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慢悠悠淌进客厅,给浅灰色的布艺沙发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江念熙刚把洗好的草莓码进玻璃碗,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屏幕上跳出“星光实验室王老师”的头像——这是她等了好几天的消息,指尖几乎是立刻就点了上去。
“念熙,首堂实验课顺利结束!给你和晚星姐发段视频,你们看了肯定开心!”王老师的语音带着山里特有的爽朗,江念熙握着手机跑到沙发边时,林晚星正坐在那里翻一本新到的插花杂志,浅米色的针织衫衬得她眉眼格外柔和。
“妈!王老师发实验课的视频了!”江念熙把手机递过去,两个人的脑袋凑在一起,指尖轻轻点下播放键。画面里,贵州乡村小学的“星光实验室”瞬间铺满屏幕——蓝色的实验台擦得锃亮,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台面上,十几个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像一群好奇的小麻雀,围在台前睁大眼睛。
镜头拉近,能看到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阿雅,正用胖乎乎的小手捏着滴管,小心翼翼地往清水杯里滴紫色试剂。当水突然变成淡粉色的瞬间,孩子们的“哇”声几乎要冲破听筒,阿雅的眼睛亮得像盛了星星,举着杯子转向王老师:“老师!它变魔术啦!”
“这是咱们上次挑的安全试剂套装吧?”林晚星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声音里满是欣慰。上个月江念熙在学校发起“为乡村孩子建实验室”的募捐时,她不仅第一时间转了钱,还特意拉着江念熙跑了好几家教学器材店,把烧杯、试管、试剂都挨个检查一遍,反复确认“孩子用着绝对安全”才肯下单。
视频里,王老师拿着放大镜蹲在地上,给孩子们演示“光的折射”。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小宇,踮着脚凑在最前面,手里攥着一片梧桐叶,跟着王老师的动作调整角度。当树叶的影子在白纸上晕出彩色光斑时,他猛地拉住旁边同学的袖子,声音里满是雀跃:“你看!像彩虹掉下来了!”
江念熙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她想起两周前和王老师视频,王老师说村里的孩子从没见过实验器材,有的孩子连“烧杯”两个字都没听过。那时候她还担心孩子们会害怕,可现在看着他们凑在实验台前的模样,忽然觉得之前熬夜写募捐方案、跑遍学校十二个院系宣传的辛苦,都化成了心里的甜。
视频快结束时,镜头扫过实验室的角落——几个孩子舍不得走,围着实验台摸来摸去。阿雅仰着小脸问王老师:“老师,下次什么时候还能上实验课呀?我还想做会变颜色的水,还要让鸡蛋浮起来!”王老师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只要你们喜欢,每周都上!咱们还能做小灯泡,做小风车,好不好?”孩子们的欢呼声透过屏幕传出来,像一串清脆的风铃,轻轻撞在江念熙和林晚星的心上。
“你看他们多开心。”林晚星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孩子们的笑脸,眼底泛起温柔的光,“我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哪有这么好的条件。那时候最盼着城里来的老师,能给我们带几本图画书,教我们折个纸飞机。现在想想,那种对新鲜事物的渴望,跟这些孩子一模一样。”
江念熙往林晚星身边靠了靠,肩膀轻轻贴着她的胳膊:“妈,我之前跟你说,毕业想去支教,现在更确定了。要是我去贵州,一定给孩子们上好多好多实验课,带他们做所有有意思的实验,让他们知道,科学一点都不遥远,就像咱们家门口的花,只要愿意观察,就能发现好多秘密。”
林晚星低头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头发还是像小时候那样软,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她想起江念熙五岁那年,第一次去科技馆,拉着她的手在机器人展区不肯走,追着讲解员问了十几个“为什么”。现在女儿长大了,想把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传递给更多孩子,她心里满是骄傲:“好啊,等你去支教,妈跟你一起去。你给孩子们做实验,教他们认星星、看彩虹,妈就给他们讲故事,讲《小王子》里的星球,讲《海底两万里》里的奇遇,好不好?”
“真的吗?”江念熙一下子坐直身子,眼睛亮得像星星,“那咱们可以搭配合适的课!你讲《小熊温尼》里的蜂蜜,我就带他们做‘蜂蜜溶解’的实验;你讲《夏洛的网》,我就教他们观察蜘蛛结网,做‘昆虫标本’的小手工!”
“当然是真的。”林晚星笑着点头,拿起一颗草莓递给江念熙,“你爸要是知道了,肯定也想跟着去。他前几天还跟我说,等退休了,要去乡村学校当志愿者,教孩子们画设计图,做小书架呢。”
正说着,门锁“咔嗒”响了一声。江哲提着公文包走进来,刚换好鞋就看见母女俩凑在一起笑,忍不住问:“什么事这么开心?我在楼下就听见你们的笑声了。”
“爸!你快看!”江念熙举着手机跑过去,把视频递到江哲面前,“星光实验室的首堂实验课,孩子们可喜欢了!我和妈说好了,等我毕业去支教,我们一起去给孩子们上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