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书桌,江念初就扶着腰从沙发上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把摊开的《全市校园性别环境调研报告》往中间挪了挪。孕八个月的肚子像揣了两个小西瓜,让她连弯腰都得慢慢试探,指尖划过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时,额角已经渗出了细汗。桌角堆着厚厚的调研问卷,从市区重点中学到城郊小学,近百所学校的反馈被她按“课程设置”“校园活动”“设施配套”分门别类,每一份都贴着彩色便签,标注着需要重点完善的问题。
“还差最后一部分建议……”她轻声嘀咕着,打开电脑文档,光标停在“建立校园性别环境评估体系”那一行。联盟的伙伴们之前讨论时,只初步提了“定期检查”的想法,可具体怎么查、查什么,始终没形成清晰的框架。她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想起昨天江念熙来家里时,抱着一堆社会学课本说“姐,我帮你找评估指标”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正对着屏幕发呆,手机响了,是江念熙打来的。“姐,你醒了吗?我把之前社会学课学的‘性别平等评估指标’整理好了,现在给你送过去?”听筒里的声音清脆又雀跃,还带着点刚起床的迷糊。
江念初笑着应下:“不用跑一趟,你发我邮箱就行。对了,路上注意安全,别赶时间。”挂了电话没几分钟,邮箱就收到了文件——附件里不仅有详细的指标清单,还有江念熙手写的备注,比如“‘课程性别中立性’这一项,可以加‘教材案例男女比例’的细分标准”“‘设施包容性’要考虑特殊需求学生,比如无障碍卫生间的性别标识”。
江念初逐字看着,心里暖得发涨。她想起三个月前启动调研时,自己刚显怀,联盟的伙伴们劝她多休息,可她偏要跟着跑学校。有次去城郊小学,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下车时腿都麻了,江念熙知道后,每周都抽时间帮她整理问卷数据,还特意学了简单的数据分析软件,说“姐,数据我来算,你专心写报告框架”。
现在看着妹妹整理的评估指标,她忽然有了思路。点开文档,在“建立评估体系”下面新增子标题:“评估指标分三级,一级指标含‘课程与教学’‘校园活动’‘设施与服务’‘制度保障’四项,二级指标细化为12项,三级指标包含48个可量化标准”。接着,她把江念熙提到的“教材案例男女比例”“无障碍卫生间标识”等内容填进去,还补充了联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比如某小学的“男生足球赛”从不允许女生参加,某中学的“家政课”只安排女生,这些都被她列为“校园活动性别包容性”的反向评估案例。
写累了,她就靠在椅背上,轻轻抚摸肚子。两个小家伙偶尔会踢踢她的手,像是在给她加油。桌上的保温杯里,是林晚星早上泡的红枣枸杞茶,温热的水流过喉咙时,她想起妈妈昨天说的话:“念初啊,别太拼,要是累了就叫念熙来帮忙,你们姐妹俩互相搭把手,比什么都强。”
下午三点,报告终于完成。江念初把文档反复检查了三遍,确认数据无误、建议可行后,才发送给教育局的对接人。刚点击“发送”,门铃就响了——是江念熙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袋,里面装着妈妈做的南瓜粥。
“姐,报告交了吗?我来帮你再看看有没有漏的!”江念熙换了鞋就往书房跑,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发送成功”提示,兴奋地拍了拍手,“太好了!对了,我又加了个‘评估结果公示制度’的建议,要是教育局采纳了,以后学校的性别环境情况就能公开,家长和学生也能监督!”
江念初拉着妹妹坐在沙发上,给她倒了杯茶:“你加的这个建议太重要了!之前我还在想,评估完了要是不公开,效果肯定打折扣。你这脑子,真是越来越灵活了。”
江念熙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还是姐的报告基础打得好!你看这些数据,从‘校园职务男女比例’到‘性别相关投诉处理效率’,都整理得清清楚楚,教育局的人肯定喜欢这种有数据支撑的报告。”
姐妹俩正聊着,江念初的手机响了,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她赶紧接起,听筒里传来温和的声音:“江女士,您提交的《全市校园性别环境报告》我们已经初步看过了,非常实用!既有详细的调研数据,又有可落地的建议,尤其是‘建立评估体系’这部分,还附了具体的指标和案例,我们开会讨论时,大家都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后续我们会组织专家进一步研究,争取尽快推进相关工作。”
江念初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握着手机的手都有些发抖:“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有需要补充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挂了电话,她转头看向江念熙,眼里闪着光:“教育局说报告很实用!还特意提到了你加的评估指标,说帮了大忙,会认真考虑咱们的建议!”
“真的吗?太好了!”江念熙一下子跳起来,又赶紧扶住江念初的肩膀,“姐,你别激动,小心肚子里的宝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