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揉着桂花的甜香,漫进陈屿新房的窗台时,江念初正坐在梳妆台前,由陈屿帮她别上一支珍珠发簪——那是回门当天特意选的首饰,珍珠圆润,银簪素雅,衬得她浅粉色连衣裙的领口愈发精致。
“别太紧张,就是回趟家,爸妈还能吃了你不成?”陈屿的指尖轻轻拂过她耳后的碎发,语气带着笑意。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休闲西装,是江念初前几天特意帮他挑的,说回门要穿得精神些,又不能太拘谨。
江念初对着镜子笑了笑,指尖轻轻摩挲着发簪:“我不是紧张,是想爸妈了。昨天妈还特意打电话,说今天要做我爱吃的糖醋排骨和红烧肉,让我早点回去。”话音刚落,她又想起什么,转身看向玄关处的行李箱,“给爸妈带的东西都装齐了吗?按摩仪、茶叶,还有你给爸买的钓鱼竿,可别落下了。”
“放心吧,都装好了,”陈屿走过去,拍了拍行李箱,“早上出门前我还检查了三遍,连你给妈带的丝巾都放进去了,是她喜欢的天蓝色,不会错。”
两人收拾妥当出门时,苏敏正站在客厅门口,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念念,陈屿,等会儿再走,把这个带上。”她掀开保温桶的盖子,里面是刚煮好的红糖鸡蛋,“回门路上吃,垫垫肚子,别空腹坐车。这是我早上五点起来煮的,红糖放得不多,刚好暖身子。”
江念初接过保温桶,心里暖暖的:“妈,您太贴心了,谢谢您。”
“跟妈客气什么,”苏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到了那边跟你爸妈说,有空我们俩口子去看他们,顺便尝尝你妈的手艺。”
陈斌也走过来,递给陈屿一串车钥匙:“开我的车去,空间大,装东西方便。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到了给我们打个电话。”
“好,爸,”陈屿接过钥匙,认真点头,“您和妈在家也别太累,中午记得按时吃饭。”
车子驶出小区时,江念初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嘴角一直带着笑意。陈屿偶尔侧过头,能看到她眼底映着晨光的亮,像藏了颗小太阳。“要不要听首歌?”他伸手调开车载音响,轻柔的民谣旋律漫出来,是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听的曲子,“还记得吗?去年在图书馆门口,你就是跟着这首歌的调子,轻轻哼了一路。”
江念初的脸颊微微泛红,想起那天的场景——她抱着刚借的《小王子》,跟在陈屿身后,耳机里放着这首歌,不小心哼出了声,被他笑着调侃“跑调还敢唱这么大声”。如今再听,满是温柔的回忆。
车子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江家所在的小区。还没到楼下,江念初就看到阳台栏杆上挂着的红色灯笼——是林晚星昨天特意挂的,说回门是大事,要喜庆些。车刚停稳,江家的门就被推开,江念熙蹦蹦跳跳地跑出来,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的绣球:“姐!姐夫!你们可算回来了!”
江逸晨也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快步走过来帮忙搬行李箱:“姐,姐夫,路上顺利吗?我和妈早上八点就站在阳台等了,生怕你们路上堵车。”
林晚星和江哲也走出门,林晚星穿着件酒红色的针织衫,看到江念初,立刻笑着迎上来,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念念,怎么好像瘦了点?是不是在那边没好好吃饭?快进屋,外面风大。”
江哲则走到陈屿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屿,辛苦你了,开车这么久。快进屋坐,我泡了你喜欢的普洱茶,是前几天朋友送的,味道不错。”
一行人走进客厅,江念初刚坐下,林晚星就端来一杯温蜂蜜水:“先喝口水润润喉,路上肯定渴了。”她又转身从厨房端出一碟刚炸好的糖糕,“这是你小时候爱吃的,我早上特意炸的,还热着,快尝尝。”
江念初拿起一块糖糕,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她忍不住眼眶一热:“妈,还是您做的糖糕最好吃,外面买的都没有这个味道。”
“喜欢就多吃点,”林晚星笑着帮她擦了擦嘴角的糖渣,“中午还有你爱吃的糖醋排骨、红烧肉,都是你爸一大早去菜市场买的新鲜肉,保证好吃。”
陈屿坐在旁边,接过江哲递来的普洱茶,轻轻抿了一口:“叔,这茶味道确实好,醇厚回甘,比我之前喝的都正宗。”
江哲笑了:“喜欢就好,我这里还有不少,等会儿你带点回去。你爸不是也喜欢喝茶吗?下次你们俩口子过来,我跟他好好聊聊茶。”
江念熙凑到江念初身边,好奇地看着她的珍珠发簪:“姐,你这发簪真好看,是姐夫给你买的吗?我以后结婚,也要让我老公给我买这么好看的首饰。”
江念初笑着点头:“是呀,你以后要是喜欢,姐让姐夫帮你挑,保证比这个还好看。”
江逸晨则坐在陈屿身边,拿出自己最近拍的摄影作品:“姐夫,你帮我看看,这几张照片拍得怎么样?我打算用在艺考的作品集里,不知道行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