

****

碧桐书院里,日光正好。

芭蕉叶筛下的光斑,随着微风在地上轻轻晃动。

甄嬛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敞亮了不少。

腹中的孩子一日日安稳,让她眉眼间都添了几分柔和的暖意,看谁都觉得顺眼。

曹琴默就坐在她的下首,陪着她说话。

甄嬛看着她,眼里的信任几乎不加掩饰。

在她看来,曹琴默的投诚,是带着温宜公主和翊坤宫所有秘密的巨大“投名状”,含金量十足,由不得她不信。

“说来也是桩奇闻。”

甄嬛指尖捻着一颗紫红的葡萄,却没有吃,只在指腹间轻轻转动。

“华妃要举荐人固宠,这不稀奇。”

“可她千挑万选,竟选了自己身边一个言听计从的宫女?”

这话问得轻巧,像在谈论一桩与己无关的坊间闲事。

曹琴默端起茶盏,杯盖在杯沿上刮过,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她垂着眼帘,似乎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着茶汤里沉浮的叶片。

“娘娘想听真话?”

“这里又没有外人。”甄嬛笑道。

曹琴默这才放下茶盏,唇角勾起一个弧度,那笑意极淡,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

“那嫔妾就直说了。”

“华妃这步棋,是她这辈子走得最昏的一步。”

她没有说“蠢”,而是用了“昏”,仿佛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在评判一个失去理智的疯子。

“何以见得?”

“颂芝此人,有几分姿色,也有些小聪明。”

曹琴默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颗石子投入静水,激起圈圈涟漪。

“可她的根子,是奴才。”

“在翊坤宫那么多年,她早已将华妃的心思揣摩到了骨子里。这样的人,就算给她穿上凤袍,她的腰也永远是弯的。华妃想用她来分娘娘和慧嫔的恩宠?简直是笑话。”

她稍作停顿,像是在回忆翊坤宫那些令人作呕的日子,语气里渗出几分冷意。

“娘娘是没见过,颂芝对华妃,早已不是寻常主仆。”

“那是一种刻进骨血里的顺从。”

“华妃一个眼神,她便知冷暖;华妃一句话,她就得办得滴水不漏。华妃让她往东,她绝不敢往西看一眼。”

“这样的人,皇上见了,或许会觉得她忠心温顺,可那终究是奴才的本分,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指望她成什么大器?难。”

甄嬛将那颗被指腹温热的葡萄放回盘中,用帕子细细擦了手。

“我倒不觉得她能成什么气候。”

“只是想不通,以年世兰往日的骄横,怎么会做出这等自降身价的事。”

“此一时,彼一时了。”

曹琴默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看向甄嬛的眼神,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分敬佩与臣服。

“若在从前,她哪里容得下身边有姿色的侍女近皇上的身?”

“可现在,她怕了。”

“怕?”

“是。”

“娘娘的父亲带头弹劾年羹尧,一本本奏折递上去,字字句句都打在年家的七寸上。”

曹琴默的声音压得更低,身子微微前倾,营造出一种分享绝密的气氛。

“皇上不仅看了,还真的派人去查了。”

“这才是最要命的。”

“华妃自己也清楚,她哥哥那边的靠山一旦松动,她这棵大树,也就离倒不远了。”

甄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享受着仇敌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快感。

曹琴默继续说道:

“所以她才病急乱投医,把颂芝这个知根知底、又绝对不敢背叛她的奴才推了出去。”

“一来是向皇上示弱,你看,我都贤惠到这份上了。”

“二来,也是想留个后手,万一她失了宠,清凉殿好歹还有个自己人能说上话。”

“她这哪是留后手。”

甄嬛终于笑了,那笑声清脆,带着毫不掩饰的畅快。

“这分明是亲手往自己脸上扇了一巴掌,还生怕别人听不见响儿。”

“如今,只怕整个圆明园都在看她的笑话。”

“笑话还在后头呢。”曹琴默的眼里闪着幽微的光。

“皇上中午可是歇在了芝答应的西偏殿。”

“主子住正殿,新宠的‘妹妹’住偏殿,皇上就宿在偏殿,这叫什么?”

