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共振”任务的余波,如同在紫冥分队每个成员的精神深处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成功撕裂“风暴之眼”护盾,并在其内部引发连锁爆炸、最终夺取关键数据,这一系列行动被军团高层视为一次教科书式的非对称破袭战例。乔奢费的指挥才能、巴纳雷斯的关键性突破、以及整个小队的精准执行,都得到了路法总长的亲自嘉奖。
然而,对于身处其中的巴纳雷斯而言,荣耀与嘉奖远不如任务过程中那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瞬间来得真实。旋涡护盾内能量乱流的撕扯感,以及后续在空间站内部与海盗、叛军乃至失控自动化防御系统的血腥缠斗,都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个体的力量在浩瀚战争面前的渺小,以及一个信任无间、能力互补的团队是何等珍贵。
他的飞影铠甲在任务中受损不轻,被送回军团技术部门进行大修。暂时失去铠甲的日子,巴纳雷斯反而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基础训练和反思。他反复回味着在护盾边缘捕捉应力回声的感觉,那种在极致混乱中寻找秩序、在毁灭边缘维系平衡的体验,让他对自身听觉天赋的运用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侦察和预警,更可以是一种主动干预、引导甚至破坏的力量。
乔奢费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这种变化。在一个没有训练安排的下午,他将巴纳雷斯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的陈列很简单,除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星图之外,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对末日双刃的实体模型,流动的暗银色光泽仿佛蕴含着星辰毁灭的力量。
“坐。”乔奢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靠在桌沿,手里把玩着一枚古老的、刻着复杂纹路的金属币——那是他从故乡琉璃城带出来的少数遗物之一。
“你的铠甲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复完成。”乔奢费开口,声音平和,“这次任务,你居功至伟。没有你,我们连门都进不去。”
巴纳雷斯安静地坐着,没有因为夸奖而露出丝毫得意,只是微微颔首。
乔奢费看着他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笑了笑:“但功绩背后,是风险。近距离接触旋涡护盾,即使是飞影铠甲,也差点崩溃。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时探针失控,或者共振计算出现哪怕微小的偏差,会是什么后果?”
“任务失败,我们被护盾能量吞噬。”巴纳雷斯回答得干脆利落,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是的。”乔奢费将金属币弹起,又稳稳接住,“我们的每一次任务,都是在刀尖上行走。拥有强大的天赋和能力是基础,但合适的武器,往往能决定在刀尖上能走多远,是否能活着走回来。”
他走到墙边,轻轻抚摸着末日双刃的模型:“就像这对双刃,它们认可了我的意志,也放大了我的力量。巴纳雷斯,你的听觉是无与伦比的天赋,但它需要一件能够与之共鸣的‘乐器’,一件能将你的‘聆听’转化为更直接、更致命力量的武器。一件真正属于‘幽蝠’的武器。”
巴纳雷斯白色的眼睛微微闪动。他明白乔奢费的意思。训练短棍和音波探针只是工具,并非真正为战斗而生的兵刃。他确实感觉到,随着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强大,环境越来越复杂,他需要一件更能发挥他特质、更能承载他意志的专属武器。
“军团武库里有不少好东西,”乔奢费继续说道,“但我觉得,最适合你的,可能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制式装备。它可能需要一点……机缘,或者,一次考验。”
几天后,铠甲修复完毕,一则新的任务指令也随之下达。并非高烈度的战斗任务,而是一次探索与护卫任务——护送一支由军团顶尖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前往一个刚刚被发现、位于偏远星域的古老星球“古拉星”。据初步扫描,古拉星似乎是一个早已消亡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星球表面遍布着奇特的生物化石和能量反应,被认为可能蕴藏着失落的技术或资源。考察队的目标是进行初步勘探和样本采集。
紫冥分队负责全程护卫,确保考察队在星球表面的安全。任务等级被评定为“中等风险”,主要威胁可能来自星球本身未知的环境和可能存在的、被古代文明遗留的防御机制。
“暗影突袭者”再次启程,载着紫冥分队和考察队的成员,穿越漫长的星海,抵达了古拉星轨道。
从太空望去,古拉星是一颗色调灰暗、表面布满巨大裂谷和奇特螺旋山脉的星球。大气层稀薄,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昏黄色。扫描显示星球表面有强烈的、杂乱的能量信号,干扰着精确探测。
考察队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艾拉·维森的女科学家,性格严谨而略带急躁。她对于紫冥分队的护卫似乎并不十分在意,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展开的勘探上。
登陆舱穿过稀薄的大气,剧烈地颠簸着,最终在一片相对平坦的、遍布暗红色砂砾和巨大生物骨骼化石的区域着陆。舱门开启,一股带着硫磺和腐朽气息的干燥热风扑面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