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高地的第三个年头,严寒仿佛沁入了骨髓,连呼出的白气都似乎带着冰碴的质感。乔奢费的身影在学院中已不再显得突兀,他像一滴水,融入了这片钢铁洪流,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滴水的流向,与主流始终存在着微妙的偏差。他的制服依旧笔挺,但磨损处多了些细密的、他自己用配发针线缝合的痕迹,针脚细密匀称,带着一种不属于此地的、残存的精致感。他的体能评级稳定在B,格斗技巧娴熟,足以自保并在对抗中占据上风,但他始终未能像库忿斯那样,爆发出摧枯拉朽的毁灭性力量。
这种“偏差”,在高级战术课上愈发明显。课程不再局限于星图推演,而是引入了实景模拟舱。学员需要佩戴全感官沉浸设备,进入高度拟真的战场环境,指挥虚拟部队作战。模拟舱内充满了金属、臭氧和模拟汗水的气味,舱壁会根据战场情况传递震动和温度变化,甚至模拟爆炸的气浪冲击。
讲师沃克,一位以崇尚“绝对优势火力”和“决定性打击”闻名的前舰队指挥官,设定了新的课题:清剿盘踞在一颗工业星球废弃都市区的叛军。叛军利用复杂巷战环境负隅顽抗,并且挟持了大量平民作为人质。
“你们的任务,”沃克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指挥舰,“是在标准时间六小时内,彻底清除叛军抵抗,夺回城市控制权。记住,效率至上,阿瑞斯的荣耀不容玷污!”
大部分学员,包括库忿斯和巴尔格姆,采取的战术都偏向稳健且强硬。库忿斯主张调集重装部队,从外围逐步碾压推进,遇到抵抗据点便呼叫轨道轰炸或重型突击炮进行“定点清除”,虽然可能造成附带损伤和人质伤亡,但速度最快。巴尔格姆则规划了更精细的多路推进路线,利用侦察单位标记叛军火力点,然后派遣精锐小队进行精准拔除,尽量规避人质密集区域,但推进速度相对较慢。
乔奢费进入模拟舱,扑面而来的是虚拟都市区污浊的空气,混合着燃烧的橡胶、硝烟、以及某种化学泄漏的刺鼻气味。耳边是远处交火的爆鸣、建筑物坍塌的轰鸣、以及隐约传来的、被放大模拟出的平民哭喊。他操控的虚拟视角悬浮在城市上空,下方是如同蚁穴般错综复杂的街道和残破的摩天楼。
他没有立刻下令进攻。他调动了大量的微型侦察机器人,如同撒出一把电子尘埃,悄无声息地渗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机器人传回的数据流在他眼前汇聚成庞大的信息图谱——不仅仅是叛军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还有平民的实时分布、地下管网的布局、甚至是通过声音和能量波动分析出的叛军指挥节点之间的通讯频率和模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频道里不时传来其他学员区域的战况汇报,大多是激烈的交火和稳步的推进。沃克讲师偶尔会发出简短的、不带感**彩的点评。
乔奢费的部队却异常安静。他只是不断地调整着侦察机器人的部署,分析着数据。他注意到,叛军的几个主要指挥节点,都依赖于城市深处一个废弃的中央能源矩阵进行通讯中继和部分区域的能量供应。同时,他也发现,被挟持的平民大多被集中在几个由叛军控制、但距离能源矩阵较远的区域。
在模拟时间进行到两小时十七分时,乔奢费终于动了。
他没有攻击任何一个叛军据点,也没有试图营救人质。他命令一支小型的、配备了高效工程工具的特种小队,沿着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地下维护通道,潜入了城市地底,目标直指那个废弃的中央能源矩阵。
“乔奢费学员,”沃克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和提醒,“你的主力部队尚未展开。请注意任务时限。”
“明白,讲师。”乔奢费回答,目光依旧紧盯着能源矩阵的结构图和叛军通讯频率的实时波动。
特种小队成功抵达矩阵核心。乔奢费下达了指令:并非摧毁,而是进行精准的、局部的过载操作,同时植入一段他提前编写好的、模拟更高层级指挥官命令的虚假通讯代码。
几分钟后,效果显现。
叛军各节点之间的通讯开始出现混乱和延迟,一些区域的能量供应变得不稳定,导致部分自动防御设施瘫痪。更关键的是,那段虚假代码开始生效,它向几个关键的叛军头目发送了互相矛盾的指令,暗示对方可能已经背叛,并指出了“敌方”精锐小队(实际上是乔奢费虚拟出来的)正在向某些“重要目标”(其实是平民集中点附近)移动,试图“抢夺功劳”。
猜疑和混乱,如同病毒般在叛军内部迅速蔓延。
乔奢费抓住这个机会,主力部队并未强攻,而是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沿着叛军因内部混乱而出现的防御缝隙,快速穿插、渗透。他们避开正面交火,主要任务是占领关键路口、切断叛军互相之间的联系,并引导被混乱和部分失去控制的平民,向相对安全的区域疏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