曹琴默一字一顿,声音里透着残忍的快意。

“这是把华妃的脸面,捡起来,再扔到脚底下,狠狠地踩。”

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主子,眼睁睁看着皇帝宿在自己宫里,睡的却是自己的丫鬟。

这滋味,怕是比死还难受。

甄嬛的笑意更深了。

是啊,年世兰,你也有今天。

这还只是个开始。

你从前加诸在我与眉姐姐身上所有的痛苦与屈辱,我会让你,一点一点,加倍地品尝回来。

她沉浸在复仇的快意中,丝毫没有察觉,对面那张看似忠诚的面孔上,眼底深处,是对她同样的不屑与讥诮。

***

养心殿内,一室沉寂。

皇帝坐在御案后,指尖在一摞码得整整齐齐的奏折上轻轻敲击着,那是有节奏的,一下,又一下,像是在敲打着殿内所有人的心。

案上,正是近来雪片般飞来、弹劾年羹尧的折子。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目光只扫了一眼,便将其丢回案上。

“朕都看了。”

他抬起眼,视线落在下首站着的三位大臣身上,最后停在了甄远道的脸上。

“这些折子,都是弹劾年羹尧的,朕也一一做了批示。”

甄远道躬身:“是,请皇上圣裁。”

皇帝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波澜:“年羹尧做事骄横,下边的人自然有怨气。朕为君上,不可不倾听百官万民的心声。所以,要让他们有话,都敢说出来。”

他看着甄远道,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

“朝廷里能说话的人,你都要替朕,让他们张开嘴来。”

这话一出,旁边的隆科多眼皮猛地跳了一下。

这哪里是让百官说话,这分明是给了甄远道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去撬开那些从前不敢得罪年家的嘴。

甄远道心中一凛,面上却分毫不显,只是恭敬地垂首:“臣,遵旨。”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个话题失去了兴趣。他端起茶盏,用杯盖拨了拨浮叶,又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前两日,朕问了年羹尧一件要紧事。今日,朕也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老八允禩和老九允禟,被关在宗人府也有些日子了。朕听说,他们不仅不安心思过,还日日辱骂朕与先帝。你们以为,朕该如何处置这两位罪臣?”

殿内气氛瞬间又凝重了几分。

这才是今日真正的考题。

处置年羹尧,是政事;处置先帝的儿子、自己的兄弟,是家事,更是国事,一步走错,便可能背上千古骂名。

皇帝的目光先落在了自己的舅舅,隆科多身上。

“舅舅以为如何?”

隆科多上前一步,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奴才以为,允禩、允禟虽然有罪,但终究是皇上的手足。骨肉相残,总归不妥。不如……请几位族中德高望重的尊长,到宗人府日日教导,劝他们悔过。”

皇帝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嗯”了一声,又看向另一位大臣张廷玉。

张廷玉沉吟片刻,谨慎回道:“启禀皇上,国法无情。但念在曾是天潢贵胄,或可……削其宗籍,贬为庶人,圈禁终身,也算是皇上法外开恩了。”

这个答案,无功无过。

皇帝不置可否,最后的目光,终于落在了甄远道身上。

“甄远道,你呢?”

甄远道上前,声音沉稳:“微臣以为,若只因是兄弟,便可罔顾君臣人伦,那国法何在?君威何在?”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况且,是他们不行兄弟之义在先,而不知悔过改错于后。皇上若是法外施恩,天下人会如何看待皇上?那些对皇上忠心耿耿的臣子,又会如何心寒?”

“所以微臣斗胆,允禩、允禟结党妄行,悖逆犯上,若不思悔改,便是自作孽,不可活。”

一番话说完,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隆科多的脸色有些难看,张廷玉则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皇帝终于笑了。

他放下茶盏,看着甄远道,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三位爱卿说得都有理。”他慢悠悠地开口,打破了僵局,“朕,正在斟酌。”

他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三人躬身退出养心殿。隆科多走在最前,脚步有些沉重,他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甄远道,眼神复杂。

甄远道却目不斜视,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到那道目光。

待殿门重新合上,皇帝脸上的笑意才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

兄弟?

他要的,从来不是兄友弟恭的虚名。他要的,是绝对的、不容置喙的皇权。

苏培盛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为皇帝续上热茶。

“苏培盛。”

“奴才在。”

“把今天议事的内容,尤其是朕的‘为难’,想个法子,传到清凉殿,还有年羹尧的耳朵里去。”

苏培盛心里一哆嗦,立刻明白了。

皇上这不是在为难,这是在挖坑!

他想看看,年羹尧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在听闻皇上有意严惩他从前的主子时,会作何反应。

是明哲保身,还是……会蠢到跳出来,为那两个罪人求情?

皇帝的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划过,唇角牵动,却无半点笑意。

这出戏,才刚刚开锣。

他倒想看看,他这位“肱股之臣”,会不会主动把脖子,伸进他早已备好的绳套里。

***

清凉殿内,一地碎瓷。

上好的汝窑茶盏,就这么化作一地齑粉,如同华妃此刻那颗七零八落的心。

“他是什么意思?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华妃赤红着双眼,像一头被逼到绝路的困兽,在殿内焦躁地来回踱步。殿内的宫人早已被她吼得退了出去,只剩下曹琴默一人,安安稳稳地坐在原处,仿佛脚下的狼藉与她无关。

“皇上问我哥哥,该如何处置允禩和允禟!他这是在问话吗?他这是在递刀子!他要我哥哥的命啊!”

曹琴默端起自己那杯尚还温热的茶,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娘娘,大将军近日屡受弹劾,皇上却褒奖那些上折子的人。想必大将军自己也正心惊肉跳,生怕说错一个字,又添一桩新罪。”

华妃猛地停住脚步,死死盯着她:“你到底想说什么?”

“嫔妾是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将军确实不好开口。”曹琴默放下茶盏,终于抬眼看向她,目光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若是劝皇上对那两位不留情面,显得刻薄无情。将来若大将军也遭人构陷,皇上岂非正好效仿,来个赶尽杀绝?”

华妃的脸色又白了一分。

曹琴默像是没瞧见,继续慢悠悠地分析:“可若是劝皇上念及手足之情,那两位毕竟是曾与皇上争夺大位的人,是皇上最忌讳的乱臣贼子。为他们说话,岂不就是明着告诉皇上,大将军心里同情他们,与他们是一路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我哥哥装聋作哑不成!”华妃的声音尖利起来,“皇上一直倚重哥哥,是皇上被那些小人的谗言迷惑了!我们年家对他忠心耿耿,他怎么能……”

“忠心?”曹琴默的唇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快得让人抓不住,“娘娘,忠心这种东西,是需要时时证明的。”

就在这时,偏殿的门帘一动,芝答应端着一碗刚炖好的血燕走了进来。

她如今的打扮,比从前在华妃身边当差时华贵了不止十倍。一身藕荷色的新制宫装,发髻上还簪了支小小的烧蓝点翠珠花。

“娘娘,这是皇上特意吩咐御膳房给您备下的,说是您近来劳心,需要好生补补。”

颂芝的声音依然是柔柔的,却带着一丝急切的关怀。她快步走到近前,眼中满是心疼,目光一刻也不敢从华妃憔悴的脸上移开。

华妃胸口剧烈起伏,一口气堵在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

一个曾经对她摇尾乞怜的奴才,如今竟也穿上了主子的衣裳,用这种看似关怀的口气同她说话。

“呵,”华妃冷笑一声,那笑声比哭还难听,“当上小主了,腰杆子都直了?也学会替皇上分忧,来提点本宫了?”

颂芝闻言,眼圈瞬间就红了。她没有丝毫犹豫,将托盘稳稳放在桌上,而后重重跪倒在地,膝行至华妃跟前,仰头含泪道:“娘娘,您怎能如此想奴婢!奴婢的心,从来就没变过!奴婢……奴婢若不是为了能时时有机会在皇上面前为娘娘您分辩几句,又怎会……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她声音哽咽,字字泣血,全然不见了半分“小主”的体面,又变回了从前那个一心一意向着华妃的宫女。

华妃看着跪在地上哭得发抖的颂芝,心口像是被一把钝刀反复地割。她曾经最得力的臂膀,如今却只能用这种卑微的方式来“护主”,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悲凉。

“滚出去!”

这两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颂芝的身子猛地一颤,泪水终于决堤。她知道多说无益,只会更惹娘娘伤心。她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哑声道:“娘娘保重,奴婢……奴婢就在外头,您若有事,叫奴婢一声。”

说罢,她才含泪起身,一步三回头地退了出去,那落寞的背影,竟比华妃还要凄惶几分。

华妃颓然坐倒在榻上,看着那碗纹丝未动的血燕,眼里的光彩彻底熄了。忠心又如何?一切都回不去了。她第一次感到,自己是真的,一败涂地了。

“琴默,本宫……本宫该怎么办?”

曹琴默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站起身,走到华妃身边,声音放得极轻,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

“娘娘,皇上并非不念旧情之人。您想想,他对您是这样,对大将军……更是如此。”

这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华妃灰败的眼神里重新亮起一丝微光。

“所以,嫔妾以为,娘娘不妨让大将军在皇上面前,莫谈国法,只谈情分。”

“情分?”

“是。”曹琴默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让大将军别跟那些文臣一样,张口闭口都是律法祖制。他是谁?他是皇上最信赖的肱股之臣!不妨多提提往日的君臣之谊,手足之情。不是为那两位求情,而是替皇上惋惜,惋惜天家骨肉走到今日这步田地。”

她顿了顿,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句。

“皇上念旧,只要他想起大将军为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想起年家与他共渡难关的那些年,又怎会真的被几句谗言动摇?到那时,皇上只会觉得,满朝文武,唯有大将军一人,最懂他的心,最体谅他身为兄长的为难。”

华妃怔怔地听着,脸上的神情由绝望转为迷茫,最后,化作一丝狂喜。

对啊!

皇上是念旧的!他只是被蒙蔽了!

哥哥不能跟那些臣子一样只谈打打杀杀,哥哥是不同的!哥哥是皇上的肱股,是他的……亲人!

“你说的对!”华妃猛地抓住曹琴默的手,力气大得惊人,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本宫这就给哥哥写信!让他就这么回皇上!就这么回!”

看着华妃匆匆冲进内室写信的背影,曹琴默缓缓收回了手。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那棵被秋风扫得只剩枯枝的梧桐,眼神幽深。

皇上最恨的,便是旁人拿“兄弟之情”来绑架他。

他要的是一把听话的刀,而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兄弟”。

华妃这一封信送出去,不是在救年羹尧,而是在亲手将那根早已备好的绳套,给他系得更紧了些。

这清凉殿的秋风,可真是越来越冷了。

***

绮春园内,花正盛。

安陵容坐在花荫下,手里拿着一本《本草纲目》,却半天没翻过一页。她的心思全在刚从碧桐书院回来的曹琴默身上。

“你说甄嬛那里,真的一点都没怀疑?”

曹琴默放下茶盏,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她现在满心都是复仇的快意,哪里还有心思去细想别的。再说,我这个从华妃阵营投诚过来的,带着温宜公主这么大的投名状,她不信我信谁?”

安陵容轻轻点头,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安。

“那华妃那边呢?你让她给年羹尧写信,劝他在皇上面前谈情分…”

“正中下怀。”曹琴默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冷意,“皇上最恨的就是有人拿兄弟情分来绑架他。年羹尧这一开口,不是在救自己,而是在往脖子上套绳子。”

她顿了顿,补充道:“华妃以为自己在救哥哥,实际上是在亲手推他下悬崖。”

安陵容听得心惊肉跳,却又忍不住佩服曹琴默的手段。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静观其变。”曹琴默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我现在是甄嬛的心腹,华妃的军师,两边都信任我。接下来,就看她们怎么互相撕咬了。”

“我先回了,温宜还在等我。对了,你什么时候去天地一家春看慧嫔娘娘?”

“明日吧。”安陵容合上书本,“塔斯哈那小子,怕是又想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